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教师职业能力)
.
什么是民族精神?
人立于世,不可没有骨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世,则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
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
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
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
方面的群体意识、风貌和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
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而这个总和是这个
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它产生于民族传统文
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
发展他。台湾目前将中国历史从教科书中剔出,从考题中剔除,就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它舍弃
了这段历史,就是舍弃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就是舍弃了民族认同。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
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中华之所以为中华,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因
于此。而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没有办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比如说,我
们中华民族在漫漫五千年中,以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
这就造就了我们平和、宽容、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
公里的辽阔土地上,若没有宽容、和平的精神,又怎能组成一个大家庭?长期的文化熏陶已经
造就了各民族的集体民族认同感,这就是超越了狭隘民族界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再比如,
我们一直教导“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自
.
.
尊、自强精神的成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却在民间遭受到无法想象的抵抗。他们不能想象,
是什么让这些手持钢刀长矛,甚至是手无寸铁的血肉之躯,何以能在火枪火炮下,倒下一批,
又上来一批,全然没有死亡的概念。为什么说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就在于此,它已经
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
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
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
特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
的精神纽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起着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
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
全球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我认同危机,而增进民族认同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功能。追求发
展是中国的现实主题。“知耻而后勇”的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
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民族精神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目标。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
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
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
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
.
.
族精神。比较而言,培育民族精神更根本、更迫切。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民族精
神在弘扬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扬,这是民族精神保持活力、民族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在新
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
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民族精神不只是一个如何弘扬的问题,更
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该民族的宝藏,发掘和传承这座宝藏,靠的是文化。而对文化的提炼,
便是民族精神,它又成为民族继续向前发展,历史继续曼延的推动力。因此,文化的力量是不
可估量的,文化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同时,民族精神也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现象,它也要发展,乃至转变。因为我们的历史在
前进,民族在进步,我们的文化也有吐故纳新的问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
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
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历史延续性。任何一个民
族的民族精神都不是短时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而形成的。二是时
代创新性。在不同的时代,每一个民族面临着不同的课题和实践,都要不断把民族精神提升到
新的水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教育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
作用。
.
.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民众概念。因此民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自然性的,如同人们所说的被
“大地”和“鲜血”所规定。民族必须宽广地理解为文化性的,这就是说一个民族在根本上是
被思想和精神所铸造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一个民族就表现为其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
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择其要者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主张刚健自强,葆有奋发
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倡导"贵公贱私",培养各族人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
奉献意识、无私胸怀;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张忧患自省,培养
人民对国家社稷的热爱意识、道德意识和使命意识;
四是贵和尚中,提倡"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培养人民厚德载物的宽容和注重和谐的思
想,安定团结;
五是正道直行,提倡"君子坦荡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崇尚坚定的人格情操和民族气节;六是求是务实,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注重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勇敢前行
.
.
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
历史铸就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着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包含的价值取向,
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
广义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事实
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人们之所以
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因为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
凌、压迫和剥削,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得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饶、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
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但也必须承认,世
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
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
因此我们必须揭示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不同的精神。但何处可以寻找到它呢?民族
精神不仅表现在其一般的日常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含在文学
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拥有其独特的智慧。中国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儒道禅(佛)的思想当
中。儒家主要是主张仁爱天下。它要人如同爱自己的亲人一样而爱天下大众,因此就有“四海
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类的箴言。仁义道德成为了中国人做人的基本规范。与儒家不
同,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它认为文明压抑了人的天性,因此希望回归自然,让人性得到自由成
长。作为外来的文化,佛教在中国却生根、开花和结果。佛教宣扬的悲智双运就是要求人们通
.
.
过心灵的觉悟获得慈悲和智慧。大乘佛教所具有的菩萨情怀不仅渡己,而且渡人。唐宋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都行走在儒道禅(佛)之间,他们的思想也影响了一般大众的生活、思考和言说,
从而陶冶中华民族的气质、性格和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
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悲智双运。这使中华民族不仅不同于西方民族,也不同于东方的
其他民族。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传统也影响了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对它任何简单的否定或
者肯定都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批判地对待中华民族精神。所谓批判就是区分,也就是
说要判别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真正的发扬传统。与
发扬传统的同时,是面向世界。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交融是一个不可避
免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丰富自己。但这一切不过是一
种准备。我们的目的是建立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
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还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
"会通"与融合的思想,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是中国文化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动力。
.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7:0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什么是民族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什么是民族精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