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祝阿姨生日快乐)
“喜”漫无目的地向草甸下方的森林走去。
小马鹿淹没在南迦巴瓦峰的怀抱中。
43
傍晚,鹿群觅食归来。“霞”没有在草甸上看到孩子的身影。
太阳落山后,稀薄的空气很难留住白天的热量,气温迅速降低。这个季节的昼夜温差
接近20度 。
“喜”还很难消化森林为它提供的食物。这里应该是它冬天生活的地方。
“喜”返身向草甸方向走去,寻找着嫩草,寻找着母亲。
雅鲁藏布江的另一端,印度洋的海水蒸发成暖湿气团,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
大峡谷南段的年降水量达到四千毫米,从而在海拔将近四千米的高地上孕育出一片绿
洲,形成了和青藏高原寒冷干旱的荒漠截然不同的景观。
在这里,地理学家规定的热带“界限”被向北推进了六个纬度。
七到八月,是藏东南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全年百分之八十的雨水,都在这两个月倾泄
而下。
气温骤然下降。阴冷的天气使得“苍穹”呼吸变慢、生长减缓。雨后,云杉林深处幽
暗潮湿,空气中水气的含量占到百分之八十,晴天也如同下着蒙蒙细雨。
林下的苔藓、鳞毛蕨等耐荫植物迅速生长,和“苍穹”争夺着养分。
夏季里,这种阴云密布的天气常常可以持续十几天。
一旦阳光君临上空,“苍穹”身边的杜鹃、长松萝、树藤便一起向着太阳的方向冲
刺。
“苍穹”遮挡在老云杉的阴影里,被大树树冠截留的阳光已经无法满足它的生长需
求。
金雕巨大的影子让“喜”一动也不敢动。它这时已经懂得了危险。
冰川融化汇成小河,“喜”把小河当成了掩体。
小河从“喜”的身边淌过,流向 “苍穹”所在的森林,再投入到奔腾的雅鲁藏布
江。
云杉大约有五百年的生命周期,它的木质轻软、纹理通直,是建筑和搭建桥梁的好材
料。它还有很好的共鸣性能,被用来制造乐器。
藏东南云杉原木的采伐目前已经逐步得到控制,在朝圣的路上,偶尔还能看到运送木
材的卡车。
尼果寺的诵经声又一次从森林深处传来。僧侣们把身边这片森林视做神的恩赐,里面
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
南迦巴瓦峰顶的气流转化成雾气,飘过草甸,下沉到原始森林。短短两个月的夏季时
光,就这样在阴霾中度过。
九月份,阔叶林的叶子改变了颜色。云杉的针叶不会因为秋天的到来发生变化。
经历过夏天,“苍穹”变得挺拔有力,茎上也滋出新芽,一组新的枝杈将从新芽中长
出。
44
“苍穹”针叶上的角质层增加了厚度,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灼伤。
此时的小云杉越发需要阳光的照射了。
“苍穹”身边的一棵云杉树,已经有十几岁的树龄,却仍然是一副侏儒的模样。
林学家把这种树叫做“被压木”。没有足够的阳光照射,这棵云杉永远无法长高,不
出二十年就会死亡
“苍穹”是否会重复它的命运,
秋天,云杉的球果成熟了。每一棵果球里面包含着二十几个期待萌发的种子。
草甸也变了模样。
牦牛是高原上的牲畜,它们在秋天来到草甸,和鹿群争抢着最后的食物。再过两个
月,这里会被厚厚的雪覆盖。
“喜”身上的斑点随着野草颜色的变化换成了黄色。
几个月前,“喜”在母亲的带领下找到了鹿群,重新生活在大家庭中。
“喜”越来越强壮,能够跟随母亲一起觅食了,然而母亲的乳汁仍然是最甜美的食
物。
公鹿把鹿角蓄养得格外雄壮,这是它们争夺配偶时的武器。马鹿的发情期到了。
和母鹿交配后,鹿角会自然脱落。
雄鹿还会通过叫声来判断情敌的战斗力。吼叫的频率越快,说明对手的胸肌越发达,
这比通过鹿角的长度来估计对手的实力,要可靠得多。
盘羊生活在海拔五千米左右岩石裸露的山地上,它们走下来观看这场争斗。
母鹿“霞”也开始渴望爱情。
云杉的球果坠落在林下,不久,果壳开裂、种子滚出。在来年的第一场春雨后,新一
代的“苍穹”们会破土萌发。
一股强劲的西风吹来,瀑布云给南迦巴瓦峰戴上了一条白色的哈达。
松涛阵阵,老云杉的一根枝杈在风中掉落,“苍穹”的头顶,打开了一扇天窗。
金雕逆风滑翔,这让它节省了很多力气。
草甸上平静下来。
想吃奶的“喜”不断被母亲拒绝。此时“霞”又怀上了身孕。
断乳的“喜”在鹿群中开始独立的生活。
天气转冷,一部分马鹿已经到达森林的边缘,最终它们要在森林里过冬。
阳光从头顶散射下来,让“苍穹”可以继续成长下去。
45
老云杉的枝杈会逐渐断裂,最终走完它的一生。
生命在森林中往复轮回。
南迦巴瓦峰顶白色的云雾,其实是风吹起的积雪,又一股气流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袭
来。
11月初,冬季降临。
气温骤然下降,氧气更加稀薄,生存变得越发艰难。
鹿群开始从草甸向下迁移,森林将再一次收留它们。
雪静静地落在森林里。
茂密的云杉林把雪层层遮挡。雪像棉被一样盖住“苍穹”的身体,帮助它抵御零下十
度的低温。
森林的新陈代谢降低了速度,“苍穹”也进入到生长的缓慢期。
春天,当“苍穹”再次露出面容时,它的身体上会长出第四组枝杈。
假以时日,小云杉“苍穹”将长成一棵离天空最近的树。
这段成长的时间,是二百年。(文/央视国际)
第八集 竞 生 雨林回响
热带雨林终年郁郁葱葱,生息不止,被誉为地球的“肺脏”。生物多样性是热带雨林
最重要的特征。尽管热带雨林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总数却占
了世界总数的一半。
海南岛自古就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森林。在距今约70万年前,全岛各地已遍布热带植
物,种类很多,面积也大,呈现一派雨林景观。在竞争分外激烈的热带雨林,每年每公顷
土地有150,000棵幼苗生根发芽,其中仅仅有不到1,的幼苗才会长成大树。它们必须通
过艰苦卓绝的竞争,最终发芽、开花、结果。同时,森林中的植物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
最终造就了热带雨林的丰富多样。
傍晚,竹节虫慢慢爬上枝头,寻找食物。它善于伪装,看上去就像一根树枝。但是不
远处的一只黄猄蚁还是发现了它。
黄猄蚁不断向空中喷出化学物质,这是召唤同伴的信号。它们准备猎杀世界上体型最
长的昆虫。黄猄蚁头部镰刀一样的大颚,紧紧钳住竹节虫;同时,它们的尾部开始释放蚁
酸,这种化学物质可以麻痹猎物。
越来越多的黄猄蚁赶来增援。
庞大的猎物死在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进攻下。看似平静的绿色森林里,这样惊心动魄
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拂晓,寂静的森林,笼罩在一片薄雾里。
南海的云团飘过海南岛上空,来到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
46
海拔1412米的尖峰岭显露容颜。它是这片雨林的最高点。
环绕尖峰岭的雨林,生长着中国15,的植物种类;104种爬行动物,76种兽类穿梭其
中,这里被生物学家称为热带北缘物种基因库。
热带雨林以赤道为中心呈带状分布,并延伸至南、北回归线。中国疆域中和这一环带
交叉的,只有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一带,以及两广和台湾地区的零星地点。
