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江西的红色文化

更新时间:2025-02-24 10:41: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罗俊杰)

江西的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 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 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自1999年我省提出“红色 旅游”概念以来,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把我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震 撼力的品牌,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把红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特制订本纲要。

一、重大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 貌的重要途径。

(一) 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 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 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 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 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 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 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

(三) 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色旅 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济效 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协调 发展。

(四) 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擎。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 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 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 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 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五) 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重要 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 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在广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学习教 育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既可让人们了解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崭新的 时代风貌。

(六) 红色旅游是我省建设“旅游休闲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江西建设成“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旅游休闲后花园”,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大战略决策。发展红色旅游,加 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我省旅游业的最大亮点和 新的增长点,并籍此带动绿色、古色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整体发展,使江西尽快成为东南沿 海乃至全国和海外人们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二、发展条件

(一)资源极为丰富,品位独特超群。江西被誉为“红土地”,既指全省以红壤土为主

体的地形地貌,更指江西为最重要、最著名的革命老区。全省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胜迹、

旧址和纪念物,拥有革命摇篮一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一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一南昌、秋 收起义的策源地一萍乡等著名的革命圣地和9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有一 大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又大多与绿色旅游资源、古色旅游资 源有机融合,相映生辉,对发展旅游十分有利。

(二) 基础条件良好,品牌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我省红色旅游景区初具规模, 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强的接待能力。全省交通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尤其是京九 铁路、天字型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井冈山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相继投 入使用,为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我省还有一支从事红色旅游 服务的、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专业队伍。我省推出的三条黄金旅游线路中的南昌一井 冈山一赣州一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在市场颇受欢迎:“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已成为闻名的旅游品牌。

(三) 历经多年探索,积累不少经验。我省从提出红色旅游概念、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编排红色旅游线路、策划红色旅游节目,到组织大型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联合兄弟省 市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开展红色旅游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率先 性和创造性,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四) 影响日益深远,适逢发展良机。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日益显现,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对发展红色旅游都给予了高度 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各级党团工会组织都纷纷将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今年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红军长征开始70周年、邓小平诞辰100 周年,年内我国将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明年又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纪念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旅游局还确定明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这些都为红色旅游提供 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全面树 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的总体目标,在切实搞好革命文 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手笔策划,高水准运作,大力推进我省红色旅游快 速发展。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我省红色旅游区成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江西在 中部地区的迅速崛起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紧密结 合起来,形成我省旅游“三色”互融、品质超群的鲜明特征;将瞻仰访习与观光游览、休闲 度假、商务会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我省旅游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开放 型经济快速发展;将省内红色旅游与省外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与兄弟省市联手打造中国 红色旅游品牌,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牢牢把握市场机遇,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 四大战略目标,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 开发好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 色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开发建设,把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 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 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精品。

(二) 打造出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品牌。将井冈山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的中心,

将南 昌、瑞金、萍乡安源、上饶集中营等地建设成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基地,使“红 色摇篮”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三) 建设成快速增长的红色旅游产业。近几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每年要 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接待总 人数和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07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 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左右。

(四) 培育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 推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 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五、 总体布局

全省红色旅游按照“一个龙头、四个基点、两个集散中心、六条精品线路”和红色、绿 色、古色旅游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局。

一个龙头:井冈山红色旅游区,包括赣西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井冈山、永新、莲花、

泰和、万安、遂川、吉安、吉水、永丰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四个基点:南昌红色旅游区,包括南昌市区八一起义系列、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 纪念堂、烈士陵园、新建望城岗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瑞金红色旅游区,包括赣南的瑞 金、兴国、于都、宁都、会昌、广昌、大余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萍乡红色旅游区,包 括赣西北的萍乡安源工人运动系列和秋收起义萍乡纪念馆、铜鼓纪念馆、修水纪念馆以及新 余、万载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上饶红色旅游区,包括赣东北的上饶集中营旧址、革命 烈士纪念馆及陵园和弋阳、横峰、余江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两个集散中心:南昌主集散中心;赣州次集散中心。

六条精品线路:中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上海一嘉兴一南昌一井冈山一瑞金一长汀一高 州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南昌一井冈山一赣州一瑞 金”;赣湘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南昌或井冈山一萍乡一韶山一长沙”;赣闽粤红色文化旅 游精品线路“赣州一瑞金一长汀一龙岩一梅州一广州”;赣浙沪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南 昌一龙虎山一上饶一三清山一杭州一嘉兴一上海”;赣鄂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武汉一黄 冈一九江(庐山)一共青城一南昌一井冈山”。

六、 开发重点

(一)突出主题形象,搞好景区建设。井冈山红色旅游区要突出革命摇篮的主题和革命

胜地与秀丽风光相结合的特色;加快实施朱毛会师再现工程、黄洋界保卫战再现工程、茅坪 红军村访习体验区建设工程、井冈山红色之旅建设工程、主峰景区建设工程、笔架山十里杜 鹃长廊建设工程、完善和提升永新三湾改编旧址景区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南昌红色 旅游区要突出英雄城的主题和革命历史名城与花园城市相结合的特色;完善八一广场、八一 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小平楼等红色景区景点,兴建陆军博物馆。瑞金红色旅游区要突出 共和国摇篮的主题和红色故都与客家风情相结合的特色;完善和提升叶坪、沙洲坝、云石山 等红色文化博览区和兴国将军纪念馆、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旧址景区等,申报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萍乡红色旅游区要突出中国工人运动与秋

