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赵汀阳: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

更新时间:2025-01-10 18:05:3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专业技能有哪些)

赵汀阳: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

从理解世界到理解意识,再到理解语言,形而上学的线索走的是

一条唯心论道路。胡塞尔试图论证的不仅是主观性能够构造出客观性,

而且只有在主观性之中才能够构造出客观性;于是,存在的客观性就

总是内在于意识而直接显现的。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这种我思其实

仍然是心理学式的主体,而真正的主体必须是彻底形而上学化的主体,

不能含有心理学成分。维特根斯坦找到了语言:语言不是我思,却是

决定我思之可能所思的形式。有意义的世界是语言所定义和构造的:

语言并非世界的再现,而是构造了世界的显现。语言本身就蕴含世界,

而且本身就具有客观性,不会为心理活动所拖累。这样就更彻底地解

决了客观性问题。尽管后期维特根斯坦放弃了“语言图像论”,但并

没有放弃语言的决定性地位,而是转向了“语言实践论”,就是说,

人们在语言游戏不断演变的实践中不断调整所理解的世界。

通过知识论路径来讨论的形而上学,几乎是在不同方面去证明唯

心论才是成熟的理解方式,同时顺便证明唯物论是不成熟或质朴的理

解方式(唯物论非常接近人们对世界的日常理解)。在很大程度上,

唯心论的成就表现为确认本体(noumena)并不在现象

(phenomena)背后,而就在现象之中;并且,本体是思想所构造的

思想对象,而不是思想无法理解的实在,也就是说,本体不是被给予

思想的,而是思想构造出来的。希腊人早已把noumenon 定位为所思

之物,但没有能够确定它是思想构造出来的内在对象,还是思想试图

探究的外在存在。作为感知的经验现象,phenomenon 显然事关

noumeno,但只是相关而已,并不能直接说明noumenon。那么,

noumenon 到底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是思想所造还是事物本身?这

些是老问题。现代唯心论者发现,既然本体不可能通过现象而被给予,

因此本体只能是思想所造;证据是,我思是无疑的(笛卡尔论证),

我思确实在意向着确定的东西(胡塞尔论证),我们还确实谈论着某

种共同理解的东西(维特根斯坦论证)——这些就是本体乃思想所造

之明证。唯心论成功了。

我们在对唯心论的精妙思想赞叹之余,却仍然感到不安:即使超

越了怀疑论,那些似乎绝对可靠的哲学原理仍然对真实世界无所言说。

唯心论所说的世界只不过是知识所构造的世界,是思想的自述,是思

想讲解它的所思世界。就像维特根斯坦所指出的,我们只不过唯我论

地(至少也是唯心论地)说明了“我的世界”,我们并没有说出多于

我们所思的事情。(参见维特根斯坦,5. 6 - 5. 641)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说,唯心论的成就仅限于思想对所思的自述,而对世界并无所言说。

换个角度看,因为唯心论只关心所思的世界,因此并没有注意到也不

知道实在世界对我们说了什么;即使听到了,也无法听懂实在世界之

言说。作为精炼的经验知识,科学传达了“现象”所说的;作为纯粹

的反思知识,形而上学说出了所思之义,但二者都对超越的世界之所

示无所言说。如果思想不理会超越在唯我论世界之外的真实世界,我

们如何解释我们之所在、所是、所依、所为呢?假如中国古代哲学家

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墨子,听说了笛卡尔的理论,估计一定会说:

