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欢欢文苑)
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
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一年级新生。小编收集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欢迎阅读。
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
积累与语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然而,拼音字母的本身不表义,只
是抽象的表音符号,这对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
学习过程中,小朋友容易出现一些不利于学习的现象,如: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坐不安定,做小动作甚至厌学。如教师不注意方法,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学习汉语拼音失
去兴趣,所以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融入唱、跳、听、说、画、玩等多种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
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
的读书,写字习惯。
3、学会6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
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单韵母。
4、学会8个复韵母和特殊韵母er以及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会带调拼读,
会在四线三格中拼写。
5、学会2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
带调拼读音节。会在四线三格中书写音节。
6、学会16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他们的四声。
四、教学重点
在拼音、识字、读儿歌中,拼音是重点!拼音教学中,认识部件,拼读音节是重点!
五、教学方法
1.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学习汉语拼音的愿望。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比中学。
3.引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中走进语文学习,掌握学习汉语拼音
的方法。
七、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汉语拼音的规律,总结学习方法。
八、教学课时
汉语拼音这个单元,每课设置2课时,共34课时,2课时为机动课时。
九、教学准备
准备工作要考虑教学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多做一些卡片,也可让学生做或运用教学
课件
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二】
一、汉语拼音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汉语拼音教学内容:
1、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拼读方法(两拼法、三拼法),j、q、x与
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
2、认识70个汉字;
3、借助拼音读词句;
4、读儿歌。
三、教学措施:
1、语境中学拼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讲故事或学习学过的关联知识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自助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总结出新的拼音口
诀。
2、制作拼音卡片,每天多让孩子和学过的拼音见面。
3、在发现中学习拼音,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图中与字母相近的地方,韵母
的组合规律。
4、设计形式多样的拼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拼音,比如开火车、摘果子、送
信等等。
5、创设情境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6、要教的新内容教完了,播放教学光碟里的内容,让学生看和听,并且跟读。
7、注意当堂检验学习效果(抽读、抽写、抽记)。
8、规定学生回家后翻拼音卡练习拼音,或者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注意和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
9、遇早读课或自习课,让最棒的小老师变音节,全班练习拼读。
10、可以用以下方法复习巩固:听写拼音,随便说个词或说一种事物让学生说出拼
音,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学习生字、生词,听写生字生词时要求学生写出音节,还可进行
形式多样的“好学拼音比赛”,如“你说我拼”、“我会变变变”活动……
四、课时安排:
周 次、内容
1周(9月1日-4日) 入学教育a o e i u ü y w
2周(9月5日-11日) b p m f d t n l复习一
3周(9月12日-18日) g k h j q x z c s zh,ch,sh,r,
4周(9月19日-25日) 复习二,ai,ei ,ui ao,ou iu
5周(9月26日-30日) ie ue er复习三
庆祝国庆
7周(10月10日-16日) an en in un ün,ang eng ing ong
8周(10月17日-23日) 复习四
整个拼音教学用了大约7周的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
巩固、复习、查漏补缺,以达到熟练拼读的程度。
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三】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一年级新生。面对着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我觉得肩上的担
子更重了。在开学前几天,我对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做了一项汉语拼音学习情况摸底调查。
大部分小朋已在幼儿园参加过学前训练,所以对拼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程
度并不深,如果教师上课不注重引导,反而会出现反面效应。即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得很
好了,其实学得并不扎实。有些学生在学前班只学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都没学。
学习内容参差不齐,加上本身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对学生的重新学习反而会
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现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他们会的、
简单的内容,可以让他们先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根据本校学生的实
际,特拟定了以下拼音教学计划:
一.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的方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在阶段目标中
有具体的描述: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
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其中“认识大写字母、熟记字母表”是二年级的教学目标。
在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上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这个目标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它贯穿
于整个第一学段。我们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希望两个
月内让孩子掌握。学习以后,还应及时地指导学生复习巩固。
二、了解教材的特点,整合课程资源
(一)加强汉语拼音与识字和发展语言的`整合
人教版在每一课的汉语拼音教材编入了情境图、词语和儿歌,要求认识70个常用字,
这样编排,将汉语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阅读、说话、积累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丰
富了汉语拼音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使各方
面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精心设计汉语拼音字母的表音表形图和与之相配的情境图
教材在图形和图意的设计上都有改进和创新,不但重视图画与字母的“形似”,而且
重视图画传达的人文精神,加上精心编写的儿歌,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比如,
人教版教材中的“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渗透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小黄鸡,
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体现了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精神;“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
学校玩一玩”反映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愿望。
(三)精心设计汉语拼音巩固练习和扩展练习
人教版汉语拼音的复习,练习中,有区别形近和音近字母的题目,有进行思维训练的
题目,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也有语言表达相结合的题目。该教材的“复习二”中的“我
会摆”,让学生用两根木棍,一条绳子或一只手来摆字母,不仅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加强了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大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编排,既有利于
使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又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密切语
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汉语拼音部分教材,每课主要内容是拼音、图、文、字结合。教学时首要任务是学拼
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
三、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好汉语拼音。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
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
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
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
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
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
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
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
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
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
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
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
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6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
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
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
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
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
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
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
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
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
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
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
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
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
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
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
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
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
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
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fē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
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
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
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
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
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
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
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
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
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悟情。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
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
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
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
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
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
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
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
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
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借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
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带红色音
节的字)。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22:1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4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