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鼻韵母有哪些)
古城邯郸概述(作者:陈光唐)
古城邯郸,历史悠久,其名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已载入《春秋·谷梁传》史籍。战国时期是赵国的国都,也是华北冶铁业与商的中心,汉代为五大古都之一。东汉以后随着华北的衰颓而日渐荒凉。清末京汉铁路通车后又开始兴旺,新中国建立后,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留下众多的古迹名胜和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传说,被称为“成语典故之乡”。
一、历史沿革和地位
古城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交通便利,资源富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历居领先地位。司马光在他名著中有“邯郸之仓库实”的记述。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先民,就在这一带劈荆斩棘创建家园,留下了丰富的“磁山文化”遗址。到了三千年的商代邯郸已是人口聚集,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邑,为商王朝都城殷的京畿之地。《史记·殷本记》注中有“自盘庚徒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五年,更不徒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加上地理形势险要,在诸侯逐鹿中原的兼并战争中,邯郸为其争夺的主要目标,许多有名的战役均发生在这里。最后为赵简子据有,赵氏以此为基地,逐步扩大实力,为建立赵国奠定了基础。
周安王16年(公元前386年)赵敬候看中了邯郸的地理形势与经济地位,把国都由中牟迁入邯郸。迁都后的邯郸日渐发展,尤其是武
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后,国势更盛,北灭中山国,西北扩地至今包头市以北,号称“四战”强国。都城邯郸随着赵国的强盛而步入繁荣的历史阶段。邯郸为赵都,经八代国君,历158年。战国时期的邯郸,不仅是赵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冶铁业与商业的中心。《史记·货殖列传与吕不韦列传》中有“邯郸人郭纵以冶铁成业与王者寽富。”大商贾吕不韦“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的记载。
秦统—后,建立郡县制,邯郸为邯郸郡的首府。汉代的邯郸仍很繁荣,为五大古都之一。刘邦在位第九年(公元前198年),封其第四子如意为赵王,建都邯郸,其宫殿遗址在今蔚庄村西侧。自此而后至东汉,断断续续都封有赵王。王莽时期在邯郸设“司市钱府官”,这种相当于后来信贷银行性质的机构在当时只有长安等大城才有。
东汉以后,由于邺城的兴起,加上豪强的割据混战,晋代八王之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原生产、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流往江南,邯郸也随之衰颓。以后虽有过恢复发展,但远不及战汉时代,基本属—般县城的地位,而且隶属无定。东汉建安17年(212年),邯郸为县,属魏郡,三国魏黄初3年(220年)属广平郡,西晋因之,东晋改属魏郡,北魏太平真君6年(445年),又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省入临漳县,属相州,隋开皇16年(596年)改属武安郡,唐武德4年(621年),以邯郸属磁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洺州,永泰元年(765年)又属磁州,宋至道2年(996年)以邯郸隶磁州,金元因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隶广平府,清因
之,民国2年(1913年)改属冀南道,3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17年(1928年),废道,同年成立省政府,邯郸县直属河北省,26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五督察区。
1906年平汉铁路全线通车,地方经济有所发展,邯郸为河北南部比较有名气的县城。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邯郸,1940年设冀南道尹公署,辖周围二十一县。1945年10月4日邯郸解放。不久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由太行山区迁邯,从此,邯郸成为解放区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民日报》诞生纪念地,是邯郸战役,以及我军解放大江南的后方主要基地。邯郸战役的胜利,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与深远意义,高树勋将军起义纪念碑屹立于邯郸战役主要战场前沿的马头镇,它是邯郸战役胜利的标志,也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邯郸不论是古代或近代,在军事、文化、经济各方面都有过较大影响,是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名城。