笛卡尔的我思只证明了“我在”,却有说明“我在做什么”,而“我

在”的全部意义只能由“我在做什么”去说明。我们每一个存在动作

或者每一个存在状态都是与超越的存在者打交道,我们在超越的世界

中得到存在,而不是存在于所思之中。既然我们首先存在于真实世界

中,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与真实世界交往,而不是去反思知识。有趣

的是,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比知识更基本的在世问题。尽管其与中国

哲学的追求相去甚远,但仍然在问题上形成一种有意义的呼应。海德

格尔试图越出思想的自述去言说存在,这一点可以看作是海德格尔对

现象学的背叛,但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和超越(海

德格尔有理由批评胡塞尔现象学没有触及真正的存在问题)。

现在要说说中国的形而上学,那是一种与存在的困惑无关的形而

上学,一种求道的形而上学。这里准备讨论的道的形而上学之所以笼

统地称之为中国的形而上学,因为它几乎是所有中国古代哲学家共同

承认的形而上学观点,很难归于某个哲学家的名下,也许大概可以说

是基于《易经》的百家共同理解。这种道的形而上学与对存在的惊讶

无关,更准确地说,对存在之为存在毫不惊讶,它把世界之存在看作

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对人的所是所为却多有疑问。道的形而上学有

着完全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向:它对存在不设问;相反,它

试图站在最大存在的位置上对人设问,质疑人而不质疑天。人以天为

存在条件、根据和限度,天是人的界限,所以人不可能质疑天,而天

能质问人。从天的角度要问的就是,人之所为是否是对天的正确回应,

或者,人的存在方式是否是天的存在方式所允许的。从天的角度质问

人仍然需要由人来问,因此是人替天在问人,而人要能够替天问人,

就必须知天道。有人知道,别人才得以闻道,人们才得以行于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道的形而上学的思想结构不是反思性的

(reflective),不是自相关的(reflexive),而是校正性的

(adjustive),即以天为准而校正人。这样的思想结构看上去似乎应

该是一个神学结构,但其实不是(中国没有严格的宗教,尤其没有一

神教)。因为天道并不偏袒任何人或任何特殊价值观(所谓天地不

仁),也不承认任何绝对的或至高的知识或解释学权威。但它却又不

是人学结构,因为并非以人为准,不是天法人,而是人法天,因此又

不同于康德式的为自然立法(不排除个别例外的思想,如荀子的“制

天命而用之”)。道的形而上学既不偏向神学也不偏向人学,它所思

考的是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关系。道就是关系,是一种

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通达关系。

因此,道的形而上学关心的是存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某个东西的存

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事实,所以不是问题;而存在者之间的关

系却是可变更的不确定可能性,所以才是问题。

“存在”在中国哲学中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许多学者都相信语言

是一个原因。据说,存在成为思想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希腊语言以及

后来各种西方语言中“存在”作为系动词的一系列语法现象有关,而

汉语却没有类似的关于“存在”的表达,因此汉语思维就注意不到

“存在”,如此云云。语言固然是导致注意或忽视某种问题的一个原

因,但恐怕不是根本原因;应该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即生活方式和思

想方式的原因。如果一种生活方式或在世方式遇到了某种语言尚未表

达的重要问题,人们一定会去创造相应的语言表达,没有人会因为缺

乏现成的语言词汇就放弃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没有必要说的,人们才

有可能不说;而有必要说的,人们一定会去说。语言根据生活需要来

生长,而不是人们根据语言去生活。语言决定论是可疑的。

也许可以认为,中国哲学没有觉得“存在”是一个问题,主要不

是因为这个问题碰巧在语言中缺席,而更可能是因为这个问题在生活

中没有成为麻烦,因此不成其为思想问题。这一点很可能与中国思想

对人的定位有关。中国思想对人的定位是低调的:虽以人作为最重要

的思想对象,却没有把人置于最高地位,没有试图使人成为自然之上

的立法者。因此,无论中国哲学对人事如何钟情眷顾,都不能发展为

一种主体性的哲学。中国的形而上学所理解的自然存在是一个三元结

构:天、地、人,所谓“三才”,即三种决定性的存在。存在者之间

的关系首先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共存关系(co-existential relations),

而不是主体与对象的知识论关系。人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存在者中的

唯一调节者:自然万物不可能把自身调节成为专门适合人的存在,而

只有人能够把自己调节为适合自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被认为是

居于天地之间,这隐喻人居于万物之间作为关系的调节者。既然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人道也就是自然之道的一种表现,于是人与自然之间

没有分裂,没有必然的对立和无法协调的麻烦,也就没有关于存在的

迷茫。

人与自然的决裂是来自主体性的灾难。主体性就是试图以人为万

物之尺度、为自然立法,试图征服自然、为自然做主。与主体性原则

相反,在道的形而上学看来,万物皆为人事之尺度,人只能按照万物

所允许的可能性去生活。既然生活劳作与自然存在尚未被离间,也就

无所谓被遗忘的存在;准确地说,在道的形而上学中,存在不是被遗

忘,而是从未被打扰,因而不是一个困惑。这正是我们感兴趣之处:

