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问卷

更新时间:2025-04-09 19:29: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一剪梅歌曲原唱)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2011年暑假社会调查问卷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所属学部:

调查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调查说明

社会调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暑假都必须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每次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为1周,记0.5学分。未能完成任务者不记学分,并要求于寒假重修这一环节。

为了使社会调查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提高实效,学院组织专家设计了本调查表,使2009级和2010级学生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深入基层,把握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调查方法:学生暑假返乡后,就近选择恰当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休闲农业村、休闲农庄、生态农庄、民俗文化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按照本问卷调查表的要求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调查,收集基础数据。

调查报告:在完成本套问卷调查表的前提下,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题目自拟,要求字数在3000字以上,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将此调查表格和所完成的调查报告一起以班为单位上交学部。

成绩评定:以本问卷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完成情况(40%)和调查报告质量(60%)为依据评定成绩,成绩按五等计分。调查表格和调查报告二者缺一未交者,成绩记为不及格。

注意事项:①实施调查前应认真看懂调查表格的每项内容,避免差错;②实施调查中应注意认真细致地给调查对象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误解;③调查数据应尽可能真实可靠,如果调查对象不能提供准确数据,调查者应与调查对象一起做出合理的推算或估算,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④必须以自己的调查数据和亲身经历为基础撰写调查报告。

背景知识

1.相关概念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乡村旅游:是以观光、休闲、采摘、垂钓、度假、旅游、游憩等方式,到乡村去享受田园风光,感受自然生态,了解乡情民俗,体验生产过程,学习农事知识等的新型消费业态。

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来科学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把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城郊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是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科技、现代化为标志,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创汇农业为表现形态,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2.休闲农业的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态农业运动,为中国农业的多元化、多功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双休日制度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拓了广阔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庭院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拓展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空间;进入本

世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巧妙融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统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3.休闲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农业产业的外延扩展,休闲农业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①促进农民致富,增加农家收益;②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好农村;③拓展农业内涵,伸展农业外延;④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发展;⑤愉悦城乡居民,提高幸福指数;⑥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

4.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新兴的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现出“区域性、市场化、多功能、高效益”特征。截止2010年底,全国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近5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表明我国休闲农业已具有较大规模。

5.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休闲农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水准,并形成了不同角度的创造性成果,从而使中国休闲农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①创意策划品牌化;②要素组合集约化;③技术集成模式化;④生产建设标准化;⑤资源循环利用持续化;⑥产品优质生态化;⑦服务人本规范化;⑧产业经营联盟化。

6.休闲农业的相关网站

中国休闲农业网:/sites/MainSite/

学生可以上网检索其他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网站

一、休闲农业集聚区

说明:休闲农业集聚区是指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家等分户经营的方式接待游客,以农民自有住房为乡村旅游接待场所,以村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规划、协调、统筹安排等职能,所形成的休闲农业组织形式。接待户是指利用自家庭院、农业生产条件及相关设备设施,从事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农户。一般来说,一个休闲农业集聚区由10—50个独立经营或联合经营的接待户组成,形成休闲农业经营的规模效应。学生进行调查时,必须先掌握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整体情况,完成“(一)休闲农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调查,然后再在该区内选择上、中、下三种经营和效益水平的接待户进行详细调查,以全面把握该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情况。

表1 休闲农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创意主题或主体名称

详细地址

接待户数

从业人数

区位特征

(多选)

旅游资源

(多选)

省 市 县(区) 镇(乡) 村

2010年接待游客总人次

其中本地农民就业人数

□城市周边;□景区边缘;□林果竹区或牧区;□滨水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农区;□高新技术区

□田园风光;□特色山石林竹景观;□特色水景;

□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农耕文化;□乡风民俗

□特色餐饮;□农家住宿;□休闲观光度假;

消费项目

(多选)

□垂钓;□猎狩;□果蔬采摘;□畜禽认养;

□野外烧烤;□水上活动;□乡风民俗观赏;

□手工艺实践;□生产体验;□新技术推广

表2 接待户甲2010年生产经营情况

户主

资料

姓名

年龄

技术专长

家庭成员

住房面积

接待户

家庭

基本

情况

畜禽栏舍

手工艺房

厨房面积

客房间数

水田面积

菜园面积

务工收入

2010年

乡村旅

游经营

情况

接待人次

直接成本

长期雇工

临时雇工

作物收入

2010年

生产性

收入与

成本

果品收入

蔬菜收入

畜禽收入

水产收入

手工艺收入

加工业收入

人 劳动力数

M2 庭院面积

M2 加工厂房

M2 仓储用房

M2 厕所面积

间 接待床位

亩 果园面积

亩 水域面积

元 其他收入

元 营业收入

元 产品直售

人 工资总额

天 工资总额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M2

M2

M2

M2

性别

学历

注:①“收入”可理解为总收入或总产值;②“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生产资料等物质材料所花费的资金。

