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5-01-14 23:24:3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氮的相对原子质量)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漿曼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时说:“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丰功伟绩是( )

A.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统一全国

C.

科举制采用殿试

D.

合并州县

2.

图中是我国古代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其修建时统治者是( )

A.

宋太祖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谏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

A.

魏征

B.

杜如晦

C.

姚崇

D.

李靖

4.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禅让制

5.

图中是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它是( )

A.

筒车

B.

曲辕犁

C.

翻车

D.

骨耜

6.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武则天的说法,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C.

首创科举制度

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7.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8.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A.

洛阳

B.

刘家港

C.

长安

D.

泉州

9.

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随葬品中常见的是一种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瓷器。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

邢窑白瓷

B.

越窑青瓷

C.

唐三彩

D.

景德镇青花瓷

10.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 )

第1页,共14页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11.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2.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黄巾起义

B.

安史之乱

C.

陈桥兵变

D.

玄武门之变

13.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

A.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豪门大户的后代

14.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

刘备

B.

元昊

C.

忽必烈

D.

赵匡胤

15.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段材料说的是北宋的( )

A.

重文轻武政策

B.

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C.

对外开放政策

D.

开明的民族政策

16.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 )

A.

汉族

B.

靺鞫族

C.

契丹族

D.

朝鲜族

17.

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图中局面反映了( )

A.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民族政权并立

C.

中外交往与冲突

D.

经济重心南移

18.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

辽的统治者

B.

西夏的统治者

C.

吐蕃的统治者

D.

金的统治者

19.

泰国香米在我国卖的非常火爆。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 )

A.

越南

B.

泰国

C.

新加坡

D.

缅甸

20.

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

定窑

B.

钧窑

C.

景德镇

D.

哥窑

21.

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铁钱

B.

铜钱

C.

交子

D.

会子

22.

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用于研究( )

第2页,共14页

A.

北宋的政治制度

C.

贞观之治的气象

B.

宋词元曲的流行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2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A.

东京

B.

临安

C.

应天

D.

建康

24.

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蕃坊

D.

市舶司

25.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朱元璋

D.

康熙皇帝

26.

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 )管理西藏。

A.

西域都护

B.

三司

C.

巡检司

D.

宣政院

27.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秦朝

B.

宋朝

C.

隋朝

D.

汉朝

28.

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据你所知,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明清小说

29.

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他是( )

A.

关汉卿

B.

孔尚任

C.

汤显祖

D.

司马光

30.

图中的人物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他于元世祖时代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是( )

A.

利玛窦

B.

阿倍仲麻侣

C.

马可•波罗

D.

松赞干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写出材料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

小历认为,鉴真东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3页,共14页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材料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妤骑马、拔河等活动。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一,写出使用“贞观”年号的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写两点)。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华光礁1号”是目前中囯在远海海域发現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米至四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超过60吨。出水近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陶器和瓷器。

--摘选自《瞭望》新闻周刊

写出材料一中的“苏湖”或“苏常”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名称。根据材料一呈现的状况,概括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写出材料三中的“华光礁1号”沉船最可能所属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判断的有力依据。

第4页,共14页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写出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名字。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第5页,共1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589年,隋文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隋文帝的丰功伟绩是统一全国。

故选:B。

本题以“隋文帝的丰功伟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隋朝统一的知识。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隋朝统一的意义。

2.【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故选:B。

本题以“我国古代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图”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以及影响。

3.【答案】A

【解析】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唐太宗的器重,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难过,他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故选:A。

本题考查唐太宗重视纳谏。

本题考查唐太宗重视纳谏,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唐太宗的器重。

4.【答案】A

【解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诗句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是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朝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选:A。

本题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为依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完善。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5.【答案】B

第6页,共14页

【解析】由题干中“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判断是曲辕犁。图片是唐朝出现的新型耕作工具曲辕犁。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便于耕作。

故选:B。

本题以“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6.【答案】B

【解析】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狄仁杰等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故选:B。

本题以武则天的无字碑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武则天的地位与统治评价。

7.【答案】C

【解析】A: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B:贞观之治指的唐太宗的统治。

C: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的统治。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相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本题需掌握中国古代的清明盛世。

8.【答案】C

【解析】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C。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唐朝的都城。

9.【答案】C

【解析】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题干图片就是唐三彩。

故选:C。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以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手工业的成就。

10.【答案】B

【解析】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当时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是唐太宗。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北方和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第7页,共14页

“天可汗”。

故选:B。

本题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为依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以及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事例。