薄雾散尽,一只黄猄蚁走出家门,去寻找新的食物。
小河边一棵20多米高的海南木莲树上,这个由树叶包裹而成的巢穴,是黄猄蚁的
家。
雨林中的枝叶很容易成为昆虫的美食。黄猄蚁以肉食为主,猎食大绿蝽、吉丁虫、天
牛等吃食树叶的昆虫。海南木莲为黄猄蚁提供了栖身之所,作为回报,它们对木莲提供保
护,使它免受食叶昆虫的攻击。
在另一棵树上,一群黄猄蚁正在修建新窝,这个部落已经有几万个成员,需要搭建新
的住房了。一些黄猄蚁把身体搭在两个叶片之间,拉紧枝叶,另一些同伴口含家族里的老
熟幼虫,迫使它们在叶缝间吐丝,像缝合手术一样粘牢被拉在一起的叶片,围拢成一个新
的巢穴。
织巢过程中,各种蚂蚁分工明确,配合有序。一个巢穴从内到外逐层包裹,历时一到
两天便可成型,因此,黄猄蚁又被称为织巢蚁。
在蚁窝门口,兵蚁警惕地巡视。每一个回家的蚂蚁,都必须经过这些哨兵的检查,确
认是自己人后方可通过。
一些工蚁在织巢,另一些工蚁在放牧。它们的牧场,就在离家不远的另一棵小树上。
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
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蚁赶来,用大颚
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
一只工蚁可以放牧几个蚜虫,它来回穿梭,靠近蚜虫,舔食蜜露,就象奶牛场的挤奶
作业。
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这是一个和则两利的交
易。
从牧场采集到的蜜露仅有20%供自己食用,剩下的80%要与其它家族成员分享。
蚂蚁过着社会化的生活,部族中的工蚁都是不能生育的雌蚁。它们不停地觅食、战
斗、保卫家园、照顾蚁后产下的新成员。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
尖峰岭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每公顷有超过一百种树木生长,没有一个树种能在
这里取得优势。距离海南木莲树几百米远的地方,黄猄蚁和几个同伴在青梅树上寻找食
物。
青梅和坡垒,是这片森林中仅有的两种龙脑香科植物。亚洲的热带雨林中,最主要的
高大乔木是龙脑香科植物。这种植物也成为人们识别亚洲热带雨林的首要依据。
在云南西双版纳,代表雨林的是另一种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它最高能达到八十多
米,是亚洲热带雨林最高的树种。西双版纳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森林。
47
青梅树的树冠上,即将成熟的种子在风中摇摆。再过些天,它们由紫红色变成淡褐
色,就意味着新的生命孕育成熟。但是,从一颗种子成为参天大树,这个过程要用去上百
年的时间。
小溪的水位一天比一天低。在这个海岛上,台风能带来全年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雨
水。而距离上一次台风来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气温已经超过摄氏36度,成群的黄猄蚁爬下木莲树,找地方喝水。
猕猴也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寻找水源。
瀑布前,寄生在树枝上的兰花已经干枯收缩,叶子紧紧包住种子,以维持种子存活必
需的水分。
胡蜂用类似黄猄蚁的一对大颚衔着土块走出家门,它们正在地下修建自己的巢穴,以
应付即将到来的雨季。
枝头上,黄猄蚁也在抓紧施工,最后一个巢穴已经搭建完成。 整个森林都在等待雨
季的来临。
5月到10月,是海南岛的雨季。源源不断的水汽从南海吹来,沿着尖峰岭上升、下
降,云雾在山头聚集。此前,由于降雨量赶不上水分的蒸发,森林处于旱季。
枝繁叶茂的雨林,层层截留来自天空的降水,地面上,看不到瓢泼而下的景象。
尖峰岭将近百分之九十的雨量集中在雨季。和中国大多数四季分明的地区不同,这里
只有干湿两季。
大雨中,河边的黄猄蚁在寻找回家的路。
长期在外的工蚁很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和伤害。在与其他族群的蚂蚁间进行战争时,
也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现在,砸向它的雨滴也成了它的敌人。没有群体的庇护,孤独的蚂
蚁几天内就会丧命。
雨林植物的叶子,经过漫长的进化,大多细小狭长,便于排去上面的雨水,避免腐
烂。
雨后,小河的水位上涨了很多。经过第一场雨的洗礼,森林生机重现。
雨林的底层,真菌和微生物无所不在。蚂蚁们会定期地为自己和家人清洁身体,以避
免微生物带来的疾病。
回家途中的黄猄蚁看到一个壮观的场景:无数的白蚁工兵正在洞口欢送飞向情场的同
伴。这些带翅膀的白蚁中,有雌蚁,也有雄蚁。它们将肩负起家族繁衍生息的使命。
白蚁在低空飞旋,好像在开舞会。雌蚁在舞会中选择强壮的对象进行交配,昆虫学家
称之为婚飞。在舞会的时间里,不同群落的白蚁都会派成员参加,这样的杂交可以确保基
因的多样性。
婚飞是白蚁的曼妙时光,也是掠食者的盛宴。黑眶蟾蜍抢先赶到。
更多的掠食者一一登场,分享美味大餐。
这只白蚁没有寻找到自己的意中人。随着婚飞时间的流逝,爱情离它越来越远,死亡
却
48
离它越来越近。
掠食者之间也会发生纠纷。
螃蟹挥动大钳,向蜈蚣宣示自己的领地。对手的利爪坚壳,让蜈蚣无从下手,它悻悻
而去。
黄猄蚁也在白蚁的婚飞中分到一杯羹。
几十万只参加舞会的繁殖蚁,只有少数才能交配成功,更多精疲力竭的白蚁倒在婚飞
的路上。寥寥无几的幸运者,却能在一两个月内繁殖出上百万个后代。在自然界,大量物
种需要通过数量的优势,获得生存的机会。
大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子吸引了海南巨松鼠。海南巨松鼠体长四十厘米,为了保持平
衡,它的尾巴要比身体长一倍。
巨松鼠享用果实后,果核被丢弃到地面。这无形中帮助大树传播了种子。
树冠层上,已经变成淡褐色的青梅种子准备落地。在这个播种的季节,一棵母树会播
撒数万颗种子。
溪水带着青梅的种子轻快前行,生命的旅程开始了。
雨林是生物的竞技场,众多的植物争夺着、分配着自己生存的空间。小溪一带,是蕨
类植物的世界。
潮湿的地面上,菌类植物在雨季迅速生长。
在菌类植物的上面,棕榈科植物的叶子密密麻麻。
而在树冠之下,藤本植物攀援缠绕其中,附生植物种类繁多,生生不息。经过层层拦
截,到达地面的阳光已经很少。雨林中,每种植物的生存空间都被压缩,为了争得必需的
阳光和土壤养分,植物之间的较量无声而激烈。
青梅的种子顺着溪水继续漂流,如果找到合适的地方,它十几天后就会萌芽。两周之
内不能发芽的种子,将失去生存的机会。
一个青梅种子被抛在岸上,这里有水,有阳光,种子萌芽需要的只是释放母体给与的
能量。
距离这颗种子不远,一棵倒木横在那里,这是被上一次台风吹倒的大树。倒木上会很
快长出菌类。随后,它将被苔藓覆盖,逐渐分解,最终回归大地。
森林中,更多的养分来自枯叶。树叶在土壤中被分解,其养分通过根系被重新吸收,
并促进新的植物生长。
几天后,青梅的嫩芽钻出地面。感应阳光,它迅速向上生长。很快,幼苗上长出了第
