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爱怜的近义词)
梅花三弄
教材分析: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
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凌霜傲
雪的高尚品性。
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这
种改编,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清《琴谱谐声》中,有此曲改编为琴箫
合奏的曲谱。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
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徴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
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说。
梅花以其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给
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
家们所咏叹的对象。
学生分析:
现在的初中生绝大多数喜欢流行音乐,而对我们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不闻不问,
为了让他们对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有必要正确引导他们对这类音乐产生兴趣,
从而自觉去了解民族音乐。如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及艺术魅力等。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能力目标: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
内涵及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教学方法:综合法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有关古琴的知识。
2、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赏梅:简单介绍梅花的形象、品格等。
(2)听梅:欣赏《梅花三弄》的主题,想象一弄、二弄、三弄的音乐所表现梅花的音
2
乐形象。
(3)唱梅:唱《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让该主题音乐刻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了解
什么是“三弄”。
3、探讨诗人、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有何共同之处?又有
何独自的特色?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教学过程:
一、放着音乐,让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尽快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音乐音乐课堂上。)
二、复习引入:
1、听乐曲辨乐器
2、老师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
三、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对梅花了解多少呢?
3
1、赏梅:放着《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
2、说梅:看完有关梅花的视频后让学生说说梅花的形状、种类、特性等。
3、梅花简介: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
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
的“腊梅”、“元腊”已有2150年的历史。同时梅花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
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
4、听梅:
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
5、唱梅:
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7、“三弄”指什么?
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称为“三弄”。
8、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
9、全曲欣赏,要求学生能听出各乐段。
四、姊妹艺术同颂梅
4
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探讨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
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独自的特色?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我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梅花三弄》,从中了解梅花高洁、端庄、
典雅的形象和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体现梅花坚强、谦虚的
高尚品性。梅花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习是艰苦的,但是,“宝剑
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我们今天的辛苦一定会换来明天的幸福。
5
本文发布于:2024-03-22 13:5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9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梅花三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梅花三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