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农耕文化视野下的节庆休闲及其功能

更新时间:2025-02-24 04:54: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文化艺术  |

农耕文化视野下的节庆休闲及其功能

□达扬措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网络、电子产品等的普及,农村的社会活动在

内容与形式上日新月异。传统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

和文化遭到冲击,而人们对这种冲击的应对和适应

以及对新的关系网络和文化的建构仍存在不足之处。

农村节庆休闲活动在农村关系网络和乡风文明建设

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说明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本论文的

研究初衷。

1

节庆与休闲

在此引用柏拉图的一段话“众神为了怜悯人

——

天生劳碌的种族,就赐给他们许多反复的节

庆活动,借此消除他们的疲劳;众神赐给他们缪斯,

以阿波罗和迪奥尼修斯为缪斯的主人,以便他们在

众神陪伴下恢复元气,因此能够恢复到人类原本的

样子。”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节庆可以消除人的疲劳,

恢复体力与心力,使人不受外界的影响与限制,成

为纯粹的人。那节庆活动与休闲是否有关系?有什

么样的关系?首先约瑟夫皮珀在《闲暇:文化的基

础》中提到“节日的庆祝活动可以说正是闲暇的起

源,也是闲暇最内在且是最核心的根源。”

[1]

他认为

休闲之所以成为可能的前提是人能和自己和谐相处,

并与整个世界及其表达的意义互相符合一致。暗含

肯定的状态,肯定不处于工作当中的自己,与节日

庆典当中的崇拜仪式或行为联系,崇拜即意味着礼

赞和对崇拜对象的向往与肯定,由此庆典有了休闲

的一面,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这与工作至上时期的

38

懒惰是相反的,休闲的观念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肯

定和接受了人自身的全部状态,使人成为真正的自

己。由此,节庆有了休闲的一面。

2

节庆休闲与农业

在传统的农业时代,节日庆典在一年的生活动

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农业社会对时间的要求和布局

是严苛的,农忙、农闲、二十四节气等都是农耕文

明的产物,乃至春夏秋冬除了在天气上的变化外,

对植物兴衰更替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在一定意义上

是为了农业劳动服务的。农业在一年当中的劳作时

间基本是固定的,且需要维持一段时间。而节庆庆

典与日常的休闲活动不同,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

此外活动进行时间较长,参与人员基本涵盖了一个

村的全部人员。也就意味着需要全村人员在同一段

时间内不参与劳作,毫无疑问,这段时间放在农闲

时期是最明智的。因此,节庆休闲与农业劳作在时

间上找到了和谐点,共同构成了农民一年的重要活

动。到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节庆休闲与农业在时间上

的关系:一般而言节庆休闲的正式活动与农业劳作

在时间上是错开的,在这里不排除一些特殊的节庆。

节庆休闲与农业劳作共同构成了农民的生活,

但节庆休闲一定是服务于农业的。因为无论休闲的

自由状态或成为人本身的理想多么美好,人类活动

的前提一定是活着,而劳作的必然的根本动机是为

生存提供物质资料。简言之劳作时生存的必要条件,

只有生存着的人才有可能发展和进行一系列活动,

包括休闲,去追求基本生活条件之外的更高层次的

理想生活。

3

节庆休闲的功能

在此将节庆休闲的功能分为劳作之余的休息及

恢复身心力的功能、经济功能、传承、认同构建和

整合的功能。节庆休闲正是以此来发挥其在农业社

会剧变当中旧与新的衔接和调和的作用,且为现代

乡风文明的建设提供传统文化的土壤。

1

)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人生命的一种形式,

一般意义上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消除体力上的疲劳,

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2]

在经过一段时间不间断

的劳作之后,休息与释放对人的身心恢复和健康非

常重要。虽然农业劳作与节日庆典在时间上错开的

安排是必然的,但这无疑把节日庆典的这一功能更

好地发挥出来了。在经过农忙时期的劳作之后,农

民的身心都处于疲惫压抑的状态,此时庆典节日便

能将人们从紧张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人疲惫

的身躯和紧张压抑的心理得到放松再恢复。这也是

对过去自己的行为和其劳动结果予以肯定的一种方

式。农民在短暂的节日庆典中感到轻松快乐,抵消

了劳作的艰苦,为投入新一轮的农业劳作做准备。

比如赶秋节、丰收节等,在秋收来临之际举行节日

活动预祝农业的丰收,也为农民更好地投入工作做

了准备。丰收节则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

也表达了对自己劳作的肯定,体现着自我价值的实

现。不论举行的节日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其在农

业劳作前后为人们在体力和精神上消除疲劳,恢复

身心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

)节庆休闲的经济功能在早期是较为明显的,

因为农民在丰收之后或在特定的时间从专门的贸易

场地获得生产生活资料后,其余的经济活动多发生

在节日庆典当中,进行交易的场地也不过邻近的村

落和乡镇。现如今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

村家庭的经济活动日渐丰富,交易活动变得频繁且

|  文化艺术

交易场地不局限于附近的村落和乡镇,节日庆典所

产生的消费比重明显下降。但是节庆活动在农村生

活中的经济功能并没有就此消亡,通过节庆活动所

实现的商品物质的聚集和人际之间的礼尚往来以及

部分节庆活动在进行当中吸引的商贩和与之进行的

交易等,在现阶段仍是农村在必要支出之外所进行

的经济活动。特别是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投入其中的费用越来越多,不仅是对物质购买方

