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001]

更新时间:2024-12-23 10:35:4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与爱同行)

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是本词的, 词的作者辛弃疾是派的代表作家。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

(北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3.古诗文阅读

夜过西湖[宋]陈起

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 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

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词的下片主要是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 若个

书生万户侯?

【注】①吴钩:刀名,刃弯。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虞世南等二十四位开

国功臣建的一座楼阁。阁内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皆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意在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为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④若个:哪个。

(1)请简析【甲】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妙处。

(2)【甲】诗以“色”绘诗,【乙】诗以“问”成诗,各具特色,请任选一诗简要分析。(提

示:【甲】诗可结合“塞上燕脂凝夜紫”分析)

7.阅读下面诗歇。完成答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清辉玉臂寒”中“清辉”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的妙处。

(3)《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

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上各有什么异同。

8.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在第六句中,如果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或者“望”字,表达效果是完全不

一样的。请你谈谈“见”字的妙处。

(2)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________”这个成语源自颔联,现表达“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

的道路”这个道理。颈联“________”字写出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空”字是说潭影使人心中

俗念消除殆尽。

(2)诗歌的七,八两句动静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诗为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请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欣赏本诗。

①动与静 ②虚与实③留白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

子。铿然:象声词。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思想情趣?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虚中有实,虚写的内容是 1 , 实写的内容是“黄鹤楼”。

(2)比较本诗尼联与《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写法和情感上的

异同,填写下表。

《黄鹤楼》尾联

《渡荆门送别》尾联

② 2

不同的写法

① 1

相同的情感

③ 3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

书山家屋壁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睛。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第三句“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

(2)结合注释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液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双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歌首联中的“压”字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个字的妙处。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诗人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C.诗中的三、四句没有直接描写双方交战的激烈场面,“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了塞上的泥

土在晚霞的映照下凝成胭脂色,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

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注释)①《野歌》写于作者遭谗落第之后、长安任职之前。②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

成的箭。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③衔芦鸿:口衔着芦苇的大雁。④麻衣:

这里指寒士穿的粗布麻衣。⑤黑肥:形容衣服肮脏肥大。⑥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

失意。

上面两首诗虽然都出自李贺之手,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17.古诗词鉴赏。阅读《饮酒(其五)》,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说说“此中有真意”中“真意”的含义。

(2)本诗中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表现的颇为相似,请结合他们这两

首作品说说其相似点。

18.诗歌鉴赏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渔翁

[元]周权

转棹收缗

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

卖鱼买酒归来晚,风飐

芦花雪满溪。

注:①缗:mín,网鱼的绳子。②飐:zhǎn,风吹物使其颤动。

(1)用原文填空:采莲人因为________而“羞”,渔翁因为________而“醉”。

(2)有人说“采莲”“打渔”都是临水而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

度”。结合这两首诗,请谈谈你的看法。

1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是李白青年时期所作,既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

他对故乡的之情。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

B. 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绘景物,富有变化。

C. 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宛如图画。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无奈伤感的思乡之叹,让人深感悲凉。

2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

, 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颔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体现了“春寒”。

(2)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 (1)词牌名;豪放

(2)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

的无奈、悲愤。

2. (1)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

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

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解析】【分析】(1)首句“池塘水面平”写出了池塘水面上涨,二句“写出了”池水在雨后

更加清澈了,三四句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了杨树上缀满了

雨珠。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内涵。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

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

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故答案为:⑴ 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⑵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

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

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

解诗歌的意思,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炼字的赏析。考生要在理解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情感基础上进行分

析,注意结合题意理解诗句。

3. (1)“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声惊

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意对即可)

(2)示例:不可以。原题中的“夜”字点明时间,与诗句中的“三更月”相吻合;从“吟得诗

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可以体会到佳句偶得的意趣,而“寻”字显得刻意,与诗歌的意

境不符 。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要结合全诗意思进行赏

析,仔细品味表达效果。“惊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鸥鸟被突然响起的渔板敲击声惊醒,成

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2)细看全诗可见作者是偶然在半夜时分坐船经过西湖,被西湖美丽夜景触动而有了诗

兴,作得诗成却无笔墨记录,才无奈地蘸水写在船头上。题目《夜过西湖》恰如其分地表

达了诗作背景由来。而《西湖寻诗》,则是特意为寻找诗作素材而夜游西湖,怎么会不准

备好纸笔?明显与诗意不符。

故答案为:⑴“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

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意对即可);

⑵示例:不可以。原题中的“夜”字点明时间,与诗句中的“三更月”相吻合;从“吟得诗成无

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可以体会到佳句偶得的意趣,而“寻”字显得刻意,与诗歌的意境不

符 。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惊回”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万籁

无声之时,鸥鸟被突然响起的鱼板敲击声惊醒,成片地竞相飞回的情景,产生了动静结合

的艺术效果。(意对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

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2:0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8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00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二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001].pdf

标签:诗歌   写出   西湖   结合   阅读   动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