二、众多的文物古迹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邯郸及其周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以及光辉灿烂的文化,据近年普查统计,市辖内有410处列入文物保护名单,其中属国家级的3处,省级的26处,地方级的381处。按分类,革命文物28处,古墓27处,古遗址274处,古建筑50处,石窟4处,名胜碑刻等27处。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于以邯郸为中心的古赵国。据不完全统计,这部分成语占河北省成语的将近一半。诸如“毛遂自荐”、“完璧归赵”、“邯郸学步”、“纸上谈兵”、“胡服骑射”、
“负荆请罪”“一枕黄粱”、“窃符救赵”等等,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名胜古迹和成语典故,是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其主要文物古迹有:
(一)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武安县磁山村东,总面积14万平方米。1972年发现,1976年至今发掘6000平方米,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5000余件。其中陶盂、石磨盘、磨棒是磁山文化代表性的器物。遗址中还发现房基、粮窖和祭祀用的成组器物群等比较重要的遗迹遗物。遗址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这是我国新石器考古中的首次突破,它把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上溯一千多年,填补了新石器时代的一段空白。由于遗址重要,于1986年在邯郸市召开了全国性的“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明确了遗址的性质,并命名为“磁山文化”。其出土物中的粟遗物与家鸡骨,对研究粮食作物与家禽的起源有重大的作用。当今国际有关专家认为家鸡最早出现于印度,距今约4000年,而家鸡在我国磁山出现的时间距今约八千年,是世界已知最早的记录者。粟遗物的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
提到距今八千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对植粟年代的认识。根据遗物遗址尤其是大量的粮窖遗址发现,证明当时人们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子,以原始农业为主,副以渔猎、采集,过着定居的生活。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拉开了新石器早期文化的序幕,证实了邯郸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古城,该遗址时代早,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很有研究参观价值。准备对外开放。
(二)赵都邯郸故称遗址
赵都邯郸故城,是国务院一九六一年第—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市区及西南部,分城与廓两部分,总面积为1887.9万平方米。
城,称赵王城,是王宫所在地。位于市西南4公里,由西城、东城、北城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品字形。共有面积505万平方米。西城近方形,边长1420米,四面城墙残高3—8米,内有五座大土台。位居中部偏南的龙台,底基方形,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6米,是国内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王宫基址。它和以北的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中轴两侧残存面积宽大的夯土建筑遗址,它是王城宫殿区主要建筑群遗址。东城面积略小于西城,南北最长处1442米,东西最宽处926米。四面城墙大部完整,内有三座土台,以南北将台为大,传为赵王点将阅兵之地,其实也是高大建筑的基址。北城面积比东城大,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最长处1520米,不甚规整。只有部分地面残墙。遗址西部的土台面积仅次龙台,它与西墙外土台东西相对。也是一组高大建筑群基址。
廓,称“大北城”,是邯郸古城。位于王城东北的今市区内,于1970年在“深挖洞”期间首次发现线索,经十多年的的调查钻探,逐步弄清其概貌,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约3200米,南北4800米,在此范围内普遍发现战汉时代遗物与水井、制石器、骨器、作坊遗址,以及部分春秋时期遗物。根据调查证明,它是自春秋以来
邯郸古城也是赵都主要组成部分。古城的发现,恢复了赵都邯郸城的原来布局,纠正了地方志书有关记载的谬误,它是研究赵文化与历史的重要部分。
邯郸故城气势宏伟,布局严谨,主次明显,结构完整,保存良好,为国内外专家所赞扬,一致认为在平原地带能保存这么完整的古城址实在罕见,它对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城市建设史极有价值,尤其是城墙建筑,墙内侧的铺瓦、排水槽等防雨排水设置,更具有特色。这一独一无二建筑技术,更为专家们所重视,日本五井直弘等专家曾两度前来考察。