表3 接待户乙2010年生产经营情况

户主

资料

姓名

年龄

技术专长

家庭成员

住房面积

接待户

家庭

基本

情况

畜禽栏舍

手工艺房

厨房面积

客房间数

水田面积

菜园面积

务工收入

2010年

乡村旅

游经营

情况

接待人次

直接成本

长期雇工

临时雇工

作物收入

2010年

生产性

收入与

成本

果品收入

蔬菜收入

畜禽收入

水产收入

手工艺收入

加工业收入

人 劳动力数

M2 庭院面积

M2 加工厂房

M2 仓储用房

M2 厕所面积

间 接待床位

亩 果园面积

亩 水域面积

元 其他收入

元 营业收入

元 产品直售

人 工资总额

天 工资总额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M2

M2

M2

M2

性别

学历

注:①“收入”可理解为总收入或总产值;②“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生产资料等物质材料所花费的资金。

表4 接待户丙2010年生产经营情况

户主

资料

姓名

年龄

技术专长

家庭成员

住房面积

接待户

家庭

基本

情况

畜禽栏舍

手工艺房

厨房面积

客房间数

水田面积

菜园面积

务工收入

2010年

乡村旅

游经营

情况

接待人次

直接成本

长期雇工

临时雇工

作物收入

2010年

生产性

收入与

成本

果品收入

蔬菜收入

畜禽收入

水产收入

手工艺收入

加工业收入

人 劳动力数

M2 庭院面积

M2 加工厂房

M2 仓储用房

M2 厕所面积

间 接待床位

亩 果园面积

亩 水域面积

元 其他收入

元 营业收入

元 产品直售

人 工资总额

天 工资总额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元 直接成本

M2

M2

M2

M2

性别

学历

注:①“收入”可理解为总收入或总产值;②“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生产资料等物质材料所花费的资金。

二、休闲农庄

说明:休闲农庄是指以工商资本投入或地方政府投入新建的,从事休闲家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务的各类休闲农庄、生态农庄、农产品采摘园区、垂钓休闲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主题公园、民俗文化村(镇)等。学生可选一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按下列各表的内容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

表5 休闲农庄基本情况调查

经营主体名称

详细地址

董事长

总经理姓名

园区面积

注册资产

如有则续完网址:www.

□三星级农庄;□四星级农庄;□五星级农庄

□城市周边;□景区边缘;□林果竹区或牧区;□滨水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农区;□高新技术区

□田园风光;□特色山石林竹景观;□特色水景;

□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农耕文化;□演艺;

□乡风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展示与体验

□特色餐饮;□农家住宿;□休闲观光度假;

消费项目

(多选)

□垂钓;□猎狩;□果蔬采摘;□畜禽认养;

□野外烧烤;□水上活动;□乡风民俗观赏;

□手工艺实践;□生产体验;□新技术推广

省 县(区) 乡(镇) 村

法人代表

总经理学历

亩 建筑面积

万元 员工总数

M2

创意主题

有无网站

是否星级

区位特征

(多选)

旅游资源

(多选)

表6 农庄2010年生产性项目经营情况

大田

作物

主要种类

总产量

物化成本

主要种类

总产量

物化成本

主要种类

总产量

物化成本

主要种类

总产量

物化成本

设施面积

总产量

物化成本

栏舍面积

总产量

物化成本

水域面积

总产量

物化成本

主要项目

直接成本

面积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面积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面积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面积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M2 设施总价值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M2 养殖规模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亩 主要种类

吨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总产值

元 人工成本

果品

生产

露地

蔬菜

特种种植

设施农业

畜禽养殖

水产养殖

加工业

注:①“物化成本”指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生产调节剂等开支;②“人工成本”指从事本项目生产的人员年度总工资。

表7 农庄2010年乡村旅游业经营情况

解说人员数

炊事人员数

餐饮服务人员

勤杂保卫人员

餐饮接待能力

演艺台容纳量

餐饮接待人次

住宿接待人次

2010

旅游

经营

情况

门票收入

垂钓收入

猎狩收入

商务会议收入

停车管理费

上交税金

特色餐饮

人 解说人员工资

人 炊事人员工资

人 住宿服务人员

人 服务人员工资

人/餐 住宿接待能力

人/次 体验实践容量

人次/年 餐饮总收入

人次/年 住宿费标准

元/年 采摘收入

元/年 娱乐收入*

元/年 特色产品直售

元/年 科技培训收入

元/年 其他服务收入

元/年 上交管理费

元年

元/年

元/年

人/晚

人/次

元/年

元/晚

元/年

元/年

元/年

元/年

元/年

元/年

□海鲜河鲜;□山野菜;□水生菜;□乡土农家菜;

