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审计流程)
优质文本
模块1物业安全管理基础
1.1物业安全管理慨述
1.1.1物业安全管理含义
一、物业
所谓物业,是指已建成并具有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用的各类居住和非居住的房屋,与与之
相配套的设备,市政、公用设施,房屋所在的土地、附属的场地和庭院等。
其中房屋是指地上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既包括住宅房屋,如居民楼、公寓、别墅等,供
人们遮风避雨、居住、工作娱乐、储藏物品、纪念和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也包括非住
宅房屋,如工业厂房、仓库、商店、饭店、宾馆、教学楼、医院、体育馆、办公楼等。各类
房屋可以是一个建筑群,如住宅小区、工业区等;也可以是单位建筑,如一幢高层或者多层
住宅楼、停车场等。
从物业的内涵来看,其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供居住或非居住的建筑物本体即房屋,包括建筑物自用部位和共用部位。
(2)配套附属设备,同样包括自用设备和共用设备。自用设备指由建筑物内部业主、非
业主使用人自用的门窗、卫生洁具以与通向总管道的供水、排水、燃气管道、电线等设备。
共用设备指建筑物内部全体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共同使用的供水、排水、落水管道、照明灯
具、垃圾通道、电视天线、水箱、水泵、电梯、邮政信箱、避雷装置、消防器具等设备。
(3)配套公共设施,指物业区域内业主、非业主使用人共有共用的设施,如道路、绿
地、停车场(库)、照明管线、排水管道等设施。
(4)相关场地,指物业所占用的场地。
二、安全
所谓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指自然属性的
安全,其二是指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被破坏主要不是由
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如地震、海啸等;社会人为属性的安全,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
的参与而造成的,如生产事故、侵犯等。
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构成了社会公共安全。物
业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是特定范围内公众群体的公共安全。
公众所需要的安全是综合的安全,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坏为主要内容
的“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与人体防护、医疗
救助、防煤气泄漏等诸多内容。
物业安全一般指物业区域内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也没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状态,具体表
现为物业区域内的人身和财物不受侵害,物业区域内部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公共场所秩
序保持良好的状态。
影响物业安全的因素很多,变化也比较快,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①人为侵害因素,如失火、偷窃、打架等;②自然侵害因素,如台风、洪水、物业机械设备故障等。这些因素
会降低物业安全程度。
三、物业安全管理
物业安全管理是指物业管理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保证业主和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
的安全,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的一种管理工作。物业安全管理包括防与保两个方面,
防是预防灾害性、伤害性事故发生;保是通过各种措施对万一发生的事故进行妥善处理。防
是防灾,保是减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业安全管理作为一项职业性的服务工作,是介于公安机关职责和社会自我防范之
问的一种专业保安工作。是社会治安管理的两种形式(公安机关和社会自我防范)的补充,具有补充国家安全警力不足、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与工作职责范围针对性的优点。
优质文本
众所周知,物业是业主的重要财产,也是业主的主要活动空间,如何保护业主的财产,
保障物业中的人身安全,是物业管理活动演绎的全部内容。其中,最为核心就是保护业主财
产权和人身权的安全性,离开安全,物业管理的一切活动就成了空中楼阁。
物业安全管理本质是一种安全服务,因此也可称为物业居住安全服务。物业居住安全服
务是指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从业主居住安全的需求出发,尊重客户和他们的隐私权,保护其
居住权,促进物业区域环境的最优化、居住场所的有序化、人际关系的和谐化,最终达到他
们心理上安全需求的满足感,所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综合的、连续的服务。
1.1.2物业安全管理内容
从大安全角度来看,物业安全管理涵盖的服务有居住物业的安全服务、居住环境的安全服务、居住活动的安全服务、居住者心理的安全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居住物业的安全,包括房屋本体与配套设备设施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以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居住环境的安全,包括卫生保洁服务、绿化管理服务、装修管理服务,以与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居住活动的安全,包括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维护、车辆管理、消防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等内容。居住者心理安全,是居住安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反映,包括满足对居住者隐私权的保护和尊重需要,满足居住者对物业区域的归属需要和认同需要,满足居住者对物业区域内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理需要等内容。
从小安全角度来看,物业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居住活动的安全管理,包括公共场所交通秩
序维护、车辆管理、消防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等内容。一般来讲,物业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1)物业治安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治安维护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管理,治安维护管理是
指对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侵害公、私(他人)财产,尚不构
成刑事处罚的行为和事,进行强行管理的过程;公共秩序维护管理,维护物业的公共环境和
秩序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如对乱摆卖、乱张贴、拾荒者和推销人员的管理、对业主纠纷进行
协调和劝解等。
(2)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主要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协助消防部门灭火。
(3)物业车辆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和车辆管理,交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区内交
通安全、畅通,维护区内交通、环境和车辆停放秩序;车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盗、防损、
