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剪纸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5-04-19 04:56:33 阅读:9 评论:0

2024年3月5日发(作者:补录志愿)

中国剪纸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xxxx大学 xxxx系08级 xxxx班 xxx

指导老师:xxx中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丰富与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能为文化事业的书籍设计提供丰富的养分、智慧与经验技巧,同时分析了中国传统元素以及中国剪纸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和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原因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传统视觉元素 中国剪纸 书籍设计

一、“书籍设计”是中华书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书籍设计由英文“Book Design”而来,仅从字面理解,也许难把它和中华书籍文化相联系。因此,有必要正本溯源,探究书籍设计的内涵。实质及对我国当代书籍艺术和书籍出版行业的影响。

书籍作为文明的物化载体,其形态一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或许将来,书籍已经完全不是现在的模样,但是我想书籍的灵魂一定还在,承载、传播文化的功能亦不会湮灭。

图1经简牍 图2 经折装

图3 线装

二、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分析

所谓“传统视觉元素”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以儒家 思想文化为基本内涵的、包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文字和图形体系。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是针对中国视觉元素的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视觉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视觉文化遗产。而从传统视觉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视觉元素。

伴随着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目前世界各国的设计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把传统视觉元素运用到设计中,以便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在这方面,日本、韩国和北欧设计师取得了很大成功。我国的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很多设计师积极探索,把传统视觉元素融入设计,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分类与内涵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包罗万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可观的表演艺术,如舞蹈、戏剧、民俗祭祀活动、各项传统体育运动等。2.可观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传统国画、装饰纹样、书法、民间剪纸、民间年画、脸谱等。3.传统建筑、传统雕塑和民间工艺品。无论是民间美术还是宫廷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文人墨客、艺人、工匠的实践,都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新文明是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表现出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元素对于现代书籍设计是难以

2

割舍的。由此可见,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和现代人的审美欣赏习惯进行融合与创新,设计注重内在的含蓄甚于外在的形式,才是书籍设计的必由之路。

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丰富与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能为同为文化事业的书籍设计提供丰富的养分、智慧与经验技巧,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可以滥用传统视觉元素,简单的照搬和复制传统视觉元素,这样种做法绝不适合书籍设计朝着健康正确审美的方面发展。相反,要在现代籍设计中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到了解中国精神的象征、中国文化的与审美思想,这样在设计时才能做好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书籍设计理论的有效融合。

1、中国精神的象征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和生存与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体现中国民族文化与民众心理的巾国精神,如:吉祥喜庆、平安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都可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精神食粮。

2、中国文化内涵的表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精髓中最深奥难知最广博的核心就是‘人人合一’的精神,其源头处即是老子《道德经》,本意应是追求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一思想文化内涵对中国各领域影响深远。如刘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土要论述了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在文学创作中的关系,这种“情景交融”创作模式是华夏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而在绘画、艺术设计上则表现为“物我交融”的思想精髓。

3、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物我交融”思想在艺术设计上的要求就是神在象外、象在台外、言在意外,意思就是说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将客观事物形体和精神内涵做到会意在心、成竹在胸后,依照自己的观察体会即兴发挥,随意而就,洒脱自如,

3

“以意写神”。书籍设计中的承传、应用以及创新这种方法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以及在设计审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韵的书卷气设计风格就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艺的瑰宝之一,它凝聚了普通民众集体的智慧并流传至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艺术跟西方艺术相比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讲究“境生象外”的意境美。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都源自我国传统文化追求尽善尽美、幸福美满的审美思想。我国民间剪纸图案是伴随着民间民俗活动而产生的,但由于剪纸的材性决定了它不容易被保存,。

剪纸艺术造型并不复杂,而是通过夸张写神的图腾造型,以简洁概括的特点,透出一种独特的清新淳朴的气息。传统剪纸造型以有生命的花草、动物与自然万物为主题自由意想,天马行空的大胆取舍、变形改造,可谓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例如陕北美术剪纸中的抓髻娃娃,一种图腾式的造型是“喜娃娃”,正面站立,呈生育姿态,脚下是双鱼与笙的符号,还有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和以鹿为图腾的。

图4抓髻娃娃 图5龙图腾 图6虎图腾

4.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4

4.1.1、传统民间剪纸的材质

传统的民间剪纸一般采用价格低廉、纸质轻薄的大红毛边纸来剪刻。中国民间剪纸正是由于材质、工艺、手法的不同,从而跟其他传统民间艺术相比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视觉表现力。

