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形容晚上的成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通用3篇)
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连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阅历理解“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即把盾的防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预备
老师:多媒体。
同学:阅读有关创造家的创造故事。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播放故事:《自相冲突》。
2、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幅图,图上创造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伴侣竞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老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
矛 进攻
第 1 页 共 12 页
盾 防卫
3、同学相互提示:“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锐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其次笔是竖撇。
4、师:假如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5、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依据同学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认真读读故事吧。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自由读课文。
3、小组沟通
(1)相互提示简单读错认错的字词。
(2) 想方法记一记要求会写的生字。
(3)组长支配组员分段朗读,读通课文,老师巡察指导。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订正发音。
(5)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能自行解决黑板上的哪些问题,先在小组里争论,还不懂的留着全班争论。
同学默读课文,小组争论问题。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能自行解决哪些问题?
同学回答,解决一个,擦去黑板上的有关问题。
2、出示词语:先由同学领读到抢读到忆读竞赛,重点订正要强调读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读的新词有:
集合 紧急 当然 乌龟 防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战场 特长 首次 成功者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乱作一团 庞然大物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第 2 页 共 12 页
3、运用练习
(1)选用上面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a .中国乒乓球的国手们在奥运会上( )。对方队员面对强有力的进攻,虽然( ),但最终( ),败下阵来。
b .当猎狗这个( )消失在受伤的小鸟面前是,小鸟吓坏了。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句子。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1、认读生字,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可以按结构归为一类读,可以选后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读,也可以组词读。
2、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占主要比例,因此要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难点落在“集”上,右上四横,上部要写得紧凑。
3、练习写字,老师巡察。准时评议,留意写字姿态。
五、课外延长,阅读资料
坦克:又名战车。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顽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乘坐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与战役。其实,坦克是一名战地随军记者创造的。
六、作业
1、我会写
á bān dùn
(1)敌人的( )如雨点( )向他的( )刺来。
Chí shén
(2)她手( )( )奇的七色花向我走来。
tǎn zhàn gōng tuì
(3)我方的( )克冲上( )场向敌军发动进( ),很快打( )了敌人的进攻。
第 3 页 共 12 页
2、搜集创造家创造的故事。
其次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文本
1、师:小伴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把握的怎么样?
听写句子:坦克把盾的防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反馈:打开书本,校对、订正。
二、争论沟通,感悟课文
1、出示听写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防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圈出能解释课题中“集合”的一个词。
同学读句子,回答。提示:防卫—— 进攻;盾——矛 ; 合二为一。
2、 师:把“矛”和“盾”这样一对冲突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读完后在小组内争论沟通。
同学读课文,思索问题,老师巡察指导。
3、同学反馈
(1)怎么集合?
指名回答。
提示:创造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创造了坦克。
详细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师出示坦克的图片,简洁介绍。
(2)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
同学回答。
提示:“矛”和“盾”的集合实际上是防卫和进攻的集合,既能 非常好的防卫,又能更好的进攻,这可是“大显神威”。
第 4 页 共 12 页
3、指导同学理解“大显神威”的含义,读第5自然段,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同学读课文、回答。
提示: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引导同学在读中领悟“首次、吓得哇哇直叫、乱作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师:小伴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同学回答,如:“神舟”五号太空飞船、海洋馆的大神龟、我国奥运健儿……
4、师:创造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特长合二为一,创造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引导同学初步领悟道理: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争论沟通,让同学明白: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句话,想一想从中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你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物?
老师可适当提示:充气雨衣、地下多功能车库、双层公交车、节能型马桶、钻井工人的帽子、带橡皮头的铅笔、一个优秀的人……
3、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还有哪些你觉得使用起来不太便利,可以怎样改进,使之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呢?
同学发挥想象,畅所欲言。老师鼓舞有创意的想法。
4、小结
师:同学们,社会在快速的进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制造,在制造中创造,或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制造者呢!
