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格言大全励志)
鞘翅目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鞘翅目
英文名称:
Coleoptera
定义:
体躯坚硬,前翅鞘质,静止时覆盖于身体背面,口
器咀嚼式,前胸发达,完全变态。通称“甲虫”。
所属学科:
昆虫学(一级学科) ;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鞘翅目金龟子科
鞘翅目通称甲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具如下特点:
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
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
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
足型等。
目录
[隐藏]
简介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经济意义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
医药价值
演化与分类
[编辑本段]
简介
鞘翅目(Coleoptera)
俗称
鞘翅目通称甲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
世界已知约33万种,中国已知约7000种。该目是
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1大
目。
种类及分布
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如步甲、叶甲、金
龟甲和象甲科的某些种类;少数种类主要分布于热
带地区,至温带地区种类渐少,如虎甲、吉丁甲、
天牛和锹甲科的某些种类;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
于特定范围,如水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
川、吉林和北美的某些地区。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
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复眼发达,常无单眼。触角形状
多变。体壁坚硬,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形成鞘
翅,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后翅膜质,通
常纵横叠于鞘
甲壳虫
翅下。成、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幼虫多为寡足型,
胸足通常发达,腹足退化。蛹为离蛹。卵多为圆形
或圆球形。
头部
头壳坚硬,头式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象甲
类的额与头顶向前极度延伸,形成象鼻状的“喙”,口
器生于喙端。触角有丝状、棒状、锯齿状、彬齿状、
念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一般11节,少数1—6
节。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的退
化或消失,很少种类具单眼。上唇发达,有的隐藏
于唇基下或消失,上颚多发达,有的种类非常强大,
几与身体等长;下领显著,肉食亚目的下颚分为外
叶和内叶,外叶分2节,呈须状,内, 叶发达呈叶
状;下唇的颏颇发达,亚颏存在,或与外咽片愈合,
下唇须通常3节,少数2节,个别种类不分节
[1]
。
胸部
前胸发达,能活动,前胸背板自成一骨片,背
板与侧板间在肉食亚目中有明显的缝分开,而多食
亚目则两者愈合。前胸腹板为一骨片,其上有l对
前足基节窝,该基节窝后缘若被骨片环绕,即称为
“闭式”,反之则称为“开式”,此特征常用于分类。中、
后胸愈合,中胸小盾片三角形,常露出鞘翅基部之
间,中、后胸背
甲壳虫
板的其余部分为鞘翅所覆盖。中、后胸基节窝的形
式,也常作为分类依据。
前翅由于角质化,翅脉已不可见,静止时合拢
于胸腹部背面,主要司保护虫体和后翅的作用。后
翅膜质、宽大、少翅脉,平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
是飞翔的主要器官。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
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
的变化。如地下活动种类的前足适于开掘,水生种
类的中;后足适于游泳,某些行动活泼的种类其后
足适于跳跃等。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
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如5—5—5则表示前、中、后足跗节均为5节;
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足为4节
等。跗节的着生情况通常有两类,一种是跗节5节
时,第4跗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称为隐5
节或伪4节;另一种是跗节4节时,第3跗节甚小
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
腹部
腹部变化较大,一般10节,第l腹节退化,第
3—9腹节明显。由于腹板多有愈合或退化现象,可
见腹板通常为5—8节。雌虫腹部末端数节变细而延
长,形成可伸缩的伪产卵器,平时缩于体内,产卵
