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更新时间:2025-02-23 17:29: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承插连接)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

中国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

境,使当时各文学派别的文学观念都明显地

带有政治倾向性。这直接影响到30年代的

一系列重要文学论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30年代文学论争中的各方,所持的观点往往

并非出自文学的或学术的思考,而常常是从

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出发,针对自身

对当时政治文化形势的理解而采取的某种

文学策略。政治化思维在30年代文学论争

中起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在中国20

世纪文学的发展中,3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

折时期,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许

多问题、症结可以从30年代找到源头。在

其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从文学论

争、文学讨论乃至文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

年代文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

存。揭示和研究30年代文学论争中的政治

化思维,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对加深理解30

年代文学的整体状况乃至整个20世纪文学

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0年代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之间关系

的紧张,造成了各政治派别相互之间的严重

疏离。广大社会成员对国民党的官方政治概

念、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操作方式普遍缺乏认

同感;在这种状况下,民众的政治取向是多

头的。30年代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施行一系

列文化控制方略来扼制这种多头政治取向

的势头,却反而引发了来自各权力客体自发

形成的政治文化反弹。当权力客体处于没有

政治自由的状况下,包括文学在内的传媒便

成了他们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与“权力主

体”进行抗争的手段。又由于各权力客体之

间因其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或利益群

体、阶层,他们所持的政治见解也相去较远,

因而,各派纷纷利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意愿,阐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因此,30年

代的文学论争,事实上往往是各政治派别表

达自己的政治意愿,阐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

的一个窗口。也正因为如此,30年代几乎所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4:5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6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pdf

标签:文学   政治   权力   中国   客体   文化   思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