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我还想着你)
唯积跬步至千里作文(精选14篇)
唯积跬步至千里作文 篇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题记
鲜花的娇美来源于霜露的洗涤,珍珠的耀眼来源于沙石的打磨,
美酒的甘醇来源于岁月的积淀,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才华的闪现,
必得来源于日常学习中坚持不懈的积累。
才大略看了一期经典诵读大赛,我就已经为节目中选手的表现而
深深折服。不论是从知识的储备、日常的表现、机智的答辩和冷静的
临场,我都自愧不如。同时,我也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孔子曾经说“温故而知新”,这在这次节目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
节目中有一个环节是由字答诗,字本身并不生僻,但真正能够想起的
诗句仍然寥寥无几。听了选手们的回答,我总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其实大部分的诗句仍然来源于平常的课本所学,只是我们不能够活学
活用,自然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学习,是为我们日后的生活所服务,
如果只会刻板记忆,做不到日常应用,那么我们的学习必定是无趣枯
燥且低效的。
我们是中华的儿女,传承中华文化就是传承我们的故事,如果我
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都是短期的,那又何谈传承经典呢?
《大学》中曾经提到“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
也”,也就是说,我们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信
念,不因外界条件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在节目中,美德大考验这一环
节就是考验选手的“慎独”。在各类场景中考验各个方面的美德,也
是节目的一大新颖之处。《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的段落我们人人都能熟背,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悌、
谨信”了呢?美德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积
累,就如同人的气质一般,短时间的模仿只会似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一般,只有长时间的沉淀才会使人拥有独特的气质。品德高低不在于
对各类经典记忆的是否牢固,而在于能否在一举一动中体现出中华儿
女特有的美德风貌。传承中华美德不仅要记忆,更要“绝知此事要躬
行”,只有大量不懈的积累实践才能够真正领会到它的精髓。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
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汉字的美丽,
仅从对联上就可见一斑。节目中楹联对决环节就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
汉字的韵律美。对对子,看似容易实际却很困难,要求词义相反,仄
起平落,更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有掌握大量的汉字词,才能够对
出工整的对联。继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几千年来中华文化
的底蕴,只有学习了,了解了,熟记了,应用了,中华几千年的悠久
文化才能够生生不息。
中华文明是现存持续时间最长的古文明,也是少数几个独立创建
文字体系的文明之一,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诗使人
浪漫,读史使人明智,读词使人意境长远,读典使人眼界开阔……积累
传承中华文化,出文明之言,做美德之事,日积月累之下,中华民族
必会发扬光大!
唯积跬步至千里作文 篇2
荀子在《劝学》中说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丰富的知识是靠日积月累和
平时的认真学习得来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种学习方法:日积月累。
现在我们初一(5)班正在以行动来贯彻荀子的这句话——每天一字一
句一篇活动。
9月1日,我们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柳老师就和我们说要每天积
累一字一句,如今快两个月过去了,翻开那本积累本,发现我们已经
积累了20多个字、句子了。这些全都是从《说文解字》以及《论语》
上摘录下来的,从中我们知道了字小篆的写法以及本来的意思,以及
《论语》上的经典语句内在的含义。不知不觉,一句新的古句我们都
可以不看解释,就能看懂大概的意思了,也知道了一些用来解释字的
常用词比如:切什么、从什么什么声……我觉得,在每天这样的积累中,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古文的意思,更可以体会到古文之外的东西。
积跬步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凡事都要从点滴做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9:0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54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唯积跬步至千里作文(精选14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唯积跬步至千里作文(精选14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