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脚骨拐突出)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续写 使
用修辞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
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
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
“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它座落在北京
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
撑,形成网格状的构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支织成的鸟巢。它造型
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
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2008年3月完
工。工程总造价22.67亿元。“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才厚度可达
11厘米,它不但有为坐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
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
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
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赛场。许多看过“鸟
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
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末来的希望。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
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
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鸟巢””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北京29届奥
运会体育场鸟巢实景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
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
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
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
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鸟巢”的观众
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
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
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
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
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23:3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1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续写 使用修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续写 使用修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