时伸出。雄性外生殖器也多不外露,而是缩在第9
或第10腹板之间。
幼虫
头部通常发达,坚硬,胸部3节,腹部10节。
头部每侧有单眼1—6个,触角3节,口器咀嚼式。
胸部一般有胸足3对,具全部分节,包括明显的跗
节和1对爪。腹部无腹足,但有的在第9节背板上
有l对骨化的尾突。气门共9对,第1对着生在前
胸与中胸之间,其余8对着生于第1—8腹节上。体
型一般分为蠋型、蛴螬型和象甲型等3种基本类型。
蠋型幼虫体表坚硬,体形扁长;胸足发达,5节,
具跗节和成对的爪;触角和口器发达,腹末有能活
动的尾须;行动非常活泼,营自由生活。属该类型
的主要有肉食亚目、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
1龄幼虫。蛴螬型幼虫身体柔软,肥大而弯曲成“C”
形;胸足4节,行动迟缓;具触角,口器发达,无
尾须;生活于隐蔽和阴暗的场所。金龟甲类的幼虫
属此种类型。象甲型幼虫身体柔软,粗圆,弓弯;
触角退化,无尾须;胸足退化或完全消失。如象甲
类的幼虫等。此外,还有属于上述3种类型之间的
一些中间类型,如金针虫型、叶甲型等。
[编辑本段]
生物学特性
形态
全变态。但有部分种类如芫菁科、步甲科、隐
翅甲科、大花蚤科和豆象科等均具有复变态,即幼
虫各龄出现多种不同形态。如芫菁科的豆芫菁属,
幼虫共6龄:第1龄炳型,或称三爪蚴,行动敏捷,
在土中取食蝗卵,第2—4龄为蛴螬型,第5龄为象
甲型,第6龄又转变为蛴螬型。雌虫产卵于土表、
土下、洞隙中或植物上。产在植物上的卵,常包围
在卵鞘内,如肖叶甲科的部分种类;产在水中的卵,
多包于袋状的茧内,如水龟虫等。产卵方式多是以
伪产卵器直接产于土内或植物上;但天牛类可用上
颚咬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而某些象甲类则可用
喙先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
龄或4龄,在一些大的类群中龄数常固定而一致,
如步甲科和金龟甲科幼虫多为3龄,叶甲科中的某
些类群多为4龄。蛹在地表下者,多藏于土室内;
在植物上化的蛹多具茧,象甲的蛹茧系由马氏管的
分泌物构成的。很多种类的成虫具假死性,受惊扰
时足迅速收拢,伏地不动,或从寄主上突然坠地。
有的类群具有拟态,如某些象甲外形酷似一粒鸟粪。
食性
成、幼虫的食性复杂,有腐食性(阎甲)、粪
食性(url]粪金龟)、尸食性(葬甲)、植食性(各
种叶甲、花金龟)、捕食性(步甲、虎甲)和寄生
性等。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有
的生活于土中为害种子、块根和幼苗,如叩头甲科
的幼虫(金针虫)和金龟甲科的幼虫(蛴螬)等;有的蛀
茎或蛀干为害林木、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如天
牛科和吉丁甲科幼虫等;有的取食叶片,如叶甲类
及多种甲虫的成虫;有的是重要的贮粮害虫,如豆
象科的大多数种类专食豆科植物的种子等。捕食性
甲虫中有很多是害虫天敌,如瓢甲科的大多数种类
捕食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蜗等害虫,步甲和虎
甲能捕食多种小形昆虫,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等有
很强的捕食能力。芫菁幼虫寄生于蝗卵和蜂巢内,
大花蚤有些种类的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有些在蜂
巢内营寄生生活。腐食性、粪食性和尸食性甲虫,
如埋葬虫科、蜣螂科中的许多种类,可为人类清洁
环境。还有一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其中应用较广
的如芫菁科的某些种类成虫分泌的芫菁素(亦称斑
蝥素),具有发泡、利尿、壮阳等功用,近年来在中
医学上也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编辑本段]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在分类系统上,各学者的见解不一。一般将鞘
翅目分为2—4个亚目、20一22个总科。
分类
肉食亚目(步甲科 虎甲科)
杂食亚目(金龟科 叩头甲科 吉丁甲科 瓢虫科
天牛科 叶甲科 拟步甲科 豆象科)
象甲亚目(象甲科)
鞘翅目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有
330000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 ,我国记载
7000余种。这个类群的前翅角质化,坚硬,无翅脉,
称为“鞘翅” 因此而得名。它们的外骨骼发达,身体
坚硬,体型的变化甚大,并且适应性很强; 咀嚼式
口器,食性很广:有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龟,肉
食性--步甲、虎甲, 腐食性--阎甲,尸食性-
-葬甲,粪食性--粪金龟。本类群属完全变态, 幼
虫因生活环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种形态;蛹绝大多数
是裸蛹,稀有被蛹。
鞘翅目昆虫也就是甲虫,是些微小至大型的昆
虫。它们的前翅高度角质化,坚硬,没有翅脉,叫
鞘翅,后翅膜质,静止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口器咀
嚼式,属完全变态类型。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
蛹多为裸蛹。本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
含有25万多种甲虫,其食性也很复杂:有肉食性、
植食性、腐食性、粪食性等等。鞘翅目共有157个
科,分属于三个亚目。
肉食亚目
(一)肉食亚目 Adephaga 肉食亚目的昆虫绝
大多数为肉食性种类,成虫、幼虫靠捕食其它小虫
为生。本亚目的特征为:第一腹节腹板被后足基节