收起义策源地的主 题和革命故地与古傩文化、高山草甸风光相结合的特色;完善和提升安源工人运动纪念博览 区、萍乡秋收起义广场、铜鼓纪念馆、修水纪念馆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上饶红色旅 游区要突出血染的丰碑主题和革命旧址与三清绝景相结合的特色;保护上饶集中营旧址,完 善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保护和整理横峰闽浙赣苏区旧址和弋阳方志敏纪念馆、余江 邹韬奋故居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 办好重大节事,创造旅游亮点。今年秋季举办‘2004中国奥克斯红色之旅万里 行活动;以后每年秋季举办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在南昌举行大型主题文艺晚会、旅游推介、 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在井冈山举行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和业内交流活动,在瑞金、萍 乡、上饶等地分别组织红色旅游展示和推介活动。每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举办井冈山杜鹃 节,举行杜鹃花观赏、革命胜地访习、革命传统教育研讨、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表演以及经贸 洽谈、旅游交易等活动。每年8月1日至7日在南昌举办英雄城国防教育周,并于“八一” 建军节在“八一”广场隆重举行升军旗仪式、大型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每年11月7日在 瑞金举办红色故都华诞纪念活动,举行中华苏维埃旧址考察、中央机关寻根、旅游推介活动 和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研讨会、大型文艺晚会。

(三) 推出精特节目,提升旅游品位。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文艺节目的开发,南昌策划并 推出“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井冈山完善“星火燎原一一岁月井冈山” 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瑞金策划并推出“赤国红都一一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大型红色主题 歌舞节目;萍乡策划并推出“秋收起义之歌”红色主题文艺节目;上饶策划并推出“血染的 丰碑”红色主题文艺节目。

(四)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产品。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都要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络的基础上,突出改善景区公路和游步道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与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安排与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相协调的 住宿和饮食设施。在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加快建造会展中心,促进我省商务会展旅游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 扩大商品产销,推出特色餐饮。要努力改善红色旅游商品产销的经济环境,鼓励 生产适销对路的红色旅游商品,疏通并扩大供销渠道,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使红色旅游商 品产销的增长速度高于接待人数的增长速度。积极开发以金属、玻璃、石块、木竹、棉麻为 材质,以革命圣地、领袖人物、革命文物等为主题的系列红色旅游纪念品;推出具有地方特 色的木竹品、服饰品以及农副产品;编制反映红色旅游的书籍、光盘等。鼓励发展红色旅游 商品销售网点,在主要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建立旅游购物中心。同时,要大力挖掘和推出反 映红色文化的特色菜肴和食品。

七、主要措施

(一)统一规划布局,分级组织实施。为准确把握战略方向,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整体效果,并争取时间,加快开发进度,各有关市、县、区 和有关部门都要依据本纲要的原则,尽快研究制订便于操作的方案并组织实施。已经确定、 正在实施的项目,要一鼓作气,早日建成;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尽快上马,付诸 实施。鉴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强,各地在制订实施方案时,都要注意与相 关产业规划的相关部分紧密衔接。

(二) 改善交通条件,增强旅游运力。要进一步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公路建设,改善景区 交通状况,并鼓励旅游汽车业发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要开通 更多的航班,以便远程游客来赣旅游。铁路部门要增开与省外主要城市的直通客车,并采取 加挂车厢、预留客票、连网购票等形式,方便游客旅行。

(三) 加快“三个整合”,强化建设管理。要按照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体制、旅游 产业的要求,把“三色”旅游资源有机组合,开发出复合型旅游精品。要全面理顺主要红色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实行对景区统一管理。要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红色旅 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四) 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我省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宣 传,提高知名度。要加强省际横向联合,逐步在国内主要旅游热点城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 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各红色旅游区的宣传推广要围 绕主题、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要适时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招徕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节 事活动,并要主动与兄弟省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互动对接。要鼓励旅游企业在省外 设立促销机构,或利用我省各驻外机构,通过直接派员或委托、合作的方式,开拓旅游业务。

(五) 搞活旅游经济,提高综合效益。以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指导我省旅游 经济工作。充分利用我省旅游资源特点,巧妙组合红色、绿色、古色相结合和瞻仰访习、观 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相结合的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参观点要逐步降低门 票收费价格乃至免费对公众开放,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而与之相关联 的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和经营性项目,则要努力搞活经营,增加游客消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 益。

(六)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切实提高对开发红色旅游人才的认识,把旅游教 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基础工程来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人士加入 到服务队伍中来。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红色旅 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七) 实施优惠政策,广筹建设资金。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系统工程, 必须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进行。各级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红色旅游的发展。要 切实增加对革命旧居旧址维护、红色旅游开发和景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完善红色旅游参观点 和相关基础设施。同时,减免投资红色旅游项目的规费,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 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性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

(八) 树立客本观念,营造旅游氛围。以游客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旅游业的具体化。 要转变观念,强化意识,从更新经营理念入手,大力营造旅游氛围。要组织和动员红色旅游 城市和景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旅游环境培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增强“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自觉塑造和展示良好的社会风貌。 要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卫生和秩序。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注重突出本地红 色文化的特色,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11:2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09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西的红色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西的红色文化.pdf

标签:旅游   红色   革命   发展   建设   景区   井冈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