停放有序等。目的是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4)物业公共设施安全管理。物业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主要是对设备设施规范地使用、
操作,对设备设施与时地维修、保养,使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安全
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形成对业主的伤害。如水泵房、配电房、物业管理财物和仓库等的
安全管理。
(5)自然灾害防范管理。自然灾害防范管理是根据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预报作出反
应,与时预防,尽可能的采取一些防御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的管理活动。
1.1.3物业安全影响因素
我国城市中各类物业一般均建立了物业管理服务,其中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服务的主要
服务内容之一,因此无论你所处的是办公场所还是商业场所、教育场所、娱乐场或生产场所
实际上均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服务。然而由于各场所安全设施、技术、管理存在很大差
异,因此你享受的安全保障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现实中,安全问题是业主和使用人最关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物业安全服务也是最易
被业主投诉的问题。在各类物业中形成物业不安全状态造成业主人身、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业区域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业主人身财产损失的。据统计,2008年我国全年共
优质文本
发生火灾13.3万起,死亡1385人,受伤684人,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城市物业火灾,例如城市中仅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养老
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就发生火灾15831起,死亡238人,受伤176人,直接财产损失5·2
亿元。物业火灾的频繁发生,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2)物业区域内发生治安、刑事等事件,造成业主人身财产损失的。我们会经常听说一
些物业出现人室抢劫、偷盗、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也有时暗藏于物业区域内一些带黑社会
性质的犯罪团伙案件、聚众赌博、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陋现象暴露出来。这些事
件的发生不仅造成受害人严重损伤,也严重影响其他物业业主的安全感。
(3)物业区域内秩序混乱,威胁业主人身财产安全的。物业区域进出人员杂乱、小商小
贩上门推销、车辆通行不畅、停放无序、车辆剐蹭、房屋群租、业主纠纷等事件。
(4)物业区域内设施设备不安全运行,造成业主人身财产损失的。物业电梯困人、锅炉
爆炸、广告牌掉落、设备故障、护栏伤人等也时常在一些物业内发生,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
损失。
1.1.4物业安全需求
亘古到今,房子中的人对于安全有着发自本能的需求和渴望。房子即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财产形态。没有安全保障,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金字塔式的层级,其中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保障其他需求的基础——只有当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对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安全是物业业主最根本、最重要的需求,从下面一些来自企业或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中,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金地集团对所管理的住宅小区中的客户服务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业主将安全列为
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最重要的项目。
《河南高档物业现状需求与满意度调查报告》在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当中,消费者认为最
有必要的服务项目是保安服务,此类消费者占六成的比例,而像其他一些服务项目消费者的
需求愿望倒不是很强烈,所占的比例也都较小,都在10%以下
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在调查研究业主对物业服务的关注程度中显示,物业服务按重
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安全护卫、清洁卫生、设施设备养护、绿化养护和综合管理。这五大服务项目中,业主认为安全护卫服务的重要性程度最高,也是业主最关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业主的安全需求催生、促进了物业安全服务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
展。当前,我国物业安全整体形势趋于平稳,但状况依然严峻。在一些城市的物业里,入室
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居高不下,火灾、坍塌事故时有发生。这些案情、事故一旦突然发生,将直接威胁业主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安全管理成为物业管理中最为必要的一项服务
工作了。
业主安全需求分为职业、生命、财产、心理四个方面。而对于物业公司,业主所需要的
居住安全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生命、财产和心理层次,故应提供给业主以物业风险为主体的
生命和财产安全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应转变服务思路,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更为重要的层面。如果脱离业主安全
需求,忽视了诸如治安维护、车辆管理、消防安全等基本服务,物业管理工作的一切成果都
将等于零。
1.1.5物业安全管理意义
(1)物业安全管理是保证国家和城市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的前提条件之一。整个国家和城市是由千千万万个社区所组成的,只有做好各个社区的安全
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2)物业安全管理能为业主和使用人的人身、财产提供安全和保护。
优质文本
(3)物业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提高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4)物业的安全管理做好了,物业才能少受或不受损失和侵害,其价值才能得到保持。另外,人们也才会更乐意购买该物业,物业才会增值。
(5)物业安全管理由于强调以物业风险责任为主体的安全防范与服务,突出对业主心理
安全需求的认知和理解,使居住安全服务观念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达成了
确机而紧密的联系。
1·2物业安全管理责任、目标、考核标准
1 2.1物业安全管理责任
(1)物业管理安全防范的责任可分为两大类:
①保安责任。保安责任包括治安管理责任、消防管理责任和交通车辆管理责任。治安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盗、防破坏、防流氓、犯罪活动;消防管理的重点是要做好火灾预防;交通车辆管理一是要保证物业区内的交通秩序、交通顺畅与交通安全,二是做好停车场的管理。
②物业安全运行责任。物业管理公司除了要重视保安工作外,对于物业在使用与运行
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灾害和事故的防范同样具有管理责任。这些灾害和事故包括自然灾害、
