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老骥伏枥:独有英雄驱虎豹——《七律·冬云》解析

更新时间:2025-04-05 16:28: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得成比目何辞死)

党史诗词

DANGSHISHICI

32

《毛泽东年谱(1949—1976)》

第五卷记载:

(1962年)12月26日作

《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

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

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

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

奇。”于晨七时批示林克:“请将

诗一首付印,于今天下午印成五

十份,于下午六时前交我为盼。”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63年

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

主席诗词》,铅印诗稿与发表稿有

铅印诗稿作“高天滚滚寒流泄”。

一处不同,“高天滚滚寒流急”句,

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风云变幻:高天滚滚寒流急

《七律·冬云》创作于1962年

12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异常

严峻,斗争尖锐复杂。当年在国

内,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

误,加上遭受连续三年罕见自然

灾害的侵袭,我国正处于新中国

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

期。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经

济调整措施,落实了其他方面的

一些政策,比如,落实了知识分

子政策,为部分党员干部甄别平

反,调整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

策,国内人心逐渐稳定,人们的

建设热情日益高涨。1962年年

底,国民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全国经济逐渐回升。

然而,国际形势是“树欲静

而风不止”。抗美援朝战争后,

中美之间未再发生直接的军事

《党史文苑》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

这是毛泽东69岁生日当天

写下的一首自寿诗,写景言志,

借景抒怀,在国际国内的严峻局

势面前,诗人以“独有英雄驱虎

豹”“梅花欢喜漫天雪”的姿态,

表现了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攻

DANGSHISHICI

党史诗词

载:“从一九六二年初开始,地处

中苏边境的新疆伊宁、霍城、塔

城、裕民等地,出现了少量居民越

境前往苏联的情况。从三月中旬

至五月,逐渐发展成为大量居民

成群结队越境前往苏联的严重事

件,越境居民累计达到六万余

人。特别是在伊宁市,还演变成

为冲击自治州政府机关、抢劫州

政府档案的暴力事件。有确凿证

据表明,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

馆和驻伊宁领事馆等机构卷入了

这一事件,苏联边防部队还为中

国居民越境提供了方便。”

