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8: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恐惧的近义词)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

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

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

足迹。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1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

真挚。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

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

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

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

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

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

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

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

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

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

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

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

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

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

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

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

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

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

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

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

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

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

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

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

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

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

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

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

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

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

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

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

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

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

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

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

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

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

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

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

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

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

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

“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

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

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

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

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

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

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

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

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

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

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

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

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

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

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

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

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

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

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当然,课堂教学不同于单纯的文学欣赏,它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

某篇文章的美学意义,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传授赏析

这类散文的方法:即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散文的语言美,并在

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去神游文中描写的美景,感受其抒发的真情,以

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2

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影响极大的现代诗人

和散文家。

“五四”前后,在进步思潮的推动下,朱自清开始了新诗的创作,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后,他更把彩笔伸向了散文领域,进行着艰

辛的开拓。他的诗情凝注于笔端,用写诗的功力,努力在散文中创造

诗的意境。在酣畅淋漓的叙事中,有时夹以机智的议论,揭示着哲理,

见事见理。他的委婉细腻的抒情,常巧妙地融于绮丽多姿的景物描写

之中,做到物我合一,见景见情。他在民族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博采

众长,刻意求新,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而积极地探索,做出了有益

的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当时为读者传诵激赏,而且至今还是为群众欣

赏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誉满文苑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语文教

材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朱自

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

闷彷徨之中。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

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

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

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这篇散文选进现行教材时作了删节。现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四

个部分。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

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

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

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

是本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似乎言犹未尽,一般来说,继续抒发胸臆

才顺理成章,但作者的笔锋却转向了晚上乘凉时的所想、所见、所闻。

这样“颇不宁静”的表述,就如同悬念似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先写所想:“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

一番样子吧。”再写所见:“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后写所闻:“墙

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

糊地哼着眠歌。”这些仿佛与作者的情绪没有联系的白描,却创造了

一种凄楚、孤寂的氛围,是为“颇不宁静”的心情着色,也是为描写

皓月清光下的荷塘垫笔。

心有隐忧,能向谁去诉说?荷塘或者可以使自己得到片刻解脱。

作者受到情绪的压迫、景色的吸引,终于带上门走向荷塘。这一行为

是有着心理活动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

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

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

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

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

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

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

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里对淡淡月光的描述为正面写荷塘定了基调。淡淡月色是

景物的色调,淡淡哀愁是内心的情调,交融在一起,不仅使读者踏进

了淡淡月色笼罩下的荷塘,而且也踏进了作者那被淡淡哀愁笼罩着的

心灵里。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

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

“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

“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

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

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

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

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

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

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

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

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

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

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

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这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它为四、五、六三个重点段作了足够的

铺垫。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

和脉脉流水。符合人物观察景物的顺序。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

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

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

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

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

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

“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

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

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

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

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

在可以传神。

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

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

真使人宛然若见。

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

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

前边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内心视象的基

础上,创造性地去想象,作者就不必多说了。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

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

上的变化。他首先从月色的角度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流动、轻柔,而

且突出了它那空灵、明彻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

的流动感。作者写荷塘上水气氤氲,在月色映照下泛起“薄薄的青

雾”。这就准确地抓住了月色和水气揉合在一起的那种特殊的色彩。

第二句从景物角度写月色。月光笼在花间、叶上,花叶有如“牛乳中

洗过一样”。牛乳并非透明的,那就是说,眼前的花叶给人一种终隔

一层,不甚分明的感觉,同时也恰恰表现出作者一时朦胧、恍惚的心

理状态。此景此情,就象“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既是写景,也是写

情。满月而不能朗照,才使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唯有这样的境

界,作者一腔愁绪,才得暂忘、暂解。因此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

处”。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心理的象征。

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把斑驳的树影映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当

然不均匀。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但明与暗又是溶进

溶出,不着痕迹,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不均匀的变化之中又透露出某

种内在的和谐。这种视觉的感受,怎样使读者体味到呢?作者

用梵婀玲(即小提琴)奏著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

便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

读者可以凭借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

的描写,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六段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荷塘周遭的树木

“乍看象一团烟雾”,这是从面上写树的整体形象。独有杨柳的丰姿

能让人辨得出,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

描写月色。然后,视野扩展开来,写了依稀可见的远山。荷塘有了这

样一个写意般的幽深的背景,更衬托出月下荷塘的宁静。接着,树缝

里一两点灯光闯进作者的视野。无精打彩的灯被比喻为渴睡人的眼,

十分别致。这一比喻可能触发读者对于此灯下人们的种种联想。现实

的生活步步逼近了,刚才的美妙的幻觉慢慢在消失。曾是听而不闻的

蛙叫、蝉鸣,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心境。作者曾据为己有的

别有天地的境界,化为乌有。作者终于发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恍

然若失的慨叹,这就和开头写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照应起来。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触物兴怀,笔笔是景,笔笔是情。