(三)王陵和贵族墓
故称周围古墓非常稠密,市西北20公里处,有省级文物单位,赵王陵墓群,现存山顶八座大墓称陵台,台下较小的古墓称将军墓。《大清一统志》载:惠文、孝成、悼襄三王葬于邯郸县境内的三座陵台上。1979年发掘了第三陵台下的—座“将军墓”,在比较上是小墓,其规模也非常可观,墓室长12.6米,宽9.2米,墓道70余米,内有殉人坑与殉马坑,该墓应为王者的近亲或近臣,属陪葬墓。
古城西郊百家村一带,战国时期的古墓很多,先后发掘了百余座,
其中五座有殉人,六座有殉马,多者殉马26匹,发掘的57号墓,随葬的铜玉器达590件,有的属珍贵文物。这一带应属赵都贵族营地。
城南现存数十座封士高大的古墓,是汉代贵族墓葬群,其中发掘了
张庄桥一、二号东汉墓,墓室长27米,出土了鎏金大爵樽等珍
贵文物。
另外,还有蔺相如墓,廉颇墓以及市周围的平原君墓等。
(四)武灵丛台
丛台为省级文物单位,相传它是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25—299年)阅兵歌舞之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建筑奇特美妙,扬名于列国。位于今丛台公园内。现存古台,南北各开一门。南门高阶上一碑赫然耸立,它是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61年游丛台时所写的诗碑。与此碑对峙,立于北门高阶上的大碑,是清乾隆皇帝游江南经邯郸时的御笔诗碑。第二层台面有纪念武灵王的武灵馆,小巧玲珑的回澜亭和镶嵌在台墙上众多的碑碣,其中有画梅名家王琴堂的梅花刻石与李世昌的兰花刻石。上层平面圆形,距地表13.5米,中部的亭子名据胜亭,建于明嘉靖13年(公元1534年),意为在防御上据此者胜。《后汉书》载。刘秀败王朗与马武同登丛台,置酒高会。国民党官员于右任在武灵馆前题楹联:“置酒在高台,由来悲歌慷慨地。平胡传玄服,莫负英雄际会身”。
丛台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经多次维修改建,但仍具有古代亭榭的独特风格。
台下北侧,有纪念春秋战国时代赵国忠臣良将的“七贤祠”和邯郸碑廊。台西南的人工湖小岛上,有纪念战国时代军事家乐毅的望诸榭。这一组古建筑群均经维修,其琉璃金光相互辉映,吸引着中外游人徘徊其间。
(五)蔺相如回车巷
相传旧城南门里回车巷,是赵国上卿蔺相如给大将廉颇回车让路的地方,明代于此巷口镶嵌“蔺相如回车巷”六个大字的石碣。1980年复立碑建亭,碑文记载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给廉颇回车让路,争取将相和好的感人历史故事。
(六)插箭岭
插箭岭是省级文物单位,位于市西郊,相传是赵武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32—299年)“胡服骑射”训练骑兵的场所,境内常有战国时代的铜簇出土。赵国经“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国势日强,为鼎鼎有名的七雄之一。
(七)梳妆楼照眉池
梳妆楼、照眉池遗址,是省级文物单位,位于插箭岭东侧。相传它是武灵王在骑射之余,休息歌舞之地。宫女们在献歌起舞的前后,常在此水边梳妆照眉,故有梳妆楼照眉池之称。唐李白曾有“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咏句。现存土台残高十多米,其北侧地表下尚存河卵石铺设的古路残段梳妆楼以北尚有“台地”、“铸箭炉”、“虚粮塚”等夯土台,它是古城西垣附近的防御建筑和铸造场所,曾发现铸炉残址和铜簇等。
(八)响堂山石窟
南北响堂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均始凿于北齐王朝(公元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存16窟,大小佛像4300多尊,并有大量经文,
雕刻,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5尊,以北齐天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石窟进深11.8、宽13米、高11.4米,中置塔形柱,柱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通高5米,借背光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极生动华丽。塔柱上部与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布局、装饰显示出北齐高超的雕刻术。
石窟下方山坡,有规模宏伟的常乐寺建筑群遗址,该寺始建于北齐,后经多次维修扩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其布局由南至北,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绀殿和地藏菩萨等,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有东西廊房、钟鼓楼。遗址南有自来佛立像及宋塔,遗址内有北宋至民国年间的27块石碑,两座金代经幢和9尊石造像等。
南响堂石窟位于彭城滏阳河北侧,现存七窟,均凿于北齐,大小造像3588尊,其规模虽不及北响堂,但小巧精致。其中千佛洞最为华丽,窟外整体外观为覆钵塔形。窟前设四柱三开间前廊的仿木结构建筑,其斗拱等以上凿大型覆钵,钵中央雕展翅欲飞的金丝鸟,上雕宝珠,钵两端饰卷云状花蕉叶,这一保存完整华丽的装饰,为他处罕见。窟内进深3.6、宽3.9、高3.7米。前壁满雕千佛,其他三壁各凿一大龛,内均一佛二弟子两菩萨。壁上部也各雕千佛,下设基坛,窟顶微隆,雕莲花和八尊伎乐天,形象生动美观,堪称时代佳作。石窟
