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5-02-23 17:11:2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谁谁谁我想对你说)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

《桃花庵歌》原文: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桃花庵歌》注释:

1、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拓本诗幅有“弘治乙丑三月”。

2、桃花坞(wù):位于苏州金阊门外。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别墅,后渐

废为蔬圃。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

3、又摘桃花换酒钱:拓本诗幅作“又折花枝当酒钱”。

4、只来:拓本诗幅等作“只在”。

5、还来:拓本诗幅作“还须”。

6、半醒半醉:拓本诗幅作“花前花后”。

7、花落花开:拓本诗幅作“酒醉酒醒”。

8、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拓本诗幅作“不愿鞠躬车马前,但

愿老死花酒间”。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9、贫贱:拓本诗幅等作“贫者”。

10、贫者:拓本诗幅作“贫贱”。

11、花酒:《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贫贱”。

12、别人:拓本诗幅作“世人”。风骚:拓本诗幅等作“风颠”。

13、他人:拓本诗幅作“世人”。

14、不见:拓本诗幅作“记淂”。五陵:原指汉朝的长陵、安陵、阳陵、茂

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围还环绕着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后用来指豪门贵族。

15、锄做田:《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锄作田”。

《桃花庵歌》翻译: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

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

行礼、阿谀奉承。

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种贫穷者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别人的贫穷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的到了纵意驰骋,我却得到

了闲情乐趣。

别的人笑话我很疯癫,我却笑别的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见那些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作耕

种的田地。

《桃花庵歌》赏析: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

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

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

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

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

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

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

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

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

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

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

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

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

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

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

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

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注:“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

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综合全文意境,显者与隐士的对比,

较富者与贫者的对比更贴合,作此诗时,唐寅已经经历过了出仕不利,已经绝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进取之意,是隐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

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

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

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

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

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

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

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

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

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

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

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

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

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桑

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题

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桃

花坞》)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

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陶渊明、嵇

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

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

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

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

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

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

典型。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

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

斑。

《桃花庵歌》技巧鉴赏:

诗中的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

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

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诗中也

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清高的为人。

《桃花庵歌》创作背景:

周道振、张月尊编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

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即此诗写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这一年,

上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

革,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

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

生活。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据传

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

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

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著有《六如居士集》。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17:4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4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唐伯虎《桃花庵歌》的全诗翻译赏析.pdf

标签:桃花庵   桃花   生活   诗幅   拓本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