画意浓,情更浓。在这宁静的荷塘景色的描绘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作

者情感波澜的冲腾。

第七、第八两个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

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

写江南采莲,继而以南朝乐府《西洲曲》的诗句来表现古代江南采莲

的幽美情景。这由此及彼,抚今追昔的联想,是作者“颇不宁静”的

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畔没有得到排遣之后的必然去向。抒怀乡之衷情,

发怀古之幽思,能否消除心上的郁闷呢?答案是否定的。蒋校长发动

“四·一二”政变后的江南,在血雨腥风之中,又怎么会有“采莲南塘”

的佳境呢?作者不仅不能摆脱世间事,反而更“惦着江南了”。惦记

着什么呢?没有讲出,只是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心事浩茫,

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产生“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在哪里呢?在这儿

也给我们含蓄地作了解答。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之所以

“颇不宁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而不是基于考虑个人得

失的多愁善感。全篇文章至此感情达到了顶点,在这巧妙的点题之中,

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荷塘漫游也好,怀古思乡也好,幻觉中的自我虽一时能远远地离

开现实,关怀时代命运的作者最终仍要回到现实中来。“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

好久了。”文章至此作了看似平淡,却是情味无穷的收束。说明现实

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应逃避的。带门而出,推门而入,首尾呼应,

结构十分严整。以上是文章的第四部分。

这篇散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贯串全文。实则是作者“颇不

宁静”的心情在牵动着步履,步移而景换。读者似乎追随着作者的行

踪,实际上是在作者情感的波澜中浮沉。情感的变化起伏,又都是现

实的投影。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久而后

出,这种情感必尽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朱自清文集

(一)·短诗与长诗》)因此,在景物描写中能极尽起伏变化之能事,

是情感使然,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技巧问题。这种以情带笔,使笔墨翻

澜,意境跌宕,结构严整,又富有变化的写法,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娓娓谈来,如叙家常,倍觉亲切。其中巧妙

的比喻形象,象是一颗颗明星,熠熠照人,使满篇生辉,又不露丝毫

雕琢的痕迹,确实是大家手笔。

这篇散文给我们打开了一篇有声有色的画卷。从画卷中隐约可见

地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位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

综观朱自清曲折艰辛的一生,重读这篇《荷塘月色》,给予我们的启

示是深刻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此。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3

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

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

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posuo)婀娜的美妙身

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

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

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

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

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

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

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

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

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

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

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

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

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

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

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

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

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

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

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

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

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

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

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

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解析: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之

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

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

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

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

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那时一个正直知识分

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4

夏天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季节。我觉得夏天是

热并且有些烦躁的,有时让人心情不安。

在读过《荷塘月色》后,让我对夏天有了另一种向往,因为我从

来没有看过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也用了心情不宁作为开头,然后去荷

塘散心,却发现了荷塘别样的美。

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方面来写荷塘的景色,他把荷叶比作

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灵动的荷塘

美景。而最美的是他所描写的月光下的荷叶、荷花,有一种朦胧的美,

在这感觉宁静的氛围里,却又有蝉声、蛙声的合奏,似乎让荷塘充满

了生气。最好的是他居然把嗅觉比听觉,这种比喻非常奇妙,竟然把

清香比喻成了歌声。

读过文章,我仿佛也站在开满荷花的荷塘边,清风徐徐吹来,感

觉到一阵凉意,还看到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嗅到了荷花的淡香,

听到了蝉和青蛙的合奏。

原来,夏天也是这么美妙的!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5

《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

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

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

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

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

全文可划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同时创造了一种安静优美的

气氛,引出全文。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

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

“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

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全段中有心情、

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先写

来路(第二、三自然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

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

的气势。“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

衬,由此更衬托出“今晚”月色笼罩下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这一片静谧的天地里,“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觉自己

是个“自由的人”,抒发了“我”对这片天地格外欣赏喜爱的情怀。

继写荷塘(第四自然段)。这是先写田田的荷叶,晶莹的荷花;

叶与花各有所似,越见出玲珑,晶洁。再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芳而不浊,“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