设备事故和人员以外事故等。
(2)物业安全防范责任范围。物业区域内出现安全问题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只要在住宅
小区或大厦中发生了意外,都是物业管理公司的问题,都应由其承担责任。其实不然,我们
必须搞清物业管理安全防范责任范围。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制止,并与时向有关行政管部门报告。”《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
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管理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与时向有关行政管
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这两条规定明确指出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服务应定位
在安全防范而不是安全事故后的治理,即没有事故的处理权,而有报告、制止、救援、协
助、救助责任。
物业管理公司在签订管理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明确的责
任界定。物业管理公司对在管理合同范围内的公共区域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责任,对于有偿
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物业公司也需负责,但是通常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不应对在私
人区域中产生的损失负责。
1.2.2物业安全管理目标
物业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证和维持业主和使用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了实现这一安全服务目的,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物业安全管
理实际需求来制定所管物业的安全管理目标。
(1)安全管理目标设定的基准是:
①应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对物业安全的基本要求;
②应满足业主或使用人对安全的委托要求,即物业服务合同所载明的要求;
③应以物业管理行业安全管理优秀标准为目标。
(2)在实际工作中制订具体项目的物业安全管理目标时,还应注意:
①安全管理目标应与项目物业管理总体目标相适应;
②目标应具体,方便考核、检验,并方便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对治安管理和消防
管理,以治安案件发生率和火灾事故发生率为表述;
③目标应切合实际,并以现有的条件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④在制定目标时应考虑成本因素。
(3)安全管理目标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应细化为可实施的、可检验的具体目标,
优质文本
见.表1—1。
1.2.3物业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安全管理行为,完善物业管理区域的安全防范体系,确保落实物业安
全管理责任和安全措施,减少物业区域伤亡事故发生,提高业主安全感,形成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密切配合的安全工作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安全管理考核标准既是指导和评价工作的依据,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一般可从以下各方面来建立。
(1)管理方式:封闭式管理、24小时值班、预防为主,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结合。
(2)管理队伍:专业保安队伍,持证上岗、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具有良好的安全服务意识。
(3)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奖惩机制有效。
(4)服务行为: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
(5)安防设备:全防范设施、消防设施要认真检查、维修养护,检查情况要有记录,发现有安全隐患问题,要与时反映,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整改,确保设施完好。
(6)服务效果:着装统一、挂牌上岗;技防设施设备完好,维修养护与时,使用正常;危与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识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消防设备设施完好无损,可随时起用,消防
通道畅通;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完善,管理责任明确,车辆进出有登记;物业保安力量与当地
派出所、110与其他群防群治力量的衔接协调良好,无重大民事纠纷,无刑事案件;小区内
重要目标、重点部位的警戒防卫有专人负责;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日常工作有记录等。
优质文本
下面是两城市的物业安全管理评价标准举例。
1.3安全管理基本技术
1.3.1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
一、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目的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多重的,事故调查的详细程度与其目的相关。执法部门需要有起诉的证据,索赔的专家从中寻找索赔的证据,培训者从中发现为案例教学充足的材料,而从事故预防的角度来看,事故的调查和记录是能否建立一个预防事故再发生的解决方案。
二、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方法
所有的事故,无论其大小,都应该有一个确定的调查方法。使用表格与调查表的方法,
对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情节上来是有帮助的,事故发生现场的主管应介入调查工作,他
们也可以负责不太严重的事故的调查与记录工作。
三、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设备
在进行事故调查时,下列设备是基本的工具。
优质文本
(1)记录表,也可能是一个检查项目清单,包括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简单回答;
(2)笔记本、活页本:
(3)磁带录音机;
(4)照相机;
(5)皮尺;
(6)其他必需设备。
四、调查与其关键问题
(1)调查时所得到信息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对书面文件要进行整理、收集,以便为今后作业场所遵循的方针、改进提供证据;与事故目击者谈话,应尽快地进行,也应迅速见到事故受害人。
(2)调查事故中的关键问题。
①对于正在开展的检查的事件,调查者不要有成见。
②不要把整体可靠性建立在任何孤立的证据上。
③目击者证词的价值与时间成反比(事件发生、情况描述的时间到讲述或书面报告之间的时间。时间增长,目击者记忆减退,描述时推论的成分增加)。
④事故调查最初的主要问题应是何时、何地、何人与事故的后果。
⑤事故调查的后续主要问题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给出造成伤亡与损失的直接原因与相关的原因、因素。
⑥事故调查详细和程度依赖于:后果的严重性;调查与报告的用途。
⑦报告在达到目的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简短。
五、事故调查、记录与分析报告
不论用途如何,由调查做出的报告都必须回答下面的有关问题,用途不同,其繁简程度可以有区别。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造成事故的其他因素有什么?
(3)必须采取的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整改措施是什么?
(4)在政策与方法上做哪些改进(如风险评估)?
