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小演奏家)
对《读者》的评价
自从我初中的时候接触到《读者》(或称《读者文摘》)这本杂志以后,它的
一切都慢慢地吸引了我。它是一本与时代互动的杂志,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它还是一个时代的参与者。这本杂志创造过令人惊讶的奇迹,让很多人都体会
到它其中的奥妙。我们该怎么理解它呢?有人说,《读者》是一位绅士,它身穿
着西装,下面却穿着马褂,它亦中亦西,博古通今,是最新的老牌人士,又是
最旧的新派。也有人说,《读者》是位隐士,它不动声色地影响着人间,这就是
它的姿态,也是它的立场。所以,大隐隐于市,《读者》应该隐于读者中。(出
自《读者传奇》)
《读者》表现了办文摘期刊也是创造性的劳动。优秀的文摘期刊绝不仅仅是
信息的二次传递,而是以调度这些信息进入新的思想层面,新的情感境界,新
的智能活动的创造性的精神产品。它的成功还在于它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形
态,它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期刊,使它具有新鲜感,吸引更多的读者。这是
它的成功所在。它的内容通俗易懂,中外皆有,都贴近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很
强的哲理性,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 ,它可以满足读者
精神方面的需求,使读者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该
刊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期、发展期、成长期、拓展期。这四个时期也可以看
做该刊适应时代发展、办刊思路不断进行适当调整而形成的发展轨迹。杂志创
办初期,内容以转载其他报章和杂志的文章为主,但现今也有不少内容是由编
辑部自行采访的,或由特约撰稿人所写的。《读者文摘》亦会不定期出版不同
类型的精装书,为不少读者的收藏,当中超自然系列颇为绘炙人口,70年代
出版的《瀛寰搜奇》,到今天仍有不少读者在网上交易及讨论。而在成长期,
提出了‘‘选择《读者》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的征订口号,注重杂志的文
化底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刊逐渐向市场经营主体转变,改进营销策
划,实行多元经营。从1994年起,《读者》开始刊登广告,杂志的收益由单
一地依靠发行转变为发行、广告并重,目前,广告收入已超过了发行收入。
《读者》作为一本期刊,出版物(是指用文字、图画、声音或其他符号
表述精神内容,通过印刷或非印刷的方式复制在可供携带的载体上,以向公
众传播的作品)之一。《读者》要开展出版活动的话,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
具备一定的能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文化资源条件。2:具备一定的能对出版
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的生产条件。3:具备广泛组织出版物公之于众的流通条
件。4:具备一定规模的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条件。作为期刊,它有固定名
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以纸介质为载体,装订成
册的连续出版物。它是多作者作品汇编而成的,一般不再版或修订。与报纸
相比的话,它有封面,开本比报纸小,出版周期比报纸长,时效性比较差,
稳定性和系统性也比较差。与图书相比的话,它有正文分设栏目,篇幅相对
固定,不设扉页,版本记录在底封或目次页上。我觉得《读者》具有出版物
的六大功能:具有宣传思想的功能、具有教育群众的功能、具有传播知识的
功能、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具有表现艺术的功能、具有积累文化的功能。
《读者》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古今中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原则,
始终坚持着我国的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在编辑《读者》的过程中,有负责
信息采集的工作人员,这样做有利于把握图书市场趋势,有利于出版物的科
学设计,有利于对稿件的判断和加工,有利于制定营销方案,为出版物的出
版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工作。有了这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后,《读者》在发
行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效益,让它在众多期刊中突显出来,使它创造了传奇。
《读者》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
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
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
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
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
读者来信。《读者文摘》是以通过为各个领域的读者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东
西来吸引尽可能广大的读者群的。还有,《读者》每一期的封面设计都不一
样,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新鲜感,让人一看见它就会产生要购买的欲望。而且
《读者》在30多年中定价也跟着时代而不断的改进,尽量适应于一般的消
费水平的人;印数也不断地在增加,从1981~1984年的3921万册到如今的
上百万万册,这说明了《读者》在人群中受欢迎度,也展现了《读者》对人
群的影响力。《读者》的定价从以前的0.3元到如今的四元一本,总定价也随
之增加,这都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发展趋势来进行定价,它本着最低的定价策
略进入市场,并且迅速占领了市场吸引了大众读者。它尽量符合大多数人群
的消费,让更多的人从中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在1999~2000年《读者》改为
了半月刊,这一举动更加体会到该期刊利用了市场这个机会来充分展现它的
价值。而从《读者文摘》来说,它比后来改为的《读者》更加具有复杂,它
具有更加华丽的装帧设计,在封面上颜色艳丽的图形、包装设计、护封的勒
口占据了优势,可是在定价方面就不是很符合大众需求。《读者》在包装方
面,书脊采用了用钉装订的形式,封面的前面采用了适应于时代的内容的图
画,封面的后面现在大多都采用广告的图画来进行广告宣传,在《读者》里
面也具有符合每篇文章的图片,使读者理解起来更加地方便,使文章不会过
于单调,过于空洞,里面还存在一些插图,而且这些插图是配文插图,放在
字里行间,本身就具有它的美学价值不过它里面也经常掺杂着不同的广告图
片和介绍,让广告效益也跟着《读者》的发行有所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读
者》也从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现在的《读者》同时采用了印刷出版和网
络出版,使其具有更广阔的经济市场,让其成为了“中国第一期刊’’。
《读者》作为一种期刊,实现了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
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而《读者》出版的过程(是出版物的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主要由精神产品生
产、物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基本阶段组成,还具有三个特征:整体性、
连续性、阶段性。《读者》在选稿方面要求稿件要新,现在它是半月期刊物,
更加要求它具有新颖性,它要求稿件要精,最好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悟人或
以文悦人,它还要求稿件要短,能够短小精悍,而且要求稿件要有时代感、
有思想性、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感人至深,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并且由《读者》这本期刊可以看出期刊选题策划的具体要求:可行性主要是
考虑作者力量,期刊选题策划还有一定的层次:宏观层次的策划---对期刊总
体策划,非日常工作;中观层次的策划---栏目设计(在内容上或表现形式上
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的名称的板块)、专题策划、作品组
配(根据期刊结构的要求,为每一期刊物选择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作品合
理组配成一个整体);微观层次的策划---组织作者撰写某一主题的文章。
所以说,《读者》作为一种期刊,它具有了期刊的必备条件:封面、目次
页、正文书页,它具有了期刊应该的特点,它也具有了期刊应该达到的任务。
它无论在内容上、表述形式上、还是在科学知识性上、思想上、质量上,都
能够让它拥有“中国第一刊物’’的称号。由于《读者》具有真才实学,由
于《读者》具有合理的定价,由于《读者 》具有与众不同的内涵,让它在
市场上的销售也是非常的稳定,从而奠定它的成功和传奇,使它在刊物行业
位居前列。
工管一班
张娇
110300111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13:3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8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读者》的评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读者》的评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