窝分割为左右两部分。三对足的跗节均为5节,本
亚目常见的为两个科:
步甲科(Carabidae):步甲科昆虫通称步行虫,
是些小至大型的昆虫,多数种类具有金属光泽。头
部常窄于前胸,前口式,上颚前端相接,但不互相
交叉。成虫、幼虫均为捕食性,是重要的害虫天敌,
如中华广肩步行虫,大艳步甲等等。
虎甲科(Cicindelidae):虎甲科昆虫,为中等大的
甲虫,•一般有鲜艳的颜色和斑澜的色斑。头较大,
前口式,上颚大,左右交叉。虎甲白天活动,经常
在路上觅食小虫,当人接近时,常向前作短距离飞
翔,如中华艳虎甲。
杂食亚目
(二)杂食亚目 Polyphaga 杂食亚目的甲虫
食性多种多样。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正常,第
一腹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分割,三对足的跗节数
不一。常见的科有:
金龟科(Scarabaeidae):金龟甲昆虫,身体小至
大型。触角鳃片状,•前足为开掘足,胫节外侧有
齿。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在地下生活。金龟子
按食性可分为两大类群:粪食性金龟子,俗称"屎蚵
螂"和植食性金龟。很多植食性金龟是农林上的大害
虫,如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子等。
叩头甲科(Elateridae):叩头甲科昆虫,是小至大
型的昆虫,前胸很发达,前胸腹板后缘中央有一强
大的突起向后延伸于中胸腹板的深凹窝之中,能够
弹跳。握住腹部,它可以做叩头的动作,另一个重
要的特征是前胸背板后侧角明显后突。幼虫身体光
滑、坚硬,大多呈黄色,在地下取食植物根茎,通
称金针虫,是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如沟金针
虫。
吉丁甲科(Buprestidae):吉丁甲科昆虫,很象叩
头甲,•大多数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身体流线型。
前胸和中胸紧密相接,不能弹跳。前胸背板后侧角
不向后突。幼虫体扁,以钻蛀枝干为食,它的幼虫
俗称"扁头哈虫",如金缘吉丁虫。
瓢虫科(Coccinellidae):瓢虫科的昆虫,身体小
至中型。•体背隆起呈半球形或半卵形。头小,一
部分隐藏在前胸背板下。触角呈锤状。它的跗节式
是隐4节,也就是第3节很小隐藏在第2节中间,
外观好似只有3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大多数捕食
蚜虫、介壳虫、等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但也有象茄28星瓢虫这样植食性的种类。
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科昆虫,是中至大
型的甲虫,身体狭长。•触角长,通常超出身体,
11-12节,鞭状。复眼呈肾状,围绕触角基部。跗
节为隐5节,也就是第•4节藏在第3节里面,外面
看好象只有4节。天牛幼虫又叫"哈虫",身体呈乳
白或者黄色。胸足消失,胸腹节两面都有称作步泡
突的骨化区,司运动功能。多数天牛幼虫营钻蛀木
材生活,是林业上的大害虫。
叶甲科(Chrysomelidae):叶甲科昆虫,也叫金花
虫,•是些小型或中型的甲虫。它们的身体有的是
卵圆形,有的是长形。触角丝状,11节,长不超出
身体的一半。跗节与天牛一样,也是隐5节。叶甲
的成虫和幼虫都是植食性,•象这种榆兰金花虫,
就是林业上的一种大害虫。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拟步甲科昆虫,小
至大型,扁平,颜色多为黑色或暗棕色。后翅多退
化,不能飞翔。跗节式为5-5-4。如网目拟地甲。
豆象科(Lariidae):豆象科昆虫,体小型,卵圆形,
额突出成短喙形,触角常呈锯齿状。鞘翅短,不能
盖住整个腹部。本科昆虫主要为害豆科植物的种子,
如绿豆象。
象甲亚目
(三)象甲亚目 Rhynchophoro
象甲科(Curculionidae),本科是些小至大型的
甲虫,它们的头部延长成喙状,因而习惯上叫它们
象鼻虫。口器位于喙的前端,触角大多呈膝状弯曲。
象甲幼虫体胖,白色。头部发达,但无足,在植物
体内营寄生生活,如蒙古灰象甲,椿树沟眶象甲等。
辨认显著特征:
前翅强烈骨骼化、坚硬,后翅膜质,后翅平时
折叠于前翅内。飞行能力不强。
常见昆虫(俗称):天牛、瓢虫、萤火虫、屎
壳郎、斑蝥、独角仙、吉丁虫、芫菁、金龟子、锹
形虫、叩头虫、龙虱、米象……
介绍:
昆虫纲第一大目,种类繁多,系统复杂,共4
亚目(原鞘亚目Archostemata,肉食亚目
Adephaga,菌食亚目Myxophaga,多食亚目
Polyphaga),178科,36万种,其中象甲科7万
种。本目昆虫中国记录1万余种。
食性多样化,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粪食
性、尸食性和寄生性均有,具有一定的假死性。完
全变态昆虫,芫菁等少数昆虫复变态。
[编辑本段]
经济意义
鞘翅目通称甲虫,前翅角质化为鞘翅,体躯坚
硬,铠甲似的体壁保护着虫体,使它们能抵御自然
界中的各种伤害。精巧的身体结构与广泛的适应性
有利于它们成功地占领陆地、空中和水中的各种生
境,成为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其中一些种类是
农业、林业、果树和园艺的重要害虫和益虫,或由
于商业运输等原因而成为各类仓储物和人类居室中
的世界性害虫。
食性
甲虫的食性很复杂,包括腐食性、粪食性、尸
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的种类
有很多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重要的科有叩头虫科,
其幼虫通称金针虫,生活于土中。中国重要的种类