虽然,关于个人责任方面的讨论在事故调查报告中几乎不可避免,但这不是事故调查报告的任务。调查报告只是一份材料,有关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进行民事与刑事起诉使用。
不论报告是用一种标准的形式还是用特定形式写成的,都应包括如下内容;
(1)对于所发生事故的总结;
(2)事故发生前的状况简述;
(3)事故调查中所收集到的信息;
(4)目击者陈述的详细情况;
(5)有关伤亡、损失的信息;
(6)结论;
(7)建议;
(8)支持材料(照片、图、表);
(9)日期、调查者签名。
六、事故分析
由事故调查所提交的报告,需要进行分类与统计,从而得到关于事故原因与发生趋势等多方面的信息。开展这样的分析,可以有几种办法,包括对伤害性质的分类。分类的选择将利于在企业问、不同阶段间、行业间进行比较。其中一种很有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事故原因来分解。下面给出一个示意的例子,在需要时可进一步分析。
优质文本
(1)车辆;
(2)偷盗;
(3)设备;
(4)通行;
(5)火灾与爆炸;
(6)电;
(7)其他原因。
对上述原因进行分类后,按一定时间或年份进行统计。
七、结果显示
通过对事故调查、记录、分析,进行分类与统计、查找原因,预测事故发展趋势,为消除和控制事故提供整改方法和有关信息,同时对处理事故或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科
学依据。
1.3.2安全检查
一、安全检查的任务
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危险,指出消除或控制的方法,因此,安全检查后,有两点要求:
(1)指明危险的状态进行纠正;
(2)改进操作和条件。
二、检查的类型
安全检查是预防事故、发现隐患、指导整改的实用方法,采用的方式、方法很多,常用的检查类型可分6类:
(1)法定检查:遵循安全法则的要求进行的检查;
(2)外部检查:由执法、保险、咨询单位开展;
(3)行政检查:上级管理人员巡视;
(4)例行检查:由主管在适当的时间内按计划开展;
(5)投产检查:对新的或重新调试的设备检查;
(6)连续检查:由工人与主管进行,可以是正式的、预先计划的或者非正式的。
开展任何一种检查,都要有关于工作内容与硬件的知识,关于所应用的法规、规程与标准的实际实用方面的知识。检查之后,要保证所有有关的问题都给予考虑并且采用同一个相应的报告系统。这样使得必要的纠正行动得以采取,检查的结果能够在管理上体现出来。
三、检查的原则
在任何检查开始之前,要对下面的重要问题作出规定。这些规定,对于检查的质量与检查能否达到其目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是:
(1)哪些事项需要检查。有一些内容来自检查项目清单,这种专门为检查设计的表格是有用处的,检查表提醒执行检查工作的人员有关需要检查的主要事项并且作为记录保存。
在表上再加上时间、评述与签名,这份表格就可作为一份保存的记录。
(2)表中所列项目的哪些方面需要检查。由于外因、内因等所造成的不安全现象,都有可能引起危险的发生,故应全部列入受检的范围。
(3)什么样的状态需要检查。关于这个问题,最好要在检查表上说明。如果没有相应的
技术标准,要用文字说明所要检查的状态。
(4)需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在没有法定要求或者标准、规范的指导情况下,这个
问题将取决于失效的后果严重性,要注意所检查的事项以某种形式主义失效而有造成伤害的
可能性。另外,时间也取决于受检事项可能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快慢。关于失效的过程与后果
的了解,对此会有帮助。
优质文本
(5)由谁来进行检查。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对他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非正式的检查。主管应为总的检查做出计划,并周期性地参加对作业场所中,前面说过的重要事项的检查。
产品或服务使用人代表也应当有检查的权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鼓励他们参加。经理应
该做周期性的检查,在开展正式的依法检查时,他们应在场。
四、检查的技术
遵循下面的思路,将有助于改进检查的技术:
(1)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执行检查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设备,具有必要的
知识和经验,对技术标准与法规要求有足够的了解。他们还必须能完全遵守现场的规则,包
括正确地穿戴与使用个体防护用具,做到以身作则。
(2)制定并使用上述检查表。检查表用来确定要点并记录结果,但必须与检查的内容
一致。
(3)会记笔记。不能只靠记忆,因此,要求做笔记,然后整理到检查表中去,即使在检
查后,要有书面正式报告,在现场也要记录。
(4)善于查阅和应用存档报告。在开始一个新的检查之前,最好能够阅读一下过去所发
现的问题。这种做法将有助于检查那些过去的检查评述是否已按要求采取了行动。
(5)善于思索和提问。在检查中,不仅要看,而且要问。“出现了情况应该怎么办?”之
类的问题,是最难回答的。在有关实际的操作方法与可能的改进意见方面,人们往往过低地
估计了工人的意见价值。此外,在有关工作系统与方法方面,很难仅靠看来检查,在这些方
面的检查,有赖于正确地向有关人员提问。
(6)善于发现和跟踪。在发现有丢失与损坏的物件时,要追查而不能只是记录在表上。
(7)随时纠正危险。在检查中凡碰到危险的情况并构成了对人员与财产的严重风险时,
应随时纠正而不要等到有书面报告后处理。
(8)尽量做定量测试。在适当的地点,应对作业场所的状态做定量测试。这些测试结
果,可以作为今后检查时进行比较的一个基础。没有定量的结果就难于管理。
(9)随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在检查过程中,对于不安全的行为要随时记录在案并进行纠
正。如不使用安全装置、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与在禁烟区吸烟等。
(10)检查风险评估。在检查过程中,对风险评估的核查应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1.3.3安全管理
一、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是取得全体有关人员对于安全行动的支持;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全
体人员能够认识并纠正危害。
通过设计与风险评估达到对危害的控制,并且用一个适当的检查计划获得效果的反馈信
息,确保危害得到控制。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七,引进和安装控制措施,遵守标准与规范。
二、关键因素
完整地安全管理,关键因素由以下五方面组成:
(1)安全政策制度;
(2)组织;
(3)计划与执行;
(4)对实施情况进行测量;
(5)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并审核。
三、政策
需要有全面的安全政策,该政策应得到有效的贯彻,而在所有的业务活动与决策中得到
贯彻。这些政策的条文构成了良好的安全管理的核心。对于各个管理层次上提出的基本要
优质文本
求,用书面的文件详细地规定所负的责任,然后,定期地检查这些责任是否得到了恰当的
履行。
四、组织
为使安全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要求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并做出承诺。动员大家参与
控制风险的活动而形成了一种“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建立并保持一种结构和系统,而发挥
如下作用。
(1)管理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
(2)业主进行合作;
(3)提供危害、风险与预防措施的信息,保证有效的沟通;
(4)保证作业人员的资质,首先对需要采用的、安全完成任务的技能进行评估,随后提
供必要的手段保证所有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得到必要的指导与培训。
五、计划与执行
通过汁划保证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建立与维持一个计划系统并使其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这个系统的特点是:
(1)明确任务和目标,这些任务和目标是能够完成的和互相联系的;
(2)对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标准,而这些标准的建立是以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以与把法律的要求作为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为基础的;