共产党相继召开代表大会。首先

是1962年11月召开的保加利亚

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由此拉

接触,但美国顽固坚持孤立和遏

制中国的政策。在军事上,美国

和台湾国民党当局所谓“共同防

御条约”的签订,以及美国在东南

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都对中国构

成了不小的军事威胁。1962年6

月,针对蒋介石集团策划的对福

建和闽粤、闽浙结合部地区的军事

冒险行动,中央进行了周密部

署,包括解放军秘密入闽的军事准

备。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

派遣高空侦察机多次侵犯中国领

空,侦察和刺探中国核武器试制

的情报。美国更想对中国实行

“和平演变”,蓄意制造“两个中

国”,肆意怂恿蒋介石趁大陆发生

经济严重困难之机发动反攻。

关系还算相对平稳,但新疆部分

居民越境前往苏联的事件又使中

苏关系紧张起来。据逄先知、金

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第五卷记

1962年的最初几个月,中苏

开了在一些党的代表大会上指名

攻击中国共产党的序幕。随后召

开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八

次代表大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

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意大利共

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等,对中国

共产党的攻击调门越来越高,卷

入的兄弟党越来越多。而赫鲁晓

夫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

家,又乘机挑起中苏论战,连篇累

牍发表文章,向中共代表团发起

围攻,将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

成国家争端,对我国施加政治上、

经济上、军事上的巨大压力。在

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

决定发表一系列答辩文章进行反

击。第一篇答辩文章是12月15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全世

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

共同敌人》。

是中印边界冲突。从1962年年初

1962年,另一个严峻挑战就

1962年冬,一些欧洲国家的

起,印度当局在中印边境加紧推

行“前进政策”,不断向中国境内

纵深进逼,在中印边界西端更为

突出。到7月,印度在中印边界西

段中国境内加紧增设据点,侵占

中国领土。印军有些据点干脆设

在中国边防哨所之间甚至侧后方,

与中国边境哨所形成犬牙交错的

局面。中国政府再三提议两国尽

快讨论中印边界问题,而印度政府

变本加厉。10月17日,印军在中

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同时向中方进

行猛烈炮击。当天,中共中央

下达《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

令》。10月20日,中国边防军在中

印边境东、西两段开始进行自卫

还击。从10月20日到29日,东段

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旺河以

北、不丹以东的全部领土;西段清

除了加勒万河谷和新疆阿克赛钦

地区部分入侵印军。11月16日到

21日,中国边防军在东段推进到

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传统

习惯线附近,在西段清除了入侵

阿克赛钦地区的全部印军据点。

11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主动采

取积极步骤,扭转中印边境的紧

国边防部队完成了预定的后撤计

划,4月2日,又宣布释放和遣返全

部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共计

3213人。

这就是《七律·冬云》的创作背

张局势。到1963年2月28日,中

景,正如《卜算子·咏梅》所云:“已

是悬崖百丈冰”,局势错综复杂,挑

战空前严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了“乱云飞渡仍

从容”的战略定力,以“不怕压,不

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

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的大无

2021年第10期

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党史诗词

DANGSHISHICI

畏精神,沉着应对,有理有节,攻克

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一段大议论,却借冬境的描写来

抒发,这就叫比兴。有比兴则自

有高义,自成高格。诵读此诗,首

先看到的是一幅严冬雪景,寓意

深刻,是高度艺术性与丰富思想

性的统一。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

纷谢一时稀”,起笔就切入正题,

时值冬云密布,雪花纷飞,花枝稀

少。关于“白絮飞”这一比喻,过

去有以棉絮和柳絮比喻雪花的不

同解说。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

语》记载:东晋谢安在雪日里与诸

小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谢安欣

然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哥

哥的长子回答:“撒盐空中差可

拟。”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却说:

笑。这是前人以柳絮比喻漫天飘

飞的雪花的一例。一阵大雪之后,

许多花草经受不住严寒的袭击和

大雪的压力,纷纷凋谢了,只剩下

少数花枝同严寒抗争。这两句诗

表面看似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实

是用象征手法形象地再现了当时

国际斗争的严峻局面。

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

微微暖气吹”,对比鲜明,不但进

一步写出寒流来势的凶猛,而且

不留痕迹地揭示出自然运动发展

变化的规律。猛烈的寒流从高空

滚滚袭来,使周天充满森冷肃杀

之气。在寒潮呼啸肆虐之时,缕

缕暖气却在大地上轻舒徐缓地吹

拂着,这可以说是残冬将去、新春

即来的征兆。诗人用比兴象征手

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尽管反华势

力一时猖獗,但各国人民的斗争热

情仍不断高涨,大好形势就要到

来。诗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用长远

观点看事物,在困难中看到光明的

未来,表现了一个革命家敏锐的

洞察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

豪杰怕熊罴”,议论和抒情仍不离

严冬的景象。“独有”与“更无”前

后呼应,语势强烈,高亢有力,语

意直白。这两句诗洋溢着革命英

雄主义的气概,体现出伟大的人

格力量,既是对古往今来英雄人

物的热情礼赞,又是对全国人民

的召唤:反动势力犹如猖獗一时

的虎豹熊罴,色厉内荏,没有什么

可怕,在英雄豪杰面前,终究无法

逃脱灭亡的命运。

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

苍蝇未足奇”,回应首联,并将梅

花与苍蝇相对比。梅花不怕冰雪

严寒,喜欢挑战漫天冰雪;而那经

不起冰雪冷冻的苍蝇则注定要被

冻死,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梅

花”指坚贞不屈、风骨凛然的革命

战士,是威武不屈的中国共产党

人的化身。“苍蝇”是嗜腐逐臭、肮

脏渺小的害虫,指那些甚嚣尘上、

鼓噪一时的反华势力。毛泽东在

《满江红·和郭沫若》中对这

群苍蝇的狼狈丑态进行了更加形

象的描写:“小小寰球,有几个苍

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

抽泣。”毛泽东以苍蝇的渺小,反

衬梅花的伟岸;以苍蝇的卑劣,反

衬梅花的高洁,爱憎分明,既恰当

又通俗,还充满了智者的幽默感。

托物言志:越是艰险越向前

《致陈毅》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在

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

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比

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

比、兴是我国历代诗歌创作中所

惯用的创作手法。所谓比者,即

“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

传》)。如《诗经·魏风·硕鼠》:“硕

鼠硕鼠,无食我黍。”汉郑玄云:

“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

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硕鼠

“国人疾其君重敛畏人,比之硕

鼠,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犹言

国君国君,无重敛我财。”所谓兴

者,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兴”是“托事于物”,指诗词

可以借助形象引起联想,使人受

到启发。毛泽东擅长运用比兴手

法来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

力。例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

生》中的“长夜难明赤县天”,用“长

夜”比喻黑暗的旧中国;《七律·人

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钟山风

雨起苍黄”,一语道破“天翻地覆慨

而慷”的政治态势;《忆秦娥·娄山

关》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营造苍凉沉郁的幽深意境。

《七律·冬云》借景抒情言志,

用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照,描

绘出当时国际范围内反动派猖獗

的景象,并热情地讴歌无产阶级

革命战士不畏强暴、奋勇抗争、乐

观豪迈的革命精神。这首诗本是

”谢安听后大

(十三经注疏)》正义(孔颖达)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深厚情结:梅花欢喜漫天雪

毛泽东一生钟情漫天飞雪,有

多首咏雪之作。《七律·冬云》“梅花

欢喜漫天雪”,是毛泽东咏雪诗句

中态度最直白、最明确的诗句。毛

34

《党史文苑》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DANGSHISHICI

党史诗词

泽东笔下的雪有多种寓意:雪花飘

逸多姿,流动刚毅,总是那么潇

洒,无所畏惧,俨然是毛泽东的襟

怀体现;雪花晶莹剔透,洁白单

纯,象征着完美人格,恰恰是毛泽

东的精神追求;风雪又纵情肆虐,

严峻冷酷,象征着险恶环境,正好

能激发毛泽东的昂扬斗志。

毛泽东戎马倥偬,什么样的

气候条件都遭遇过,但毛泽东诗

词反映最多的是雪天。《减字木兰

花·广昌路上》中的“漫天皆白”

“风雪迷漫”,大笔写意,山川原

野,银装素裹,写出冰天雪地一片

白的自然景象,而“雪里行军情更

迫”一句力透纸背,红军顶风冒

雪,精神振奋,心情急迫,步伐坚

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遭遇的雪

更加猛烈,但《七律·长征》中的

“更喜岷山千里雪”,不仅显示岷

山的高远严寒,更彰显“红军不怕

远征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在《念

奴娇·昆仑》中,“飞起玉龙三百

万”是“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

为鱼鳖”的根源,引发毛泽东决心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

截”,努力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

此凉热”的宏大抱负。《沁园春·

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生动描绘了北国严冬的

雪景,赞美辽阔大地,写得气魄

宏大,透露出热烈深沉的爱国主

义情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

泽东笔下的雪意象,从战争年代

的自然环境变成了和平时期的政

治环境,成为国际国内风云的斗

争舞台。1957年《七绝·观潮》中

的“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

鱼台”,1961年《七律·答友人》中

的“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

地诗”,这两处的“雪花”和“连天

雪”,是对钱塘潮水花以及洞庭湖

波涛浪花的一种形象比喻,只能

说明毛泽东对“雪”的一种偏好,

没有很深的思想寓意。

当“雪”出现在毛泽东于1961

年12月写下的《卜算子·咏梅》中

时,便蕴意深刻,不同凡响了,从

诗人要立志征服的自然对象跃升

成为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人格

追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

到”,暮春的风雨送走了春天,严

冬的飞雪又把新春迎接回来。“已

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

花的生长环境极其险恶,但它却

傲然挺立。从表面上看,“百丈

冰”因“飞雪”而成,它们都是严寒

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梅花严酷的

生存环境,是梅花要抗争的对象,

似乎应该加以否定。然而,毛泽

东对待“雪”的态度绝非如此简

单,也不是用“好坏”或者“善恶”

就能加以评判的。梅花凌寒而

开,没有严冬的雪,梅花得不到生

存考验,磨炼不出傲霜斗雪的意

志;没有雪的清纯洁白,难以显示

梅花的高雅质朴。特别是当“飞

雪”成为迎接春天的使者,“飞雪”

