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论语子罕第九(9.2)详解及学习体会

更新时间:2024-12-23 09:29:4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校园八卦)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 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 哉:相当于啊!

(3) 博学而无所成名:①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②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

(4) 成:成就(动词)

(5) 无所: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6) 执:专执。

(7)

御:驾车。

【译文一】: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达巷党人很是夸奖了孔子,认为他很博学,不能以某一专长来称道他。就是说,如果称孔子为礼学家,那是不够的,因为他还是音乐大家;称礼乐专家?那也还不够,孔子“礼乐射御书术”这六艺都很精通,此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政治军

事……都是行家。所以说几乎就没法来称呼他。而孔子回答的这段话,很明显是孔子的一点幽默:要给我一个专家的头衔么?我选哪个头衔合适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当驾车专家吧。孔子选了两个离他的形象最远的来说,显然是个玩笑话。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的通畅无碍。

【译文二】:

达巷党的人说:博大的孔子,博闻多学,但是却没有使他成名的专长。孔子听说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学生说:我拿什么成名?拿驾车?拿射箭?我拿驾车成名好了。

【评析】

这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即为“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学生说:我拿什么成名?拿驾车?拿射箭?我拿驾车成名好了。孔子在这里是说,达巷党的人不理解他治国安邦的大略,只看到驾车、射箭的小技巧,实际上是在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暗示了达巷党人的目光短浅。

【朱熹解析】: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执,专执也。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执而得为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

【张居正解析】: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街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 五百家叫做一党,达巷是党名。孔子道全德备,其学无所不通,当时无有知之者。有个达巷党人曾私议说:“凡人知识有限,常患于狭小,今观孔子大矣哉,其学之博乎!大而道德性命之

奥,细而礼乐名物之微,靡不究其旨归,析其条理。今虽欲指其一事而名之,但见其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诚不可以一善之成名者目之

也,何其大矣哉!”夫党人以大哉称孔子,盖庶几乎知言,而其所以为大者,乃徒以博

学之,则亦非深知圣人者矣。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孔子听到达街的人说的话以后,就对弟子们说:“我干什么呢?赶马车呢?当射击手呢?我去赶马车好了。” 执是专执。御是御车。孔子闻党人之言,乃对门弟子谦逊说道:“党人称我之博学,以吾之多能鄙事也。其谓我无所成名是欲我专执一艺以自见也。然则吾将何所执乎?夫六艺之中有所谓御与射者,守着一件,皆足以成名。我将执御者之事乎?抑将执射者之事乎?就这两样较来,则御乃卑贱之役,执守尤易。然则,我将执御以成名矣。”盖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夫孔子之圣,生而知之,其道以一贯之。固不待于博学,而亦非有意于求名者,惜乎党人不足以语此!若夫观人之法,则不可以概求,或全德之士可以大受,或偏长之士可以小知。随才善用,此又为治者之先务也。

【网友版】: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程树德按:《秦策》(《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新序》、《淮南子·修务训》、《论衡·实知篇》皆同。„„《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诗注》引嵇康《高士传》:“孔子问项橐曰:‘居何在?’曰:‘万流屋。’” 注曰:“言与万物同流匹也。”未知何据。秦汉即有“项橐为孔子师”之说,而注疏者有坐实其人之倾向,以项橐为达巷党人。

[集解] 郑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闻人美之,承之以谦。吾执御,欲名六艺之卑也。”

[皇疏] 五百家为党。党各有名,此党名达巷。达巷党中人美孔子道大,故曰大哉也。博,广也。言大哉孔子,广学道艺周遍,不可一一而称,故云无所成名也,犹如尧徳荡荡民无能名也。故王弼曰:“譬犹和乐出乎八音乎,然八音非其名也。”江熙曰:“言其弥贯六流,不可以一艺取名焉,故曰大也。”

tuó

孔子闻达巷人美己,故呼弟子而语之也。彼既美我之博学,而我于道艺何所持执乎,欲自谦也。执御乎?执射乎?既欲谦己之不多。故陈六艺之下者以自许也。言吾所执。执于御及射乎。御御车者也。向欲合以射御自许,又嫌太多,故又减射而云吾执御者也。郑玄曰至卑也。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也。今云执御,御比礼乐射为卑也。

