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袁隆平的”寻梦园”》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

更新时间:2025-02-23 23:45: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个人宅基地申请书)

袁隆平的”寻梦园”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___周星期___需 课时 第三单元 第12课

阅读评价

组别

组长

展示次数

展示质量

1

2

3

组 员

4

5

6

7

8

班级

评价

教师

评价

袁隆平的”寻梦园”

终结评价

一、核心目标

精读细嚼 明确目标:逐条铭记 摄取关键;聚焦要点 定向导航。

1.有感情的、流畅的口述袁隆平的寻梦历程。

2.学习记叙文信息筛选和确认的一般方法。

二、目标链接

梳理知识 吸纳积累:深度阅读 小组整合;建构知识 获取方法。

1.记叙文筛选信息要素

“筛选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不同的文体承载的信息也往往不同,在记叙文中主要体现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的变化,景物的特点及变化,景物描写的作用,情节的发展过程,叙事的线索、顺序,人称的变换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信息,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即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挑选出来。

2.记叙文信息筛选和确认的一般方法

(1)记叙文筛选信息的步骤

①确认区域,即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

总的来说,阅读信息区域有三种情况:在某一自然段;在某几个自然段;散见于全文。具体而言就记叙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我们一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原文中的开头或者结尾处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而有些文章,中心句、重点句并不明显,就需我们对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分部分、分层次地把握脉络,概括层意。

②确认词句,即确认承载所需信息的词语和句子。在信息区域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包含着试题指向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筛选工作,通过理解、分析、排除,以确认承载信息的那些重要的和关键的词语、句子。

(2)记叙文筛选和确认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层次

这与“整体感知”有关。就全文而言,通读的时候,就要留意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按照什么思路,安排哪几个层次来表达的。如“说出《享受工作》一文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试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可用原文回答)”解答本题,应根据题干要求,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捕捉重要信息。只要仔细地看,就能确定信息的具体位置,它在第三段的结尾和第四段的开 1

头„„

②圈画重要词句

在记叙文中,除了在整体感知时要做一些圈画工作之外,筛选和确认信息时,更要做好圈画工作。要在确认的信息区域内,圈画出最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就为下一步要做的整合工作打好了基础。如要求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画出上下句,上下段,乃至全篇等,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等进行分析理解。另外,除了圈画,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做一点批注工作。

三、阅读过程

1.走近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导入语推荐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国际上称中国出现了第五大发明,大家知道是指什么吗?它就是由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他和他的成就。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1.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活力充沛 义无反顾 睿智幽默 艰苦陌生

B. 神采换发 五彩缤纷 享誉世界 令人瞩目

C. 新年伊始 依依相随 古稀之年 功成名就

D. 亮丽登场 浩汉宇宙 蕴藏心底 憧憬未来

2.整体感悟

本文中,袁隆平的“梦”是指要解决全世界人民吃饭的问题,造福全人类,“寻梦园”是指袁隆平所追求的有着“淳美境界”的伟大事业以及为完成这个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精神。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学习活动设计

2

1.细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全文以“寻梦”线索,细读全文,从文中提取如下主要信息:袁隆平的梦想是怎样形成的,可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他又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哪些努力?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2)文中“美丽”一词与袁隆平结下不解之缘,文中多次出现,请找出来分析其含义。

文中“美丽”一词,在不同地方出现表达出多个意思:既指园艺场的美丽,更指袁隆平梦想的美好,内心的美好,成就的辉煌。

(3)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请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袁隆平“痴”的事例,谈谈你对“痴”的理解。

①当他第一次来到农村,看到现实中农村的落后和贫瘠,他没有就此退缩,而是更坚定了他的理想。

②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的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③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40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④“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后,新千年伊始,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有了新的进展,继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篇章。

⑤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他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认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这种“痴”,是科学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2.朗读品鉴

认真阅读课文,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能迅速提取相关信息)

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谷物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40年来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他为了寻找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顶着烈日,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命,选择了艰苦陌生的农学。

3.新语文实践活动

情境设置,口语交流:袁隆平先生将要参加母校——武汉四中的校

3

庆,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欢迎会上致辞。

我的致辞:

提示: 欢迎词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开头、正文、结语、署名六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有两种形式。

欢迎场合或对象加文种构成,如《在校庆75周年纪念会上的欢迎词》

用文种“欢迎词”作标题。

(2)称呼。提行顶格称呼对象加冒号。面对宾客,宜用亲切的尊称,如“亲爱的朋友:”、“尊敬的领导:”等。

(3)开头。用一句话表示欢迎的意思。

(4)正文。说明欢迎的情由。

(5)结语。用敬语表示祝愿。

(6)署名.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学生学习后的认识与收获(或教师对学案的修改意见)

2.学生学习后还存在的疑问(或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小结)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分钟)

环节要求:对应目标 方法迁移 扩读增量 发展能力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

4

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刻;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目标测评与拓展延伸(50分)

1.基础知识堂清检测

(1)给括号前划线的字注音。(8分)

充沛(pèi ) 睿智(ruì ) 贫瘠(jí) 憧憬(chōng

jǐng )

蕴藏(yùn) 瞩目(zhǔ) 浩瀚(hàn) 淳美( chún )

(2)解释下列词语。(10分)

睿智: 见识卓越,富有远见 。

贫瘠:土地不肥沃,土壤层保 。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

淳美:深厚完美;纯朴美好 。

2.对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2分)

A. 他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最”表程度,表明这个科学技术奖在国内的地位 )

B.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仍”表示袁隆平从来不曾停止努力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5

C. 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难道”表疑问语气,反映袁隆平对当时农村落后面貌的困惑)

D. 对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多么”一词强调了袁隆平的贡献,意义深远 )

3. (1)读《傅雷家书》第—段,说说“这—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类的话”指什么?(7分)

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问答,10字以内)(8分)

扣住“这种幸福”所指代的意义,不难看出“原因”是:儿子变成了朋友。

(3)傅雷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些看法,通读全文,说说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15分)

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首先,我们应到文中仔细筛选出表现两代人相处的事例,一是小时候的画面,二是这次在家一个半月的欢乐时光。从两件事例上我们又可以筛选出表现两代人相处关系的词语,快乐、愉快、幸福、朋友等,经过整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6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09:4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1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袁隆平的”寻梦园”》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袁隆平的”寻梦园”》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pdf

标签:信息   水稻   杂交   中国   要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