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瑞士打一字)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 学习速写的表现技法尝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劳动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
2、 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3、 养成热爱平凡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新型的未来
劳动者。
教学重点:
1、 了解人物速写中人体基本结构以及体块运动的规律。
2、 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1、 对人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2、 在绘画中对线条疏密关系的把握和熟练运用。
教学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准备:铅笔、炭笔等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正式上课之前询问同学们的上课工具是否准备齐全,拿出木质关节人摆出打招呼的
姿势和大家打招呼。请学生分析关节人总体上有几部分组成的,介绍关节人的组成:头部、
躯干、四肢。同时给关节人摆出各种姿势,让学生对关节人更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组织好课堂。
2,、上课铃声响之后,展示两张速写稿作品。第一张展示的速写只有简约的轮廓线,
提问学生,从这幅画种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接下来是更加逼真精细的
速写稿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动态更加清晰明了。介绍这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
同学们想不想听米勒和这幅画的故事呢?(学生回答,想听)米勒是法国十九世纪最杰出
的表现农民题材的画家。这幅画现在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画面描绘了法国农村麦子收获
的情景,在金黄色的田野里,麦收过后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腰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画面
中的农妇没有苗条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她们有的是朴素的衣着打扮和粗壮的胳膊,显得
真实有力,正是这些朴实的劳动的农民带给观众的是不同寻常的庄严,也是画家心中对最
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成就了这幅历史的名画《拾穗者》。可以说这幅画是给劳动
者的赞歌。
导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探究学习:(13分钟)
1.老师还是以米勒《拾穗者》速写稿中一位妇女的形象为例,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人
体的结构动态。在人物的头部用圆圈表示,躯干是一条线,人物的四肢也是由单线组成。
2.继续以这位妇女的形象为例进行变化,展示变形后的单线动态效果,鼓励学生对动
作进行模仿并猜一猜这是在做什么劳动。看看同学们猜对了没有?
3、学生尝试将正在劳动的同学照片,简化成单线条的人物动态形式。
4、欣赏画家叶浅予的《拉网》速写作品,分析劳动中的人物动态,同时把木质关节人
的,也摆成同样的姿势,便于学生更加了解人体的结构。
5、老师询问学生在家都能帮助父母做哪些家务劳动。示范速写绘画,略微讲解,快速
完成(3分钟)
三、作业(18分钟)
1.提出具体要求临摹一幅速写作品 (老师巡回指导,对绘画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及时
辅导,对较为普遍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学生更改)
四、交流评价:(4分钟)
1、对学生完成作品从构图和人物动作的角度进行评价。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要想画好速写,在平时要多观察,用画笔记录下那一刻感动你的情景,那会是
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收获总是在辛勤的劳动之后,同学们加油!
第11课《劳动最光荣》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
杨晓林
营里镇第一实验小学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15:3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4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