一对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子。
小青梅要尽快克服其他障碍,争夺到更多的阳光雨露。31:49午后,是雨林中的休闲
时光。
大花五桠果成熟的果实坠落下来。这种植物的种子包裹在甜蜜的浆果中,果汁丰富。
49
不远处的一只胡蜂,循着果实的气味而来。
胡蜂贪婪地汲取着溅到树干上的果汁。不过,它踏入的是黄猄蚁家族的领地。 几只
黄猄蚁发现了不速之客,急忙向同伴发出报警信号。
蚂蚁家族的援兵迅速赶到。它们张开虎钳牙,摆出战斗姿态。
胡蜂是雨林中凶悍的居民,和蜜蜂不同,它的毒刺是直的,能够连续发动攻击。而它
的大颚,同样是有力的武器。
和入侵的庞然大物相比,保卫家园的黄猄蚁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地球上的蚂蚁几
乎都不惧怕任何强大的对手。
没有过多的犹豫和试探,黄猄蚁军团的前锋发动攻击,试图用大颚钳住胡蜂,一旦对
方身上出现伤口,他们就可以向伤口喷射蚁酸,毒倒敌人。
不胜烦扰的胡蜂咬住一只黄猄蚁。单只的蚂蚁不堪一击。
阵亡的蚂蚁越来越多。但死亡之前,这些蚂蚁都会释放出一大团报警信号,通知同
伴。
部族兵蚁紧急出动,战斗处于胶着状态。胡蜂依然有着压倒性优势,而蚂蚁军团也没
有流露出屈服的迹象。
休战的号令来自天空。一片云飘过,大雨沛然而至。
蚂蚁军团发出撤退的号令,它们必须找地方避雨。
和弱小的蚂蚁相比,巨松鼠仍然可以在雨中安然地享受自己的美食。
降雨也没有败坏胡蜂就餐的兴致,没有了蚂蚁的干扰,甜蜜的果汁吸引了它所有的注
意力。
阵亡的黄猄蚁在同伴的注视下被运送回家,它们的遗体会被放回蚁巢中的专门墓穴,
那里是它们安息的地方。
雨越下越大,巨松鼠不得不停止进食。胡蜂也消失了。森林似乎恢复了平静。
雨停了,在外躲雨的黄猄蚁陆续回家。
但报警的消息很快传来。
入侵者卷土重来。
黄猄蚁调兵遣将,倾巢而出,这是一场决战。
大雨还没有洗去同伴牺牲前发出的报警气息。黄猄蚁同仇敌忾,一个个张开大颚,开
始新一轮反击。胡蜂的身体被大雨打湿,使它的动作不再敏捷。它不停扇动翅膀,想尽快
排掉水分。刚才的贪吃让它步入危险的境地。
几只黄猄蚁牢牢抓住胡蜂的足部,这是它的薄弱地带,另外几只黄猄蚁还抓住了敌人
湿漉漉的翅膀。黄猄蚁不断向敌人的伤口喷射蚁酸。在蚁酸作用下,胡蜂渐渐失去了抵抗
的能力。
50
依靠团体作战,微小的蚂蚁战胜了庞大的敌人。
和喧嚣的昆虫们世界不同,植物只能静静地生长。根植在土壤中的小青梅每天都在等
待阳光投射到身上。
浓密的森林就像一个牢笼,在上方,大树将叶子准确地编排,很少有阳光遗漏到地
面。
幼苗在森林的遮阴下求得生存,积蓄能量,静静地等待长成一棵大树的机会。
现在,海南木莲树上的黄猄蚁部落不断壮大。它们已经在方圆十几平方米的范围确立
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清晨,猴子们开始下山觅食。雨季中,它们食物充足,家族繁荣。
雨林中,大多数乔木都有粗壮的板状根。为了取得更大的地盘,植物的根系努力向深
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粗大的板根,会避免由于树冠宽大导致的头重脚轻。 但是,随
着树木趋于衰老,狂风的吹拂、病虫的侵袭、附生植物和绞杀植物的拖累,都可能让它随
时倒下。
新的一天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一棵大树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
森林的树冠层留出一道空隙,阳光倾泄下来,地面上的弱小新生植物恣意生长。
雨林的每公顷土地上,每年有十五万棵幼苗生根发芽。最后,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小
树苗能够长成大树。这棵小青梅树现在是幸运儿,但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它还有漫长的
路要走。(文/央视国际)
孑 遗 森林隐士 第九集
银杉,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因为世界上只有中国还存活着这种200万年前的植
物,科学家用argyrophylla(银色的叶)作银杉的种名,而用Cathaya(华夏)作为银杉的拉
丁属名。我们的故事将从银杉和其他物种的共生展开。
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
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到300万年前,地球发生大量冰川,
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但欧亚的大陆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
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
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整个的云贵高原,除了银杉,还有栱桐、紫薇、铁杉等
古老树种。
孑遗 森林隐士
1955年春天,植物学家钟济新和他的科学考察队,深入广西越城岭腹地。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棵树。
考察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海拔1400米的人迹罕至的悬崖上,找到了这
棵被当地人称作“杉霸公”的老树。
51
钟济新推测,这种既不是松也不是杉的怪树,可能是一个新的树种。他们把标本带回
去进一步研究。
在北京,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杉霸公与在欧洲出土的一种植物化石非常相似。那是两
千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针叶树,在杉霸公被发现之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个树
种已经在冰河时期灭绝。
“活化石”杉霸公的复活轰动了世界。这种在微风吹拂下现出闪闪银光的大树,后来
被命名为“银杉”。
这片森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第四纪冰川过后,大自然的一息血脉,在这里得以保
全。
阴雨多雾是冬天里最常见的天气。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带,空气中的水很快就在植物
身上凝结成雾淞。
由于银杉经历过漫长的冰河时期,冬天反倒是它们最喜爱的季节。
科学家对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表明:在距今1万,千年到,,,万年前,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陆
地被冰层覆盖,许多物种从此灭绝。曾在欧亚大陆上广泛分布的银杉祖先,遍遭毁灭,只