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人要成为存在的协调者,就必须“知道”,然而彻底探究天道之

原理非人所能。天道之所以难以彻底理解,是因为天道是永远演变永

未完成的过程,人无法确知天道之未来运作。因此,所谓“知道”或

“知天命”并非一劳永逸地认识存在的终极原理或者绝对本质,而是

不断去追踪存在的变化而达到与存在的运作一致。正由于天道之运作

总在变化中,对天道的领会也只能是动态知识,是与天道在对话和互

动中的同步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说,道的形而上学是一种动态知识。

要形成有效的动态知识,就必须领会存在的本意,即领会天地运行的

根本意图。

那么,什么是存在的本意?它就是存在者得以“继续存在”,就

是存在对自身的不断肯定,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

传》第1 章)便是此意。何以得知这就是存在的本意?可以这样理解:

既然不存在是对存在的否定,而存在不可能追求对自身的否定,因此,

保持存在、继续存在、永远存在就是存在之根本意图,所以“生生”

就是大德。除了继续存在,存在不可能有别的本意。在这个意义上说,

存在不是问题,因为存在的本意从来没有被遮蔽,而是清清楚楚地表

现在存在为了继续存在的运作中。人如何使其所为符合存在的本意,

如何使人道顺应天道,或者说,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关

系,这才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在道的形而上学中,人与自然没有形成对立,生活与存在不曾被

离间。这种存在状态的一个结果就是对现象的信任。信任“所见”就

是对于所见现象没有怀疑论意义上的普遍疑惑,而非没有实践情景下

的特定疑心(比如疑心眼花看错或者担心为幻术所骗)。这是中国思

想的一个基本态度,但并不排除某些另类想法(庄子就谈论到一些疑

似怀疑论的问题,诸如“梦蝶”或“鱼之乐”之类,在此不论)。既

然现象被认为是可信的,那么,现象就是明证(evidence)。所谓

“眼见为实”,表达的是对所见的信任。如果中国古人听说要把一个

事物划分为“所思之体” (noumena)和“所见之事”

(phenomena),恐怕会觉得怪异:这一划分不仅似乎多余,而且缺

乏必然理由。中国古代哲学家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怪异划分,因此没

有讨论过。但我们可以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路提出反论:(1)我们

只能对“所见”进行思考;即使我们听说存在不可见的事物本身,也

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甚至无从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而既然不可

能知道不可见的东西,那么就无法证明其存在,为之焦虑是无意义的,

其荒谬超过杞人忧天(至少天是可见存在)。这是一个仿“美诺论证”

(Meno)。有趣的是,美诺论证与中国哲学的务实精神颇有相通之处。

(2)根据毫无证据的假想去思想和行为是盲目冒险,至少是理性上不

成熟。理性的所思所为都只能基于关于“所见世界”的判断,至少也

必须优先依据所见世界。中国哲学优先信任经验世界,这一点很是突

出;虽无否认超验世界之心,却有优先考虑经验世界之理,如孔子所

谓“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之类言论(《论语·雍也》,《论语·先进》),都强

调了经验世界的优先性。(3)尽管经验现象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以

至于人们经常会看错事物,但这不是能够推论现象背后存在着不变确

定本质的必然理由;这种推论只是或然的,与之相反的推论也同样可

能。在可见世界中没有给出也无法必然推论出事物本质或本体这类问

题,事物本质是思想受概念的诱惑而编造出来的问题。如果放弃关于

本质的假设,经验世界的不确定性就不是烦恼而是需要适应的状态。

如果事物本来就是变动不居的,并无绝对不变的本质,那么,事

物的存在状态就由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定位,这些关系就是道。正是这

些不确定的关系决定了无论世界还是生活都是永远开放的过程,不可

能收敛为某种本质概念。可以说,存在只有可变的所在状态(where

it is),而没有不变的所是质(what it is)。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道