[邢疏]以为人仆御,是六艺之卑者,孔子欲名六艺之卑,故云“吾执御矣。”谦之甚矣。

[朱子集注]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执,专执也。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执而得为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按:“巷党”为名,或如“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礼记曾子问),作为一集合名词,《论语后录》即认为“达者,巷党名”;《翟氏考异》则引《礼记曾子问》注“巷党,党名”,以为达巷党即巷党;古来注家所说“达巷,党名”,难于确证。一说以为赞美,“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一说以为惋惜,朱注谓“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从孔子的辩解看,朱注较胜。如此则郑注、朱注皆以为承以谦,则是“民无能名”之义,所以谦也。据孔子辩解看,则似乎有贬损孔子之义,当是自辩而非谦辞。李光地《论语札记》以为“圣人或默或语,无非教者。如此章答语,非姑以谦辞塞党人之言。„„六艺莫粗于射御,而御较射又粗,学无精粗,而必由粗者始。„„闻人言而思所执,一则虚受反己,二则教弟子守约务近,非苟为谦而已也。”

晚近已经没有“圣”的笼罩,因此以为叹息、以为讥讽的说法占主流。

杨伯峻主叹息说,以为是说孔子博学然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林语堂以为是讥讽,是说孔子博学、可惜样样都通、件件稀松。

李零则从李光地的虚受反己、守约务近的思路下来,认为是孔子拿马车夫和射手做比方。射击手是只盯着一个目标,马车夫是到处跑。孔子选择马车夫,就是选择广博,不选择精专,也不在乎能不能当“专家”。

射、御应该作为六艺之二来理解,当无疑义。近日,见一新说,以为说的是

战车之事,射者目的明确,一心一意,而御者则不然,到处跑,专注于道路。然一乘战车,配备者御、射、右三人,何专以御射为言。以孔子不陈战阵之事言,则与孔子素行不合。

或者这一章的核心问题,在“执”的理解,达巷党人所说而孔子以执辩,何也?他处有执鞭之说!或者孔子仅仅是从达巷党人的言辞而推衍的自嘲,“有所成名”则必有所执„„,因而孔子以六艺之二言“执”,云执射、执御,并进而以执御为言,或者是有自嘲的意思吧!恐怕还有“少也贱多能鄙事”的一段身世心曲。

此章孔子应答之辞,言简意约,为解释制造了麻烦。达巷党人恐非俗流,其评论孔子的言论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谓门弟子者正是说着手门径,“博学而无所成名”则是没有门径,如此则不知所由。“博学而无所成名”,或者是说孔子在政治上的建树、或者说孔子具体的成就问题,或者达巷党人语含讥刺,孔子只应该落在一个“执”字上,执者有守,或者可循,孔子于时所谓六艺,举其具体之“执”者如射、御言,而有自嘲之意吧。

李泽厚氏所谓“思想告退而学问方滋”云云则是说自家块垒,而道艺问题在孔子有不同的意蕴。《孟子·滕文公下》也有一段御射之说——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後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达巷党人】

近读美国汉学家牟复礼(Frederich Mote)评史华慈(Benjamin tz)所撰《古代中国思想世界》(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一文。

牟氏称史华慈学养深邃,但在文字训诂方面则多以己意为进退。其中有条是关于《论语》“达巷党人”章的。牟氏所评有中肯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他和史华慈等都把达巷党人解释成“无知的乡下人”,就使人难以苟同。

旧注关于达巷党人的读法存在着不少分歧。一般据《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达巷党”),以达巷党三字连读。何晏《集解》引郑注,则以达巷二字连读,党作乡党。朱熹《集注》并同。康有为《论语注》一反前人之说,将达字划归上章之末,作巷党人。海外学者多尊宋学,据朱子《集注》解经,但是他们又自生枝节,把达巷党人说成是“无知的乡下人”(an ignorant

villager或villager to be a boorish ignorant)。我认为这一说法显然是用今天所谓乡下这一地区观念去附会古人了。殊不知乡党在孔子时代并非是偏僻地方。郑注云:“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皇疏称:“天子郊内有乡党,郊外有遂鄙。”均可为证。至于把达巷党人冠以“无知”的称号,更与历来注疏相悖。《孔子世家》有“达巷党人童子曰”的说法。孟康本《国策》“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谓达巷党人即项橐。《汉书》董仲舒对策云:“臣闻良玉不琢,资质润美,不待刻琢,此亡异达巷党人不学自知者。”汉人关于这方面的传说很多,如《淮南子》、《论衡》等均言项橐事。清翟灏《四书考异》则云:“不本正典,不足信。”方观旭《论语偶记》驳之,谓“汉人相传如此,当必有据”。不管达巷党人为项橐说是否可靠,有一点是明确的,前人多把达巷党人视为聪颖的人。说他无知是没有根据的(光辉按:乡隧制度中,乡显然是都鄙之都,是国人所居)。能知孔子之博,确实如方观旭所说,需有一定文化素养。一个无知的乡下人怎么会识别博不博或专不专的问题呢? (一九九一年)