附近有古塔、靠山楼阁、寺院殿宇等附属建筑群。
响堂山石窟还包括水浴寺石窟,也称小响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鼓山东麓,与北响堂石窟隔天宫峰东西相立。现存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经幢,水浴寺的前殿等。
西窟凿于北齐,平面方形,进深5.5,宽5.35,高4.4米,内为塔柱式洞窟,柱的正面与东西两面各凿大龛,内各雕五尊造像,龛下为佛坛。窟内壁面满雕北齐、隋唐时期的造像,并有部分造像年刻铭。窟虽不大,但内容很丰富,尤其后壁东侧佛龛内有造像发愿文刻:“武平五年甲午岁十月„„”,这些纪年刻铭对研究响堂石窟以及北齐石窟,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窟外东西区岩壁均为摩崖造像。西区为一组唐龛,雕刻精美细腻。东区为宋刻。其中“佛林双相”也有纪年刻铭,这对研究宋代造像也是宝贵的资料。
东窟凿于北宋初,进深2.1,宽约2米,高2米,三面造像不设龛,正面造像五尊,东西两面各三尊。
响堂山石窟,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响堂山石窟“可以与龙门宾阳洞,巩县第五窟以及云岗各大窟相比拟。”它是北齐石窟艺术的代表,不但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同时也吸收外来的因素,形成承前启后的新风格,其造像由北魏俏瘦秀丽,发展为健壮厚重,为隋唐写实雕刻艺术奠定了基础。响堂山石窟在历史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开放几年来,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内外观众达50余万众。
(九)学步桥
学步桥位于城内北关,横跨沁河,贯通古城南北,县志称北关桥。原为木结构,于明万历45年(公元1617年)改建大券三孔,小券四孔的七孔石拱桥。改建后以“邯郸学步”典故取名为“学步桥”,《庄子·秋水》篇里有“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欤?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桥面宽9米,长32米,高近8米,两旁各19块拦板和望柱,均有雕刻,美观大方。
(十)玉皇阁
原称玉帝四明无梁阁,位于矿区纸坊村,为一砖瓦结构的无梁建筑。始建于明代隆庆万历间,清光绪22年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阁建于石拱券平台上,券沿雕四龙二凤和花卉,拱券内是滏口径的东西通道。阁平面方形,重檐四角尖顶,阁内无一梁柱,阁顶支承在层层出跳的华拱之上,造成强烈的上升气氛。顶部正中澡井饰以飞龙。四周柱廊上部上下额枋间,镶嵌形象各异的木雕龙头,刀法精湛,十分生动。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无梁阁的构造及装饰,独具特色,是罕见的古建物。
(十一)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家宋代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窑址分布范围很广,产品历来流通中外。现存主要窑址以磁县观台及矿区彭城两大区域为中心,其遗物十分丰富。它是省级文物单位。
磁州窑历史悠久,从磁县东陈村东魏古墓出土的酱褐釉瓷器证明,其年限最少可上溯到东魏,到了宋元时期,已发展到历史的高峰。曾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描述。磁州
窑瓷器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白釉黑花装饰最为突出。并创造性地将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装饰画法,把人物、鸟兽、虫鱼、山水等景物绘在瓷器上,为我国瓷器彩绘装饰开创了新纪元。现在的磁州窑除继承了过去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畅于世界各地。
(十二)古地道
峰峰新市区的古地道,属省级文物单位。古地道志书无载,民间失传,是“深挖洞”中首次发现。其主道、支道几乎遍于整个新市区。主道较宽大,能容两人并肩行走,支道狭窄,一般两旁都有供分散人口的小龛。地道内还有水井、路灯(油灯),构通上下层的井状坑、通气孔、洞口等建设。
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的地道,是宋金时代当地人民在防御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外史上都是罕见的。
(十三)黄梁梦吕仙祠
吕仙祠位于市北十公里处的黄梁梦村,它是根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而建的。祠始建难考,宋代确有建筑,主要是明嘉靖33年(公元1554年)维修扩建而初具规模。现存古宇,坐北朝南而大门却西向古邯郸道,门前的“双龙戏珠”琉璃照壁与门上“邯郸古观”大匾相对辉映。入门八仙楼阁迎面而立,门阁间南侧影壁上镶嵌“蓬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传为出自吕洞宾仙之手,所以产生许多神奇故事。影壁对面是通向中轴建筑群的丹门,上原有明嘉靖帝朱厚熜题匾“风雷隆一仙宫”。丹门北为中院,院内建有八角攒尖的八卦亭,恬静典雅,四周为莲池,入午门依次座落着钟离殿、吕祖殿和