有少数幸存者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隐居下来。
南方的冬季并不漫长。
冰雪融化以后,在杉霸公脚下,一棵小银杉从雪堆中冒了出来。
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因为近十七年间,人们从未在杉霸公周围发现过多年生的幼苗。
而这棵小银杉,居然已经长到了四岁。
小银杉的出现,给三百岁高龄的杉霸公带来了希望。
在中国地形的第二级台阶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原、盆地、峡谷和典型的喀斯特山
地,植物种群在不同的高度各得其所。
植物们脚下的土地,四亿年以前从海底升起变成陆地,古老物种赖以生存的土壤原封
未动地保存至今,高山深谷也阻断了人类的足迹。进一步研究证实,这里还是地球上极少
数未被冰川覆盖过的亚热带山地森林。于是,它成了古老生物们延续香火的避难所。除了
银杉之外,水杉、铁杉等活化石级的松柏类植物也在这里偏安一隅。
这里是全球三十四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至少有一千五百种植物是这个地区
特有的。
与银杉共生的植物群中,按身体高矮排列,有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这三种高度的
植物总共是239种。
春天,植物之间展开了对阳光的争夺。
刚满四岁的小银杉,远远不是阔叶树种杜鹃花和山茶花的对手,要想得到更多的阳
光,它必须长出更多的叶子。
进入3月以后,来自海洋的热气团推进到这里,开始施展自己的威力。
水热环境的细微变化,早已被渴望春天的植物们察觉。它们纷纷打开了身体内的时
钟。
52
不久,森林就被大雾笼罩。这种雾实际上是密集的水分子,对人类来说,如果在这种
雾里走上九十米,接触到的水大约是八立方厘米,还不够喝一口。但是,包围着小银杉的
雾,湿度高达95,以上,这时候,它叶子上的气孔已经完全关闭,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它
将无法通过叶片散热。
在雾中,气温很快升到十五摄氏度,这是小银杉长出新叶的温度,如果它还不能把叶
片展开,启动光合作用,就会窒息而死。
终于,风吹开了小银杉叶蕾的外壳,也吹散了潮湿的雾气。
小银杉的新生针叶完全展开以后,杉霸公身上的雄花和雌花也次第绽放。随着气温的
进一步回升,它开始了又一次传宗接代的仪式。
银杉是雌雄同株的裸子植物。在风的帮助下,雄蕊把成熟的花粉撒向空中,同一棵树
上的雌花便在缤纷的花雨中完成交配。
事实上,杉霸公的孩子很难存活。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位被称为“活化石”的老人,
还在竭力繁衍它的后代,而能够给它带来慰藉的,只有身边这一棵四岁的小幼苗„„
日出之前,露宿在大树上的白鹇还不能贸然下树,它们在等待一家之主的指令。
杉霸公所在的森林也是动物的天堂。这种只在长江以南分布的大型鸟类,就隐藏在海
拔两千米以下的森林里。
公鹇家长看清地面情况,确信没有危险之后,才会催促全家下树,开始它们一天的游
荡生活。
白鹇又叫银鸡,它们和鸟类一样由古老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成。它出现在李白的诗中,
也出现在明清两朝的官服上。
公鹇的体长在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两公斤,白鹇以家庭为单位过着群居的生活。
每群白鹇有六到十只,包括几只母鹇和数只未成年的小鹇,家长总是一位强壮、机警
而专制的公鹇。
公鹇既是家长,又是哨兵。它发出命令,全家开始行动。
开春以后,山上青黄不接,白鹇一家要迁移到山下,开始它们寻找食物的旅行。
白鹇看到眼前的草茎和嫩叶,饥不择食。
小银杉刚刚长出的新叶,如果落入白鹇嘴中,对它来说将会是致命的伤害,因为它只
能长出春梢而没有夏梢。
一只母鹇发现了小银杉。
发情的公鹇喜欢用它漂亮的羽毛向母鹇示爱。
母鹇终于回应了爱情的召唤,放过眼前的食物,向公鹇靠近。
求爱的公鹇无意间帮助了小银杉。
海拔一千米左右的森林里,生长着成片的椎栗树、鹪(jiao)杨树。它们的果实含有很
53
高的糖分,吸引了大批白鹇在此安居。
白鹇的祖先原本能够飞翔,可现在它们的翅膀退化,不能飞上树梢提前享受大餐,只
能等待成熟后的食物从天而降。
果实成熟之前,母鹇进入了产卵期。平时争宠的母鹇,此时正想方设法躲开公鹇,找
隐蔽的地方下蛋。直到孵出小鹇后,母鹇才会领着孩子回到父亲身边。
母鹇每年养育一窝幼鹇,大约四到六只,而公鹇的寿命是八到十年。在这期间,公鹇
家长的权威会受到强壮起来的儿子们的挑战。
为了保住一家之长的地位,公鹇会把它能找到的蛋统统吃掉。
那些比较年轻的母鹇没有经验。一旦让公鹇发现了它产的卵,悲剧便无法避免。
杉霸公被发现以后,原始森林里就出现了这栋研究银杉的野外工作站,这里与杉霸公
的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却要走上半天才能到达。
科学家们在杉霸公的原生地模拟同样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通过人工种植,找出让银
杉大规模繁殖的方法。
几十年过去了,杉霸公的生殖障碍依然是个谜。一枚银杉生殖细胞从形成到种子成熟
需要三十一个月之久,这种古怪的遗传导致了种籽和幼苗的过早死亡。
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嫁接和插条的实验。一株十八年前嫁接存活的银杉,在刚刚开出第
一朵花之后,就莫名其妙地与母本同时死去。
发现杉霸公之后的数十年间,人们在中国西南部又陆续找到了四个银杉集结地,共有
野生银杉四千多株。这就是被称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在地球上的全部数量了。
雨季到了。这里的雨季,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春、夏在内的漫长季节,全年百分之八十
的降雨都集中在这段时间。
瓢泼大雨中,小银杉看上去有了一些自信。因为在雨季之前,它已经把主根和侧根扎
得更深了。
在这片雨水丰富、食物充足的森林,一群土著居民把它们的家安置在高大乔木的树洞
里。
这是一种古老的哺乳类动物,它的学名叫鼯鼠,俗称“飞鼠”。
每个飞鼠都有三四处居所,主人会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居住。
在中国古代的劝学文章中,这种小动物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一位叫荀子的哲学家
讥讽它会飞、爬、游、跑、掘五种技能,却没有一样本事精通。
飞鼠们在树洞里耐心等待雨后放晴的迷人之夜,到了那时,它们将成为黑夜舞台的主
角。
树洞外的雨停了,飞鼠大概是想出来吃点东西,树下小银杉的叶子,就是它爱吃的食
物。
看来,这只飞鼠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原来,它是要“方便”一下。
54
飞鼠有自己固定的排便地点,它们的粪便里含有一种特殊的酶,中医把它称作“五灵
脂”,用来治疗心绞痛和妇科疾病,。更为奇特的是,飞鼠的粪便会寄生出 一种兰花,