的形而上学对不可见的本质缺乏理论兴趣,至少不会认为本质或者事

物本身是一个值得苦苦思索的问题,而认为事物与人的关系才是重要

的问题。西方意义上的metaphysics 关心本质,而汉语的形而上学关

心关系;前者想知道世界之“所是”,而后者想知道世界之“所示”。

两种哲学意图指向了完全不同的问题领域和思想之路。以状态为准的

观点与以本质为准的观点,实质上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学;至于

何种形而上学更合理,却不容易判断,因为缺乏更高的标准。不同的

形而上学思路会形成对世界的不同理解,这是我感兴趣的思想效果。

试图知道世界之“所是”,就必须依靠所思。所思决定所见,因

此主观性为世界立法。但这里有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如果所思决定

所见(康德),甚至所见无非所思(胡塞尔),那么在所见之中就不

可能发现任何意料之外的新消息(message)。这样,强大的主观性

虽然功德圆满了,达到了彻底的内在圆满性,在主观性内部拥有了一

个属于自身的纯粹世界,但却在思想上失去了真实世界,在生活上离

间了真实世界。从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一步一步走向了自身圆满

的主观性。不过康德并不想忽略外部世界:他之所以坚持主观性必须

能够进行“先天综合”,就是担心失去来自真实世界的新消息。显然,

假如所见不能提供新消息,则主观性虽然彻底了,但却陷入了与世隔

绝的状态,而这与其说是主观性的凯旋,还不如说是主观性的绝境。

当然,这不等于说康德的主观性比胡塞尔的主观性更为恰当,因为如

果主观性不够彻底,就无法确证自身甚至无法自保,就给怀疑论留出

了余地。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对康德的批评也是有理的。但无论康

德还是胡塞尔,终究都对付不了休谟问题,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存在是连续的状态还是有其不变本质,这是一个决定形而上学将

关注什么问题的关键抉择:不同的形而上学选择将产生各自的问题系

列,其中会包含一些相当奇异的问题,那些问题与其说与生活的需要

有关,还不如说与思想的冲动有关。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关心本质或

“理念”(eidos)的西方哲学,就会有冲动去讨论真实世界是不是所

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那个”(不关心本质的中国哲学根本想不起此

类问题)。对此莱布尼兹有一个有趣的论证:在逻辑上说,可能世界

有无穷多个,人无法穷尽所有可能世界,但全知的上帝能够,所以上

帝必定知道哪一个可能世界是完美的,因此上帝必定会把“最好的那

个”可能世界实现出来成为现实世界。此类分析言之有理,但有什么

实际意义却比较可疑,而有什么现实意义就更加可疑了。正如罗素讥

讽的:莱布尼兹的“这套道理明显中了普鲁士王后的心意。她的农奴

继续忍受恶,而她继续享受善。有个伟大的哲学家保证此事公道合理,

真令人快慰”。(罗素,第117 页)

如果较真的话,莱布尼兹论证的道德性质固然可疑,但上帝的知

识能力也未必那么可信。按照想象,作为超级数学家的上帝应该对付

得了涉及“无穷”的问题(一般认为,除了自相矛盾的事情,上帝都

做得了),但其实未必:关键要看上帝处理的无穷性是“实无穷”

(能够完成的无穷),还是“恶无穷”(完成不了的无穷)。可以想

象,上帝对付“实无穷”应该尚有余勇可贾,但对付“恶无穷”就恐

怕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永远都至少有一个可能世界未被计算在内。估

计上帝一定痛恨“恶无穷”概念。对无穷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学问题,

同时也是形而上学问题。西方数学家和哲学家中支持“实无穷”的人

数似乎较多(当然包括莱布尼兹),但中国哲学家应该多数会承认

“恶无穷”,易经、道家、儒家等都相信无穷变化的无穷进程。

对于没有听说过“多个可能世界”的中国传统哲学家来说,需要

思考的就是真实世界。真实世界只有一个,别无选择,而且这个世界

不断变化,只有状态,没有本质,也就无所谓是否完美,也无所谓绝

对知识。既然世界变化多端,未来永不确定,那么,正确看待- 对待

世界的方式就是与世界变化保持同步的动态一致性,使人道与天道保

持一种同步动态均衡。在这里,知识论问题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实践问

题了,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知道”与“得道”的一致。于是,如

何与世界相处,这才是要紧问题。

道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相处的一般理论,其中包括两个相处问题:

