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天开神秀齐云山

更新时间:2025-02-23 08:47:14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传统文化演讲稿)

天开神秀齐云山

上海人去徽州基本上是冲着黄山或古村落而去的,但是在黄山的南面与其相隔不到百

里的另一座安徽名山——齐云山,许多游客也许没有听说过,因为黄山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远远“盖”住了齐云山,就像太阳的光芒 “盖”住了星星一样。2009年春末,我陪同上

海博物馆团组织的青年活动,专门去徽州齐云山看摩崖石刻。

齐云山地属徽州休宁县,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因最高峰“一石插天,

与云并齐”而得名。齐云山海拔585 米,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

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

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6年齐云山摩崖石刻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屯溪约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

齐云山脚下的横江,江水流淌到屯溪老街西侧与率水汇合后,成为新安江的起点,经千岛

湖,一直流向杭州湾,横江是新安江源头的主要支流之一。 登齐云山有索道和登山

道,我们车到了游客中心,客人选择爬山,由登山道上山,再乘索道下山。索道费用得自

理,无法强求,我让大巴司机帮忙用车送到游客中心的横江下游登封桥旁,大家从桥上过

江后开始登山。

好在上山的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亭子共游客休息 登山道九华

里,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登上齐云山山门,游客们都是小青年,身体看上去很棒,但他

们平时缺少锻炼,大家累的满身大汗气喘如牛。登上山来,山上郁郁葱葱凉风习习。抬头

望见齐云山的进山大门——望仙亭,山门两旁对联为清乾隆御笔题写“天下无双胜景,江

南第一名山”。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御驾天下,一时高兴御笔挥毫,什么天下第一泉、天

下第一山、天下第一关等等美名便应运而生。被皇帝金口玉言御封的“第一”,顿时身价

百倍,声名鹊起。公元1766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来的徽州,听说境内齐云山香火旺盛,

有求必应,一时兴起,坐轿上了齐云山。穿过一天门,来到曲径迂迴上嵌下覆的真仙洞府,

乾隆眼睛一亮,随口发出真乃神仙造化的喟叹。盘旋而上来到三天门,见一位采茶女坐在

火炉边,捧着玉米馃,吃得津津有味,乾隆见状,嚥下一口涎水,顿觉饥肠辘辘,忙问采

茶女,你吃的这是什么东西?采茶女是位性格开朗,口无遮拦之人,见问话人是位外乡老

头,便高声大气地说:“手捧苞芦馃,脚踏一盆火,除了皇帝就是我。”说罢,从火炉中

取出一个香喷喷、黄橙橙的苞芦馃,递到乾隆手上,说到,我看你也饿了,吃一个。听此

狂言乾隆正欲动怒,但见这女子如此热情大方,再说这金黄喷香的食物也太诱人啦,火气

顿消,接过来便大口啃将起来,边吃边说,朕从未赏过此等美食,好吃好吃!朕?茶女一

听忙问:你老人家是?随从忙打马乎眼说:真好吃,我们十全老人说你这馃真好吃。结束

皖南之旅,回到京城,乾隆皇帝对休宁齐云山和那金灿灿满口香的玉米馃,念念不忘,难

以释怀,便吩咐御膳房隔三差五地做一些玉米饼、玉米馃和玉米小窝窝头之类食品点心,

和后宫的皇后嫔妃们共同分享。乾隆忆起齐云山巧夺天工的幽美景致和浓浓的道教香火,

心情激荡,当即提起御笔,为齐云山写下了“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楹联,天

下无双,独一份,第一名;江南第一名山,又是第一名,齐云山一下子拿了两个第一。接

着乾隆又命内库拨付金银玉帛若干,修缮齐云山宫观道院及游览步道,一时被传为佳话。

齐云山导游图

一天门,穿过一天门洞往回看,就像大象的头部,一天门洞就夹在大象的脸与鼻

子中间,所以也称象鼻岩。一天门洞中有着很多碑刻,属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一

天门介绍。道家传说真武大帝游齐云山到此石壁挡道,一怒踹出了这个洞门。地理学家说,

齐云山形成于白垩纪,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后,于此形成了一个长13米宽3米高6米的

洞门。鬼斧神工! 洞中的碑刻 一天门碑刻

穿越一天门过了真仙洞府往回看,一幅象鼻吸水图惟妙惟肖的展现在眼前。也有

点像张家界天门山的天门洞,规模小点。 真仙洞府是齐云山精华景致之一,集摩

崖石刻、道教文化、丹霞奇景、山水之秀为一体,呈“天开神秀,大道齐云”之势。此处

幽洞相连,飞帘碧水。徐霞客一身中二次到齐云山,据考证,大旅行家一身中去过二次以

上名山只有四个,可见徐霞客对齐云山钟爱,他曾慨叹齐云山“珠帘飞洒,奇为第一”。 真

仙洞府集中了齐云山的摩崖石刻 真仙洞府,众妙之门里供奉着真武大帝,齐云山

与武当山都是供奉真武大帝的道家名山。 “天开神秀”是真仙洞府的标志,我的客

人在这里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始兴于唐。宋、

明间香火极盛,游人如织。宋至民国间,游人香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及碑刻据史料记

载有1400余处。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了许多,目前还保留了537处摩崖石刻及碑刻。 满

面的摩崖石刻 齐云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

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刻在朱红色的岩石上字体分外的醒目。 寿

字岩, 这字有说是朱熹书写的有说是清朝慈禧书写,字高9尺9寸,宽6尺6寸,意九

九归一,六六大顺。当地人说:“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

定能活到一百多”,路过的人常在字上摸一把,你看字体下端的油漆已经摸淡了。

这是齐云山著名的香炉峰,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传

说顶上的铁亭和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

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

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齐云山的二天门

穿过二天门,月华街近在眼前。 三天门门楼,三天门后就是月华街。 月华

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

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自唐代起,就

有求仙的修行道人上山修炼,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山中道观也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留,

形成百十户人家的古村落,山上居民均是道士的后代(或者从事道教事业的工作)。 太素

宫紧连着月华街,太素宫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太素宫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1994年按照原样重建,97年向香客与游客开放。

齐云山玉虚宫,又称老殿,位于齐云山西面紫霄崖下,明朝正德年间修建,

气势雄伟,建筑精致,与天然山岩浑然一体。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

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

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 由于我们没有乘坐索道,爬山用去一个小时,走马观

花的在山上用去一个多小时,已经到用午餐的时间,下午还得回屯溪上高速返上海,没有

时间去看其他的景点,大家匆忙的乘索道下山,留点遗憾,有空再去看看。

2016年5月8日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3: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开神秀齐云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开神秀齐云山.pdf

标签:天门   游客   好吃   徽州   门洞   石刻   摩崖   香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