叫做“金钗石斛”,也是一种珍贵的草药。
云开雾散,植物们赶紧把叶子上的气孔打开,在太阳落山之前来一次惬意的深呼吸。
飞鼠还在等待。它们的眼睛只有在天黑之后,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视力。
吃饱喝足的白鹇在家长的催促下纷纷上树歇息。与飞鼠正相反,它们是夜盲眼,天黑
之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飞鼠们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临,它们才是黑夜的主角。
飞鼠是松鼠的近亲,但个头要大得多,它身长1.2米,体重约1.5公斤。从山顶向下
展翼滑翔,它可以安全降落在五百米之外的地方。
雄飞鼠的滑翔表演,是为了得到雌性的青睐,它们一年一度的交配期到了。
雌鼠通过叫声,发布自己的征婚信息,几只雄性应征者展翼滑翔,来到雌鼠的树洞附
近,用自己的声音来呼应,希望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小银杉体内的遗传基因,帮它掌握了一种呼吸能力,就是在夜里排出二氧化碳,在白
天吸收水分子并释放出氧气。
许多技能都是通过基因传授给下一代的,就像迁徙的候鸟,一年里有两次,它们都会
准确地到达这片森林。
一年里,飞鼠们都过着独居的生活,只有在交配期,一对情投意合的夫妻才会生活在
一起,度过一段短暂的时光。等到母鼠怀孕,公鼠便会离去。
在以后的几夜里,那些落选的雄鼠会到别的雌鼠家继续等待机会。
广袤的云贵高原大斜坡上,分布着中国第三大林区,其中大多数是南方松杉林和常绿
阔叶林,中国许多特有树种的原产地都在这里。
在与银杉共生的植物群落中,小银杉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未成年孩子。
小银杉每天享受阳光的时间很短暂,而一年中它的生长期只有6,7个月。如果不能充
分利用夏、秋两季的阳光长高身体,那么,它依然不能成为银杉家族的真正继承人。
雄飞鼠离开了洞房,因为这时的雌鼠已经怀孕。三个月以后,小飞鼠将出生在这个单
亲家庭,母亲会独自抚养它。
怀孕或哺乳期的雌鼠,行动迟缓,很容易遭到猛禽的攻击。这些母亲们外出时不会离
家太远,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一旦遇到危险,它们会在第一时间里把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生长在海拔两千米的铁杉树与银杉一样,也是侥幸躲过了冰川灭绝的“活化石”植
物。铁杉所处的位置已是初冬,而山下的森林,此刻还没有把夏天过完。
进入七月以后,植物们开始结果。它们努力让自己的果子长出鲜艳的色彩,以吸引动
物的目光,依靠动物的传播来繁衍后代。
55
与果实成熟的速度同步,森林里的各种动物,都开始活跃起来。
小银杉最致命的敌人,就出现在这个时候。
松毛虫专吃油脂丰富的植物叶子,一条松毛虫一天就要吃掉三十多片针叶。
松毛虫并不急于进食。它要等阳光把小银杉身上的水汽烤干,让它合成出更多的糖分
以后,才会下手。
绿背山雀是松毛虫的天敌,也是小银杉的护卫者。但是,此刻它正忙着照顾树洞里的
孩子。
山雀妈妈是捉虫高手,在孩子需要喂养的十多天里,她每天要飞行两百多个来回,捉
虫喂食。
松毛虫试了试,此刻,小银杉还不是味道最好的时候。
由于山雀妈妈在较高的地方捉虫,并没有注意到脚下的小银杉。
山雀妈妈是个爱清洁的母亲,每次喂食后,它还要替宝宝把粪便清除干净。
食物的火候到了,松毛虫爬到小银杉的第一层叶子上,就在这个紧急关头,绿背山雀
发现了松毛虫„„
秋天是杉霸公分娩的时节。
银杉种子成熟后,必须依靠风力,才能把在果球中孕育了31个月之久的小生命吹出
去。
白鹇也在等待风,因为风会把美味从树上吹下来。
在年成最好的时候,杉霸公大约能生育二百七十多粒种子。经过白鹇的一番洗劫,这
些种子当中能够长出小银杉的概率显然已经很小。
生活在中国西南四个集结地上的4000多棵银杉中,所有能够繁殖后代的银杉树,此
刻都开始了它们几乎是徒劳的分娩。
尽管如此,这些来自两千万年前的“活化石”植物,仍在竭力让家族的香火延续下
去。
最合白鹇胃口的食物成熟了,森林里的椎栗树和鹪杨树开始向大地投放果实,
白鹇家庭会在这个大自然的餐厅里度过十几天饱食终日的时光。
当然,有些不同口味的食物还是松鼠朋友无私奉送的。
白鹇群开始向山上的过冬营地回迁。与飞鼠、银杉相似,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既为
它们提供了天然的蔽护,也使它们的生物机能发生退化。
而对于四岁的小银杉来说,一年的经历不过是多了一层叶子。它只有长到十岁,才能
进入快速生长的青春期,十八岁以后,银杉才能开花结果,成为新一代的香火传人。
这件编号为“00198”的杉霸公模式标本,五十年来一直保存在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库
里。近年来,植物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发现,银杉的生殖障碍主要是由于近亲繁殖所致。
56
入秋以后,新的森林普查工作开始了。护林员的任务是采集杉霸公的基因样本和生境
土壤样本,供科学家做分子学层面的研究。
这次森林普查,还为植物学界带来了一个惊喜:当护林员爬上一个从未到过的悬崖
时,山头上那些熟悉的树影让他们大吃一惊:在这个僻静的山头上,发现了大小银杉三十
一株。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这个银杉小群落中,不同年龄段的银杉呈清晰的阶梯状分布,这
也许有助于真正揭开银杉的繁殖之谜。
杉霸公依然在峭壁上巍然伫立。五十年前对它的发现,使这种存在化石中的古老植物
有了活生生的实证。
中国植物学家为银杉起的拉丁文学名叫“Cathaya”,它的中文意思是“华夏树”。
(文/央视国际)
第十集 清 影 竹语随风
竹子是中国森林家族中的特殊成员。竹子的存在,使得中国森林与人类的距离更近,
更具有亲和力与家园感。
中国是竹子的故乡,世界1500种竹子中,中国就有500多种,中国现有竹林面积
720万公顷,其中纯竹林面积420万公顷,最主要的竹种毛竹300万公顷,除黑龙江、
吉林、内蒙古、新疆外,其他各省均有种植。
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开始向天空冲刺。武夷山脉的峡谷里,毛竹笋在太平洋季
风的吹拂下,在春天阳光的催促下,四十天就能长到二十多米高,生长最快的时候,一昼
夜能长高一米。这是一场关于速度的竞赛,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长得最高,谁就有资格享
受充分的阳光„„
清影 竹语随风
二月,毛竹林仍被积雪覆盖。幼小的笋已经在地下休眠了三个月。远离灌木丛的竹
梢,是碧凤蝶的安身之所。在化蛹成蝶的前夕,它们将身体藏匿在枝叶间隙。竹笋和蝴
蝶,都在黑暗中等待光明的召唤。
竹节虫爬上枝头,做第一次深呼吸。来自太平洋海岸的季风,缓缓吹进武夷山脉的峡
谷地带。
黄冈山是亚欧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地壳运动造就的绿色屏障,使这片中国最完整的
