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风景名胜英语)
我区加快实施“1413”战略 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以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要把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贯穿于全部工作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始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强力推进高端产业向功能区集聚,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产业聚集话、加快构建“好”字为本、以“强”胜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引导成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解决好资源和环境制约问题。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立斌在区委五届四次工作会上的报告
2009年底,成都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这与我区确定的“一轴四城一区三带”发展定位和“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的时空起点上,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成都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成华作为中心城区之一,被誉为“成都之精华”,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光荣使命。成华在土地、生态、交通等方面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比较优势明显,再加上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全市率先建成“园在城中、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目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站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我区按照“一轴引领、四城驱动、一区辉映、三带贯穿”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
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定位,建设生态环境最优、产业竞争力最强、城市品质最高的现代化城区。
“一轴四城”
谋求现代产业支撑
“随着‘1413’战略的深入实施,‘一轴’、‘四城’建设将着力体现‘现代’特色和‘城市’特征。”区委政研室主任毛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区形成“一轴四城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其中,“一轴四城”主要承担产业发展功能,是支撑全区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也是打造“现代成华”的重点区域。
成华正处在“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整个城区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由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在元旦前召开的区委工作会上,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要求,区委把2010年确定为“现代服务业突破年”,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贯穿于全部工作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始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功能区建设,瞄准“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目标,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产业聚集化,加快构建“好”字为本、以“强”胜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提升现代服务业
奋力推进产业高端化
“有了目标和定位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毛军说,“1413”发展战略及“生态城区,现代成
华”的城市定位,为我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区将继续以房地产业为引擎,以商务服务业和商贸业为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
记者从区发改局获悉,根据《成华区一轴四城一区三带产业功能区规划》,作为我区重点打造的二环路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将承担引领带动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功能,是成都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二环路周边的区域,即府青路街道、桃蹊路街道、建设路街道、新鸿路街道、双桥子街道、跳蹬河街道和万年场街道部分区域,面积约19.9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在这一轴上将主要以房地产、现代商贸业为带动,积极发展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成服务全市的区域性服务业发展中心。
此外,“四城”根据各自产业功能特点,分别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其中,成都(猛追湾)休闲商务城,以猛追湾RBD为核心,包括猛追湾街道范围,面积约1.68平方公里,是成都市服务业发展格局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的重任。天府城际商旅城,含保和街道、万年场街道部分,幅员面积12.45平方公里,是成都建设西部商贸和物流中心、交通枢纽的核心组成部分。成都(地铁)城北商贸城,即城北片区三环路以南,昭觉寺南路以西的区域及青龙街办西部区域,涵盖双水碾及青龙大部分区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是成都建设西部商贸和物流中心、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毛军介绍,为逐步搭建起全区现代服务业现代产业构架,今年,我区将重点加快二环路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建设,加快华润万象城和招商地产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成都RBD项目,启动五星级酒店建设,尽快建成川庆总部楼。加快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建设,积极引进上海长峰等项目,投资100
亿元以上,打造集大型购物中心、各类百货公司、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等于一体,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的复合型新城。加快198区域北湖熊猫运动休闲绿地、北湖风情小镇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红楼“1956”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全市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发展总部经济
增强成华核心竞争力
