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浅谈网络教育舆情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1 07:33:4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描写植物的一段话)

浅谈网络教育舆情的特点

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和传统媒体教育舆情的主体、客体、参与方式、参与程度、

表达效果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网络教育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

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点,进而分析网络

教育舆情的环境性和工具性优势。网络自由、开放、互动、匿名等环境特征使得网络舆论也

更为自由、开放、多元,舆论参与的主体和数量、话题的广泛和深入、对现实问题的影响力

和推动作用都大大超出传统媒体。

关键词:网络;教育;舆情;特点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教育舆情的重要窗口。网络教育舆情的

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网络教育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性与可控性

从网络教育舆情的传播来看,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在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中,一般地

说,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都会扩大人们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自由度。个人间可以通过

Email传递信息,可以通过IM(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和交流感情,同样也可以在BBS、Blog

和Wiki上自由发表言论。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版”自

己的著作或报纸,成本低廉,程序简便。例如,美国著名的麦特?德拉吉现象,他首次在网上

公布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丑闻案就是被时代周刊等大报拒之门外的。

德国批判学派学者哈贝马斯说:“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统治

的合理性。”①其实,网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也隐蔽着细腻的政治和经

济的控制。网络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以不受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的约束,不用为

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负责任。网络也是身在社会之中,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管理者的

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因此,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它是和控制

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网络教育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

性。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通道相比,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保罗?

萨福(Paul Saffo)等学者由此认为,“同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

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②。换言之,网络的最大价值,不在其信息的海量和传播的实时性,

而体现在它的交互性上。网络教育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教育部门、与网络媒体的

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

三、丰富性与多元性

从网络教育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丰富性是指网络教育舆情信

息所涉及的教育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也包括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

民众同时对共同的教育问题发表意见,出现了分布于社会各处的意识传动,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诉说呈现出辐射形态③。这种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一个教育问题持有的

看法和态度的不同,以及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等的多样化。此外,多元性还特指网络教育舆

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

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教育言论随处可见,这对网络教育

舆情信息的管理和引导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四、隐匿性与外显性

加里?马克思曾提出过现实社会中个人身份识别的七大要素: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追

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等)以及

身份识别物。④在网络环境中,这七个方面都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隐匿,这些致使网络用户

具有不同程度的隐匿性。因此,网络教育舆情的传播也具有了隐匿性。不过,绝对匿名是不

存在,所谓“可追踪的假名”和“不可追踪的假名”只是反映了追踪的难易程度而已。

而外显性是与“隐匿”相对的,更准确的说是和教育舆情的“内隐性”相对的。舆情是公众

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行为倾向,但它并不是行为本身。行为可以

一目了然,而舆情只能从公众主体的言论、举止、表情等间接地推测和分析。但是较为复杂

的是,人们的言行未必是真实心理活动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某种顾虑而掩饰

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

五、情绪化与非理性

有学者认为,舆论的质量关键在于理性程度⑤,这对于教育舆情来说同等重要。非理

性教育舆情在网络上的产生和弥散主要是教育现实和公众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正

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到

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孩子上学难、高考高压、农民工子女上学等教

育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

行。但是,公众对教育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这种情

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网络使得“本我”得到更好的体现,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

生态形式得到展现。

例如,网络民意的“匿名制服”效用极有可能导致“假民意”的流行,并为那些偏离常规的

行为提供某种合法性和不可控性,出现“多数人暴政”的危险。因此对网络教育舆情必须进行

有效的调控和引导。

六、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舆情的主体是民众,舆情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

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在网络和新的

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

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有证据显示,群

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⑥网民教育舆情表达的个性

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上可

能会更加突出。

总之,网络教育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

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点。网络自由、开放、互动、匿名等

环境特征使得网络舆论也更为自由、开放、多元,舆论参与的主体和数量、话题的广泛和深

入、对现实问题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都大大超出传统媒体。

注释:

① 陈学明.哈贝马斯交往 [ 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57.

② 孟威.网络互动 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 [ 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4.

③ 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 [ 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29.

④ Kling, R, Asssing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onthe Deliberations, AAAS

[ EB/OL] .http: //.

/TIS/readers/full- text/15- 2%, 1999- 2- 9, 5

⑤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 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22

⑥[美]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 M] .上海: 上海出版集团,

2003.47- 51

参考文献:

[1] 钱爱兵.基于RSS的Web新闻主题聚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年4

期。

[2] 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3期。

[3] 钱爱兵.基于主题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型及其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年4期。

[4]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期。

[5] 曾润喜.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9月。

说明:

本文获郑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R12101。

项目组成员:李宁 王行丽 李 丹 尹 伊 贾 楠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2:1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1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网络教育舆情的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网络教育舆情的特点.pdf

标签:网络   舆情   教育   社会   传播   特点   舆论   表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