中亚热带原始森林得以保全。
借助风的力量,毛竹林开始换装。那些悬挂在竹叶下面的蝶蛹,随时可能被风吹落。
落叶覆盖的地面,虎甲在等待。
这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昆虫,发达的复眼能够快速聚焦。
蝴蝶幼虫肥嫩可口,它也是竹林里其它猎手的捕食目标。
毛竹林的换叶季一直持续到春分。新生的枝叶一出头,就需要承担哺育后代的任务。
它们从阳光中获得的营养,通过地下茎,输送到新生命的体内。幼小的笋已经准备破土而
出。
57
碧凤蝶也在等待破茧而出的时刻,弱小的翅膀已经开始在它的背部萌生。隔着越来越
透明的蛹壳,复眼渐渐感受到竹林里的光斑,那是太阳投射在竹茎上的时间表。
四月里的第一场雨才是春天真正的开始。
携带着春天的温度,雨水向地下的笋传递出破土的信号。
钻出地面的一刻,竹笋要聚集所有的能量,参加一场关于速度的竞赛。雨后的第一缕
阳光,就是这场比赛的发令枪。
这是个值得骄傲的家族。它们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45天的时间,就能长
高到二十多米。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竹。//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长得最高,谁就有资格享受充分的阳光。
碧凤蝶即将在这个夜晚重获新生。从去年夏天开始,它的幼虫就在咀嚼食茱萸的叶
片,为这一天养精蓄锐。它体内的液体涌向胸部,将蛹壳挤爆。猎人就潜伏在四周。
体液在两分钟的时间内,顺着翅脉注入整个翅膀。//现在,碧凤蝶还不能飞翔。猎手
们在黑暗中渐渐逼近。
地面更加危险。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爬回竹梢。
山坡的竹梢上,逃脱捕杀的碧凤蝶藏身其中。
碧凤蝶两只幽暗的复眼观察到太阳投射到竹茎上的光斑,这让他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清
晨的阳光。他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让阳光最大限度地照射到自己身体上。
在一两个小时内,他要晒干翅膀,并从阳光中获取飞行的能量。
黎明的光线将山谷深处的竹林唤醒。
竹子在地面上各自独立生长,而在地下,却连成一个整体,靠竹鞭彼此传递营养和信
息。所以,在植物学家看来,一片竹林其实就是一整棵植株。
碧凤蝶翅膀上的水分逐渐蒸发,身体变得轻盈而富有韧性。它即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一
次飞翔。
碧凤蝶第一次从空中俯瞰家族的栖息地。这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
一。温暖湿润的红壤成为两千四百多种植物的乐园。
多样的植物养育了同样丰富的动物。已经被科学家命名的昆虫,就有四千六百多种。
和蜜蜂一样,蝴蝶以花蜜为食,但它们飞翔的能量却来自阳光。翅膀上的鳞片,相当
于微型的太阳能储存器。
太阳一落山,蝴蝶就失去了飞行的能量。夜晚,碧凤蝶栖息在竹茎上躲避捕猎。他们
安静下来的时候,竹林底层,笋却在努力生长。在温润的空气中,它们的生长速度是白天
的一倍。
阳光穿透密密的竹梢,倾洒在底层的灌木上。食茱萸的清香吸引着雌蝶飞来。它们会
把
58
卵产在这里。幼虫一旦能够活动,就有叶子可吃。而雄蝶则需要四处飞翔,寻觅适合
交配的伴侣。在雨季到来之前的30天里,它要完成延续后代的使命。
雄蝶的触角,在风中捕捉到一丝微弱的气息。它展开翅膀,朝着遥远的山谷飞去。
四月的清风,夹带着太平洋西部上空的湿气吹过竹林,整个山谷被重重的大雾笼罩。
失去太阳的指引,雄蝶很快迷失了方向。那一直牵引着它的气息也变得飘忽不定。
浓雾密集的水分子加快了竹笋的生长。他们需要抓紧长高,以避免大雾过后可能降临
的危险。
中午时分,浓雾散去。
碧凤蝶身体上的每一根绒毛都是精密的探测器。只要捕捉到雌蝶的气味,它就可以继
续寻觅。
春天里,短尾猴一直在海拔较高的阔叶林寻找食物。如今,新笋散发出来的诱人味道
把它们引到山谷。
幼小的笋,还没有充分享受到春天的日光浴,就离开了比赛场。
傍晚,碧凤蝶循着微弱的气息,飞到竹林边缘的村庄。属于它的时间只有二十天了。
变幻莫测的风夹带着小雨,不时光顾。
箬竹的竹叶常被用来制作中国传统的点心。经水煮过,稻米会带着竹叶的清香。
雨水顺着小溪,流到低洼的山谷,为豆娘提供了绝佳的产卵环境。
现在,笋的生长速度达到峰值,一昼夜可以长高一米以上。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成年
礼。
从这一刻开始,笋成为一棵真正意义上的竹。它的高度和直径已经固定,以后它就不
再长高长粗,只是变得更加强壮。
新竹的身体里含有大量水分,竹节间又缺乏足够的纤维组织支撑,容易被风折断。
竹子出现在许多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被赋予不畏寒暑、柔中有刚、高大正
直、虚心有节的理想人格,是植物中的“君子”。
竹子用几十天的时间,能够长到别的树木几十年才能到达的高度。强大的繁殖和生长
能力,使它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山民们一般在竹子五,六岁时进行采伐。用不了多
久,被伐倒的竹子,将变幻出各式各样的面孔,出现在集镇的市场上。
小雨延误了碧凤蝶的旅行。离开竹林以后,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进食。
五月下旬,风势转向西南,浓密的云带从东海海面往这里延伸,盘踞在山谷上空。
在潮湿的空气中,蜘蛛本能地感到,是织网的时候了。闷热的天气会迫使昆虫在低空
飞行。这是蜘蛛捕捉食物的良机。
清晨,带着水气的阳光再次穿透碧凤蝶的翅膀。他身体上的露珠,意味着暴风雨就要
来临。将近一个月的飞行,碧凤蝶仍然一无所获。现在,低气压让它每一次挥动翅膀,都
要付
59
出更多的体力。在生命结束之前,它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伴侣,
经历了四十多天的快速生长,竹终于抵达竹林顶端,这里是速度竞赛的终点。新生的
枝叶感受着风的力量。
风夹带着熟悉的气息,穿越密密的竹梢,触碰着碧凤蝶身体下最敏感的绒毛。他已经
有些衰弱,此刻,他只能借助风的力量,展开翅膀。
灌木丛里,蜘蛛的罗网已经结好。纠结在一起的蛛丝能反射紫外线,对于蝴蝶来说那
就像斑驳的阳光。
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碧凤蝶继续寻觅着。蛹壳内六个月漫长的等候,羽化后三十天
艰辛的飞行,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来到这里。
那熟悉的气息越来越强烈。
新竹在经受风雨的考验。新生出来的纤维组织使他们的躯干更加富有韧性,足以抵御
狂风暴雨。
湿滑的竹叶极难攀附,浸透雨水的翅膀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此刻,雌蝶的腹中正孕育新的生命。
小溪刹那间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洪水蔓延到竹林。
