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党福奎)
学前班语言的教案8篇
活动预备 篇一
1、小星星头饰和无线电话玩具若干。
2、教学挂图《我和星星打电话》,诗歌录音带和《闪耀小星》录音带。
3、星星挂饰若干。
4、魔术带一个。
学前班语言教案 篇二
活动内容:
学习看图叙述《贪心的小狗》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每一幅画面,理解画面的意思,并将画面排序组成一个
完整的故事。
2、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并作较完整,流畅的叙述。
活动预备:
教 师:课件(幼儿用书)幼儿用:小卡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方法:
嬉戏法、叙述法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1)出示第一幅图,请幼儿观赏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②小狗嘴里叨着什么?
③它在什么地方?
④发生了什么事?
⑤结果怎么样?
二、引导孩子,将自己编的故事连起来讲一遍。
三、试听观赏并结合字卡表演故事。
四、听音乐,指字认读。
1、教师领读,幼儿用手指跟读。
2、请别学生叙述。
五、教师评价今日学会了故事《贪欲的小狗》,在学习中小朋友表现
都很棒。
六、活动延长
1、请幼儿将学会的故事,回家去讲给爸妈听。
2、带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实行挂图、音乐、问题等引导学生编故事,讲故事。活动中情境表演,
幼儿能积极的参加,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了故事的印象。
学前班语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教小朋友理解诗歌中“春天是什么”的含义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启发幼儿仿编诗歌,把握有关的词语,丰富幼儿的想像力,提高
语言力量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量。
教学预备:
1、春天的图片
2、字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利用媒体教学(课前热身)
二、板书课题——教师讲解课题
三、教师初读《诗歌》
1、指导小朋友理解《幼儿用书》上的内容,知道本诗中有什么事物。
2、教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提问:
(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诗歌中的事物各说了什么话?(诗歌中都有谁?)
例:小燕子说了什么?让小朋友用诗歌的语言来答复?
1、指导书空及组词:
xiāng
香:香甜、香气、香水、花儿真香啊!
笔顺:丿(9笔)
tián
甜:甜美、香甜、糖好甜啊!
笔顺:(11笔)
4、布置作业:
(1)书写“香”、“甜”两字。
学前班语言的教案 篇四
字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马、牛、羊“。
2、培育幼儿依据图片找到相对应的字,让幼儿在活动中品尝找朋友
的欢乐。
活动预备:
分别预备“马、牛、羊“的字卡,“马、牛、羊“的图片及图片与字
的连红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日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他们是谁呀?
对了是许多的教师,我们一起来与这些教师们问好吧?(组织幼儿向教师
问好)今日我们班不仅来了这么多的教师,而且还有很多的小动物要来与
小朋友们一起玩嬉戏呢!小朋友们欢送它们来吗?
2、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出示动物图片)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
对了是“马、牛、羊“的图片,那么你们熟悉“马、牛、羊“这三个字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出示“马、牛、羊“的字卡)
3、引导幼儿依据“马、牛、羊“的图片读出“马、牛、羊“三个字。
4、组织幼儿反复认读“马、牛、羊“三个字。
5、尝试把图片取走,让幼儿认读“马、牛、羊“。
二、嬉戏:
1、在幼儿根本熟悉“马、牛、羊“三个字的根底上,组织幼儿分组
进展找朋友的嬉戏。(三个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图片,三个
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字卡,让幼儿找出图和字相对应的一组
成为朋友)2、教师和幼儿一起点评嬉戏。
三、动手操作:
1、教师把连红图和铅笔发给幼儿,并讲解连线要求。
2、让幼儿完成作业。
3、展现幼儿作业并点评。
四、课后延长:
让幼儿回家之后与父母一起读、写“马、牛、羊“三个字。
学前班语言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 能开心、积极地参与艺术活动。
2、复习拿油画棒的方法,学习一圈一圈围着画的方法。
活动预备 油画棒,幼儿用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1、教师谈话引题:小朋友,春节你们在家吃了什么好东西啊?