与物相处和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问题在此暂且不论(但这是更重要

的问题)。这里讨论的是与物相处之道,此种探究试图发现人与事物

的“最好关系”。有效关系就是道,正确的“知道”方式就是与道之

运行保持动态同步,同于道而知道。人与自然的最好关系为什么只能

同于道?为什么要顺从道?为什么不去为自然立法呢?理由是,人虽

为自然三才之一,但并非自然的主宰,而是居天地之间,承恩并受制

于天地,就是说,人的存在终究受制于自然整体,自然之道是一切实

践的界限,任何反自然之道必自食其果。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 章)这几乎就是关于道的一

个先验论证:道以自身为准,所以道是万物运作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

道才是关于世界的根本问题,形而上学应该是关于道的理解而不是关

于本质的理解。既然可见世界是可信的,就意味着世界对自身之道不

加隐瞒,而既然世界无所隐瞒,就必定对人有所示意。按照世界之示

意去生活就是顺从道,在道上与世界同步而行,才能与世界保持良好

关系。

于是,关于道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会意。在领会存在之意图的问

题上,为了避免会错意,就必须强调“诚”的原则:既然人属于自然,

人之自然就是人之本,因此,只要诚如自然之道,就必定理解自然之

示意,就能领会存在之意图,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也”。(《中庸》)《孟子·离娄上》也有类似说法:“思诚者人之道

也”。那么,如何能够“诚之”?或者说,如何实现人道?人们往往

从伦理学方面去分析人道问题,因为儒家的伦理学分析十分突出,但

我们需要注意到,这只是人道的一个方面。人的生活无非是与人或与

物的交道关系,其中,与人的关系必定产生伦理学问题,而与物的关

系似乎引出的是知识论问题。但是,一个奇妙的问题在此出现了:知

识所依据的那些形而上学原则却不是知识,而是来自事物的启示。在

人与物之间最原初的、最直接的前知识关系中,事物尚未被知识所描

述,却已经在启示生活。

那么,事物如何启示生活?《周易》给出了最好的解释。每一个

事物所能够给予的启示是有限而具体的,只在特定的实践关系和经验

情景中有效,只是关于事物日用之法的形而下知识。此种关于劳动或

生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尚不足以表达存在所传达的关于命运的消息。

传达有关命运的消息的不是个别事物,而是事物之间不断展开的关系,

是事物关系所形成的“势” (态势)。“势”虽是某种趋势,但仍然向

各种可能性开放着而总在生成中。事物运作之势的未成性、不确定性

或开放性,决定了势不可能被收敛地表达为确定的概念或者命题。因

此人们必须寻找另一种既有普遍性又非收敛性的示意方式,这就是

《周易》特别感兴趣的“象”。象传达了存在之势的消息,对于人来

说,存在之势的消息就是人类可能命运的消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

存在的本意不可能是不存在,不可能否定自身,而保持存在、继续存

在、永远存在就是存在之意图,因此,存在的一切示意皆是生生之意。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富有之谓大

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传》第5 章),便是此意。象之

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就在于它传达了存在之本意。存在之道并非专门

按照人的梦想所设,而是为一切存在所设(恰如老子所言:天地不

仁),因此,人道必须合乎天道,与天道同步同势,才能生生而日新,

故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同上,第4 章)

自从《周易》产生以来,关于象的解释讨论至今不断,为古今百

家所共同重视。各家理解虽有相通之处,但也多有分歧,无须详说。

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庄玄传统所理解的所谓物我为一之类

的高远境界,虽自有深意,但其实偏离注重生存问题之古意,而且导

致了后世(包括当代)对中国思想的文人化解释。无论如何寄情于山水

笔墨、得意于玄机禅语,都是生存之余的有闲之事,终究不是人类如

何生存的基本或根本问题;无论其意境如何高远,终究与人类命运挑

战、生死存亡、艰难困苦、治乱成败无关而缺乏思想的重量。如果远

离生生之实践,而只是象征各种闲情逸致,无疑以末废本,决非圣人

关怀众生之意。《周易》有两段解释主旨的话说得很明白:“天尊地

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

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

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

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同上,第1 章)又曰:“圣人设

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

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

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

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同上,第2章)从

上引清楚可知,观象的主要目的是领会存在之意图和形势而知成败得

失之道,所关注的无非是生存问题。

象所启示的存在意图是最平凡之道,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矣”。存在之道,无论天道人道,并非主观的心得感悟,不是独特之

