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更新时间:2025-01-11 03:48: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4日发(作者:转正申请书简短)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李 悦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摘230009) 要:文章对“山水城市”产生的背景、概念、理论要点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针对当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LU水城 市”的理念,总结出了小城镇建设“山水城市”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小城镇;山水城市;山水文化;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81(2011)01—0033—03 0 引 言 烂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文化。山水 文化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诸如自然环境、天文地理、 宗教礼制、哲学政治、音律书画、诗词歌赋、工艺工程 等方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时,山水文化又是一 自2O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我国的农村城镇化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国 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称,截至 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 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而在1980年我国城镇 化率仅为19.4%。短短的30年间,我国的城镇数量 迅速提升。同时蓝皮书还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 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但是在 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 的现象。例如自然资源过度浪费,人居环境大幅度下 种人文现象,必然集中地体现在人类的聚居地——城 镇,并成为城镇的一部分,其形成源于城镇,融于城 镇。山水二字既指自然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山和水,又 不具体指山和水,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 而,在山水城市概念译成英文的时候,钱老不同意意 译,而是坚决采用音译的方式,把它译为“Shan—shui City’’_4]。 1.2“山水城市”的理论要点 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小城镇原有的地域风貌特色 严重丧失[1-2]。而“山水城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下产生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规划理论。就自 然因素的方面而言,我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更具 备早日探索“山水城市”的自然条件;就易于操作的角 一“山水城市”虽然只有四个字而已,但是把其作为 个理论概念来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就不能望文生 义。正如历史上一些伟大理论的诞生,在它们诞生之 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正是这种模糊性才显 得博大精深,同时也促使其不断地阐释与发展。因为 “山水城市”是一种思想,一种学术观点,不是政策,所 度来讲,广大中小城镇的发展更应该用中国自己的 “山水城市”理论进行规划。 以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强求统一。恰恰要求因地制 宜,各有不同。但是“山水城市”所涵盖的核心精神是 不能变的,概括来说分为以下三点: . (1)“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 建设山水城市就意味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 1“山水城市”的概念与理论 1.1 山水城市的由来 关于“山水城市”理论的构想,最早是在1990年 7月31日钱学森教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 提出来的。他在信中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 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 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 念 。钱老提出这一概念的切人点正是中国古代灿 收稿日期:2010—12—02 作者简介:李悦(1984一),男,河北唐山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 土地资源,积极保护水资源,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控 制机动车尾气及工业废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物,逐 步改善环境质量,使城市进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 (2)“山水城市”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城市,并应 该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中华民族似乎对山水有特 《工程与建设》2Ol1年第25卷第1期 33 

殊的感情,山水意识几乎已经注入到了中华儿女的血 液之中。孔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 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 的,山和水的特点反映在人的品格之中,同时山水对 人的品格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惜现在的城市并 没有带来任何的积极影响,人们不断地抱怨城市的肮 脏、烟尘、高温、拥挤、混乱和单调,并不清楚和谐城市 环境的价值所在。这种环境可能只是在旅游度假中 匆匆掠过,人们并没有去想过如果这一切能成为日常 生活的一种愉悦,和居住的永久港湾,或是成为丰富 多彩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_5 ? 山水城市的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改善人际关 系,消除仇视心理。人们在美的环境中同时也可以修 身养性,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3)“山水城市”是以科技手段建设的面向未来 的城市。作为杰出科学家的钱学森对科学技术在山 水城市中的应用极为重视,他反复强调:建设山水城 市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要建设高技术的城 市,建设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山水城市的 建设反映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就 与中国古代的山水园林城市有了本质的区别,它不是 古代城市的再现,而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并把可持续 发展作为它的目标,造福于后世_6J。 1.3“山水城市”与“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的区别 “田园城市”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 出的。其最重要的思想是城乡结合,力图创造环境优 美具有乡村景色的新型城市_7]。而“生态城市”则是 以生态学作为切人点,核心精神是促进城市与生态系 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城市物质能量的代谢不破坏自 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8]。山水城市应该是涵盖了 上述两种城市理论基本思想,同时强调文化特征的表 现。它与这些理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适用于中 国的城市理论,它无时无处不反应中国的传统文化、 历史文脉。就如同西方的园林善于运用开辟大草坪、 花坛、广场、喷泉的设计手法,但把这些放在中国就不 一定合适。山水城市理论在改善城市生态的同时更 加注重于赋予城市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2“山水城市”理论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2.1适用于“山水城市”理论的小城镇类型 在物化层面上来讲,适用于“山水城市”理论的小 城镇要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即指其地形地貌要有山 34 《工程与建设》2011年第25卷第1期 有水,有丰富的植被。我国国土除了小部分为平原之 外,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3, 因此为“山水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而小城镇的地理面貌相对于大城市的选址而言更加 的丰富而独特,例如我国南方小城镇拥有气质柔美高 山流水风貌,而北方小城镇则具有气势磅礴的大山大 河风貌。在文化层面上来讲,建设“山水城市”的小城 镇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山水城市”的精髓不 在于表面的“山水”,而在于其后的地理和文化的地域 性特点。我国古代的山文化,水文化,园居文化,寺观 文化,都可以运用到“山水城市”的建设。而具有悠久 历史的文化名镇更应该应用于山水城市理论,把这种 历史文脉延续下去。 2.2小城镇建设“山水城市”的基本原则 (1)“护山治水”的自然环境保护原则:由于小城 镇的开发程度与规模不及大城市,且目前大多还处在 起步阶段,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做好总体规划。哪 里是集中建设用地,哪里是控制开发用地,哪里应该 保留原有风貌,应该做一个深入彻礁的用地分析。对 于建设用地,应该对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 地等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不对小城镇赖以存在的基 础——自然环境构成破坏。由于小城镇大都处于较 偏僻地区,山体的盲目开采与乱砍滥伐现象尤为严 重,对于这类严重破坏生态的行为必须加以严格的治 理,还青于山。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水系的治理,可以 采用清除淤泥、修建堤坝、拦截污水、周边绿化等措 施。同时要保证水源地的水体质量,积极建设污水处 理厂来有效处理污水。达到排水通畅、水面清洁、堤 岸稳固、岸线优美的自然水系,还清于水[9]。 (2)“环山绕水”的道路系统规划原则:由于小城 镇的规模小,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其日常生活作息的 规律性强而多样性弱。因此除了早晚上下班和上下 学形成两次人流、车流高峰外,城镇内部的货物运输 相当有限,有时甚至寥寥无几,因此在小城镇修建笔 直宽广的道路的做法并不可取。相反,可以利用山水 的自然特点,借助山势与水势,修建一些尺度宜人的 道路。把道路系统与山体水系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 沿街的景致更加丰富,甚至可以在景观良好的区域设 置一些步行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lHa匕增,加小城镇其 余时段的街道人气。 (3)“依山傍水”的开放空间设计原则:把城市广 场,绿地系统等开放空间临近山体与水系布置,更能 