“歌声”比况“荷香”,实在新颖、透辟,极熨贴地传达出一种香远

益清的韵味。既有微风,必有所动,接下去顺笔写了花与叶在微风掠

过时刹那间的动态,从动态中表现出叶与花一种欣欣然生机活泼的情

状。这动态与上边的静态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最后点出

被荷叶遮住了的“流水”,虽不能“见一些颜色”,但由它那脉脉流

动声的点染,的确叶子“更见风致了”,整个画面都更富有神韵了。

再写月色(第五自然段)。先直写“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地

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给画面涂上一层底色:素淡、恬静、

柔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又使画面上呈现出迷茫空蒙

的景象。在这种色调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

着轻纱的梦”,形象何等鲜活、迷人。前边两句都是把静态事物作动

态的描绘,句中两个动词“泄”和“浮”选用的极为精到传神,足见

出作者观察之细,体物之工和语言锤炼的精心。后边两句中的两个比

喻,又那样贴切传神,满贮诗意。接下去再写阴影。阴影是月光隔了

树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为对月光的一种衬托。“参差的斑驳的黑

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

画。最后又合写光与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

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由联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作

者借助于联想、比况,使这幅荷塘月色图就更加形神兼备了。

第六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周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

树”,这是总写四周。“阴阴”的树色,“乍看象一团烟雾”,“但

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是写近处,然后,又写了隐

隐约约“只有些大意”的远山。而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没精打采

的”、象“渴睡人的眼”的路灯光……依然是一片静悄、幽寂的景象。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种“热闹”

喧噪,是一种反衬,使得那静悄、幽寂的氛围更浓郁了。

以上是第二大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里有勾勒,有

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吸引着读者如身临其

境,和作者同领那美的感受。

第三段(最后几个自然段),偏重于抒情,抒发由月下的景致所

引动的乡思。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

顺此,文章放了开去,追溯了历史上采莲的盛况,又援引《西洲曲》

里的诗句,表现出对采莲盛事的向往。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的景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同前文相呼

应,并且进一步将今昔相比照,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

行的”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

思乡的哀愁。

这一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放巧收,最见出疏朗又曲

折的工夫。

综上分析,《荷塘月色》出神入画地描绘了月夜荷塘的迷人景象,

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赏识和欣喜,其中也流露着一些淡淡的思乡

之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

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有:

1、结构严谨自然:

《荷塘月色》一文,从“颇不宁静”的心情落笔,表明往观荷塘

月色乃是于烦忙绪乱中追求片刻逍遥。作者娓娓谈来,十分自然。文

中第二部分写景,在这里作者顺“我”一路行来的线索,层层表现:

由小路到荷塘,由背着手独步到伫立环顾,再到精心赏阅,无限神往,

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从而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

也流露出“难得片刻逍遥”时的淡淡喜悦的心情。最后部分是即景生

情,于浮想联翩中表达出思乡的淡淡哀愁。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信笔

写来,看似不费功夫,实际上正表现出缜密而不拘泥,严谨而又极其

自然的结构谋篇的艺术。

2、描写精细传神:

散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无论荷叶、莲花,也无论月色、阴影都极

鲜明生动,风采奕奕。作者善于抓住形象的特点,以奇妙的联想和贴

切的比喻,极其细腻传神地描绘形象。例如以“舞女的裙”比况荷叶,

以“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荷花,这些都细致、传神地

表现出景物鲜明的情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景象,比如荷花的

清香,月色的幽和等,都是语言文字难以描摹的,对于这些极难描写

的景象,作者都能借助其神奇的联想和传神的比喻,表达得极其真切

而富有韵味,使读者进入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去,领略美的感受。

自然,精细传神的描写必须以精到细致的观察感受为基础,单靠

美丽词藻的堆砌不行。离开精到观察感受,只追求例如比喻、联想之

类的手法也不行。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精到细致的观察感受,他以为

只有借此才可以“辩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获取到“独得的秘密”。

1、品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似的”及“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

的语言美。

这两句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通感,是指“一种感觉超越了

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第一句由嗅觉转向听

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柔飘

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

好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加大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了

环境的幽雅与宁静。第二句由视觉转向听觉。光与影的分布本是宁静

的,用“名曲”来形容,将光与影巧妙地转化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

符,化静为动,将景物写活了。提到梵婀玲,则会令读者联想到《小

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悠扬给人的感受相通,

两相烘托,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覆上了温馨幽雅的薄纱。

2、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

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

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愁在上文已经说过,作者在欣赏月色时注意了情与景的交融:幽

僻寂静的小路,阴森森的树木,使作者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身外

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暂时忘却了哀愁,有一种淡淡的

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

思;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

静”的现实中来。

3、文中运用了许多叠音词,试揣摩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叠音词能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以“曲曲折折”来形容荷塘

的广度;以“亭亭”来描绘荷叶的高洁纯美,同时赋予它动感;用

“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示它的深度;以“缕缕”

来形容飘散的荷香,朦胧迷离,淡雅芬芳。又如“蓊蓊郁郁”不但说

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极写了荷塘四面树木之茂密。这些多样形态的叠音词极富艺术表现力,

