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秋天的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数 的 意 义”(教材73—75页的内容)。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解决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中的数据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解决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数字王国的老朋友们来我们班级坐客了,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师点击课件出示一群数字,提问:“在小学阶段,你们一共学了多少种数字?”引出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这几种数。引入课题,板书:“数的意义”
二、快乐起飞。
(一)轻松闯关。
第一关:学生介绍自然数。
1.学生介绍自然数、整数。(课件出示)
2.指名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自然数的意义。
3.教师小结。
第二关:分数与小数。
1. 分数、小数的意义。(课件演示)
2.举例说名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课件演示)
3.同桌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4.学生练习73页做一做。
第三关:小数的分类。
1.想一想小数可以分为几类?(课件出示)
第四关:数位和位数。
1.(出示课件)指名介绍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出示数位顺序表进行小结。
2.位数。对于整数来说,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就是几位数,例如3是一位数,32是两位数,348070是六位数。
对于小数来说,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小数,如3.17是两位小数,320.17也是两位小数。
3.思考:位数和数位一样吗?(出示课件)
4.说一说: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起什么作用
第五关:百分数的意义和成数(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2.成数。
(二)经典回顾。(分组讨论)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汇报。(课件演示)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优化提高。
用0.1、9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 ),组成一个最大的真分数是( )。
三、开心畅行。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相关练习每组回答两题,顺利完成者得☆。
四、总结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
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 (2)7+(7-6)=
10-(5+3)= 7+7-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习,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
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看图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即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数的运算(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内容
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和89~91页的“练习与实践”1~12题。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和一些简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并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四则混合运算里,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2.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复习运算律和一些运算性质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减法和除法计算时,有时还可以应用哪些运算性质?
指出:计算连减或连除时,如果两个减数先加或两个除数先乘,可以口算出得数,就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先加或者两个除数先乘起来,使计算简便;反过来,如果把减去两个数的和转化成连减或者除以两个数的积转化成连除来计算,可以口算的,可以反过来用这个性质使计算简便。
3.“练习与实践”第2~6题。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4÷×4不能做成(×4)÷(×4)=1÷1=1
÷7+×可以先转化成 ×+×,再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第4题:让学生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分别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依据了哪些数量关系。
第5题:第(1)题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小芳的行走路线,再列式解答。第(2)题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两人相遇的大致位置时,要提醒学生联系他们的速度关系进行思考。
第6题:第(1)题让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左边3题,再让学生观察有何规律,接着直接写出右边3题的得数。第(2)题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复习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1)女生40人,男生50人,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男生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女生多少人?
(3)女生40人,占男生人数的80%,男生多少人?
指名口答。
提问:第(2)(3)题为什么都是用男生人数乘以80%?它们都是按照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上面题里的80%的对应量是什么?
2.归纳基本思路: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 ”,并且找出与百分之几的对应量,然后列式解答。
3.“练习与实践”第7~12题。
第7题:要先让学生回忆“出勤率”的含义,然后再解答。
第8、9题:要先让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集体
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思考过程。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这三道题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电费与九月份进行比较。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求节约的水电费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几;而“十月份的水电费比九月份节约了15%”,是指节约的水电费是九月份的15%。
第11题:要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谷时电”。“峰时电”的规定。然后再引导学生计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用电量,最后再对照标准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电费各是多少,并求出它们的和。
第12题:要让学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运期间的硬座票比平时的票价贵15%,软座票上浮20%是指春运期间的软座票比平时贵20%。下浮10%就是比平时的票价便宜10%。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本文发布于:2024-02-23 05:4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1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