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史铁生的母亲)
20222023
“古代文化人物、现象评述类”作文
审题指导和范文研习以及强化训练
陈春
(一)“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
暨“权衡比较选择类作文专题立意思维和思路构建”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思维指导
“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暨“权衡比较选择类作文”审题指导:
1.题目的任务指令有哪几个要点?其中最重要的写作指令是什么?请在题目中划出,并思考在作文内容中如何落实。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全国卷Ⅰ】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班级”和“读书会”:任务指令”中的“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强调的是写作的对象感。“我”面对的是本班同学,很显然是“我”的同龄人,包含了根据“本班同学”的特定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策略问题。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也是真实的写作情境。“读书会”就是“读书报告会”,是一种在于拓展视野、宏观思维、知识交流、提升生活的活动,活动宗旨当然是交流读书的感受。这也是写作情境的设置。
(2)展开讨论:围绕“上述材料”就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及后世评价展开讨论,这是讨论的对象,不得超越这一范围。不能超越材料所叙述的,有的同学从历史事实出发分析人物,与材料没有关系,这是偏题作文。而“展开讨论“意味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意味着要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或成立性,说理要有力量,才能让自己的观点在读书会发言中被认同和肯定。
(3)对哪个感触最深:“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就包
20222023
含了“权衡、比较和选择”思维任务。三个人身上体现了不同的精神品质,不是此是彼非的关系,但是你只能选择一个人来写,只能从材料出发,分析和阐发他身上的精神品质、思想境界、才华能力等在三人比较之中最为突出,最为优异,最难能可贵,最有价值和意义,最为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对青少年最有教育意义,最有启迪价值,最易于学习获得等。三人中谁具有上述的品格、特质,就意味着最有价值,就意味着你对他的感触“最深”,选择他才能言之有物,写得深刻。
这就是写作的核心指令,只选取一人谈感触不及其余两人,不能体现比较、权衡、选择,不能突出“最”字,是偏题作文。
梳理材料中人物行为,分析其优点,形成感触,形成比较:
齐桓公,他的身份是君主,是齐国的掌舵者,在齐国崛起的考试中,它是如何作答的呢?从材料中我们看,他“装死逃脱”,说明他是一个机智的人,懂得隐忍,随机应变。即位为君后为了成就霸业,他能重用差点射杀自己的管仲,说明他是一个志向高远、胸怀宽广、不计前嫌的人,最终也因为善于用人而成为“五霸之首”。
第二个人,管仲,他本是公子纠的辅臣,带兵阻击小白是职务行为。当历史重新给了他机会后,他却能很好把握机会,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恪尽职守。也说明硬核的人生是需要实力的,鲍叔牙之所以举荐管仲,齐桓公愿意摒弃前嫌,重用管仲,就是因为“管仲之贤”,也是因为他有治国之能,强国之术,才能君臣风云际会,大展宏图。
第三个人,鲍叔牙,“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所以司马迁赞扬其能“知人”。这里表现出鲍叔牙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为国荐才,忠诚国君社稷的无私的品格。表现其明于自察,谦逊退让的品格。当然这是真正的友谊,成就朋友的人生和事业,甘处其下,努力配合支持,难能可贵。
(4)发言稿:“写一篇发言稿”就要符合发言稿的内容、语言要求。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但发言内容要来自作文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见解精辟深刻,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可多用修辞,还要考虑用词的口语性特点。
思路建构指导既范文研习
“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暨“权衡比较选择类作文思路构建”常见模式:
开头:称呼语开头,点读书会这一情境,分析材料,形成比较,表明自己选择对象,要用“××(人)的××与××(品格、优点、特质等)令我对他感触最深”之类的语句鲜明凝练地亮出论点,单独成段。
主体:结合材料分析所选人物的品格、优点、特质的意义和价值,从历史意义、当下价值、对青少年的精神引领和人格塑造等角度,形成三四段文字,这些段落之间意义上衔接或递进,要突出人物品格对当下对未来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是评述人物复述历史。具体指导:
① 形成两三个分论点。
② 两三个分论点之间要体现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注意衔接性。
③ 分论点中要注意点出人物品格、优点和特质的价值、意义,要概括。要明确。
20222023
比较:与其他两人比较,既能肯定其他两人的优点,更要突出自己所选人物意义和价值超过他们,当然这种超越是着眼于某些角度的考量,并非否定和贬低另外俩人。“比较”其实也是写作的主体部分,只是为了回应写作指令予以突出,单独列出而已。
表达句式:虽然××(人)的××与××(品格、优点、特质等)也令我敬佩不已(深有感触),虽然××(人)的××与××(品格、优点、特质等)也令我深有感触,但相比之下,××(人)的××与××(品格、优点、特质等)让我感触最深,然后两三句话总结主体部分的内容,突出所选对象的精神品格的意义和价值,扣情境,突出当代青年最需要,时代最需要。
情境式互动是加分点
结尾:明确自己的观点——对谁感触最深,发言结束,致谢同学,运用佳句美段结尾。
范文研习
01为鲍叔牙的人性之美点赞
同学们:
今天班级举行读书会,纵论春秋风云人物。老师的意图很明显,举办这个读书会,就是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不忘历史,走好前行的路。
三个人物,各有千秋,为此,孔子和司马迁都对他们做出了评判。我赞成司马迁的意见,为鲍叔牙点赞。
我点赞鲍叔牙的知人善任。在那旌旗猎猎、猛将如云的年代,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战不旋踵。鲍叔牙没有管仲那样搴旗斩将的勇猛,在运筹帷幄上,他也略逊一筹,但他知人善任,果断建议齐桓公重用管仲。
我点赞鲍叔牙的甘居人后。本来他与管仲是棋逢对手,各事其主,但为了国家的崛起,他把管仲推到了自己的前头。私欲不可以胜公议,为了公,必然要忘私,他在公与私的天平上,掂出了孰轻孰重,因此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鲍叔牙的这种选择,凝聚成一种优良的品德。这使我想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代仁人志士共同的道德观。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鲍叔牙的政治品德在当时是非常过硬的,他以忠于岗位、忠于职责、忠于使命,赢得了史家青睐。千年的历史也作了充分的证明:唯有品德,可以开成功之门,收成功之果。反之,品德衰亡,一个国家亡国灭种也就不远了。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鲍叔牙能有如此的选择?
