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监控室岗位职责)
《孔乙己》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华盖集》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
喊》。这篇小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
封建科举的战斗檄文。
二、课文解读
体裁: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环境:交代鲁镇酒店的格局 社会环境 交代人物活动的大环境
人物:孔乙己
他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点)
长衫 房里 坐着喝酒
短衣帮 柜台外 站着
“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都是穷困的劳动者。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
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
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
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2、 孔乙己外貌 (能看出孔乙己是性格特征)
第4段中
他“青白脸色”, 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
“皱纹间的伤痕” 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岁月虚度的记录;
又脏又破的长衫 不劳动、贫穷的证明。
长指甲, 他四体不勤,不从事劳动。
1
第11段
“青白脸色” ——“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
人讲话须要“仰面”。
突出孔乙己肉体上受尽折磨
总结: 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是一个好逸恶劳、
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
3、 孔乙己的动作(能表现孔乙己的什么性格)
第4段,便排出九文大钱。 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
傲
第11段,摸出斯文大钱而 “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
数目上减少,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
围绕着一个“钱”字,突出:孔乙己不仅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表现他的穷酸迂腐,
好逸恶劳的个性特征。
“伸开五指……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用手“罩”是否真的不让小孩们吃?
(如果真不让吃,会用“捂”——严实)吊小孩胃口,逗着玩——善良。
4、孔乙己的语言 (能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第4段“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酒客们都开他玩笑不尊
重他
“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
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
偷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
“偷”。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
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君子固穷 ,“多乎哉?不多
也 )
第11段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
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
2
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
5、孔乙己的神态
第4段 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
第6段 显出不屑的神气 表现“唯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性格
立刻显出不安模样,脸上笼着一层灰色 受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
悟
总结: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既可悲又可笑,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
能自存而又爱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
腐可笑,又有善良的一面。
性格形成原因:科举制度,封建文化,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以丁举人
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
6、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
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
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
剧效果。
小伙计的笑 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解脱的笑
掌柜的笑 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短衣帮的笑 麻木不仁
小孩子的笑 天真无邪
冷酷无情、麻木。这是“病态社会”所致,不但不帮,反而打、笑,揭他伤疤反映了
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
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既同情(不嘲笑)又批判(或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7.“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以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主题,是本文的写作手法。
8. 最后一段
“大约”“的确”是否矛盾?
看起来似乎矛盾,因为这些年来从没人确切讲过孔乙己死的消息,事情已经过了二十
多年,只能用“大约”来推测,说“的确”,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他
3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7:2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0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乙己知识点梳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乙己知识点梳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