整个竹林协同作战,发达的根系吸收地面多余的水分,同时牢牢地抓住脚下的土地。
大雨改变了整个山谷的模样。短尾猴尽量减少活动,来保存体内的热量。
攀附在竹枝上的雄蝶,他的前足失去了力量。
此时,距离他与雌蝶的相会只有三天。
没有完成生长的幼竹,在风雨中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旅程。
更多的毛竹在雨后的武夷山谷呈现出更加青翠挺拔的身姿。
雌蝶度过暴风雨,在食茱萸的叶面上产下后代。
阳光照耀下,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在初夏的毛竹林。(文/央视国际)
第十一集 听 涛 碧海红树
红树林,生长在亚热带及热带海岸潮间带,是具有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特殊生态系
统。红树林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并称近海三大生态系统。
红树林是一种海陆两栖的森林形态。涨潮的时候,红树的大部分都会没入海水中,退
潮的时候,红树生长在海边的滩涂地带。红树林能够在盐分如此大的条件下生长成茂密的
森林,是千百万年来长期进化的结果。
本集从红树林胎生的性入手,通过幼苗在大海中的漂移——寻找陆地——落地生根
的过
60
程,把广西和海南两个最重要的拍摄地连接起来,展现我国红树林的现状,表现作为
近海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神奇和美丽。
听涛 碧海红树
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它生长在海平面上,这里是陆地的尽头,海洋的开
端。
清晨,鹭鸟们很早就醒来了。红树林里住着几种不同的鹭鸟。白鹭的个子最高,池鹭
的个头最小,牛背鹭的头颈是黄色的,数量最多。
小鹭鸟出生在五月份,还十分柔弱,再过一个月,这里将进入台风季节,鹭鸟必须在
此之前,把孩子养大。家里一下子多了两三张嘴,鹭鸟夫妇一大早就外出觅食。
这里是海南岛的一处海湾,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宜红树林生长。这种红树叫
海桑,是最高大的一种。中国的红树林有27种树种,它们构成了热带海岸线上的独特景
观。
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中国红树林的总面积达一万五千多公顷。其中,海南、广东、广
西是我国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从南到北,红树林的树种逐步减少,到浙江省海岸,就只
剩下白骨壤一种红树。
现在,正是红树开花的季节。有些花朵没有花瓣,那看起来像花瓣的,是伸展开来的
花萼。红树需要适应海洋的节律,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它的种子必须生长成熟。
红树林脚下的泥地,常年被海水浸泡,加上多年腐烂的树叶、树根,泥沼中充满着有
毒的硫化氢气体,然而,这里却是许多小动物的乐园。
招潮蟹扛着大螯,是泥沼中的精灵,它只有两三公分大小。雄性招潮蟹的大螯几乎和
它的身体一样大,看起来像是拎着一把小提琴,所以,在西方,它也叫琴师蟹。泥地上的
有机物碎屑,是它的食物。招潮蟹进食的时候,主要依靠它的小螯。它的口器里有一个特
殊的过滤装置,能够从淤泥中淘出有机质碎屑。
和招潮蟹一样,在海岸滩涂生长的红树林,也进化出了特别的本领。
这种像竹笋一样伸出地面的,其实是海桑的呼吸根。它们在地面上延展的面积,一般
要比树冠大出十多倍。
泥沼里缺乏空气,根系就向空中生长,进行呼吸,这是红树的进化智慧。不同的红树
植物,有着不同模样的根系。有些呼吸根长成人类膝盖的形状,坚固、结实。露出地面的
根系上,长着一排排粗大的呼吸孔,这是红树的鼻孔和嘴巴。
有些红树的根系,从树干上伸出,一条条插入脚下的泥沼,呼吸的同时,这些根系更
像章鱼的爪子一样,抓住松软的淤泥,使红树能够对抗海浪和台风的袭击。
中午时分,海水退潮,红树林和大海之间露出了宽广的海滩。
人们来到海滩上,捡拾等待海水再次上涨的贝类动物,这是海洋和红树林对人类的慷
慨馈赠。
白鹭斜着脑袋在海边觅食。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影子被鱼发现。白鹭的视力非常好,
可以准确地判断海水中鱼虾的位置。
红树林面朝大海,身后是大片的农田。当白鹭在海边觅食的时候,它的邻居牛背鹭则
飞向稻田。
61
牛背鹭以昆虫为食,它常常会跟着水牛,大水牛经过的地方,总会惊起很多昆虫,牛
背鹭就可以很从容地捕食。这也是它被称为“牛背鹭”的原因。
红树林的鸟巢里,小鹭鸟已经很常饥饿了。
牛背鹭回到鸟群栖息的树林,并不着急回到孩子身边。它需要花点时间,把食物从嗉
囊里反吐出来。
给小鸟的食物食物已经在牛背鹭的嗉囊里经过消化,很容易吸收。
父母喂食完毕,又马上出发,继续寻找食物,没有一丁点时间休息。
海水通过潮沟涌进红树林。每天,大海涨潮的时间并不相同,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
间差。招潮蟹的体内有一套计时系统,总能最精确地感受到潮水的到来。
弹涂鱼也闻到了气味,它在泥地上爬行,寻找潮水。
方蟹躲避潮水的方法是爬上树干,这是红树林为它们提供的避难所。拟蟹寄螺也以自
己最快的速度爬上来,它们将待在树上,等待潮水的退去。
招潮蟹是精巧的建筑师,在潮水即将淹没泥地时,它总能精确地挖下一小块淤泥,大
小和形状刚刚好可以堵住洞穴。这样,即使它们的家被潮水淹没,里面也可以保留一部分
空气。
潮水已经完全淹没滩涂,红树林成了海上森林。一般的陆地植物如果浸泡在盐水中,
哪怕盐度只有海水的十分之一,也会死亡。盐水无法被植物吸收,红树林生长的环境,算
得上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
潮水受到海岸的阻挡,激起了无尽的浪涛。海浪对沿海的堤岸有着非常强烈的侵蚀作
用。
然而,红树林里,却是风平浪静。红树林发达的根系,有效消解了海浪的力量,保护
着身后的农田。
涨潮之后,白鹭的觅食变得非常困难,虽然生活在水边,但白鹭并不会游泳,只有小
心翼翼地站在渔网上,等待被网住的小鱼。
现在是休渔季节,船只都停泊在红树林港湾里,躲避海上的风浪。
一场暴雨降临。这是红树林可以直接接触和吸收淡水的机会。
但对鹭鸟们来说,这是一场麻烦的雨,一些鹭鸟待在家里,不敢外出觅食。它们在树
上等待雨过天晴。
那些已经外出觅食的鹭鸟也被暴雨阻隔在外面,小鸟无奈地在巢里等待。虽然浓密的
树冠为它们遮了不少雨,可是,小鸟的身上还没有长出父母那种不透水的羽毛。它们的全
身都湿透了,体温在一点点下降。
大雨中,鹭鸟妈妈把小鸟一个个藏在它的翅膀下面,替它们遮挡风雨,也给它们暖干
身体。
热带的暴雨来势凶猛,但都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外出觅食的鹭鸟们,在落日的余晖中返回鸟巢,那里有它们的孩子需要喂养。育雏期
的
62
鹭鸟有稳定的家庭结构,父母轮流承担养育孩子的任务。
大海每天潮涨潮落,红树林也周期性地浸泡在海水之中。潮汐的涨落与月亮的运行有