4.1.2、传统民间剪纸的主题

传统民间剪纸在最初诞生之时,更多的是在关乎生死祭祀、庇佑祈福等民俗活动中以旗幡的样式出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民俗礼节被人们省略了,但反映夫妻恩爱、祈求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等,仍是民间剪纸的几大主题。

4.1.3、传统民间剪纸的题材

传统民间剪纸是依附于民间民事活动而产生发展的,它的表现题材十分丰富,像花鸟鱼虫、禽兽,瓜果,还有神话、民间故事、传奇人物、器皿造型,以及符号和吉祥文字等都能入画。民间剪纸更有很多口诀流传下来,像“剪纸好比藤爬树,要有花,有叶,有茎。”剪纸绞的好,似进百花园。

4.1.4、传统民间剪纸的手法

传统民间剪纸的工具主要是剪刀。随着剪纸的发展以及批量生产的需要,出现了刻刀。刀刻工艺更有利于表现剪纸精致的细节。再借鉴一些其他领域的染色工艺,从而使民间剪纸从纹样和颜色都有了很大的变革。而纸这种材质本身表现力极强,可搓可揉可撕可染。利用人工手撕的方法做庄;的“剪纸”作品,相比较其他工艺制作的“剪纸”更粗旷。

“剪纸”一词发展到如今,其“剪”字已经不是实指。随着社会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像刻刀、激光雕刻机等的介入,现代的剪纸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类平面纸工艺的代指。

4.2传统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

4.2.1剪纸图案的视觉效果主要依靠阴形和阳形共同作用来完成,所以在剪的过程中,要求阴形和阳形各自相对独立完整,既表现各自完美的视觉形象,同时又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轮廓中。从现代几何构成的角度来看,

5

构成剪纸阴形和阳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即点、线、面。剪纸就是依靠剪刀裁剪出来的这些有限元素变化出无穷的花样来

4.2.2剪纸的图案一般都是多种图案、多种题材的组合套用。这种组合可以是图与图的组合、图与文字的组合,也可以是人物与动物、动物与场景的组合等。为了丰富表达,剪纸多采用不同散点式的花叶来装饰边角,使得数种纹样巧妙地结合,组成丰富且别有情趣的画面。有的甚至采用现代拼贴组合的表现形式,抽取不同物象的局部特征,组合成新的图形:如鱼身娃娃,以及传统中的龙凤、麒麟等,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4.2.3传统的民间剪纸都是艺人在未打草稿的基础上用剪刀在纸上一蹴而就剪出来的。剪纸更多是艺人主观的表达,这一点成就了剪纸特有的造型逻辑——不受真实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表达处于不同视域的内容。

4.3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它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实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的需求类别被逐渐细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新兴设计行业的产生。而将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与书籍设计领域结合就如同给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剪纸特色的书籍设计作品来。

4.3.1在当代书籍设计应用中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材质的拓展

现如今,书籍设计领域相当广泛,不同的设计师利用不同的材质和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设计需求,所以将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与书籍设计相结合,首先可以考虑利用书籍设计领域中独特的材质来表现剪纸艺术的风格。

而现代的剪纸画在材质上已经拓宽了传统剪纸的界限,可以采用保存寿命较长,质感坚挺,厚度较大的特种艺术纸,甚至利用现代科技做出具有磁性的剪纸画,方便重复粘贴。甚至可以打破纸的界限,用金属、纺织面料等来表现剪纸的效果。著名回族剪纸家郭献忠推出了剪纸版的《石塘风情》,郭献忠表示此书出版“表达对生我养我的乡土之情怀和眷恋”。

6

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为《石塘风情》题字,称“郭献忠是海洋人,海洋有剪纸族,郭献忠是带头人。在郭献忠的金刀下,巧妙无比地反映了海洋生活的无限美好!听罢!海洋人的大奏鼓又响了!” 而不久后剪纸家林荣文首度在镀铜金属薄片上镂空,创作了一组《石塘风情》的金属剪纸,这组作品材料新颖,技艺独特、精湛,内容丰富,一面世就引起广泛关注,好评连连。

传统的纸张很难永久性保存。林荣文的金属剪纸,不仅克服了保存难的弊病,而且容易携带,陈列、展示,富于质感。据悉,我国在镀铜金属薄片上镂空创作剪纸尚无先例。林荣文独创的金属剪纸,点如针尖,线若游丝,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堪称中华一绝。