有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为害土内的种子、块根
和幼苗。金龟子总科的幼虫通称蛴螬,也是重要的
地下害虫,在中国严重为害的有异丽金龟属和齿爪
鳃金龟属。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
杉天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
树或经济作物。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都是植食性,
中国重要的种类有为害水稻的稻负泥虫和稻铁甲
虫,为害柑橘的恶性叶甲等。马铃薯甲虫在欧洲和
北美是马铃薯的大害虫,为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
在象虫总科中,中国有玉米象、米象和谷象,为害
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虫中的毁灭性种类;甘薯小
象虫是甘薯的重要害虫。在北美和中美严重为害棉
花的棉铃象虫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在仓库害虫
中,皮蠹科的谷斑皮蠹为害谷类、豆类、花生、油
料植物加工品和动物性食品等,其幼虫抗药性强,
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此外,豆象科的蚕豆象和
豌豆象也是中国重要的仓库害虫和检疫对象。拟步
甲科中的黄粉虫、黑粉虫、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等
都是重要的储粮害虫。
益处
在捕食性的甲虫中,有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
如瓢虫科、步甲科和虎甲科等。瓢虫科中的澳洲瓢
虫是有很大经济价值的天敌昆虫,中国已从大洋洲
引进以防治吹绵蚧;隐唇瓢虫原分布于印度至澳大
利亚,中国也曾引进以防治介壳虫。步甲科中重要
的种类如中华广肩步甲和赤胸步甲捕食粘虫和切根
虫等鳞翅目幼虫,捕食率很高。
[编辑本段]
分类系统与重要科介绍
鞘翅目分2-5个亚目,多食亚目与肉食亚目是
两个基本的亚目,其余的亚目都是从它们当中分出
来的。
[编辑本段]
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科的斑芫菁属、
绿芫菁属、豆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
泌芫菁素(亦称斑蝥素)。近年来,中国用它来治
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
破瘀止痛、攻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应用。
[编辑本段]
演化与分类
目前所知鞘翅目最早的化石记录见于古生代早
二叠世。
自中生代起
自中生代起,鞘翅目逐渐成为昆虫纲的优势类
群,现在是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关于它的起源,目
前多数分类学家认为是来自脉翅类。例如,A.拉梅
尔1933年、A.B.马丁诺夫1931和1932年、R.让
内尔1949年和R.A.克劳森(1960,1981)分别根据
全变态类成虫和幼虫的比较形成以及各地质时期的
化石甲虫的脉相,提出鞘翅目与脉翅类中的广翅目
十分近缘,二者渊源于共同的祖先。研究不同地质
时期鞘翅翅脉的演化和鞘翅形成的过程是追溯鞘翅
目的渊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鞘翅目的主要鉴别
特征之一是前翅特化为坚硬的翅鞘,翅脉消失。在
不同的地质时期有大量甲虫的化石。其中,有两种化
石对于研究鞘翅目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是在苏联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甲虫
Tshekardoco-leus magnus(属于原鞘目的一个已
灭绝的科Tshekar-docoleidae)的鞘翅,克劳森
(1960)指出:它的翅脉特征界于鞘翅目的长扁甲型
与广翅目的泥蛉型之间,可以作为鞘翅目与广翅目
亲缘关系的直接证据。另一种是在甘肃白垩纪地层
中发现的弯脉玉门甲,它保持有若干原始特征,如多
节的触角(触角不全,可见15~16节,一般甲虫为
11节或更少),不平行的鞘翅纵脉和脉型特征,不
折的膜翅,以及膜翅翅端密集的脉纹等。这些特征
的综合,进一步给予鞘翅目与广翅目同源说以古生
物学上的支持。此外有的分类学家,如J.泰奥多里代
斯(1952)则认为鞘翅目直接起源于广翅目。关于鞘
翅目的分类,各家的见解不一。一般分为2~4个亚
目,20~22个总科。
现代
现代分类系统的奠基人L.冈尔鲍尔(1903)将本
目分为2个亚目,即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W.T.M.
福布斯(1926)增加了一个原鞘亚目 (Archoste-
mata)。后来,R.A.克劳森(1955)又增加了1个藻食
亚目(Myxophaga)。R.A.克劳森(1960)认为鞘翅目在
进化的过程中分化为3支,一支是肉食性的肉食亚
目,一支是在树皮下生活的原鞘亚目,一支是多食亚
目,而藻食亚目又是多食亚目的一个分支。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1:1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7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鞘翅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鞘翅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