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我的文档在哪)
《生命的暗示》
【自学指导】
1.品味本文精炼而概括、内涵丰富的语言特点,积累名言警句。
2.理解描写“秋虫的鸣叫与远方的钟声”与本文主旨的关系。
3.懂得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所阐述的“生命的暗示”,懂得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2.难点:生命中的各种矛盾给与人的心灵启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课文提示】
【正音正字】
谙ān 诞dàn 聩uì 沌dùn 蝼lóu 寐èi 亵渎xièdú 嚣xiāo 匿nì
【词语积累】
当之无愧 周而复始 振聋发聩 混混沌沌 横行肆虐 一息尚存 苟且偷安
令人仰止 显赫一时 潦倒终生 不绝于耳 置之度外 南辕北辙 不可捉摸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对生命奥秘及意义的探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议论文,着重
从“生命长度”与“生命价值”进行探索,劝导人们珍惜生命,努力提高生命价值。
纵观全文,作者以“蝉声”联想到生命,以“钟声”喻示生命的长短,通过人生各种
矛盾的剖析,阐述一些生命的暗示,特别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要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丰富而矛盾的,生命的价值需要一生的探求来实现。
从身边最微小的事情入手,由秋虫的鸣叫想到的是它对生命的强烈追求,它是以叫来
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者由秋虫的生命联想到人的生命,引发议论,平易而浅显。生命
是宝贵的,要珍惜,即使尚存一息,也不丝毫绝望。
【思维训练】
1.中写出哪些生命暗示?
2.“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句中的两个“燥
热”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3.“我在想”一段,几个疑问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这”指代什么?“无可挽回”的原因是什么?这
句单独成段的目的是什么?
5.第10段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通过什么对这个意思加以阐释?
6.作者把“烦恼”分为哪两种?作者认为真正值得烦恼的是什么?
7.为什么“生命的价值究竟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这个“烦恼”是难解的人生命题?
8.为什么说“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
9.应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一些矛盾?
【学习小结】
我们都有一个青春的梦,我们都在努力寻找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让先辈
生命的灯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踏出自己的深深的足迹。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学习建议”。
3.预习《不求甚解》。
【教学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4-03-19 11:5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7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生命的暗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生命的暗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