【无所成名】

《论语》原文“达巷党人曰”,海外学者把它解作达巷党人向孔子提出问题了(an ignorant villager had asked或an absurd question或the villager

question)。达巷党人的原话是“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本是赞美之词,可是海外学者把达巷党人说的“无所成名”解作博而不专了(why a man of his

breadth of learning was not noted for experti in any specific skill)。我想,这大约是引申朱子《集注》又加以发挥的结果。《集注》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其说似申明郑义。郑注云:“此

党人之美孔子传学道艺,不成一名。”细审两说,看来相契,其实却有很大分歧。郑注所谓“不成一名”,意思是说孔子广大渊博,使人莫可名之。这和《论语》记孔子本人赞美尧的话是一致的。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其广大渊博,同样是“民无能名焉”。类似的说法,在《泰伯篇》亦可见到。孔子赞美泰伯“可谓至德”,而“民无得(与德通)而称焉”。“至德无得”正与“无能名焉”、“无所成名”同一语例。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后世。《南史》记王僧辩为梁元帝作《劝进表》,也有“博学则大哉无所与名”之语。显然这是套用《论语》中的说法。可见“无所成名”已经普遍地当作一种赞词,否则《劝进表》这类文字是不敢轻易使用的。我以为毛奇龄《论语·稽求篇》申明郑义,最是的解。毛氏云:“所谓不成一名者,非一技之可名也。”这正是达巷党人赞孔子无所成名的本义。朱子《集注》把郑注的“不成一名”变为“不成一艺之名”,已渐疏原旨。而海外一些学者望文生义,再把朱子的“不成一艺之名”拉扯到博和专的问题上来,则谬误尤甚。我感到怀疑:孔子时代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纵使存在,是不是这么引起重视,连“无知的乡下人”(达巷党人)都会就这个问题发表议论?孔子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如果连孔子也不专,那么当时谁才算得上是“专”的?这倒真的成了一个“荒谬的问题”了。

【个人理解】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我认为两种解释都说的过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一种解释中,“而”表示进一步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就;吾何执,为宾语前置,正确的语序为“吾执何”。翻译为: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像山一样高大啊,学问渊博就不能说以某项专长成就了他。”孔子听了之后,对他的弟子说:“我靠什么(成名)呢,靠的是驾车?靠的是射箭?我(还是)靠驾车吧”表现了孔子谦虚幽默的风格,含蓄的回应了达巷党人的称赞。

第二种解释中,“而”在语句中表示转折的意思,可以翻译为“但是”,这样整句话翻译为: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像山一样高大啊,学识渊博,但是却没有什么可以成就他”孔子听了之后,对他的弟子说:“我靠什么(成就自己)呢?靠驾车吗?靠射击吗?我还是靠驾车吧!”这样翻译的话,达巷党人

的话就有两种解释①:替孔子惋惜,知道的很多,但是却没有哪项足以使他出名的。②:讽刺孔子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精通。我比较认同第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人比较单纯。孔子用开玩笑的口气并举例具体的技能:射箭和驾车来回应达巷党人,恰到好处,因为孔子如果正面回答达巷党人的话,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会表现出世俗的一面,肯定达巷人的话表明孔子对自身没有成名的哀叹,否定达巷党人的惋惜,又好像是在为自己做广告,表明自己如何的博学多才。都不合适,所以我认为孔子这样的回答恰到好处。

【现实应用】

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无论我们是肯定或者是否定都不合适,例如:父母或者长辈批评我们的时候,而他们的观点又不太对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们,不伤害长辈们的感情(即便是他们错了)。

在读这句话的同时,让我想起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在某些场合的回答非常完美。例如,有个外国记者问到“中国还有多少妓女的

?”这明显是对中国的羞辱,但是你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不恰当,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回答“有,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很巧妙的回答了那个问题,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一次,有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关于周恩来总理这种巧妙回答其他想侮辱我们国家的事例还有很多,我感觉和孔子巧妙回答达巷党人的故事是相通的。都是既保护了自己,有没有侮辱对方,表现了豁达的胸襟,以及非常好的语言功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孔子的这种语言说话技巧,在别人夸奖的,幽默的回应对方,表现出自己谦虚的态度;在别人抨击、讽刺的时候,表现出自己风度。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13:3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7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子罕第九(9.2)详解及学习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子罕第九(9.2)详解及学习体会.pdf

标签:党人   成名   博学   没有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