11.【答案】B

【解析】唐朝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故选:B。

本题以唐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

13.【答案】A

【解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14.【答案】D

【解析】毛泽东诗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故选:D。

本题考查宋太祖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5.【答案】A

【解析】“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段材料说的是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8页,共14页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表现。

16.【答案】C

【解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故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为切入点,考查辽的建立。

注意识记契丹政权的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及建立者。

17.【答案】B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中反映的是西夏、辽和北宋并立的情景,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古代史上不同时期的各自时代特征。

18.【答案】D

【解析】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奴”是指金统治者。据所学知识推断,题干里的“匈奴”借指金的统治者。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解析】为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越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占城稻。水稻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知道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本题考查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第9页,共14页

21.【答案】C

【解析】北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携带方便。会子是南宋时的纸币。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纸币的产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后期、四川、最方便的货币。

注意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进行识记,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2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图片内有建筑、商贸、交通、运输等,反映了北宋时期城市和商业的繁荣景象,所以这幅图可用于研究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北宋的政治制度,宋词元曲的流行等从图片体现不明显;贞观之治的气象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

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材料信息-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判断历史知识所指-北宋。审题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

23.【答案】B

【解析】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临安。北宋被金灭掉,南宋建立,都城定在临安,又偏安江南,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所以才有题目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针对南宋统治阶级苟且偷安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故选:B。

本题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为依托,考查临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和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

24.【答案】D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25.【答案】B

【解析】题干给出了一段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的史料,考查下旨的皇帝,这段史料本身没有太多价值,关键是其中的时间“1279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这个时间仅在元朝建立8年后,当时皇帝仍是元世祖忽必烈。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大致时间。

第10页,共14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能力,但需要准确识记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的相关史实。

2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域都护是西汉设置的管辖今新疆地区的机构;三司是明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元朝时的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故选:D。

本题考查元朝时巩固统一的相关措施。

学生对秦、汉、唐、元、明、清这些政权巩固统一的相关举措应列表比较掌握。

27.【答案】B

【解析】由题干“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朝都城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等,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28.【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性选择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题目材料中苏轼的“大江东去…”属于宋词体裁。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词,注意识记苏轼词的特点。

了解宋词的特点,阅读材料做出解答。

29.【答案】A

【解析】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关汉卿是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杂剧代表作是《窦娥冤》,《窦娥冤》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为依托,考查关汉卿。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关汉卿的成就。

30.【答案】C

【解析】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马可•波罗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可•波罗的相关史第11页,共14页

实。

31.【答案】【小题1】(1)根据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日本。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小历认为,鉴真东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历的看法不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西行,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故答案为:

(1)日本。

(2)不正确;理由:鉴真东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历的看法不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西行,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小题2】

【解析】本题以“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为切入点,考查唐朝对外交往中的鉴真东渡,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唐朝对外交往中的鉴真东渡,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答案】【小题1】(1)依据所学,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由材料“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可见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材料“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是唐太宗减轻刑罚,重视人才的结果。

(2)据材料二“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可知,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结合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就是通过和亲的方式,加强了与吐蕃的民族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产结合所学知,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交融、对外交往活跃、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政策。

故答案为:

(1))唐太宗;减轻刑罚、重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等。

(2)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事例: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交融、对外交往活跃、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政策。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33.【答案】【小题1】(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苏湖”或“苏常”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第12页,共14页

产量首位。据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呈现的状况可知,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是经济重心南移或者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2)据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条件好;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是中国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华光礁1号’是目前中囯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3米至四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超过60吨。出水近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陶器和瓷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华光礁1号”沉船最可能所属的朝代是。据所学知识,判断的有力依据一是宋朝时,景德镇已经发展为著名的瓷都,船上所运载的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镇的;二是沉船较大,宋朝已经具备制造大船的条件;二是宋代开始将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等。

故答案为:

(1)水稻;南方成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或者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条件好);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答出两点即可)

(3)宋朝(或答北宋或南宋也可)。依据:一是宋朝时,景德镇已经发展为著名的瓷都,船上所运载的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镇的;二是沉船较大,宋朝已经具备制造大船的条件;二是宋代开始将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种植的农作物、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宋代的瓷器、造船业和指南针的应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代种植的农作物、中国经济重心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宋代的瓷器、造船业和指南针的应用的相关史实。

34.【答案】【小题1】(1)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胶泥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2)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据“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可知,围绕其主题提炼出的一个观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世界运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杜会的变革。总之,丰富而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泽被后人。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故答案为:

第13页,共14页

(1)毕昇。

(2)观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论述: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世界运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杜会的变革。结论:总之,丰富而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泽被后人。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小题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相关史实。

第14页,共14页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5:5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0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pdf

标签:考查   知识   民族   中国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