第 5 页 共 12 页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1、抄写句子: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登记自己或身边的人留心四周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事例。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是促进同学思维的开放,给同学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不仅能从课本中查找答案,还会在生活中有新的发觉。
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进攻——枪口或炮口
矛和盾的集合 集合——坦克
盾——防守——铁 屋 子
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熟悉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了解文章一至四段的语段结构挨次,进行仿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创造家勤于思索、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假如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 6 页 共 12 页
1、同学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同学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订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同学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沟通沟通。
3、全班初步沟通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
⑵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同学争论的话题。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终一句话含义的事例,预备沟通。
其次课时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老师出示问题:
1、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
2、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争论这两个问题。
二、同学争论,沟通感悟
1、同学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沟通: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第 7 页 共 12 页
3、全班沟通: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同学在沟通过程中,老师应相机请同学朗读有关内容。
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同学连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2、齐读这段话。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同学沟通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实践活动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搜集一些创造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班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创造家手持矛和盾,在与伴侣对打竞赛时,由矛和盾的特长想到了创造坦克。由此说明“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创造家手持矛和盾,与伴侣对打过程中,为了爱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了坦克。其次部(第5段)分讲创造的坦克在战场上战胜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创造引出“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一道理。按创造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挨次叙述。叙事简洁清晰,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 8 页 共 12 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
3.体会创造家勤于思索、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会集合优点于一生。
重难点:
重点:了解创造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创造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道理,即“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并举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熟悉矛和盾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熟悉这两种武器吗?(板书:冲突)随机教学“矛和盾”字。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抗的,爱护自己的。(老师随机板书:矛——进攻。盾——防卫。)
3、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师补充课题)。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能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
集合招架紧急防卫
进攻炮口坦克战场
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3、归纳主要内容:同学们,读课文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本事,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或者一小段话,你会吗?(课件出示填空句子)请同学们赶快默读课文,
第 9 页 共 12 页
试着填一填。课件出示:
创造家( )矛和盾与伴侣竞赛的时候,想到把矛的( )、盾的( )合二为一,创造了,在战场上( )。
三、学习1-4段,思索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1.同学们,创造家在创造坦克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多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请默读课文1-4段。
2.沟通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1)盾太小。盾太小,所以创造家难以招架住矛强大的进攻。找到相关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创造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A、自由读,想像这是一场怎样的竞赛?
B、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竞赛的紧急?
雨点般:可以看出什么?(连续不断来势凶狠很密集)
左抵右挡:做做动作
难以招架:什么意思?
用朗读呈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感受到“盾太小啦!”
(2)变铁屋。找到相关句子:盾太小了!假如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创造家在紧急危险关头,想到了这样一个好办法,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那样的心情好好读一读,读出“!”剧烈的感情。指出变铁屋的作用是为了防卫。(板书:盾——防卫——变铁屋)
引:可是,铁屋子只能爱护自己,一点儿获得成功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拿去和别人竞赛呢?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疼,也始终困惑着创造家。他不停地想呀想,最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同学接读: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3)要进攻。出示第三自然段:可是,这样当然平安,自己却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防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当然”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创造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你认为这样的铁屋子像———,只能——,不
第 10 页 共 12 页
能——。
读好“!”剧烈的语气。
(4)开小洞。找到相关句子: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得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创造家创造了坦克。
A、什么才能进攻?课文中的“矛”指什么?怪不得“矛”打上了引号。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板书:矛——进攻——枪炮)
B、出示坦克图,找找什么是坦克的“矛”?什么是坦克的“盾”?随机理解履带。说说坦克与铁屋子比起来的进步:坦克不仅能——,而且能——。
3、请大家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一说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指名说,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4、坦克把盾的防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板书: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回答这个问题?同学勾画,沟通。联系第5节课文找找坦克“大显神威”的情景。(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你能读出的德国兵可怕,慌张失措的样子吗?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段,总结全文
师:坦克的底部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别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结实的铁屋子里,很难过到攻击;又装有炮口,能随时攻击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敏捷,一上战场就发挥了极大作用,名震天下。“它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于一身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
1、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最终一句话:齐读,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这段话:“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指导朗读。
3、你能找找生活中“合二为一”的例子吗?
4、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的坦克的故
第 11 页 共 12 页
事,懂得了“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盼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创造家那样,多观看、多思索,学习别人的优点,创造或改进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成功者胜利者的行列!
第 12 页 共
页
12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4:0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50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通用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教案(通用3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