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11 20:04: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秋季作文)

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相关内容,我们大家来看看。

普通话是针对规范化来说的。普通话同时又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它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主要由以下原因:

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考虑到新中国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区的人都说普通话,况且其作为官话有一定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的汉族人虽然有自己的方言,但是也能说少许普通话,因此为了稳定大局,新中国顺势就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1 / 9

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2 / 9

普通话(Mandarin)是国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一个国家的主流语音,各国都有自己的普通话(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越南、日本等等,都是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国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中国的普通话即中国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商代

据记载当时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都已经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愿。

周代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自此,洛邑的语言就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孔子在鲁国3 / 9

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

秦朝具体用什么语言无法考证。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晋代

西晋承袭汉代,以洛语为国语。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东晋迁都建康,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为南朝沿袭。

隋代

最早能够找到的官方推广共同语政策在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汉族习俗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心想恢复汉族礼乐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复汉族文化的举措,其中包括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

唐代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事实上,根据中古音韵所拟的唐诗读音,便与今日的粤语极为相近,指粤语为唐代正音并不为过。

4 / 9

——参见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之附录《唐诗拟音举例》,中华书局,1956。

宋代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而在北宋亡国后,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

元代

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代盛行杂剧和散曲,这是两种接近口头语言的新的文学形式。

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都是大都人,他们的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反映出当时大都话的面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因此,大都话成为近代普通话开始形成的最原始基础。

明代

元代将近百年的统治使得传统的汉人的礼乐风俗、语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明代以后,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使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元代所编的《蒙古字韵》仅存十五韵,失去了传统汉语的特点;所以当时的语音距离唐宋的二百零六音韵体系甚远,而更接近现在的北方话和普通话。

5 / 9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第八年,命乐韶凤、宋濂参考典籍中的《中原音韵》和中原雅音,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明史〃乐韶凤传》记载:‚八年,帝以旧韵出江左,多失正,命与廷臣参考中原雅音正之,书成,名《洪武正韵》‛。《洪武正韵》所平、去、入分部与《中原音韵》相类似,不过它对入声的处理则有所不同。对于此书这种保留入声韵和全浊声母,音韵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张世录、王力等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因为此书的编者不敢完全推翻历来极为通行的旧韵书。二是因为编者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若不是精通音韵且熟习中原之音,就难免受方言影响。同时元代的《中原音韵》是否有入声和全浊声母存在争议。

清代

清朝入主中原,汉人仍说汉语,部分汉官操明代官话,所以清朝官场上的官方语言,实际上是满汉双语制。

清代北京话分文读、白读两种,文读是旧的标准音,接近《洪武正韵》,读书人多用,但到了清后期,基本失传,只剩下了白读。清中期,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办公效率,清宫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标准音。到清中后期,北方的大多数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都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新官话靠拢,其影响已经超过基于《洪武正韵》的南京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最6 / 9

流通最广的语言。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1909年清政府把官话称为国语。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明代官话(《洪武正韵》)的地位,并且加大力度推广。

境内外各种关于汉语发展史的研 究论著一致指出,汉语语音在宋元易 代前后发生过一次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北方原金朝统治区内的主流语言较之北宋时的官方语言产生了如下 差异:全浊音声母依据声调(原声 调)转化为阿尔泰语系中相对应的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与入声有紧密关联的复杂的辅音韵尾归并转化,成为简单的元音韵尾和鼻音韵尾,入声在北方从此消亡; 清代女真族第二轮涌入中原,进一步胡化华北官话的语音,大量清洗官话中的古汉语词汇,致使言文脱离现象日趋严重,最终奠定今天北方汉语以及日后的普通话的基础。

与它们交叉折衷,形成西南官话和江淮 (下江)官话这两种分支,并凭借政 治优势,深刻地影响了吴、湘、粤、7 / 9

赣、客、闽等南方汉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在数百年间推动着江淮官话 ——吴语、西南官话——湘语之间的 地理界线向对方地域分别移动了数百公里和一千多公里,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汉语语种地理的基本格局。

明代先后以朱元璋故里的江淮官 话和北平地区的华北官话作为官方语 言;大量平舌擦音和舌头音变为阿尔泰语系语言中特有的翘舌擦音;部分原来的入声非重读变调 音转变为新的读法——轻声;儿化音 发展成熟。这种新兴的语音结合从契丹、女真、蒙古语借用来的大量动词、形容词、代词和介词以及简化了 的汉语语法,成为了一个新的语种

——官话。

随着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官话 方言漫过原先的宋金边界向长江流域 及以南地区扩展传播,进入湘语、吴语这两种南方汉语的使用地区,入声好像音乐里的鼓点,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8 / 9

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9 / 9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6:0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3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普通话的由来和历史发展.pdf

标签:普通话   中国   官话   北京   语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