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相邻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5期林业技术
茶树红蜘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黄文艺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红蜘蛛对茶树的危害极大,并且具有极强的繁殖
能力,一旦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导致红蜘蛛大面积
扩散,对茶树的生长造成影响。基于此,先从形态特
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三个方面对茶树红蜘蛛发生规
律进行分析,再从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三个
方面对茶树红蜘蛛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对红蜘蛛进
行有效地防治,使茶树能够健康地生长。
关键词:茶树;红蜘蛛;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0 引言
红蜘蛛是叶螨的一种,是为害茶园的主要害虫之
一,以吸食叶片中的汁液为食,最终导致叶片枯黄甚至
脱落,对茶园的危害性极大。为了避免红蜘蛛对茶树的
危害,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为茶树提供
适宜的生长环境,保障茶树能够顺利生长。
1 茶树红蜘蛛发生规律
1.1 形态特征
成螨:雌性呈椭圆状,长度在0.45 mm左右,宽度
一般不超过0.3 mm,体色呈现红色,背部隆起,仔细观
察,可见白毛生成。雄性呈菱形,长度在0.40 mm左右,
宽度在0.25 mm左右,体色大多呈现为深红色。
卵:呈现椭圆状,直径在0.10~0.16 mm之间,体色呈
现为红色,底部较为扁平,顶部长有一根白毛。
幼螨:呈现椭圆状,长度在0.15~0.25 mm之间,宽度
在0.10~0.15 mm之间,随着幼螨不断成长,体色逐渐变
暗,最终呈现为暗红色,逐渐生长为成螨
[1]
。
1.2 危害症状
红蜘蛛是影响茶树生长的重要害螨之一,通过聚集
在叶片的表面,以吸食叶片中的汁液为生,并且在叶片
表面结成丝网,影响叶片的生长。被吸食后的叶片呈现
为黄色,并且伴有红褐色斑,严重时可以导致叶片脱
落,对茶树的光合作用造成影响。红蜘蛛具有极强的繁
殖能力,个体小且数量多,对药物具有极强的抗药性,
因而防治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才能
消灭红蜘蛛,减少红蜘蛛对茶树的危害。
1.3 发生规律
1.3.1 生活习性。茶树红蜘蛛的发生高峰期一般集中
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即每年的5月份和10月份,在这
两个阶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红蜘蛛进行防治。红蜘
蛛的繁殖速度极快,一只可以产卵40~100枚,每年可繁
殖10~15代,繁殖一次的时间需要10~20天,卵期约为4
天,幼螨期约为2天,再经过10~15天即可进入成熟期。
成螨的产卵期仅需3天左右,卵一般集中产在叶脉附近
且凹陷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卵从叶片上脱落,提高
卵的成活率。红蜘蛛在幼螨期时就具备极强的移动能
力,既可以在茶叶间进行爬行,又能够吐丝随风飞起,
远距离进行跨越,再配合自身的繁殖能力,一旦治理不
及时,将会导致红蜘蛛大面积传播,对茶树造成巨大的
危害。在越冬前,红蜘蛛会在身体表面结网,并且附着
在叶片表面,以此来进行过冬。
1.3.2 环境因素。红蜘蛛的最佳生存温度在20~30℃之
间,适合雌螨进行产卵,并且产卵容易孵化。降水对红
蜘蛛具有一定的冲杀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高空
喷水的方式无法有效对红蜘蛛进行消灭。茶树的品种会
影响到红蜘蛛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叶片硬度高、茸度
大、茶碱含量高的茶树品种的红蜘蛛数量较少,因而在
茶树品种选择时,多选择抗红蜘蛛能力较强的品种。天
敌因素同样会对红蜘蛛的数量造成影响,如瓢虫、草蛉
等,这些都是红蜘蛛的主要天敌,例如:一只瓢虫1 h大
约可以捕食20头以上的红蜘蛛,对红蜘蛛具有良好的防
治效果。
2 茶树红蜘蛛防治技术
2.1 人工防治
2.1.1 清洁茶园。通过清园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园
中红蜘蛛的数量。清园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
需要对茶树的老皮、翘皮进行清理,清除躲在老皮、翘
皮下的红蜘蛛及其虫卵,对其集中进行焚烧,进而消灭
红蜘蛛。其次,在春、秋季节需要对茶树下的杂草进行
清理,防止红蜘蛛在杂草中越冬。例如:可以将茶园中
的杂草统一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进行统一焚烧,这样
可以有效地防止红蜘蛛越冬。最后,需要做好茶树枝的
修剪工作,合理地剪去一些危害较为严重的枝叶,使茶
树枝叶变得稀疏,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去除红蜘蛛,又能
够促进茶树的生长,为茶树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1.2 品种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茶树的抗
性:首先,选择抗虫性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增加茶树
对红蜘蛛的抗性,提高茶树的生存能力。例如:可以选
择叶片硬度高、茸度大、茶碱含量高的茶树品种进行种
植,以此来降低红蜘蛛对茶树的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
防治效果。其次,合理地使用化肥,增加茶树的长势,
提高茶树的抗虫能力。例如:可以多使用有机肥,同时
为茶树补充必须的微量元素,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茶树
·22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林业技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5期
生长,提高茶树对红蜘蛛的抗性。最后,需要保证茶树
具有充足的水分,为茶树创造有力的生长条件,使其生
长得更加的茂盛,从而有效地提高茶树的抗性,降低红
蜘蛛对茶树的影响
[2]
。
2.1.3 物理防治。为了进一步提高杀虫效果,可以采
取一定的杀虫措施,以此来对红蜘蛛进行有效地防治。
杀虫防治措施如下:第一,挖土杀虫。挖去茶树35 cm
以内的表土,并且用新的土壤进行填充,这样可以有效
地消灭土壤中的红蜘蛛,防止红蜘蛛在来年越冬复苏,