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如

果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百

丈冰”显然是指国际上的反华势

力及其疯狂叫嚣的态度,而“飞雪

迎春到”则预示着革命胜利的到

来,表现出无产阶级和革命政党

的战斗风貌。按照这一理解,“飞

雪”与梅花就未必是敌对关系,而

俨然成了战友关系。

恰恰是出于这样一种意境,

毛泽东直截了当地发出“梅花欢

喜漫天雪”的礼赞,这是毛泽东人

格特征的真实写照。“雪”是险恶的

环境,是严峻的挑战,是困难的局

面,是激烈的战场,但对以梅花自

比的毛泽东来说,任何艰难困苦,

任何严峻挑战,都不过尔尔。

在《七律·冬云》之后,毛泽东

诗词当中还出现了“雪”的意象。

《贺新郎·读史》中有“一篇读罢头

飞雪”,《七律·洪都》中有“鬓雪飞

来成废料”。这两处的“雪”是一种

比喻手法,指的是白头发,尽管都使

用了“飞”这个词,似乎有些动感,无

非是表明人的衰老过程很快。

总而言之,正如毛泽东诗词

博大精深、寓意深刻一样,毛泽东

诗词中的雪意象也特别耐人寻

味,具有鲜活的灵韵、多重的意

蕴、可褒可贬的情态,从而体现出

诗人毛泽东的豁达胸襟、刚毅品

格与丰富情趣。

老当益壮:生日高歌奋进曲

日。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曾明

确要求不做寿。在七届二中全会

上,毛泽东定下6条规定,其中第

一条就是“不做寿”。在毛泽东50

岁之前,历年生日是怎么度过的,

几乎没有任何记载。

丰致信毛泽东,提出给毛泽东做

50大寿的计划,这是毛泽东第一

1943年4月,中宣部副部长凯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

次遇到“生日问题”。4月22日,毛

泽东给凯丰回信“:生日决定不

做。做生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

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

时机也不好。”12月26日,延安各

界并没有给毛泽东祝寿。

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在

2021年第10期

3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党史诗词

DANGSHISHICI

延安邀请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

和几位吃饭。在饭后叙谈

中,续范亭问起毛泽东的年龄和

生日来,彼此都属蛇,方知两人同

庚。续范亭感到很奇怪,去年自

己过50大寿时,延安交际处专门

为他设宴祝寿,照理去年是毛泽

东50大寿,怎么未见报刊上有任

何报道呢?当他得知是毛泽东阻

止延安各界为他祝寿,顿觉实乃

憾事,同时备受感动,自感“30年

奔走无成,见到如此领袖,使我心

悦诚服,中国革命,从此再不会走

冤枉路了”。他当场赋诗一首,祝

贺毛泽东健康长寿:“半百年华不

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

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

毛泽东步入老年以后,开始

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从不接受别

人的宴请。在12月26日这一天,

他有时会邀请一些人聚一聚。餐

桌上没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

套话,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

祝寿之类的旧俗。只摆几个简单

的菜和一些红酒、白酒,与人聊一

聊。这种寿辰小聚往往像开会,

充满了政治内容和时代特色。

《七律·冬云》是毛泽东69岁

生日时写的作品,这也是毛泽东

诗词作品中唯一一首写于生日的

作品。他向来对自己的生日漠

然,但这次不同,也许是想到了

“古稀之年”,这是大寿,所以他举

办了一个小型家庭寿宴。

这天,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备

了两桌家常便饭。参加寿宴的除

了毛泽东的亲属之外,他还邀请

了4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3位

是他的湖南老乡,分别是章士钊、

程潜、王季范,另外一位则是叶恭

绰。毛泽东考虑到这些朋友年事

已高,所以发请柬时关照,每位来

客可以带一位子女来。章士钊带

了女儿章含之,程潜带了长女,王

季范带了孙女王海容。毛泽东同

四位老人同席,晚辈则与毛泽东

的亲属一桌。

饭前,毛泽东同四位老人谈

笑风生,说古道今,气氛欢快。他

还问到客人晚辈的生活、工作情

退

况。当他听说章含之在北京外国

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时,风趣地说:

“年纪不大,硬是老师哩!”接着

说,“你来教我英语行不行?”章含

之忙说:“我的英语水平低,不敢

教主席。”毛泽东哈哈大笑说:“怕

什么,我的水平很低。”一个多星

期后,章含之就去教毛泽东学英

语,每周一次。

《七律·冬云》是一位古稀老

人的心志表达。曾经两度访华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

书中这样写道:“无论人们对毛有

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

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品

读这首《七律·冬云》,不免会使人

想起曹操《龟虽寿》中的豪迈诗

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毛泽东的一生

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面对极其严峻的挑战,毛泽东老

当益壮,始终是一位“让暴风雨来

得更猛烈些吧”的钢铁战士,生命

不息,战斗不止。★

责任编辑/程芳池

36

/

《党史文苑》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02:3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5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老骥伏枥:独有英雄驱虎豹——《七律·冬云》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老骥伏枥:独有英雄驱虎豹——《七律·冬云》解析.pdf

标签:中国   军事   国际   美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