□民族风味菜;□养生药膳;□绿色食品

□特色果品;□有机蔬菜;□加工食品;□肉奶蛋;

□特色手工艺品;□特色纪念品;□鲜鱼

□垂钓;□有氧运动;□素质拓展;□民俗表演;□节庆表演;□戏剧歌舞;□猎狩;□野外烧烤

□农家住宿;□林家住宿;□竹乡住宿;□水景住宅;□森林木屋;□星级酒店;□游船住宿

特色产品

特色娱乐

特色住宿

注:①“娱乐收入”指棋牌、卡拉OK、球类、户外运动、演艺观赏、节庆观赏、生产体验、手工艺实践等项收费的总额;②“特色产品直售”是指游客直接在农庄购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纪念品以及加工后的各类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助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和思考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乡村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民风民俗多姿多彩,农业产业类型多样,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又是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旅游局乃至中央相关文件都多次明确提出,特别要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当前,我市乡村旅游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高潮,进入整体提升的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我市休闲旅游产品内容,有效扩大旅游容量, 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繁荣农村经济。还充分实现了城乡间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元素的交流,有力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基本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乡村旅游产业由最初自发性发展到政府有力引导和推动,实现了由自发盲目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

游产业发展,提出“百村千户万床”工程,及时出台财政资金奖励政策,并研究成立专门机构。县、乡、村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积极扶持,广大农户参与热情高涨,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

目前,已经形成丰宁坝上、兴隆雾灵山脚下、围场接坝地区、承德县新杖子乡、双滦偏桥子镇、双桥区城乡结合部、隆化七家茅荆坝地区、滦平金山岭长城脚下、平泉辽河源和宽城蟠龙湖景区周边十大乡村旅游片区,打造出了城郊休闲踏青游、春耕秋收体验游、春季乡村赏花游、古村民居休闲游、七彩峡谷探奇游、山村渔家亲水游、温泉沐浴养生游等一批颇具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截止2010年底,全市发展旅游型乡镇72个,旅游型村182个,分别占全市乡镇和行政村数量总和的35.1%和7.2%,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农户2267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640家,星级乡村酒店41家。全市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有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中颇具特色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增长点。

二、优劣势分析

我市乡村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的过程,目前已渐成规模,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从调研情况看,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一)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我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美。有世界文化遗产类景区2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有2A级以上景区23处。此外,我市地处塞外山区,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广大乡村多散落在山间盆地,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环境优越。二是农业经济类型多样。复杂的地貌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多样的农业经济类型。我市是马铃薯、食用菌、杂粮、干鲜果品、中药材、花卉、禽畜类等多种农产品的主产区。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俗文化众多。据统计,我市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多种,各种民间工艺有40余种。此外,还有丰富的传统加工、酿造和编织工艺,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等。

(二)区位优越,客源广阔。随着京承、承朝、承唐等高速公路开通,承秦、承张以及承赤等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我市交通环境实现历史性突破,与周边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赤峰、朝阳等都市距离多在200公里以内,行车时间约为2小时,潜在旅游客源市场巨大。而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日益成熟火爆,市场接近饱和。必然会向外围延伸,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机遇。

就发展劣势而言,与北京市相比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技术支撑薄弱,特色内涵挖掘不够。北京市作为我国文化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林立,城郊居民文化素质较高。乡村旅游文化品味高,特色突出,而我市则明显不足,由于我市广大经营农户文化素质较低。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特色挖掘不够,尚且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的产品。二是全市经济整体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北京市作为我国经济中心,拥有雄厚资金的公司和个人很多,乡村旅游投入大。我市乡村经济整体薄弱,全市经济水平仍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乡村旅游投入不足。三是北京乡村旅游市场的“市场壁垒效应”。由于该区乡村旅游产品较为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市乡村旅游市场形成一道屏障,影响了我市相关旅游市

场的发展。四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较慢。由于我市旅游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乡村旅游发展缓慢,仍然处于“小、散、弱”的初级发展阶段。

三、积极作用

从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促进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确实是一项百姓“得实惠,见效益”的惠民工程。

(一)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依靠乡村旅游资源,拉动农户参与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兴隆县眼石村,曾经是一个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穷山沟。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有143户翻建了新房,其中有93户建起了新民居农家院。目前,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4000人次,农户月最高收入达3万元。201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4600元,其中70%来自旅游接待收入。丰宁县大滩镇扎拉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70%。

(二)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开展以来,旺盛的需求,对传统的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冲击,新的市场需要,带动了新的生产发展。丰宁大滩镇扎拉营村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村,1989年开始从事旅游接待。目前该村已发展大中型度假村6家,农家饭店42家,马匹500匹,四轮摩托近百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服务产业体系。承德县新杖子乡四方营村王麻子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开展乡村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目前,全村60%的果品通过采摘的方

