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

更新时间:2025-01-11 07:37: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函件格式)

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在这种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适应性也变得很强。入乡随俗的同时,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但是,普通话依然占据着最主要的部分。因为,即使在你与之格格不入的情况下,只要会普通话就不会有沟通的障碍。毕竟,普通话是全国推广的语言,它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现代普通话的发展是日积月累的成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了今天的局面,它是不断的演变而来的,通过扬长避短而最终确立。

在普通话之前,古人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它并不是今天的汉语拼音系统,而是在上古、中古、近古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那我就从书中总结一些有关其演变和发展的知识。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科学,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代汉字的读音,归纳出各个历史时代的语音系统,再通过比较,来研究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它可以指导我们探索普通话的发展和由来。

了解普通话的演变首先要了解之前的所有的音韵学的大概知识,比如:以《诗经》等先秦文献为研究的主要材料,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古音学;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今音学等等。在这之前要牢记和掌握音韵学的三十六字母,它是学习和了解古代音韵学的基础。

广韵到普通话的演变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来仔细相比较,包括声

母、韵母、声调的比较等等。《广韵》首先按四声来分卷,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卷又分为“上平声“卷和“下平声”卷,所以共五卷。而且在那个时代没有“阴平”和“阳平”之分。《广韵》的注音方式是在每一个纽的首字下的注释后面注出反切,其余的同纽字音同,也就省去不注了。而汉字注音是在字上面用声母加韵母加声调来注音。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现代汉语声、韵、调形成的过程,理清现代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彼此参差的复杂关系,更好的了解普通话的慢慢确立的过程。

第一,在声母上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古汉语声母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浊音清化”。中古的全浊声母有“并、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10个,这10个全浊声母到了元代,在北方方言中已经全部变成了清音。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浊音清化这一语音现象也就继承下来了。

古全浊声母字中今天普通话读塞音和塞擦音的,如果古为平声,今读为送气清音;如果古为仄声,今读为不送气清音。中古的全浊声母在普通话中全部清化了,并不等于普通话中就没有全浊声母了,因为普通话中又出现了一个Z声母,它是全浊的擦音。

第二,腭化音【J Q X】的来源。现代普通话的舌面音【J Q X】是从中古的“精、清、从、心、邪”和“见、溪、群、晓、匣”两组音分化出来的。由于全浊声母的清化,精组只剩下“精、清、心”三母,见、晓组浊音清化也只剩下“见、溪、晓”三母。

第三,卷舌音【Z C S R】的来源。卷舌音是《切韵》声母系统中所没有的,这是古今声母区别的一个明显标志。但是,从《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中可看出,除【Z】来源于中古的日母外,其余的卷舌音都来源于中古的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

第四,轻唇音【F】的来源。普通话的轻唇音声母是从中古的重唇音中分化出来的,就是中古的“帮”、“滂”、“并”母分化的。在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的时候是有条件的,即在合口三等韵前则变为轻唇,在其它韵母前则仍读重唇。

第五,新增零声母字的来源。零声母字在《切韵》音系中只限于“影”母字,在普通话中零声母字则大量增加了,除了影母字外,普通话的零声母字还有五个来源,这就是:“喻”母(喻四)、“匣”母中的于类即喻三,还有“明”母分化出来的“微”母,此外还有“疑”母和“日”母。

从中古音到普通话的演变和发展在韵母这一块的复杂应该也不亚于声母的,在研究中古音时,《切韵》音系的韵母是142个,而现代普通话的韵母是38个。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变化是很大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总的趋势是合流归并。从中古音系韵母到普通话韵母的几个主要变化体现在,入声韵的消失、鼻韵尾的减少、等呼的简化、主要元音的归并、韵母的分化。

入声韵演变到普通话,塞音韵尾全部消失,原来属入声的字全部合并到阴声韵的四声之中。到最后,在普通话中,入声韵尾全部消失。

等呼简化方面,广韵里206韵分为十六摄,又将摄分为开口呼和

合口呼,将呼分为四等,所以中古音韵母有两呼四等。到了近古时期,等的差别泯灭了,原来的两呼四等变成了“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中古语音发展到后来,为了方便快捷,中古韵母的主要元音(音值相近的)在现代普通话里一般都合流了,从而使普通话的韵母发展到最后只有38个了。大体上主流是合并,也有一些分化,比如果摄的分化、假摄的分化、止摄中的支脂之三韵韵母的分化。

在普通话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声调也是在变化着的。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发展到今天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的平声现在念成阴平和阳平,上声念成上声和去声,去声至今没有变化,入声的变化在四声中全部都有。其中有一些规律可循,清声母平声字变成阴平,浊声母平声字变成阳平,全浊声母上声字在普通话里都变成了去声,古入声消失分派到现代的四声调中了。

通过从声母,韵母,声调这三方面,来对比中古音和普通话的差别,慢慢总结发现中古音到普通话的发展和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验证来达到今天的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的局势。

秋思

日露衔暮霭,虫鸣竟日稀。

霜华了无意,烟雨转空濛。

玉手起素缟,处处怜青丝。

离人心上泪,摇落一池秋。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6:1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古音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与演变.pdf

标签:普通话   声母   发展   演变   韵母   语音   中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