增加人们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一方面,为了保护 自然环境,山体与水体的周围应该是控制开发用地, 3结束语 不适于建设建筑物,这为开放空问的布置提供了用地 “山水城市”理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求出的 基础;另一方面,山水周边的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自 一条协调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我们从“山水 然景观风貌,也为开放空间的布置提供了环境基础。 城市”的角度研究小城镇发展之路,就是希望将“山水 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属于全体市民的活动场所,它的服 城市”思想贯彻N4,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当中,重视自 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非为少数人享用。与山水为 然资源、生态环境、地区文脉、传统文化等因素,把生 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亲近山水,体验山水,这也 态优先和全局优先作为准则,建设一个人工环境和与 正契合了山水城市的理论思想。 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的小城镇 (4)“显山露水”的建筑组团布局原则:在建筑的 发展模式。 布局上,应该将城市环境,建筑空间综合起来考虑。 [参考文献] 要避免较大体量的建筑对于山体的遮挡,这就要求在 Eli王雨村,杨新海.小城镇总体规划EMI.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设计建筑的时候对其选址、造型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考 社,2002. 究。但是对于比较重要建筑,在一些景观节点上,可 [2]毕元洪.城乡规划视觉下的合肥市小城镇建设[J].工程与建设, 以考虑建筑与山体的有机结合,以山作为背景,突出 2OlO,24(6):761—763. 建筑形体的美感。同时要利用好水景对于建筑的衬 E31鲍世行.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0. 托作用,可以临近水景布置建筑,结合水景设计建筑, [4]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I-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社,2002. (5)“借山亲水”的景观要素构成原则:中国古典 EsI凯文・林奇.城市意象E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园林中最擅长的设计手法之一便是“借景”,因此在设 [61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计城市景观的时候,可以利用景观视线分析方法,在 版社,1994. [7]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视线较好的地方设置观景平台,把借来之景与人造之 社,2003. 景结合在一起,更能丰富景观的层面。同时在一些临 E83张影轩.生态城市的概念、原理与规划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 近水面的区域设置亲水步道,亲水广场,亲水平台,使 出版社,2010. 水不光是仅供观赏的景色,更能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 E9]徐欣.浅谈山水城市建设中水系的治理[J1.人民珠江,2001 一部分。 (1):11—12. (上接第32页) 明了四阶段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价值。 由图1可得,在公路客运方面,2015年繁昌县县 城为主要交通发生和吸引区域,邻近乡镇运输量分布 [参考文献] 也较为集中,可以看出繁昌县2015年运输量分布 Eli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 趋势。 版社,2006. [2]王炜,徐吉谦,杨涛,等.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3. 4结束语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理论日益成熟和完善,但运输 [4]裴玉龙,李洪萍,蒋贤才.城市交通规划[MI.北京:中国铁道出 规划研究中,运输量需求预测方法却仍有许多实际中 版社,2007. 难以解决的问题,故分析和研究适合交通运输规划的 E53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F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交通预测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65马凯,艾力・斯木吐拉.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 本文从这些实际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运输规 应用_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746—75O. 划的交通运输量预测方法,对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形 [71杨兆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I-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 成系统、科学、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方法 [8]于明魏,彦 明,李振勇.四阶段法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_J].管 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价值,并以繁昌县为具体实例,表 理观察,2009(5):86—87. (cr程与建设》2Ol1年第25卷第1期 35 

本文发布于:2024-02-24 19:3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1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pdf

标签:城市   山水   建设   理论   中国   文化   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