2、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吃过的东西
3、请幼儿和同伴之间说说自己吃的好东西,是在哪里吃的。
二、画汤圆
1、教师:春节小朋友吃了许多好吃的汤圆,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2、示范拿油画棒的姿态: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一支油
画棒。(重点)
3、示范画汤圆的画法:一圈一圈围着画
3、幼儿自由选取油画棒进展创作,教师来回指导,引导幼儿正确握
笔,并选择不同的颜色来画圆圆的汤圆。(难点)
三、展现活动
1、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颜色的汤圆,是什么味道的。
2、展现自己的作品。
设计依据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体征,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阅历的根
底上,对曾经在元宵节吃过的汤圆作有针对性的回忆和描述,能使得幼儿
在之后的绘画活动中对事物的具象有较清楚的了解,对于幼儿之后的创作
活动有推动的左右。
经过一个寒假,幼儿对原有绘画技能的记忆已经不太明确了,教师通
过完整示范帮忙幼儿到达回忆和重新学习把握方法,使得幼儿在练习一圈
一圈围着画的技能时,能够在正确的拿油画棒方法下顺当地进展练习,到
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前班语言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了什么变化,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2、感知儿歌《春天是什么》中描绘的春天美景。
3、让幼儿自己查找漂亮的春天。
活动预备
1、小铲子、篮子。
2、之前已过本首儿歌。
活动过程
1、来到公园,一路上朗读诗歌《春天是什么》等儿歌或唱关于春天
的歌曲。
2、在公园里查找儿歌中说到的春天景象。
3、说春天:教师带着幼儿来到一片草坪上,总结在一路上及公园里
看到的景象:春天来了,在植物、动物、人、景、气候等种种方面产生了
哪些变化?(植物都发芽了,小动物们也都渐渐的出来活动不再冬眠了,
人们都越穿越少了,气候也越来月温和了等。)
4、诵春天:和着节拍诵读儿歌《春天是什么》。
(1)先由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复习儿歌。
(2)幼儿一同朗读儿歌。
(3)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加上动作朗读儿歌。
5、拍春天:幼儿分组查找春天,并与自己找到的春天美景拍照。(教
师在一旁帮助并帮助拍照)
6、吃春天:幼儿分组拿起自己的小铲子在草地上查找野菜(教师在
一旁帮助),将春天带回幼儿园,共享春天大自然的馈赠。
学前班语言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真观看每一幅画面,理解图画内容,引导孩子用比照的方法叙
述小牛和小猴种瓜的不同态度。
2、进展孩子的叙述力量和区分是非的力量,懂得做事要仔细,不要
马虎贪玩的道理。
3、认读生字 瓜,并能进展组词和造句。
教学预备:
1、挂图4幅,猴子,小牛图片各一张。
2、幼儿用书及生字本人手一本
3、带有瓜字的西瓜图片
4、词语:辛辛苦苦,马虎,勤劳,又大又圆,贪玩
教学重点:
学会观看图画讲故事,把握瓜字的根本笔顺和组词
教学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作较完整,流畅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
导语:
1、师:小朋友,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想熟悉它吗?
听说小牛和小猴中间还发生一些好玩的故事呢?
幼:想
2、出示小猴和小牛的图片,引出课题《种瓜》的故事。
二、引导幼儿自主观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师:画面上是什么季节? 小牛和小猴他们在干什么?它们的心
里在想些什么呢?将你观看到的告知我好吗?
(2)幼儿自由发言,教师赐予相应的指导。
(3)刚刚你们说到了一个很好的词语“马虎”我登记来了,你们还
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教师从图片中拉出马虎的词语,认读完毕
后将它贴到猴子图片的位置上。
(4)教师展现画面,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在其
次,三,四幅图看图说话后依次引出词语“辛辛苦苦,勤快,贪玩,又大
又圆,认读完毕将它贴到猴子或者小牛的图片位置上,错空一次加深孩子
的印象
(5)幼儿自由发表完毕,教师在复述并提出问题让孩子集体作答。
(6)以此类推,讲四幅图叙述完毕后。
三、教师用一两句比照性句子作为小结,也作为故事内容的铺垫。
例如:
(1) 小牛和小猴都在河边选了一块最好的地种西瓜,小牛把种子整
整齐齐播种得整整齐齐,小猴呢直接把种子撒在草地上。
(2) 小牛每天给西瓜地浇水,施肥,可勤快了。贪玩的小猴在树林
里荡秋千,从不理睬它的西瓜苗。
(3) 小牛辛辛苦苦地在西瓜地里拔草。小猴在树上睡懒觉。
(4) 小牛收获了一车子又大又圆的西瓜。小猴只收获了两个小西瓜 。
四、教师完整叙述故事。
1、师:听完你们讲了那么多,我要是把这几幅图连起来就是一个完
整的故事了,请听故事《种瓜》教师声情并茂讲故事。先讲出故事的根本
情节(播种,施肥,除草,收获),重点描绘当时的人物的心情,语言,
和做法等。。。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纳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教师组织争论:小牛和小猴分别是怎样种瓜的?他们的收获有什
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做事情就要像小牛一样努力仔细,不
怕辛苦,就肯定会有收获。不要像小猴一样贪玩,马虎,最终会一事无成,
你们明白了吗?