进而引起虫害。第二,涂胶粘虫。在树干根部涂抹大约
10 cm宽的粘虫胶,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红蜘蛛在树干上
进行爬行,红蜘蛛被沾在树干上后,不久将会死亡,从
而起到杀灭红蜘蛛的作用。第三,束草诱集。在9月初
在树干表面进行束草诱集,吸引红蜘蛛在束草中聚集过
冬,来年春天将束草解绑,统一进行烧毁,进而大批量
地消灭红蜘蛛。上述三种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手段,
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可以有
效地对红蜘蛛进行防治。
2.2 生物防治
2.2.1 保护天敌。红蜘蛛的天敌有瓢虫、草蛉等,种
类非常的繁多,对天敌进行保护可以有效地抑制红蜘蛛
的数量,从而起到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严格控制化学
药剂的使用,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有效地增加
天敌的数量,对红蜘蛛的繁殖进行有效地抑制,使生态
系统能够自然调节。例如:为了提高天敌的数量,可以
在茶园中种植紫花苜蓿,以此来吸引草蛉等天敌在茶园
中繁殖,为天敌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进而有效地通过
天敌消灭红蜘蛛,对茶树更好地防护。
2.2.2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还可以使用以螨治螨的方
式对红蜘蛛进行防治,以螨治螨的具体步骤如下:首
先,需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降低茶园中红蜘蛛的
数量,将其控制在每百叶200只左右,在药效过期后投
放益螨。其次,投放益螨的时间在4—5月,需要在晴天
进行投放,每棵树需要投放300只以上的活螨(卵、幼
虫、成虫)。活螨通常采取袋装的形式,使用时需要在
纸袋上剪开一个小口,同时盖上一层薄膜,防止雨水进
入袋内将活螨杀死。然后,需要将纸袋挂在茶树的阴凉
处,避免活螨被日光暴晒,以此来保障益螨能够存活。
最后,在投放完益螨之后,需要在茶园适当地留草,为
天敌创造有利的栖息条件,以此来增强以螨治螨的生物
防治效果。
2.3 化学防治
2.3.1 科学选择药剂。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非常
重要,尤其是在用药比例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
进行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药剂的使用,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药剂对环境的
污染。例如:可以使用20%螨死净悬浮剂3 000倍液或者
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对红蜘蛛进行防治,能够起
到良好的化学防治效果。通过化学方法对红蜘蛛进行防
治,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喷洒之后,当天即可
见效,同时在后续时间里,可以持续性地对红蜘蛛进行
灭杀,可以在茶园中大面积使用。
2.3.2 提高喷药质量。提高喷药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节约药剂的用量,并且有效地对红蜘蛛进行灭杀。提
高喷药质量的措施如下:第一,需要选择雾化效果较好
的器械喷洒药剂,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药剂的雾化效
果,能够使药剂喷洒得更加的均匀,并且节约药剂的使
用量。第二,喷药过程中需要先喷树冠内部,再喷树冠
外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喷药效率,同时降低喷药者
药物中毒的风险。第三,需要根据红蜘蛛的数量进行合
理喷药。例如:对于红蜘蛛数量较多的茶树,则需要增
加用药量,而对于红蜘蛛数量较少的茶树,则需要减少
用药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喷药的质量。第
四,针对夏、秋高温季节,红蜘蛛繁殖快,世代重叠,
茶树树冠密集,虫害覆盖面广等特点,造成防治难度增
加,应时常观察红蜘蛛的危害动向,及时在虫害发生初
期喷药防治,可以省时、省工、省药。
2.3.3 药剂轮换使用。一旦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剂,
红蜘蛛将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药剂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治
效果,造成红蜘蛛大量繁殖为害。为了避免红蜘蛛产生
抗药性,需要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红蜘蛛的防治,
例如:第一次使用螨死净悬浮剂,第二次使用哒螨灵乳
油,第三次使用硫悬浮剂……,通过这种轮换药剂的方
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红蜘蛛产生抗药性,从而实现良好
的化学防治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红蜘
蛛数量,减轻红蜘蛛对茶树的危害,为茶树提供适宜的
生长环境,使茶树能够生长得更加的茂盛。茶树红蜘蛛
的防治技术主要分为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
治,在综合应用这三种防治技术后,红蜘蛛的数量明显
降低,对红蜘蛛具有十分出色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勇志.方岩红桔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J].农业开
发与装备,2019,(6):218,228.
[2] 赵军荣.山楂红蜘蛛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18,(S1):82-
83.
[3] 张勇军,王小平,吴全明.柑橘红蜘蛛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18,(8):37-38.
·22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8:3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8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茶树红蜘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茶树红蜘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