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中元节的由来)
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教学《认识钟表》案例
合面马桥小学 李超
一、教学背景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认识钟表”这一教学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空间与思维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接触认识钟表,对于认识钟表在平时的生活中应用得多,学生接触多,但是不会用。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准备好教具,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学活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加深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增加学习兴趣。
二 教学活动
1.观察动态钟面,体验几时半。
教师:请看这个钟面,现在是几时?(拿出时间拨到3时)
教师:大家再注意看,钟面上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旋转半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
学生1:分针从12走到1,又走到2,走到3„„最后走到6上。
学生2:时针从3走了一点,还没到4,走到了3和4中间。学生3:分针走了半圈,时针只走了半格。„„
2.大家讨论,说一说,认读几时半。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现在是什么时刻?
学生1:3时半。
学生2:4时半。
学生3:4时。„„
教师:答案这么多,到底哪位小朋友说得对呢?
小组交流:你们组认为是什么时刻?为什么?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1:我们组认为是3时半,因为时针过了3时,但还不到4时。
学生2:我们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们发现分针没转够1圈,只转了半圈,指在6上,所以是3时半。„„
教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老师同意你们的看法,谁能说说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是3时半呢?
学生: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3时半。
教师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谁和谁中间就是前面这个数字的几时半。
三、活动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上面的教学活动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到了探究方法。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没有照顾学生全面参与,学生自己动手
的时间少,以后加以改进。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00:1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