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乡村生活作文)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
《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
老是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鲜活的校园生活。透过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师
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
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
人才。讲到这里,我有点惭愧,回忆我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们所说的
那样,把学生当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
完成作业,并且希望那些后进生们别考的太差,别把平均分拉动太大。事实上,学生是活
生生的人,我们理由让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啊。
其次,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师对学生门的一腔爱心,如果不是发自内
心的爱着他们学生们,才能无微不至的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
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写下这么多手记、札记。
说实话,我对教育类的书总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着,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
眠曲。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总是用高深的理论堆积而成的,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
所以领略不到他们所阐述的情境吧。但是这本书通过记录校园中的生活,孩子们的日常表
现,还有学生们的作文等夹叙夹议地讲述事例,用最真挚、朴质的文字阐述着高深莫测的
理论。
李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确实跟别人有这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比如说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
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
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给
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
和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尽管一周内他只有两天来喜报但李老师还是
给他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慢慢少了;半个学期后,他基本上改正了
坏习惯,李老师在全班人面前表扬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还有一位学生上课在
抽屉里偷偷研制炸药,结果引燃了书包,李老师就把这位学生介绍给一个化学老师,结果
他渐渐的迷上了化学。还有一位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李老师给他推荐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精
彩情节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叫他上课抄这本小说等等。
李老师认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很难一劳永逸,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
等,便想把他变成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看的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认
错”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循环。他推荐了几种比较有效的据他的方法,如写《驾校联系
本》。让后进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生的当天表现卸载上
面,然后让后进生带回去给家还在那个看。还可以采用填《报喜单》,安排当干部,学生
作文表扬等方法。本书中被李老师作为案例的是一个名叫万同的后进生,这位后进生到学
校的第一天就偷窃,上课极端的不认真,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们所放弃的孩子经过李老师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教育,后来他成了国旗下的演讲者,到最后虽然他没有考上大学,
由于基础实在是太差,他成了一名通信兵,成了国家最“可爱的人”了。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01:3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7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