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校企合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2-24 07:32: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主要先进事迹)

2011年校企合作总结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职

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示范性中职建设内

涵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

针,开展校企合作,是我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

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进

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

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

贡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校各专业坚持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

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

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

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哈市经济和社会经

济服务,今年,我校已与 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

系,新增合作企业近 家,并在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共

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产品制作和加工、顶岗实习、

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合作项目 余项。总体来说成绩是肯定

的。

二、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

我系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

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订单培养”合作

我校与 等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

名的德 班,录vvvvvvvvvvv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协议,录用时

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部分企业培训课由

企业承担。

(二)参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

我校教师和学生在 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2010

级学

生于今年元月至三月在 等公司进行教学见习、工学交

替,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认知性职业教育;其方式为一年级学生在学

校完成半年的理论课后,利用春节假期在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

练,每学年实施轮换,实现理论教学和实习交替。

(三)顶岗实习合作

我校学生前二年半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

近二十家企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

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师资培训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走“利用专业优势办

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我系

(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及就业基地合作

我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

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

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

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

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

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如

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

到“双赢”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我校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

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离深层合作还相差甚远。

(二)有部分企业合作以后,没有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联系

人也不固定,合作记录也不齐全。

(三)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太完善。

四、今后校企合作的思路

校企合作要立足哈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校企合作的企业应是

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

行业领先的地位。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主要在以下几

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一)学生参观、生产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及订单培

养、工学交替、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

(二)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的合作;

(三)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

训等方面的合作;

(四)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精品课程

和教材,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编制和修订人才

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合作;

(五)在企业捐资助学、企业赠送教学产品方面的合作;

(六)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方面

的合作;

(七)导引企业进校园,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成立股份

公司,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

(八)承接合作基地的产品加工和生产任务;

(九)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应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十)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几点建议:

(一)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对已签

订合作协议书的企业,由学院制作统一的牌匾,并采用一定的方式举行

挂牌仪式。对已挂牌的校外合作单位,要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并

做好记录,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

实习情况、招工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二)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

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校企

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四)合作模式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需求,适时做出调

整,与时俱进。

旅游部

2011.12.20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5:5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7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校企合作总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校企合作总结.pdf

标签:合作   企业   校企   专业   培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