私密境界,而是事关万物众生之生存通理。《周易》曰:“形而上者

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

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

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

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

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同

上,第12 章)显然,存在之道无非平凡通理。对此,张盾给出了一个

尤其清楚的现代解释:存在之道就是“自- 然”的本义。存在所以存

在,就在于重复到场,可重复性越高,存在的力度就越大,存在的可

能性就越大,而存在所传达的消息就越平凡。因此,存在的根本特征

就是平凡性,普遍必然的存在就是绝对平凡的存在。(张盾,第21 页)

这是我读到的关于存在问题的真知灼见之一种。总之,象传达的是最

平凡也最有力的存在之道的消息。

象其实很抽象,一点也不像事物,并不是今天所说的形象或意象

(image);象甚至可以无形(所谓“大象无形”)。象不是某种变

相的概念,也不是描述;对于象来说不存在知识论的符合性或似真性

问题,因为象与“某物是什么”无关。象只是一种示意、一种启示,

它提示的是或许发生的可能性。象表达的是道之运作的迹象、存在动

态的消息,传达的是道的运作的可能态势;简单地说,象表现的不是

物,而是势,一种能够把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理解的动态关系。至于象

所传达的内容是否正确,这不是一个关于象的正确问题,因为象提示

未来的可能性,而未来之事不可能提前讨论真假,因此们就不可能讨

论象的真假。既然指向未来,象的指示就类似于一种忠告。基于对存

在的深刻理解,忠告有可能是而且往往是正确的,但并非普遍必然的

真理,因此忠告的意义不在于真假,而在于意图。象所表达的深意是

生生不息的善意,是生存的一般希望,是存在的存在论意图。正如前

面所论证的,存在之本意就是永在(to be is to be for good),因此,

存在就必须善在(to be is to be good)。

可以说,象不是使知识成为可能的意识条件,而是使理解成为可

能的意识条件,换句话说,是否能够看清(e)事物的真相,这需要

逻辑和科学;但在“是否看清”这个知识论问题之前,首先要能够把

世界看成(e as)某种状态,这就需要建立某种理解方式(似乎维

特根斯坦最早讨论了eing as)。只有先把事情“看成”什么样,才

能够考虑是否“看清”了事物。在这个意义上,象是先于知识论的形

而上学问题。象试图善意地理解世界,人以希望的意向去构象;正是

善意使象具有了形而上学意义。

奇怪的是,人们或支持或反对形而上学,但往往并不清楚形而上

学的意义所在。既然形而上学不是知识,形而上学的意义就不在于真

假。另外,形而上学作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其意义并不在于对存在

进行揭秘。存在本身其实并无秘密可揭,存在的全部秘密就是存在着。

如果再有其它“秘密”的话,恐怕是语言或语法现象误导下产生的幻

觉。(分析哲学对海德格尔的批评虽然苛刻,但仅就关于存在的语言

分析而言则是比较中肯的。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曲折隐晦的表达只是

一些逻辑混乱的语法现象,并不包含什么妙不可言的真理。)我愿意

再提张盾对存在的精到分析:存在的基本性质就是平凡,也就是不断

重复自身状态。显然,存在本身除了继续存在着,并不蕴含别的秘密;

存在除了同义反复地实现并且显现其自身状态,什么也没有表达,或

者说,存在不能用来表达任何别的事情。这意味着,存在本身是无意

义的,存在并没有指出存在之外的任何目的。所以有理由说,一种有

意义的形而上学不能研究存在,不能以存在作为问题,因为存在根本

不是一个问题,这个所谓的问题与其答案是同一的。

因此,如果一种形而上学是有意义的,它就必须能够赋予存在某

种价值,必须为生活建构某种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形

而上学要追问的只能是:什么事情能够使没有意义的存在具有意义?

