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上班女郎)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的】
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等名词。
2.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遗传变异现象。
4.通过感性的图片及探究活动,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尝试
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方法。
5.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相对性状指的是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一、引入
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
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
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1.提问:我们知道生物个体的寿命是
有限的,而整个生物圈的生命却在不
断的延续和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2.陈述:是的。通过生命个体的生殖
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与环境变
化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生物圈的生命
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学生活动
1.回答:因为
生物个体会繁殖后
代。
教学意图
教给学生一
些研究的方法,
让他们懂得可以
2.学生听教师的陈
从不同的角度分
述,并开始思考遗
传与变异的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逐
步进入新的教学环
节。
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不断
探究的精神,使
他们一些肤浅的
生活经验上升到
3.学生判断是否有
理论的层次。
亲缘关系。
4.从游戏中学生总
1 / 7
3.陈述: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
和发展的重要内因。生物的遗传是在
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变异则是
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
结果。在前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
的生殖和发育,接着我们就要学习第
二章的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结得出遗传和变异
的概念。
5.让学生读课本上
遗传和变异的概
念。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
打洞”,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龙生
九子,九子九个样”说的又是什么生物
现象?
4.陈述: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
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所
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第一节基因控
制生物的性状开始。(出示本节课课
题: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回忆自己与父母有哪些相似的特
征,又存在哪些不同,为什么与父母
既像又不像?
6.说了这么多遗传和变异,那么大家
来总结一下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
2 / 7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01:0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4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