且有很强的音韵感。同时这些叠音词又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是由作者

的情绪决定的。荷塘的景色是静谧幽雅的,作者的情绪是“淡淡的”,

没有大红大绿的浓重,身处于不浓不淡、不明不暗,调和适中的境界

中,流露出了作者适度中和的生活情趣。这些词的运用恰是他在追求

刹那间的安宁与恬然;是为了暂时的忘却与排遣,曲折地反映了他对

现实生活的不满。

4、段落分析:课文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而叶子却更

见风致了。”

“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在这段文字里,作者用

心观察,用心体验,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大胆的想象,丰富的联想,

运用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给读者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象,抒写

了初到荷塘时暂得超脱的喜悦之情。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明写荷塘,

暗写月光,有点有面,由远而近,自上而下,或静或动,虚实结合地

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脉脉的流水”,给读者展现

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月下荷塘的动人画面。文中无一字写月,却处处

有月,因为荷塘里的所有美好景色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显现的。正因为

这月光,那“出水很高”的荷叶才有“像那亭亭的舞女的裙”那样自

然舒展的轻盈动人的姿态;那“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

的”白花,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具有圆润

晶莹的光彩和隐约闪烁的光华。而那丝丝缕缕、缥缈不定的荷香,在

那微风的荡送下,“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似乎与

月光毫无关联,其实只要仔细玩味,便不难理解到,这令人心醉的、

悠幽淡雅的美妙感受也只有在这宁静的月夜、“独处”而心无尘滓的

时刻才有可能产生,倘若易情换景,必将荡然无存。至于那在微风的

轻拂下“像闪电般”转瞬即逝的荷波,则赋月光以活力,使得由荷叶、

荷花、微风和月光组合起来的荷波更具有无限的魁力,给人的心灵

“一丝的颤动”,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惊喜和愉悦。而那默无声息的、

“不能见一些颜色”却脉脉含情的流水,轻轻缓缓地波动着,将在月

光下仿佛“舞女的裙”的亭亭的叶子衬托得宛如处子,更加清丽,更

加纯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一段文字充分体现了许多散

文作家所刻意追求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5、《荷塘月色》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

水里的蛙声。”据蝉喜热的生活习性,蝉在清凉的夜晚是很少叫的,

此处是否是朱先生的杜撰呢?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句不能理

解为“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要数这时候最热闹”。“这时候”

在文中是特定的时候:路是“阴森森”的,月光是“静静的”,路灯

光是“没精打彩的”,而“我”是孤独苦闷的,“这时候”如果有那

么几声蝉鸣蛙叫,相对来说,这鸣叫声应该算得上是“最热闹”的吧?

作者正是用所谓“热闹”的蝉鸣蛙叫来衬托自己当时那难以排解的苦

闷。

另外,蝉在夜晚也确是有叫的。早在唐代李商隐的句子中,我们

就可看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可见蝉声是到“五更”才渐

“疏”的。当代杂文家李敖在《谈蝉》一文中也讲过:“清晨、中午、

晚上,及至深夜,我们都要聆听它的歌喉。”都说明蝉确实有在夜晚

叫的。从蝉喜热的天性来看,朱自清写此文正是盛夏,夜晚即便凉爽,

气温也不会很低,蝉在这时候鸣叫不是没有可能的。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篇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

这篇散文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典雅华丽,富有诗意的语言,

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与怅惘之情。

文章美点很多,择要赏析如下:

一、修辞美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荷塘的景物。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

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一旦翩翩起舞那种婆娑

婀娜的丰姿;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

的星星”,贴切传神;月光如“流水”一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

光流动而明净的特点。有生动的拟人。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叶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也写出了叶子诱人的风致。

有深邃的通感。通感是感觉之间互相沟通、移用的修辞手法。“微风

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幽

微的香气比作是渺茫的歌声,可见这香气飘忽不定,忽浓忽淡,时断

时续。又因为楼高且远,微风在吹动,所以楼上的歌声有渺茫的感觉,

听起来似有似无,很不连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

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

小提琴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

受,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语言美

1、动词的锤炼美。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

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

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

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这个“挨”字,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

多姿的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

的“画”字,仿佛一位淡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

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2、数量词的点缀美。数量词被一般人所忽略,但在朱自清的笔下

却能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为被修饰的成分增添丰富的审美内涵,

成为语言中的一个亮点。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

“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写出了淡淡月光笼罩

下的荷塘特有的风韵,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的作用,渲染了

一种幽美的意境。

3、叠词的音韵美。作者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

象感,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到,“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

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

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又如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翁蓊郁郁的”,“翁蓊郁郁”不但说明树

林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这种例子很多,比比即是,富

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20:2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6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pdf

标签:作者   荷塘   月色   月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