4.3.2在当代书籍设计应用中对传统民间剪纸纹样的创新

传统民间剪纸的材质决定了它的外部轮廓必须完整不能刻断,所以民间剪纸艺术讲究“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它不允许形的破碎,无论阴形、阳形都要独立完整。这一点发展到今天也成了剪纸纹样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已经不受这种限制,我们可以根据主体形象的需要,在不破坏纹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随意的变化删减。将现代构成方式引用到剪纸纹样的构图中来,表现简约或繁复的风格。

吴红的《名人说宝鸡》一书就是将书法与剪纸相搭配,剪纸采用的是红色传统图形凤凰和“宝鸡”二字的组合,再配上潇洒的行书墨字“名人说”。将历史与民俗用文字连接起来,提升了该书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图7《名人说宝鸡》

4.3.3在当代书籍设计应用中对传统民间剪纸色彩的创新

传统民间剪纸颜色一般以大红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大吉大利的心理和传达喜庆的气氛,而在现代书籍设计领域运用剪纸风格的

7

图案,其色彩就可以千变万化,还可以更多地与当下的色彩流行趋势结合。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已形成独特的色彩原色观念。无疑传统的“色”同“形”一样,给设计者带来无穷的创作灵感,沿用至今可以说被设计者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中国书装设计作品就是根据中国民间剪纸、京剧脸谱、民间泥塑、古代服饰等传统颜色进行的再创造。《中国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丛书,在整套丛书设计中,书脊裸露锁线,大胆使用民间年画鲜艳的原色,强调夸张对比,呈现色彩缤纷的视觉张力,是色彩应用中的杰出典范。另有吕胜中的《小红人的故事》一书,以剪纸的图形作为设计元素,用色上借鉴民间剪纸的色彩语系,单纯凝练,简约鲜明,红黑对比的色彩效果非常夺目。该书的整体设计从函套至书芯、从纸质到装订样式、从字体的选择到版式的排列,无不浸染着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中祈福、纳祥的艺术色彩。同时,整体设计通过纸张所体现的自然之美与剪纸的肌理、触感以及传统线装工艺所表达的独特美感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阅读氛围。设计师正是由于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元素与书中展现的乡土文化浑然一体,采取了“兼收并取”为主的设计方法,带给读者安逸、平和的心理感受,进而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了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8《小红人的故事》

4.3.4在当代书籍设计应用中对传统民间剪纸内容的创新

剪纸本身与皮影戏、风筝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视觉印象、历史符号而存在,且具有中国本土的地域性和故事性。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我们在应用剪纸元素的同时还可以将其他传统以外的元素融合进来,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再如张波的《本色榆林》一书,榆林是陕北名城,封面书名设计采用

8

陕北剪纸形式进行表现,将文字与具有陕北风格的人物形象相结合设计出书名logo,并以此为书眉,贯穿全书。整个设计让人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纯朴的民风、广阔的大地、嘹亮的歌声……

图9《本色榆林》

4.3.5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单色剪纸

⑴阳刻剪纸 :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⑵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

⑶阴阳结合 :阴阳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主次更加分明。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⑷剪影 :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轮廓的美和造型。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说,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英国民间流行的“剪影画”就是用黑纸剪出物象的影子,用黑影构成了画面,这种剪影画后来还发展成为一种电影的形式。前民主德国的剪影片《山神与打谷者)就是其中一例。中国早期的皮影戏与剪纸艺术实际上也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所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独具一格的。

彩色剪纸 ⑴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

9

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槁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布等一些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广东佛山一种“铜衬料”就是以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位分别衬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富丽堂皇。⑵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如果要好几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色干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 中国浙江平阳的染色剪纸,在继承蔚县的传统点色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结论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自己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在现在看来近似一种程式化的表现,这既是特点又是限制。而将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书籍设计领域中,我们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对其删减,使两者优势互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今天,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不断推陈出新,另一个双赢的途径就是与当代书籍设计等相结合。而我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也正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所以当时代变革发展到今天,现代设计与民间传统艺术的结合就有一定的必要性。

10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工作者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书籍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

2、李泽厚 《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白庾延 《中国绘画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期刊网 2007

4、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5、黄红 《剪纸艺术》 武汉出版社 2005

6、《美术之友》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7、《美术观察》美术观察杂志编辑部出版 2011.9

11

本文发布于:2024-03-05 12:0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剪纸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剪纸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pdf

标签:剪纸   传统   设计   中国   民间   书籍   艺术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