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团团是谁)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之耻国人皆有耳闻。
甲午即1894年,道光二十年。甲午非一战而决胜负,共有三战。中日朝鲜半岛牙山海陆战、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以及中日威海卫海陆战,战争始因,因日本早有侵略之野心,蓄谋已久,筹划周密,因此清师败绩,实非偶然。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民族之幸。
《甲午殇思》是由我国海军将校撰写的关于甲午战争的一本反思文集,书中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从宏观战略,制度层面到具体的海军将领行为,都带有理性的分析以及历史的包容,并且没有一味苛求古人,既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又对北洋水师的将领客观看待,着实难能可贵。读完书,令人对甲午战争的历史确实有更深的认识,让人充分认识到甲午战争更多的是败于战场之外,也让读者能面向历史走进甲午再面向未来走出甲午。
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竟被一个领土小,资源乏,人口少的岛国百般欺辱,这是中华民族史上最惨痛耻辱的一面。国无凝聚力,人心无理想,清延腐败是根源。如今,回顾甲午120年的历史,可向国人敲响警钟,不忘血泪史,激发人们奋起向前的拼搏精神,着实让人无比欣慰。
转眼看看我们这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社会,把挣很多的钱当作理想的孩子们,将来可能成为卑躬屈滕、溜须拍马的官员;也可能成为留在国外永不回乡的“人才”。是“真小人”成为英雄,
大丈夫成为笑柄;是“仁义道德”成为“迂腐”的代言词;是人们都患上了“社交强迫症”拥有一大堆朋友,却遗忘了“知己”的含义。我们听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气,也看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正气有种叫做人格魅力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有种叫做“民族精神”的正气逐渐抽离我们的躯体。
甲午战争让我们从历史中得以反思,而反思历史,也是反思自己。我们虽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却是能做到“独善其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之才。真正做到以祖国为荣。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04:3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甲午殇思》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甲午殇思》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