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共沐书香,同享阅读之美

更新时间:2025-02-25 06:08:1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snagit)

共沐书香,同享阅读之美

我愿穿过黑暗的甬道,

来到你的窗前,挂一盏灯

为你送去一束光,

照亮你的世界。

——题记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使人明智,思维活跃;

读书可以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明朗;读书可以使人志存高远,卓尔不凡;读书还

可以使人明理,让人的心灵更加精致。读书是学生蜕变的过程,能够充盈他们灵

魂,丰富他们的精神,让其思想在书中的世界中驰骋,完成自我灵魂的感悟。我

的使命便是引领学生阅读,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与生同享阅读之美,共沐书香。

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自觉担任起让学生爱上读书教育使

命,让学生沐浴在书香墨韵之中,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书香根脉,受文化洗礼,

赋予学生智慧,消除其愚昧与无知,探寻世间奥秘,让学生有书、有友为伴,漫

阅人生,阅读,悦己,乐友,追寻心灵世界的净土,让学生胸中有爱,心中有梦,

勇于追梦,心系万千与家国,砥砺前行。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打造书香环境,营造共沐书香氛围

让学生爱上读书,接受文化洗礼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事情。为给学生营

造共育书香的氛围,我致力于打造书香环境,尽自己所能,“让班级每一寸土地

都能育人”,令书香的环境散发育人的幽香。

(一)书香墨韵,书屋徜徉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为引导学生阅读,我在班

级当中专门设置“读书文苑”、“书海游览区”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

书籍,并列出推荐的书目《稻草人》《列那狐的故事》《三寄小读者》《小兵张

嘎》《鲁滨逊漂流记》《巫师的沉船》《三毛流浪记》《山海经》等,供学生日

常进行阅读。与此同时,还会专设诵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经典,书苑飘

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朗诵自己阅读过的美文;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养

成摘抄美句的习惯,摘抄出他们阅读过的美文佳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构

建学生的“文化数据库”;还可以让班委组织班级学生共同打造书香班级,将同

学们课外阅读的每一份收获展示在墙壁上,还可以从中摘抄出比较有鼓励性意义

的名言警句丰富班级教室的墙壁文化,形成班级当中独有的、靓丽的风景线,吸

引学生驻足朗诵、浅浅低唱......通过多种措施,让浓浓的书香围绕学生,令学

生耳濡目染,浸润在文化之中,阅读经典,赏析文化之美。

(二)营造氛围,滋养学生

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来到校园一角的书廊,手捧一本书本,低声诵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话说得果然不错。我陪伴我班级的学生阅读每一本书,诱

发学生的思绪随着作者的脚步飞扬,如同直接面对先贤往圣、名人大家,聆听他

们的教诲,学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让学生在醇美的感受中丰富他们的读书旅程,

丰富他们的思想,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洗礼,让学生的校园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和我的学生们沉醉于书香,或依靠在写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

尔基”的“栏杆”上,或坐在花坛旁边,或沉溺于学校图书馆中,从书本中字里

行间聆听余音袅袅、经历惊心动魄、体验万马奔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品

味字与句,看书里游戏人生。读屈原的离骚,丘壑苍茫;阅读《诗经》,唇齿留

香,古人云“三日不读,语言无味”;读一本史书,周游古代,穿越古今;读一

读《老子》,知晓“为而不争”;读一读《庄子》,体验“逍遥自在”;遵循孔

夫子的“仁者爱人”、荀子的“崇德扬善”;领悟孟夫子的“反求诸己”......

正是这种文化的熏陶,让无数仁人志士在修身为本的文化中产生忧国忧民、为天

下先的意识。现在可谓“一书在手,天下我有”,我和学生在校园当中“沉浸醲

郁,含英咀华”,仰望星空,吸收书香,追求卓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

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利用各种活动,促使班级师生共

我想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不能单单依靠专门的阅读时间,还需要“见缝插

针”,利用闲散时间引导他们共同品味书香的韵味,让书籍真正发挥浸润滋养学

生的心灵、让其了解世间万物、解答他们成长的困惑,在书籍阅读之中找寻到自

己人生发展的方向,清晰他们的使命,汲取奋进的力量与前进的勇气。

(一)晨间精灵,定格精彩瞬间

利用清晨和课前的“三分钟”之间开展读书朗诵会,将学生课下摘抄的精彩

词句、美文佳篇、故事梗概或者自己的作品感受进行快速讲述,让诗意在三分钟

内澎湃,让书香在三分钟内四溢,让郎朗之声响彻清晨,定格精彩瞬间,从而在

一天一次的“晨读”当中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阅读的意识,加深他们的阅读理解

与印象,树立学生阅读信心。

(二)午间拾贝,和美文约会

午间休息时,利用多媒体配着悠扬的音乐,播放经典文章的诵读,或者朗诵

者的声音,让学生听书,让学生在声声诵读中对阅读书籍产生兴趣,令其真正融

入阅读氛围中,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成长,享受读书的快乐,让班级学生都爱听

书,都爱读书,都爱与书为伴。

(三)课堂发力,欣赏诗篇美文

书籍扫清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的生活不再无聊;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

让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性不再浮躁;书籍

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的人格得以健全。为做学生阅读点灯人,我在课堂发

力,引学生品读经典,欣赏诗篇美文,让经典之文宣于学生之口,让美好佳篇溢

满学生之眼,萦绕于耳,铭记于脑,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受到熏陶。

1.诵读经典文章。“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堂当中,我

在教授学生阅读文本之时,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反复诵读精彩片段,学生诵读之时,

需要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学生在反复吟咏当中体会经典中蕴含着的崇高

的人格美与熠熠生辉的智慧美。朗读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由我范读、带读、引

读,也可让学生默读、跟读、想象读、配乐读,让学生在不绝于耳的诵读之中,

感受经典的韵味,读之朗朗上口,吟时意气飞扬,诵时心领神会。

2.绘画经典文章。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当中,诗与画不分家,更有“诗画

同源”之说。在经典文章欣赏过程中,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多彩的颜色和

手中的画笔描绘诗人笔下的世界,感受浓浓的诗情,诗画结合,相映成趣,利用

画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如勾画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

村的旖旎风光;勾画诗人张继笔下《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

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总之,我所见过的那些好求知、有教养,且品行端正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具

备了诸多美好品格的背后都拥有一个热忱读书的心。我愿化身成学生阅读的点灯

人,与学生同享阅读之美,共沐书香。在书中练达性灵,于诗中陶冶情趣,在每

一个故事、每一次阅读当中完成生命阅历的积累,使得文化素养变得厚重,催使

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促使他们的心灵逐步趋向成熟,使得他们的性格趋向稳重,

任世事无常,万千变化,做到“我自清欢,宠辱不惊”。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7:1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5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共沐书香,同享阅读之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共沐书香,同享阅读之美.pdf

标签:学生   阅读   书香   经典   文化   读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