卢生殿,钟离殿内有汉钟离像,四壁配置神仙故事壁画。殿前西侧建有钟楼和鼓楼。出后门便是主体建筑吕祖殿,暖阁内有吕洞宾大塑像,四壁也将配画神仙故事。绕暖阁出后门,便是吕仙超度晤世的卢生殿,内有青石雕成的卢生睡像,头西脚东,侧身而卧,两腿微曲,睡意朦胧,惟妙惟肖。殿前回廊壁上镶嵌着明清时代的碑碣。中轴线两侧是清末为慈禧、光绪兴建的行宫。组建间有后海、假山、亭榭以及奇花异草,环境幽雅清静,历代为官僚军阀游览避暑之地,现已对外开放。是内外游人欣往游览之地,龙其是旅邯日宾必须参观的地点,他们认为到了河北未看邯郸黄梁梦,是个大遗憾,有的是利用休息时间另加旅游点,专程前来参观的,今年8月,日本鸟取县一行七人就是这样的。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中外游人30万。
(十四)妙觉寺舍利塔:
位于武安城内,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始建于北宋。塔高38.71米,共13层,全部砖砌。平面呈正八边形,每边长3.4米,一、二层较高,以上逐层递减。此塔造型玲珑,古朴典雅,外观挺拔秀丽。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较短,檐上覆盖筒瓦、板瓦。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朵数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层增建平座,二层四面有假窗。塔分内外两层,塔心为八角形的塔柱,内外层之间留有通道,可拾级而上达第九层。由于塔身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柱托着塔刹。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一方室,为置佛而设。主塔基下,以古代陵墓的地宫为借鉴,而修建了坚实的地宫,用来埋葬佛骨。现在塔的下部被土埋没,整个塔身已倾斜。
(十五)桃园山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位于武安县北部翟家庄乡魏家村东的桃园山之腰上,距县城24公里。大约为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建造,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属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窟为石灰岩,系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石洞坐东面西,西边是山,两山之间是桃园河。洞口高约3.5米,宽约2.8米,距山脚约100米。洞深约六七十米。中间有拐弯,外面宽,往里渐趋变窄,洞内四壁多有裂缝以及石钟乳。从洞口向里约进15米,洞之南壁和北壁刻有佛龛及造像,龛高30至50厘米,宽20至90厘米,共有佛龛112个,刻像164尊。每龛刻像大都为一尊,也有两尊、三尊、四尊的,大都有莲座。此截洞壁通施彩绘,佛像造型美观典雅,雕刻细致精巧,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十六)定晋岩禅果寺遗迹
定晋岩禅果寺遗迹位于武安县西北部活水乡沟村的定晋岩下,距县城35公里。始建于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至今已有1760多年的历史。属省文物保护单位。
定晋岩禅果寺初建时规模较小,直到700多年后的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4年),才大兴土木,后经多次扩建、重建,寺院规模逐渐扩大。禅院所处,山势险峻。当时松柏青翠森蔚,梵王宫殿壮丽,高僧出没,游人不绝,其胜景有碑刻记之。
定晋岩禅果寺之盛期一直延续到清末,直到抗日战争前夕,寺内尚有僧人20多名,1943年始散,寺随之被毁。现仅存石碑碣19通,
具有研究价值的有:五代后唐天成年间的重修定晋岩禅院千佛邑碑,俗称“透影碑”;明代张镜心草书碑二通,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还有石佛五尊,其中有三世佛、三头六臂佛等。北岩中部有一座明代嘉靖五年建造的三级四角方形石塔,每级中空,内外有浅雕,高达14米。定晋岩下有一座小桥,名曰“乌龙桥”,为明代建筑。山下还有明代灵骨塔林,是古时埋葬和尚的陵墓。定晋岩禅果寺遗迹是新开辟的京娘湖风景区的十八景之一,具有开放旅游价值。
(十七)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市区中心,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中央领导人题词和碑文最多的一处革命烈士纪念地,是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地区的原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军区的革命烈士而建成的。于1946年3月边区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在邯郸建设烈士陵园,并于同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陵园分南北两院,占地320亩。
