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保密法学习)
名词解释磨损类
(1)磨损
(Wear)
(2)粘附磨损
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工作表面物质不断损失或产生残余变形。磨损过程主要因对偶表面间的机械、化学与热作用而发生。
作相对运动的两接触表面由于分子间的吸引力作用而产生固相局部焊合或粘附连接,致使材料从一表面转移至另一表面所引起的磨损,又称粘着磨损。
(Adhesive Wear)
(3)磨料磨损
作相对运动的两接触表面由硬质颗粒或较硬表面上的微凸起体在摩擦过程中的“微犁削”、“微切削”与“微开裂”综合作用而引起的表面擦伤与表面材料脱落或分离出磨屑来。
(Abrasive Wear)
(4)疲劳磨损
相互作滚动或滚动兼滑动的两接触表面,在交变接触应力重复作用下,由于表层材料疲劳,
(Fatigue Wear)
产生微观裂缝并分离出磨粒或碎片而剥落,形成凹坑而引起的磨损。又称点蚀(Pitting)。(5)腐蚀磨损
(Corrosive Wear)
(6)微动磨损
(Fretting)
(7)轻微磨损
(Mild Wear)
(8)严重磨损
(Severe Wear)
(9)正常磨损
(Normal Wear)
(10)材料转移
(Pick-up or
Transfer)
(11)涂抹
(Smearing)
(12)擦伤(Scratching)
(13)刮伤
(Scoring)
(14)胶合
(Scuffing)
(15)咬死
(Seizure)
摩擦副一表面上的材料发生转移,并以薄层重新涂敷到一或两表面上。
由于在滑动或滚动界面的强粘附力而使材料由一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上的现象。
金属表面在摩擦过程中与周围介质在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作用下产生的磨损过程。
两接触表面作微振幅重复摆动所引起的磨损。微动磨损是一种微动疲劳与微动腐蚀并存的复合式磨损。
磨屑非常细小的磨损。有时用来表示弹性接触下的磨损。
磨屑为较大的碎片或颗粒的磨损。有时用来表示已达到塑性接触下的磨损。
设计允许范围内的磨损。
由摩擦表面局部固相“焊合”或磨料磨损而引起沿滑动方向形成的微小擦痕或“犁痕”。
与“擦伤”相同原因形成的严重擦痕,又称划伤。
两摩擦表面发生固相“焊合”而引起的局部损伤,但没有发生局部表面熔合。
摩擦表面发生严重粘附或转移,使相对运动停止或不能运动。又称咬粘。
(16)选择性转移
铜合金对钢在排除铜氧化的边界润滑剂如甘油、三乙醇胺中摩擦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其(Selective
Transfer)
(17)氧化磨损
(Oxidative Wear)
(18)剥落
成分有选择性的金属转移效应。它是铜从铜合金中选择性转移到钢上并逆转移到铜合金上的现象,伴随着摩擦系数的降低,磨损急剧减少。
摩擦表面有与氧相互作用而形成保护膜时的磨损。
疲劳磨损时从摩擦表面以鳞片形式分离出磨屑的磨损。
(Spalling)
(19)浸蚀磨损(Erosive Wear)
(20)流体浸蚀
(Fluid Erosion)
(21)气蚀浸蚀
(Cavitation
Erosion)
(22)犁沟
(Ploughing of
Plowing)
(23)磨损率
(Wear Rate)
(24)耐磨性
(Wear
Resistance)
材料在一定摩擦条件下抵抗磨损的能力,以磨损率的倒数来评定。
磨损量对于产生磨损的行程或时间之比。通常可用3种方法表示磨损率:1)单位滑动距离的材料磨损量;2)单位时间的材料磨损量;3)每转或每一摆动的材料磨损量。
相对运动两表面的较软表面因塑性变形而形成的犁痕式的破坏。也称犁皱。
含有硬颗粒的流体相对于固体运动,使固体表面受到冲蚀作用而产生的磨损。又称浸蚀(Erosion).
由于液流、气流或含有液珠的气流的作用而产生的磨损。
固体相对于液体运动时,由于液体中气泡在固体表面附近破裂时产生局部高冲击压力或局部高温引起的磨损。又称气蚀(Cavitation)
本文发布于:2024-02-23 14:1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1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词解释磨损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词解释磨损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