或者说,是什么使平凡的存在变成不平凡的存在?很显然,只有当存

在从其无创造性的自身重复运行中转变为一种创造性的行动,存在才

能产生出目的,才能进一步产生意义,就是说,存在的意义是由创造

的行为所指向而产生的目的。这是存在论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

这意味着,一种有意义的存在论必须同时是一种创世论

(creationology)。(cf. Zhao)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哲学,它是其它

切形而上学的基础。

人的创造活动使存在具有了意义,而具有意义的创造活动必须是

向善的,否则违背存在之本意。既然存在就是为了永在或善在,人要

良好地生活就必须发现生生之条件,必须创造与事物之间的亲和感情,

必须以充满希望的意向去理解世界,甚至可以说,必须建立对事物的

一种爱,以便在自然世界中发现利于生生的亲善原则。奇妙的是,人

类生生所需要的一切亲善原则同时也形成了人们看世界的美学观点—

——善与美果然是同一的,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言:“伦理与美学是同

一的”。(维特根斯坦,6. 421)就是说,对事物的善意总是自动地

成为对事物的美学理解,因此人们乐意看到世界的美学安排,对世界

的形而上学解释也因此总是善意的和美好的。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

学的确不是知识,而是人类关于世界的愿景,是人类对世界的永恒性

的意向。维特根斯坦所谓善与美的一致性,理由就在于它们都是来自

永恒观点的理解:“艺术品是从永恒的观点(sub specie aeternitatis)

去看到的对象;好生活是从永恒的观点去看到的世界”。

(Wittgenstein,7,10,1916)这里也许需要替维特根斯坦注解说,

只有从永恒的观点即形而上学观点去理解的艺术和生活,才有可能是

好的(假如维特根斯坦看到杜尚和沃霍尔之后那些失去了“永恒观点”

的艺术,很可能会同意这个注解是必要的)。

尽管各种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各有不同,但在根本意向性上都是善

意的和美学化的世界图景,在这种世界图景中,所有缺乏善意的、恶

劣的以及“难看的”表现都被排除或者淡化,而各种宜人的、友善的、

安详的表现都被突出和强调,或者说,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总是详细描

绘了世界之美,而尽量回避或简略处理世界之丑。按照善意和美学观

点所组织的世界图像使生活具有希望,使世界成为可以安居之家园,

无论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尽皆如此。当然,世界图像

的那种“优美秩序”是不可能被证明的:世界本身究竟什么样,我们

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但我们知道我们想看到什么。比如说,人们

在美感上不喜欢混乱也不喜欢单调,所以希望世界能够丰富而有序,

能够“多样统一”,这是美学观点,而不是科学观点。阴阳、动静、

气象、和合、变化、反复等等所表述的,是一个生动的美学风格世界

观。西方形而上学概念的美学风格或许没有中国哲学那么明显,比如

“多样齐一”、“必然偶然”、“因果自由”、“普遍特殊”等等,

似乎更接近知识论概念,但其实也与美学观点相通。反过来说,中国

的形而上学概念,诸如道理、气象、阴阳、变化、动静、和合、通顺,

也绝非美学专用概念,而是普遍可用于形而上学、知识论或者伦理学

和美学的通用概念;更准确地说,是用来分析天地人的一切事情的全景

概念。

无论如何,中国概念的美学风格十分诱人,以至于李泽厚过于夸

张地宣称美学是第一哲学(李泽厚,第52 - 53 页),这与他把中国

文化理解为乐感文化有关,其根源是孔子“成于乐”的说法。不过孔

子恐怕不会同意把美学看作第一哲学,而只会把伦理学或者道的形而

上学看作第一哲学。尽管中国哲学几乎同样看重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

自然的关系,但如果一定要分出轻重,恐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稍重;

而且,即便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首要问题也是生存问题而不是美

学问题。不仅是孔子,即使是老子,也不可能相信美学是第一哲学。

参考文献

古籍:《周易》,《论语》,《道德经》,《中庸》,《孟子》。

李泽厚,2005 年:《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

罗素,1981 年:《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

维特根斯坦,2003 年:《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载《维特根

斯坦全集》第1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张盾,2001 年:《道法自然:存在论的构成原理》,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

Wittgenstein,1961,Notebooks 1914 - 1916,Oxford

Blackwell.

Zhao Ting-yang (赵汀阳),2010,“Ontologie de la

coexistence:du cogito au facio”,in Diogène 228.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5:1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8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赵汀阳: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赵汀阳: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pdf

标签:存在   世界   问题   思想   没有   可能   中国   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