北院:以园为主,民族形式的雄伟建筑群,分布于苍松翠柏之中。大门横额镶嵌朱德题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入门迎面而立的是高达24米的烈士纪念塔,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尚光荣。“东、北、西三部分分别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题词。塔的最高处是包金制作的五角星,象征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塔北是人民英雄纪念墓,内有317名团级以上的英名录,与墓体相连的石碑上刻有刘伯承、陈毅、徐向前、邓小平等的题词。纪念墓东是高大雄浑的左权将军墓,墓前的牌坊横额为谢觉哉题词
“人民共仰"。牌坊下的汉白玉墓碑上是周恩来亲手写的“左权将军之墓”六个大字,墓旁有朱德写的挽词和彭德怀写的墓志。左权将军大墓两侧有附墓六座,分别安葬杨裕民、何云、高捷成、赖勤、张衡宇、陈光华,墓旁各碑记载了烈士的生年经历。东北部为烈士纪念堂,内部陈列着部分革命先烈的遗像、遗物,西北部是刘伯承题名的陈列馆和”四八“烈士阁。
南院:以陵为主,有纪念亭、纪念碑及烈士墓,墓区内安葬着团级以上的干部和边区著名杀敌英雄,战斗英雄约200名。南北两院的主要建筑和墓葬都有镌刻的中央领导题词。
烈士陵园建筑雄伟,松柏长青,既庄严肃穆,又典雅壮观,这座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为古城增添了无限光彩,烈士的高尚革命精神,永远鼓舞人民继续前进。每年清明节,晋冀鲁豫四省的青少年及北京部分大学的学生前来瞻仰烈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十七)伯延、冶陶革命纪念地
邯郸革命文物也很丰富,分布在武安伯延、冶陶镇的革命文物便是其中之一。日本投降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边区首脑机关由山区转向平原。由于武安地势极为重要,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曾两度进驻武安。
1945年11月至46年2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和边区政府由涉县迁驻伯延镇及附近村庄。1946年迁入邯郸市。由于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军区大举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紧急备战,于同年年底,边区首脑机关迁驻武安县城西南30公里的冶陶镇及其附近的三王村、
什里店、王二庄等村庄。194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整党整风和土地工作会议,同年还召开了大军南下会议。直于1948年4月迁到平山县。此外,涉县还有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政治部所在地。
(十七)古城一条街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内外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它仍然显得古朴幽雅。尤其是被群众称为“城里”的一条街,更保存了古城的许多特色,城中有乾隆十年创建的邯山书院。城南有清末慈禧、光绪帝回銮时的行宫。城里居民多属老户,不论是明代兵部尚书张国彦、清代进士王琴堂的名族大户,或一般平民的住宅。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四合院形成的平房,屋内外设备以及风俗习惯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形成了古城一条街。
四、古城外围的名胜古迹
古城外围还有不少著名文物古迹,如磁县城南三国北齐时期的百余座大墓,磁县东魏北齐的三大古碑,永年后赵石虎时的朱山刻石等都很有名。更有依山(后凤凰山)而建,别具特色的涉县娲皇宫,该建筑分四层院落。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院落,内有娲皇宫、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及北齐石窟等。这些均建于高达7米的山壁台上。其中以娲皇宫(奶奶阁)为主体,它是四层楼阁式的建筑,阁后面用数道铁索把阁与山壁相连,这里群山叠翠,建筑奇特,是游览圣地。还有扬名中外的临漳县西南部邺城三台遗址,该城建于东汉建安9年(公元204年),是曹操击破袁绍后营建的都城,称邺北城,东魏高欢在城南营建新城称邺南城。邺北城之西北尚存三台残部,原
台据记载“巍然崇举,其高若山”。铜雀台居中建于东汉建安15年,金凤台在南,建于建安18年,两相距六十步。冰井台居北,建于建安18年,相距也六十步。其中金凤台遗址长百余米,宽50米,高约10余米,其它两台仅有残迹。
(1978年由邯郸市内部印刷《邯郸名胜古迹介绍》供参观用)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21:1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城邯郸概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城邯郸概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