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古今馒头考

更新时间:2025-02-24 12:38: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分公司子公司)

龙源期刊网

古今馒头

作者:刘朴兵

来源:《寻根》2019年第03期

“馒”字指“馒头”这一食品,并无异议。但馒头古今含义不同,各地内涵有异。“馒”是一个后起字,不仅甲骨文、金文、小篆中无“馒”字,严格说来隶书中也无“馒”字,在隶书流行的汉代,尚无馒头之名,故西汉史游《急就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均无“馒”字。

“馒头”最初写作“曼头”,最早见于西晋束皙《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除,温不至热。于时宴享,则曼头宜设。”可知最迟西晋时期,中国已有“曼头”了。当时的人们将之作为春季宴享的最佳面食。东晋卢谌《祭法》又将“曼头”写作“头”。

这种食物为什么叫“曼头”呢?相传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首先创制了这种食物,用以代替“蛮头”(蛮人之头)祭祀鬼神。这一传说最早来源于南朝萧梁的殷芸《小说》。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酒醴饮食部》“馒头”条,引用了殷芸《小说》关于诸葛亮发明馒头的记载:“《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可见“曼头”这种食物从诞生之初就与祭祀有关,因是模仿人头而做,肉馅、形如人头是这种食物最鲜明的特征。因用发酵的面粉蒸制而成,“曼头”和其他蒸制的面食一样,可统称为“蒸饼”。

由于是一种食物,自唐代始人们将“曼头”写作“馒头”。由于体积太大不利于人们食用,唐代时“馒头”的形态变小。馒头的制作需要蒸笼蒸制,故唐人也称馒头为“笼饼”。宋初李等编《太平广记》卷二五八《侯思正》引《御史台记》载:“思正尝命作笼饼,谓膳者曰:‘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比市笼饼,葱多而肉少。故令缩葱加肉也。时人号为‘缩葱侍御史’。”从文中可知,唐代已有卖“笼饼”的市肆或商贩,在制作笼饼时为了节省成本,偷工减料,馅中肉少葱多。北宋张师正《倦游杂录》亦载:“唐人呼馒头为笼饼。”南宋诗人陆游《蔬园杂咏·巢》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碗巢。”诗后自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之笼饼。”唐人将馒头称为“笼饼”,但“笼饼”不一定是馒头。正如唐代以前,“曼头”与“蒸饼”的概念一样,馒头只是有馅的“笼饼”而已。除“笼饼”这一名称,唐人还将馒头称为“玉柱”“灌浆”等。

宋代时,馒头成为最受人们喜食的蒸制面食。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市场上都有卖馒头者,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北宋东京大内前州桥东街巷有一家“孙好手馒头”店。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荤素从食店》记载,南宋临安有专门的“馒头店”,有沿街巷陌盘卖馒头的,“蒸作面行”卖的馒头品种有四色馒头、生馅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17:1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96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今馒头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今馒头考.pdf

标签:馒头   曼头   笼饼   蒸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