面的,还有对个人体验方面的费用都有所增加。此

外,目前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节日庆典变成人们处理

或维持加深人际关系的特殊时节,对这方面的费用

在节庆活动的总支出中占了不少的比重,比如在春

节当中走访亲戚用的支出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因

此,节庆休闲这一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经

济水平和需要有所增减而并不会消亡

[3]

3

)节庆休闲的传承功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是节庆休闲活动内容的传承,活动当中用到

的工具、仪式的流程及其内涵、对人们思想上的启

发和文化制度的灌输、隐藏的技术知识等都能随着

节庆休闲的活动而得到传承。比如,端午节有制船、

绘画、乐曲、饮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赛龙舟有相

互协作的精神,屈原的爱国精神更是一代一代传颂

至今,这些都无不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节

日庆典从每一年的节日活动中让人们耳濡目染地完

成了这些文化内容代际间的传承。第二个是节庆休

闲本身作为文化的传承,比如中秋节、清明节等不

仅是传统节日,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把节

庆休闲活动办好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节

庆休闲因此而有了传承的功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

方面,互相融合,形成一个综合的传承。对其中蕴

涵的民族或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使一个民

族保持自己的特色。

4

)对于节庆休闲的认同构建功能,首先休闲

在认同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个人可以在参与

39

文化艺术  |

家庭、社区的休闲过程中,通过其中的文化表现和

社会关系等来定义自己。休闲参与者对休闲活动形

式和内容的选择

,

实际上暗含他们对该活动形式的认

,

重复参与有助于确立和维持他们的身份。而节庆

休闲的认同功能是超越个人的层面,作用于一个集

体或整个社会的。休闲节日对集体认同的构建主要

从三个方面来完成。

第一,休闲节日的文化内核。国家或民族认同

意识的核心是文化上认同。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生产、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文化融入人

们的实践中

,

贯穿其日常生活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

和生活习俗等。日常的休闲活动是文化实践的有效

手段

,

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一群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来说,在进行具有相同文

化内核的仪式或庆典时,共同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信

仰能够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产生“我们”是

属于一个团体或是一体的等身份上的认同感。文化

的影响是属于深层的观念上的,触及着人们深层思

想和灵魂,因此这种文化思想上的影响是稳定和持

久的。第二,休闲庆典活动当中的人际关系。一个

节日庆典活动必定是有人群参与的,但是对不同内

容的节日庆典来说,参与其中的人群范围是不同的。

特别是参与乡村民间宗教休闲节俗活动的人群是比

较固定的,而且彼此之间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会有交

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同一种活动对彼此间人际

关系的交往有着推动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当中把

自己和对方纳入同一个关系群当中,同时加强彼此

间的身份认同感。第三,参与和组织休闲庆典活动

的体验。一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必然是一群人共同协

作的结果,对于组织和规划一个活动的人群而言,

这个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在参与和组织

一场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

任以及共同努力等相同的体验,这使彼此间有了相

40

同的记忆和经历、经验等。从而使对同一种身份的

认同感变得更加深刻了。而且对这一活动,在他们

的潜意识当中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有责任让这一活

动继续延续下去并得到发展,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也

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实现着

[4]

5

)达尔把休闲理解为“人在破碎的文明中的

整合因素。”也就是说休闲不仅仅是展示自我的一小

部分或一个侧面,而是能够表现出全部的自我。这

是休闲对个人的整合作用,民俗节日作为一个社会

单位整体的活动,它的整合功能自然是超过个人而

作用于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把经济、文化、精

神、经验、技术、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资源或信

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活动,以此来

维持一种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的稳定。

4

结语

社会是一个处在动态变化中的存在,如今基层

农村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

化,尽管有着内容与形式上的改变,农耕文化下产

生的节庆休闲在现阶段仍在与时俱进地发挥着作用。

对农村关系网络和集体认同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且因自身的文化习俗性在乡风文明的建设中也扮演

着重要角色。■

引用

[1] 刘森尧,译.[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5.

[2] 郭鲁芳.休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 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4.

[4] 赵莹.流动性视角下藏族大学生宗教休闲与认同构建研

究[J].世界宗教文化,2020(5):101-107.

作者简介:达扬措(

1998

—),女,藏族,青海黄南人,

硕士研究生,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21:1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6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农耕文化视野下的节庆休闲及其功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农耕文化视野下的节庆休闲及其功能.pdf

标签:休闲   文化   活动   功能   劳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