除了他胸怀大局,有振兴齐国的雄心壮志,以及他的绝对忠诚外,还有他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他相信,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齐国也不例外,只要重视人才,励精图治,齐国的崛起梦完全可能实现。他善于从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狼烟四起,刀光剑影,这是不确定性,但人自身的素质和主观能动作用就是确定性。一个人、一个国家,只有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才能愈挫愈勇,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崛起,因此不确定的是非常之事,确定的是非常之举。他把管仲推到了复兴霸业的聚光灯下,就是彪炳史册的非常之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使我相信品德的力量。我前一向正好读了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被文中“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打动。我想,共产党人的道
20222023
德观、价值观应该比古代的士大夫要先进和高尚。由鲍叔牙的境界,我也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咏梅》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前行的力量。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传统文化是历朝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文明演进的产物,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面临新的历史任务: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民族复兴迈步。我们一定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将文化传承束之高阁。开卷有益,我们要多从历史典籍中吸取智慧,这是我参加今天读书会要大声强调的。今天这样的品评历史人物的班会很好,希望语文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开,大家各抒己见,一定会擦出思想的火花,我们会成长得更快。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同学们的聆听。
02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的班级读书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和鲍叔的超级君臣组合齐心协力成就一代霸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三个人之中,管仲的才华令人折服,鲍叔的胸襟惊叹世人,我最为欣赏的是领头人齐桓公。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且听我一一道来。
野蛮的武力千篇一律,敏捷的智慧万里挑一,这是我为齐桓公打CALL的第一个理由。在归国夺取王位的艰险之路上,当时还被称为公子“小白”的齐桓公遭遇对手阻击,被管仲射中,他却灵机一动,机智应对,装死逃脱,成功麻痹对手,为胜利夺取王位赢得了时间。
我们追寻梦想的旅程,会面临很多新问题,没有坦途。我们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甚至是生命危险。如何应对这些意外,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能是见招拆招,机智应对,化“意外”为“精彩”,化“危机”为“转机” 。齐桓公在这里为我们做了示范。
不计前嫌君臣友,得理饶人将相和,这是我为齐桓公打CALL的第二个理由。管仲是对手的手下,齐桓公又差点被管仲射死,要是我,抓住管仲之后,先给他一顿酷刑再说。不能快意恩仇,隐忍与成功有何意义?所以我现在成不了齐桓公那样的不计前嫌化敌为友的英雄。
在干戈与玉帛之间,在仇恨与宽容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容易顾此失彼,这大概也是我们人类困惑苦恼的原因之一。像齐桓公这样真正的英雄总是宽宏大量的,他们把仇怨轻轻抹去,一笑泯恩仇,用爱和宽容征服人心,所以能成就泰山之大、河海之深的丰功伟业!如果我们想做出一番事业,就要修炼出博大的胸怀。
群贤毕至成伟业,智士汇聚为民生,这是我为齐桓公打CALL的第三个理由。老师鲍叔有才华,用;敌人管仲有才华,用。管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光靠领导人,还需要很多人才,齐桓公不以一己之爱憎,从国家的需要出发,选贤举能,令人佩服。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
20222023
等,无不是有一个为国为民求贤若渴的好领导人和一大批璨若星河的文臣武将。
齐桓公为什么能做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源于他有一颗使国家强盛的心,所以能磨砺自己,同时采用正确的治国之策和用人之道。齐桓公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年代,人才最宝。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需要重视人才任用人才。我们青年学生需要把自己锻造成才,这样才能担负起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
齐桓公,我为你打CALL!在座的诸君,我也为你们打CALL!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15:2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资料 “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写作指导(陈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资料 “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写作指导(陈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