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5-02-23 14:41:4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怎么看外网)

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

  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翻译

  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

  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

  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

  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

  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

  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

  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注释

  望夷宫:秦国宫名,秦相赵高在此杀秦二世胡亥。

  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里用来概指秦国政治的黑暗。

  长城:这里用来指代秦国繁重的劳役。

  避时:逃避乱世。

  商山翁:指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老人.史称“商山四

皓”。

  桃源:代指桃花源。

  经几春:度过了多少冬春。

  薪:柴火。

  漾舟:泛舟。

  世上:指渔人。

  山中:指桃源中人。

  长安:西汉的首都,这里泛指中原故国。

  吹战尘:指发生战乱。西晋先是有“八王之乱”。随后是外族人侵,终至灭亡。

  重华:即舜,名重华,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

  宁:岂。

  创作背景

  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潜所作基础上又有所发挥,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

境界,而更着眼于现实的残酷,久乱难治。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

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

  赏析

  头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诗开篇,点明了陶花源的来历。陶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

山,伊人亦云逝”,列举两件事:一是指鹿为马胡亥,二是修筑长城害民伤财。说明秦政昏暗朝纲乱,

民心尽失,并独创“种桃者”,有桃源避世追求和平之意。

  “此来”四句写桃源与世隔绝,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诗中“种桃经几春”、“采花食果枝为薪”

说明桃源中人不论沧桑之变,远离尘嚣,超凡脱俗,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情趣无穷。使人耳目一新的

是作者独创“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虽源于陶诗“秋熟靡王税”,但言出了桃源世界天高皇帝远,虽

有血缘亲情,但没有封建等级制度,人人自由平等。

  “渔郎”四句概括《桃花源记》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渔人与桃源人的交流和叹。渔人荡舟迷航人桃

源,彼此相为惊叹。“惊相问”“山中岂料今为晋”则出于《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来”“不知秦汉,无论魏晋”诸语的缩写。“世上那知古有秦”是说世人不入桃源,故难知道暴秦无道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01:1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6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桃源行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标签:桃源   战尘   相问   长城   翻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