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第十章 巴金——从《家春秋》到《寒夜》

更新时间:2025-02-23 13:40: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清算报告)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第十章 巴金——从《家春秋》

到《寒夜》

第十章 巴金

第一节 早期无政府主义和作家的“纠缠”

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废除一切政权和国家,实现个人意志的绝对

自由。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廖抗夫的剧本《夜未央》是巴金社

会思想的启蒙教材。他自称是“安那其主义者”。

处女作《灭亡》,初刊于《小说月报》,第一次署名“巴金”,是巴金

真正走上文学道路的开始。早期的巴金文本中存在着不同于常人的一

对矛盾:“无政府主义者”与“作家”的纠缠。

《灭亡》主人公杜大新,于绝望中抗争的献身精神。

《新生》中的李冷

第二节:激烈三部曲

《家》,1931年在上海《时报》连载,原名《激流》,1933年由开明

书店出版单行本,改名为《家》,《春》(1938),《秋》(1940)

三部曲主要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历史。贯穿

三部曲的两大主题:封建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青年反抗专制的斗争。

三部曲的独特性意义在于: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通过历数封建大

家庭活生生的罪证,从而“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

首先,三部曲揭示了大家族统治者的真实面目。

其次,还通过大家庭的矛盾与堕落子弟的命运见证了专制制度的不合

理。

大家庭最震撼人心的罪恶还在于剥夺青年的幸福乃至生命,这是《激

流三部曲》猛烈攻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触发点。高觉新,首当其冲的牺

牲者,被弟弟们指责为“作揖主义者”“懦夫”,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鸣凤等美好少女的苦难和死亡,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最严厉的控诉、最

无情的诅咒。

在控诉罪恶的基础上,三部曲也发布了愤激的叛逆宣言,颂扬了反抗

专制的热血青春。“大胆的叛徒”觉慧,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并走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05:2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7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第十章 巴金——从《家春秋》到《寒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第十章 巴金——从《家春秋》到《寒夜》.pdf

标签:巴金   专制   专制制度   罪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