按照成都市提出“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总体布局,我区除了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业、商贸业、旅游业(都市旅游)以外,还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这也是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今年伊始,我区龙潭总部城招大引强就实现了“开门红”,重庆恒耀投资控股集团、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科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于此,掀起了我区2010年招商引资的新高潮。据了解,2009年,作为成都唯一的总部经济试验区——龙潭总部经济城,新引进总部项目就达131个。总部城影响力、产业集聚力明显增强。
目前,我区在龙潭总部经济城已经引进了中国石油四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油节能有限公司等总部项目,RBD范围有在建项目川庆总部。我区正积极谋划,准备大力发展机电设备和石油天然气总部,努力打造服务四川、辐射西南、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总部基地。
为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要求,今年,龙潭工业区将强化城市营销,计划举办“总部经济高峰论坛”,同时结合新闻媒体和高端创新区域经济研究机构“风云人物(企
业)”推选活动举办“总部经济在成华”等论坛,邀请区域龙头企业为龙潭总部经济城发展献计献策,塑造西部地区总部经济标杆形象,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在成都(猛追湾)休闲商务城区域范围内,我区将依托便捷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借助紧邻中央商务区的良好服务环境,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或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设立综合总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区三带”
描绘未来的“生态城市”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与我区“生态城区、现代成华”发展定位以及正在推进的“1413”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其中,“生态城区”就是牢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一区”、“三带”是“田园城市”的生动诠释。从田园城市的生态要求上看,成华拥有成都中心城区最多的生态资源,人均绿地在中心城区排在首位,这些也是成华发展“现代成华”的基础。我区确定的“一区”、“三带”,更是高起点、大手笔,描绘着未来的“生态城市”。
今年,我区将围绕“自然之美”,重点在“田园”上作文章,做优做美城乡环境。在集体土地征后实施过程中,对绿地和公园地块实行先拆先建,努力建成成华公园、猛追湾市政公园、多宝寺市政公园、青龙海滨公园、熊猫体育公园等一批绿地、公园和广场,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以上,着力体现“园在城中”;抓好北湖熊猫运动休闲绿地、北湖风情小镇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抓紧丛树片区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工作;外环片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抓好沙河景观绿带、
东风渠生态绿带和三环路森林绿带建设,力争在东风渠成华段综合改造上有实质性进展,打造“田园城市”的示范和亮点。
建主城区内
规模最大的城市森林
北湖片区就是我区实现“园在城中”的典型代表。幅员面积30.04平方公里的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拥有熊猫基地和北湖景区两大旅游资源,是距离城市中心最近、品牌优势最为突出、国际性潜力最佳和生态号召力最强的大型文化景观密集区。熊猫基地是全球唯一以熊猫的科研、保护大型基地为核心的观光旅游区,熊猫品牌独特且影响力特别广。北湖景区是成都市主城区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森林,占地2.86平方公里,是成都市集鸟文化、水文化、竹文化、客家文化于一体的最大人工湖泊和最美生态湖区,也是都市旅游的热门景区。
我区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品牌影响力,挖掘其生态和文化价值,开发以大熊猫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主题系列旅游产品,使大熊猫主题旅游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旅游品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深度开发北湖风景区,融入生态体验、运动休闲、主题娱乐、商务会展、餐饮购物等多种功能的高端项目,提升产业整体档次。同时,遵循“生态人居、绿色房产”理念,以夯实产业发展载体、打造绿色国际社区为重点,稳步发展绿色房产。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功能大配套,形成产业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彼此协调,交相辉映的格局,努力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新型城市发展格局。
打造贯穿成华的
“绿色生态走廊”
建田园城市,既不是修大农家乐,也不是一味发展商业,而是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同步进行。我区的“三带贯穿”就是这样一种工程:将沙河城市景观绿带、东风渠城市生态绿带、三环路城市森林绿带打造成贯穿成华的“绿色生态走廊”。
“三带”是成都市重要的水资源、林地资源保护地,呈东西分列、南北纵贯区域腹地。“三带”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沙河、三环路景色怡人,东风渠水质优良,形成了难得的城市生态景观。在产业发展方面,沙河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发展较快,产业发展已具雏形;三环路沿线两侧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尚未形成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态势,产业档次较低,布局较乱,主要发展房地产业和专业市场;东风渠沿岸产业开发空间受限,尚未形成特色产业。
将“三带”打造为成华区“生态城区,现代成华”形象、特质的标志性品牌之一。突出生态特色,以点式开发为主,促进高品质商住、商务、旅游等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贯穿成华的“绿色生态走廊”。
“成华区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位经济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时‘ 1413’的规划为成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和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契合,我们十分期待成华在其中的精彩演绎。”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11:2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0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成华区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成华区规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