关,红树林里的生命,也据此来调整自己的生命节律,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它们已经完美
地适应了这种变化。
红树的祖先生活在陆地,后来它们的种子随着河流,漂移到滩涂上,要适应盐水中的
生活,它们就必须学会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并能把体内的盐分排出。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与进化,每棵红树都成为一座构思巧妙的海水淡化器。根系的
体液浓度比海水还高,产生的负高压可以从咸水中滤出淡水,并拒绝盐分进入体内。
红树林生长的滩涂,实际上是非常干旱的环境。为了保持体内的水分,红树精确地保
持树冠叶片的数量。多余的叶片,将会发黄凋落。暴雨过后,一些花朵也掉到了地面。它
们都是方蟹喜欢的食物。
然而,落到地面上的花朵并不多,只有最机敏的家伙才能够得到这额外的美味。
现在是退潮的时候,从红树林中退出的潮水,携带着大量凋落的树叶和花朵。
潮水刚刚退去,招潮蟹便忙碌起来。但它并不是觅食,而是修复自己的家。每天的潮
汐涨落,都会对它们的洞穴造成破坏,招潮蟹不得不日复一日地修缮。
修完洞穴,雄性招潮蟹仔细清理它的大鳌。
一只雌蟹出现了,雄蟹高高地挥舞着大鳌,展示着自己的力量。雌蟹也给予回应。这
是泥地上的求偶之舞。。
当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雄蟹的大螯就成为作战的盾牌和佩剑,所以,在中国古代,
招潮蟹被称为“负剑蟹”。
但雌蟹是物质主义新娘,它对洞房很是挑剔。雌蟹爬进雄蟹刚刚修好的洞穴视察,它
要先后视察100多个洞穴,才会根据住房情况确定新郎的人选。
天色向晚,鹭鸟仍然在海边滩涂上觅食。小鹭鸟出生之后,要在巢中待上一个月,才
能够学会飞翔。此时,父母的喂养工作已接近尾声。
六月份,海边的椰子也到了成熟的季节。椰子树紧临着红树林生长。
椰子树下,红树林边上的村庄里,人们开始了龙舟训练,赛龙舟,是这里端午节的传
统项目。
红树林港湾里风平浪静,为村里的龙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场地。
现在,红树林里也发生着静悄悄的变化。
成熟的红树果实,继续留在母树的怀抱,吸收营养,发芽生长,直到长出一个小小的
幼苗。这就是独特的胎生苗。
正红树的胎生苗在长大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它的根端比重比叶端要重,
这是它日后展开生命之旅的独特窍门。
和往常一样,鹭鸟成群飞到稻田里觅食。鹭鸟是优秀的田间管理员,能将虫害降到最
低
63
的程度。这里的农田也从不施加农药。
池鹭正在加固自己的巢,可是,它找的这段树枝实在不是合格的建筑材料,这让它费
了很多周折。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喂养,小鸟已经长大,只是还没有学会飞翔。
像鹭鸟这样体较大的鸟类,对食物的需求同样很大。它们的父母用最快的时间为孩子
采集食物,每十五分钟就得往返一趟。
哺育小鸟成长,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像鹭鸟这样体形较大的鸟类,在成长的
过程中,食物的需求量是惊人的。每隔15分钟左右,鹭鸟就返回鸟巢,哺育小鸟。
红树林的胎生苗已经长大,它们做好了离开母体的准备,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它们
还有时间选择生根发芽的地方。
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海边的人们举办了龙舟比赛。这也是告别的日子,休渔
季节将在龙舟比赛之后结束,这里的年轻人将开始他们在大海上的生活。
现在,树上的胎生苗必须要离开母体,寻找生长的机会。
胎生苗根端较重的独特结构能使它垂直降落,插入淤泥,这是天生的自我种植的能
力。
胎生苗的表面含有苦涩的丹宁酸,方蟹显然对它没有食欲。
对落进泥地的胎生苗来说,充沛的降雨是上天赋予它们的机会。降雨使泥地的盐度降
低,胎生苗于得以快速地吸收水分,伸展自己的根系,成长为一棵小树。
大雨再次侵袭了鹭鸟巢地。现在,小鹭鸟长出了可以防水的羽毛,大雨已经不再可
怕。
傍晚时分,人们在红树林港湾里放起了孔明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丰收。新的
渔季就要开始了。
停靠在港湾里的渔船驶往大海。临近红树林的近海上,一直是优良的渔场。红树林被
称为海洋的育儿室,很多小鱼都在里面长大。它也为近海渔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胎生苗还在种植着自己。只是,滩涂已经被海水淹没,它们无法直接和泥土接触。
红树的胎生苗在脱落之前,就为将来的海上漂流做好了准备:表皮的丹宁酸还是一种
防腐剂,即使漂流一两个月都不会腐烂。海上漂流的胎生苗,很快就进入休眠状态,停止
一切光合作用,等待着重新登上滩涂。
红树依靠海水的潮汐,把种子传播到远方。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现在地球上所有的红
树植物,都有着非常相近的生物基因。
在漂流的路途中,胎生苗经过近海的珊瑚礁。红树林产生的大量有机质碎屑,会成为
珊瑚虫和其他鱼类、节肢类的食物,而珊瑚礁里的一些鱼类,会选择在红树林中产卵,小
鱼在红树林中长大。红树林和珊瑚礁之间存在着奇妙的物质交换关系。人们把红树林、珊
瑚礁、海岛称为近海的三大生态系统。
在父母的带领小,小鸟绕着它们的巢地学习飞翔。许多特别的技巧,它们都要向长辈
学习。
64
傍晚时分,鹭鸟带着孩子们来到滩涂上觅食。但小鸟们们的兴趣并不在吃上,它们不
停地在海滩上追逐、嬉闹。
漂流中的红树胎生苗,正航行在茫茫大海中。前面是一个小岛。
胎生苗被海浪冲上海岸,可是,这里完全是赤裸的岩石,它们根本没有生根发芽的任
何机会。
这些被海浪远远地抛上岸的胎生苗,在热带阳光的炙烤之下,只需一天的时间,就变
成一段段干柴。
海浪永不休止地冲刷着海岸。一棵胎生苗终于生根发芽了。可是,海岸的四周都没有
其他红树的存在,这棵好不容易扎下根来的胎生苗,未来仍然不可预知。
现在,泥地上招潮蟹家族人丁兴旺。那个曾经拥有最漂亮洞房的雄蟹,与新娘一起步
出家门。尽管生存条件恶劣,但生命的延续还是生生不息。(文/央视国际)
65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7:0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6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6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解说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6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解说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