五、教学生字,瓜,的笔顺,拼音组词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吃西瓜吗?教师出示一张西瓜的图片,请幼
儿一起切切切,引出图片后面的瓜字。
1、教认瓜的拼音,重点讲解三拼音节 g—u—ā—guā,幼儿跟读,
教师用上下楼梯,大小声比照等方法引出拼读的兴趣。
2、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瓜的,并写出它的笔顺。孩子书空一次。
3、提问写瓜自需要留意和提示的地方,再请孩子拿出练习本书写一
行,请个别孩子上黑板书写,同时进展。
4、给瓜字来组词,自由举手答复,再用其中一个词语进展造句。
学前班语言课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
2、能大胆地用较连贯的语言进展叙述和表达。懂得运动能使身体温
和,冬天要积极参与体育熬炼。
活动预备:
1、幼儿已有参与体育熬炼的阅历。
2、故事图片,小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日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不怕冷的外
套》。请小朋友先猜一猜,这《不怕冷的外套》是什么样的外套呢?”请
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2、教师:“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看看
故事里的不怕冷的外套和你们想得一样不一样。”
(二)、叙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边出示图边声情并茂的叙述故事,帮忙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故事结尾时提出:“猜猜姥姥会说什么?”请小朋友依据故事情
节大胆地猜测,并请幼儿说一说理由。教师叙述故事结尾:姥姥对陶陶说:
“你浑身冒汗,不就像穿了一件不怕冷的外套吗?陶陶拍了拍脑袋说:哦,
我明白了,原来妈妈说的不怕冷的外套就是让我多做运动啊!”。
3、引导幼儿争论“为什么奶奶、妈妈说运动是不怕冷的外套?”可
请幼儿说说自己运动后的感受,使其理解运动能使身体出汗,变温和,感
受奶奶、妈妈想法的好玩独特。
4、教师:“小朋友们,刚开头时你们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吗?这个结尾
真有意思,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三)、看图分段讲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教师生动叙述前两幅图后提问:“小兔子为什么不愿起床?妈妈对
他说了什么?”
2、讲第3幅图:“小伙伴们为什么笑啊?”
3、讲第4幅图:“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陶陶做了什么?他滑了一会儿
雪后,感觉怎么样?他做什么了?”
4、讲第5幅图。
(四)、集体叙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一起结合图片叙述故事。
2、小白兔:“小朋友,你们讲得真好!我给你们带来一本书,书里面
有故事《不怕冷的外套》,你们可以边看图边讲,也可以给好朋友讲一讲。”
3、幼儿自由叙述。
反思:
英勇,既是一种精神力气,又存在于一系列详细的行为表现中。4—5
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力量,情感和意志力正处在进展过程中经常会有可
怕黑暗,可怕痛苦,可怕严寒与困难等表现。主题“英勇的我”当中有一
活动内容《不怕冷的外套》其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运动能让自己温和起来。
2、初步运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的开头局部我抛给了孩子一个问题“天气冷吗?这么冷的天气里
你会做什么事?那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温和起来?”孩子们想
了许多方法,但是他们想的方法根本上是借助现代技术产物了来保暖。之
后我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什么是不怕冷的外套?”请幼儿之间可以
共同的争论,并随着小兔子的想得到不怕冷的外套而跑去奶奶那里去过程
发觉究竟什么才是不怕冷的外套。这期间引导孩观看小兔子的身体变化。
从而使孩子知道运动能使自己的身体温和起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
更加体验运动的好处,活动后我带小朋友一起到户外活动。鼓舞幼儿在严
寒的季节里要英勇的战胜严寒。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0:1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5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前班语言的教案8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前班语言的教案8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