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安徽池州市)
I读写大视野本期特稿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独特性林黄琳内容摘要:本文以王安忆有关上海题材的小
说《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考工记》为主要
研究着眼点,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归纳总
结出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三个独特性:人物形象的非
典型性、创作风格的9常化以及女性叙事的全知视
角,从而较为完整地呈现出王安忆所建构的"上海
世界”。关键词:王安忆;上海书写;独特性自1980年代以来,关于都市文学的研究逐
渐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都市文学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格局中的地位也日趋重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作者更是将
“'现代都市与乡土中国’的对峙与互渗”作为现
代文学的主流之一。而上海,这座在全球化与现
代化浪潮下高歌猛进的城市,更是引起了学界的
关注。王安忆便是上海书写者中的一员。正是在
上海,王安忆开启了她的创作生涯,创作了多部
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四十多年来,王安忆坚持
写作,不断创新,勾勒出了上海的一幅幅生活图
景与市民群像,挖掘出了这座城市摩登背后的本
真生活与城市精髓。上海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历
史舞台,从人物的命运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
城市的历史。同时,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底
蕴与文化精神也通过人物传达和体现。人与城
互相依托、互为表里,呈现出愈加深刻和丰富的
内涵。因此,关于王安忆上海书写独特性的研究是
具有一定意义的。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
•
4
•具体分析王安忆的四部作品《长恨歌》《富萍》
《桃之夭夭》,以及新作《考工记》,试图梳理总结
出王安忆书写上海的独特性,进而挖掘出王安忆
笔下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内涵。一、人物形象的非典型性王安忆笔下的人物形象并不具备传统意义
上的典型性,他们是大千世界中随处可见的人
物,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人物,无关
历史变革,也未曾经历过大风大浪,他们只是日
复一日地经营着他们恒常不变的琐碎生活,以一
种具体而又抽象的形式出现,代表着自己,也同
样代表着那个时代下的一群人。1.不要特殊环境和特殊人物众所周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重要原则。典型人物
着重强调的是人物性格的某些突出特征,并且通
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描写这一性格特征,典型
环境则是指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
使其行动的特定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具有重
要意义。这是十九世纪以来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的现实主义传统,一度曾是我国作家进行创作的
基本准则。正因如此,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典型
性的高低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衡量作品思想和
艺术价值以及衡量作家写作功力高低的标准
之一。而王安忆却在早期的创作中提出了小说创
作的“四不要”原则,分别是“不要特殊环境和特
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
独特性”。这意味着她反对传统的塑造人物形象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12:3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1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独特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独特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