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五次综合素养测评化学

更新时间:2025-02-23 16:38: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神秘的脚印)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五次综合素养测评

化 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Si 28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o 59 Cu 64 Zn 65 Se 79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化学使科技进步,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箭箭体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

1

H、

1

H,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C.华为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为晶体硅

D.“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2.关于物质的性质及其相关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工业上可以作还原剂

B.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可采用多次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C.苯酚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漂白剂

3.下列实验操作或试剂保存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中,用铂丝直接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B.实验室可用煤油液封保存锂,避免其被氧化

C.实验室中可将未用完的白磷放回原试剂瓶

D.用无水硫酸铜干燥二氧化碳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Y、Z位于同一周期,XZ

3

与YW

3

之间能以配位键相结合,XY的熔点高、硬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

3

与YW

3

都为极性分子

B.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2种

C.同周期中Z元素的电负性最强

D.与Y同主族的元素中,Y单质的性质最活泼

5.KMnO

4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Cl

2

氧化K

2

MnO

4

制备KMnO

4

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

置略):

23

1

已知:K

2

MnO

4

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O

4

+2H

2

O

2MnO

4

+MnO

2

↓+4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漂白粉或KClO

3

B.装置连接顺序是c→a→b→e→d→f

C.装置C中每生成1mol KMnO

4

,消耗0.5 mol Cl

2

D.若去掉装置A,会导致KMnO

4

产率降低

催化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



2

6.脯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分子中都含有手性碳原子

C.脯氨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D.1.0 mol脯氨酸与足量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44 g CO

2

7.连二亚硝酸(HON=NOH)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可由亚硝酸和羟胺反应制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ONO+H

2

NOH→HON=NOH+H

2

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硝酸根离子(

NO

2

)为V形结构

B.羟胺是极性分子

C.1个HON=NOH中有6个

D.连二亚硝酸可能易溶于水

8.利用传感器探究澄清石灰水和Na

2

CO

3

、NaHCO

3

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省略实验①

B.①和②pH变化基本重合,说明Na

2

CO

3

和澄清石灰不反应

C.③中滴入约4 mL NaHCO

3

溶液时,烧杯中主要含Na

+

和CO

3

D.③中起始阶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

3

+OH



2

CO

3

+H

2

O

和乙醇在浓硫酸催

2

9.2—呋喃甲酸乙酯常用于合成杀虫剂和香料。实验室常由2—呋喃甲酸

化下反应制备,其流程如下:

2

已知:①2—呋喃甲酸乙酯为无色液体,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117,沸点为196℃;

②2—呋喃甲酸的沸点为230℃,乙醇的沸点为78.4℃:

③苯与水可形成共沸物,共沸点为69.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时添加苯是为了将水及时从体系中移除,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蒸馏的目的主要是除去乙醇

C.洗涤、静置分层后,水相从分液漏斗下层流出后,有机相从上口倒出

D.蒸馏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10.Zn-BiOI电池以ZnI

2

水溶液作为锌离子电池的氧化还原介质,可实现快速可逆的协同转化反应,具有

超高的可逆容量和超长循环寿命。电池放电—充电过程的转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

Zn

2+

B.放电时,1 mol BiOI参与反应,转移3 mol e

-

C.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2Bi+ZBi

2

O

3

+3ZnI

2

D.ZnI

2

能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实验操作

6BiOI+3Zn

现象结论

CH

3

COO

的水解反应为放热反

NO

3

具有氧化性

向0.1 mol·L

-l

的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温、等溶液温度先升

高后降低浓度NaOH溶液至过量

向溶有SO

2

的BaCl

2

溶液中加入Fe(NO

3

)

3

溶液

一定温度下,向Na

2

CO

3

溶液中滴加同浓

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度、同体积的水杨酸溶液

无气泡产生K

a1

(碳酸)

a2

(水杨酸)

D

向2mL浓度均为0.1mol·L

-1

的NaC1,与

Na

2

S混合液中滴入2滴0.1 mol·L

-1

的AgNO

3

只有黑色沉淀生成 Ag

2

S比AgCl更难溶

溶液

12.采用乙醇-水-硫酸作电解质溶液,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

3

备对氨基苯甲酸,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箭头表示

电解池工作时离子的迁移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中的阳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

B.乙醇-水-硫酸电解质溶液中的乙醇为溶剂

D.在反应过程中,储液罐甲中的pH减小

13.甲醇燃料是一种新的替代燃料,它和普通的汽油、柴油比较,优势十分明显。目前正在开发用

甲烷与氧气合成甲醇2CH

4

(g)+O

2

(g)2CH

3

OH(g)。已知:

R

ln

K

p



H

C

R、C

均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

A.恒压条件下,温度升高

K

p

减小

B.恒温条件下,压强增大,

H

不变

C.向恒压容器中加入2 mol CH

4

和1 mol O

2

,达到平衡时,

放出0.251 kJ热量

D.催化剂可以提高该反应的生产效率

14.加氢甲酰化反应是加氢和甲酰基(-CHO)到1—烯烃的端基双键上,生成比原烯烃多一个C原子的醛

的反应,是工业上获取直链醛和醇的重要反应。以RhH(CO) (PPh

3

)作催化剂的循环催化机理如图所示。

已知:R为烃基,Ph为苯基,Rh为金属元素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催化中Rh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化合物G与D中Rh的杂化方式相同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RCH=CH