(3)考虑风险并加以控制。
六、监测
要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测,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度量。
七、性能的评审与审核
审核可以使管理人员保证其政策得以执行,并收到理想的效果。审核使监测计划得到充实。类似对安全管理效果的绩效评估。保证组织所达到的标准与组织所承诺的安全政策的目
标尽可能地接近。
八、防范的重点
对于确立工作的安全管理的控制,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凡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消除危害的方法来消除风险;
(2)追溯风险的源头,在有更好的控制措施可以使用时,不要做临时性的修补或者放上
警示标识就算了事;
(3)在设计工作区域和选择工作方法时,使其工作适合于操作者;
(4)应用技术来改善工作条件;
(5)优先考虑对整个区域的保护,然后才是个人的防护;
(6)保证使每一个人都懂得为了工作中的安全,他们必须怎样做;
(7)确保每一个人都接受安全的管理,这种管理要贯彻到组织活动的所有方面。
1。4安全管理心理学知识
人是生产服务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
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防止事故发生,必须与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
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探究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
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行为又是
与人的心理紧密相关的,所以进行安全管理离不开对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认识。
1.4.1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一、人的行为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心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
优质文本
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
据,是内因。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也能产生重大影响。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活动中,曾
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就是不安全行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必然发生事
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即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二、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
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
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和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
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人能
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保障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的失误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 行为。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相适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与反映高岗位人员职
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
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考虑产品或服务标准,而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这
会增加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服务活动中,从事生产服务活动的各类操
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可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这也
可以认为事故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
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人失误的表现。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
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
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
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信息
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般表现为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
大叶等。
(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
工作要求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时,人处在最优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大脑意识
水平处于能动状态,处理信息的能力极高而失误最少。
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与技能、
经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
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
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6)人失误的致因。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
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负荷操作,以与环境过负荷,心
优质文本
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时,出现要
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此外,还由于
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楚,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1.4.2心理因素对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健康的、良好的心理,
对安全有积极的作用。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例如,
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了冲击,使员工容易产生紧张、焦躁等不良心
理反应,给企业的安全服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学习心理学,与时掌握员工心理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