2

+CO+H

2

→RCH

2

CH

2

CHO

D.转化过程中的配位键都是由孤电子对与Rh形成的

4

15.25℃时,0.10 mol·L

-l

HCOONH

4

溶液中

lgc(HCOOH)

lgc(HN

3

H

2

O)、lg

c

(H)

lg

c

(OH

)

随pH变化(加入HC1或NaO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K

a

(HCOOH)

1.8

10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

b

(NH

3

H

2

O)

1.8

10

5

A.原HCOONH

4

溶液中,

K

a

c(HCOOH)

c(H)

c(OH

)

K

b

c(NH

3

H

2

O)

c

(H

)

c(OH)

-

B.该体系中

,c(NH

3

H

2

O)c(HCOOH)c(NH

4

)c(HCOO)

C.N点时

,c(HCOO)c(NH

4

)c(H)c(OH)

D.M点时,pH= 6.5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

2

O

5

)是接触法制备硫酸的催化剂。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后产

生的钒渣(主要含FeO·V

2

O

3

、Al

2

O

3

、SiO

2

等)生产V

2

O

5

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资料知:①Fe

3+

在pH=1.9时开始沉淀,pH =3.2时沉淀完全;Al

3+

在pH=3.2时开始沉淀,pH=4.7

时沉淀完全;

②多钒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NH

4

VO

3

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③部分含钒物质在不同pH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下:

pH

主要形式

<1

VO

2

l~4

V

2

O

5

4~6

多钒酸根

6~8.5

VO

3

8.5~13

多钒酸根

>13

VO

4

3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包括氧化和钠化成盐两个过程,氧化的目的是获得V

2

O

5

,氧化过程中FeO·V

2

O

3

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焙烧”时钒渣与空气逆流混合的目的为

(2)“酸浸”时含V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铝元素在“ ”

(填操作单元名称)过程中被除去;“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

(3)“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洗涤时最好选用的试剂为 (填字母)。

A.冷水B.热水C.乙醇D.NaOH溶液

“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

4

VO

3

),若滤液中c (VO

3

) =0.2 mol·L

-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为使钒元

5

素的沉降率达到98%,至少应调节c (NH

4

)为

mol·L

-l

。[已知K

sp

(NH

4

VO

3

)=1.6×l0

-3

]

(4)“煅烧”过程中,部分V

2

O

5

可能会被NH

3

还原成V

2

O

4

,同时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反应中氧化产

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7.(14分)SO

2

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常用作漂白剂和还原剂,SO

2

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性较差,碱性

条件下较强。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SO

2

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溶液红色没有褪去,装置D中

溶液红色褪去,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为了进一步探究使品红褪色的主要微粒,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

a

b

c

试管中的溶液

2 mL 0.1mol·L

-1

SO

2

溶液

(pH=2)

滴入溶液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后逐渐变浅,约90s

后完全褪色

2 mL 0.1mol·L

-1

NaHSO

3

各滴入1滴0.1%品红

溶液变红后立即变浅,约15s

溶液

后完全褪色液(pH=5)

2 mL 0.1mol·L

-1

Na

2

SO

3

液(pH=10)

溶液变红后立即褪色

综合上述实验推知,SO

2

水溶液使品红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用15 mL l mol·L

-1

CuCl

2

溶液和35 mL l mol·L

-1

NaOH溶液制备Cu(OH)

2

悬浊液,实验中观察

到装置E中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与CuSO

4

溶液、CuCl

2

溶液的颜色明显不同。

①为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与氨

水反应生成[Cu(NH

3

)

2

]

+

,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

3

)

4

]

2+

的溶液。甲同学向洗涤后的白色沉

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2NH

3

·H

2

O [Cu(NH

3

)

2

]

+

+Cl

-

+2H

2

O、 。乙同学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白色沉淀为CuCl: ;装置E中生成白

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为探究E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向4 mL mol·L

-1

CuSO

4

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

,未

见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目的是 ;取少量E中滤液,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得到澄清蓝色溶液,故推断溶液显绿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含有较多Cu(HSO

3

)

2

。为进一步实验确认这种

可能性,向少量1 mol·L

-1

CuSO

4

溶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得到绿色溶液。

18.(13分)温室气体的利用是当前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CH

4

与CO

2

、H

2

O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如下:

i.CH

4

(g)+CO

2

(g)2CO(g)+2H

2

(g)

ii.CH

4

(g)+H

2

O(g)CO(g)+3H

2

(g)

iii.CO(g)+H

2

O(g)CO

2

(g)+H

2

(g)

已知反应ii和iii的平衡常数的自然对数InKp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6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02:3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8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五次综合素养测评化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五次综合素养测评化学.pdf

标签:溶液   反应   下列   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