地进行思想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并消除人的不安全
因素。
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各种复杂精神需求和具有不同性格与气
质特征的,而且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又是非常复杂的,会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
必然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
确”的行为;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
现为“失误”。“失误”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不符合安全规程,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和财产损失。
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个人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
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总和。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或在具体实
践活动中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
为。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由某些心理特征决定的。例如在个体行为中,非理智行为
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工作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
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事、逆
反、凑合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心理因素,对保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4.3心理学在安全管理的应用
(1)依据心理特征和状态安排相适应的岗位或工作任务。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由于发生
事故的可能性还随着工作种类的不同和作业条件的好坏而有差异,所以,管理者特别是一线
的管理者应多从安全管理这个角度考虑,多了解掌握职工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经常开展思想
教育工作,根据性格特征,安排相应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以减少或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
故,实现安全服务的目的。
(2)在员工中树立安全理念、责任。要教育员工在生产服务工作中认真负责,自觉遵守
安全工作规程,在头脑中建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理念和岗位责任意识,关注安
全,关爱生命,在工作中与时发现并消除威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隐患,将“三级控制”
(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部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落实到每一项操作、
每一个动作之中,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3)工作中与时调节员工心理。在做好工作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安全
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调节员工的
心理状态,使其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
(4)加强安全心理素质培养。对员工进行安全心理素质的培养,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
法,紧密地与员工的岗位、工作性质和员工性格特点结合在一起。要通过安全心理学讲座、
谈心、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会、安全板报、事故预想、危险
点分析等有效的教育形式,培养员工的安全心理,使其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将安全工作
规程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变为自觉的行为。
优质文本
1.4.4常见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
(1)侥幸心理。侥幸就是由于偶然原因得到一点小小的成功或免于不幸,总认为“天命
算定”,即使越“雷池”,灾难也不会降到自己头上,于是乎,便毫无顾忌地干一些盲动的冒
险动作。这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对工作安全
危害甚大,由侥幸心理造成的人员伤亡、巨额受损的案例时有所见,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他
们往往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因为他
们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2)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
力又省事,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干活嫌麻烦
图省事,该做的不去做,使得危险蔓延,酿成大误。
(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
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麻痹心理可能源于以下一些情况:
1)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
2)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
3)是高度紧张后的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4)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5)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4)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
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1)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2)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
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1)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6)从众心理。这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
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与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1)自觉从众者,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2)被迫从众者,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本文发布于:2024-02-12 11:4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业安全管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业安全管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