式,就地以市场零售价转变成旅游商品。该村目前户均果品采摘销售收入达2万余元。采摘业还带动了观光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该村著名的新东仓农家院仅经营餐饮业月最高营业额达数万元。

(三)有效促进城乡交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旅游在城乡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同时,乡村旅游也充分调动了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农民主动配合政府修路、改水、改电、改厨、改厕。乡村旅游壮大了集体经济,农村设施、文明风尚、村民福利不断增强,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兴隆眼石村为了给游客打造一个温馨、舒适、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了路面,街道安装了路灯,清理了街边猪圈、厕所、废旧房屋。建立了高标准厕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广场,并建立了垃圾处理场,成立了专业保洁队,还大量栽植树木花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些举措在做好旅游接待环境打造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四、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我市乡村旅游起步较早或者政府推动力度较强的县区发展较快,接待条件较成熟,游客也比较多。丰宁县大滩镇、兴隆县眼石村、承德县新杖子乡、围场县接坝地区由于起步早,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较高,接待游客数量也较多。承德县新杖子乡经营户月营业额最高可达4-5万元;

兴隆县眼石村经营户年最高接待游客量可达1万人次。而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平泉县,由于政府推动力度大,农户参与热情高,发展势头猛。

在经营户中,文化层次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经营户发展思路清晰、经营风格独特,文化品味较高,经营效益可观。比如:平泉辽河源景区内牧场农家院、宽城蟠龙湖景区塞北江南乡村酒店、承德县新杖子乡新东仓农家院、围场庙宫水库燕军农家庄园、隆化县茅荆坝乡曼陀罗世界山庄和兴隆北水泉乡眼石村重点经营户等。而多数普通农户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经营中随意性较大。

(二)基础设施滞后。由于我市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较成熟的村镇尤为明显,也越发迫切。某些村镇虽建立了旅游厕所和垃圾处理点,但由于后期维护不能及时到位,设施不能发挥很好的效用。兴隆县眼石村是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村,虽然已经建有一个公用厕所,但是较旅游厕所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承德县新杖子乡旅游专业村密集、旅游点分部范围广,但是旅游厕所、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平泉县柳溪乡紧邻辽河源景区,有村村通道路连接公路主干线,由于重型车长期碾压破坏,路面严重破损,车辆通行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缺乏规划,品牌特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发展乡村旅游,务必本着“先规划后发展的原则”。只有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发展规划,才能使乡村旅游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目前,我市部分乡镇、村已经或者正在着手制定本地乡村旅游发展详规,但是部分乡镇、村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产品内容单一,品牌特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停留

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摘、垂钓等传统服务项目上,内容单一,缺乏根植于本土文化特点的民族民俗、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挖掘;缺乏春播秋收系列农事体验活动;缺乏乡镇、村特色形象品牌打造。尚且没有形成能够代表我市资源特点的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代表性王牌产品。单就目前作为乡村旅游重点内容的“农家饭”而言,也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几个农家菜点,各地丰富且颇具地方特色的乡村饮食文化挖掘不够。

(四)宣传营销力度仍显不足。近年来,尽管我市在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仍显不足。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挖掘、产品包装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尚没有形成市、县、乡三位一体的宣传营销体系,旅游村、经营户主动营销意识尚需加强。

五、措施建议

(一)将有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大幅增加经济效益。使乡村旅游成为让广大农户真正受益的惠民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从根本上保证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一是用于对旅行社组织乡村旅游团队奖励;二是补贴旅游型乡镇和旅游专业村规划制定;三是对旅游型乡镇、乡村旅游专业村整体环境和整体形象进行打造提升,大幅改善基础设施。

(二)建章立制,完善组织,使乡村旅游迈上健康发展轨道。推广承德县新杖子乡和兴隆眼石村乡村旅游协会发展经验,各县区在乡村旅游较集中的乡镇、村因地制宜建立乡村旅游协会、合作社等自治组织。负责辖区内乡村旅游整体形象打造、

特色产品挖掘、宣传推广、组织培训、规划制定、旅游咨询、投诉受理、日常管理、游客招徕、集体采购、统一价格以及对大型旅游团队进行吃住统一分配等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协会的组织领导和行业引领作用。

(三)完成重点乡镇、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招商。发展乡村旅游要始终坚持“农本性”原则,要真正使广大农户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要在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包装乡村旅游招商项目,适度招商引资,借脑借智,引进城市或外地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拉动乡村旅游市场。要在重点乡镇、村优先完成乡村旅游发展详规。组织由乡村旅游专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乡镇有关干部以及当地资深乡土文化人士组成的规划小组,就如何进行产业布局、品牌打造、形象策划以及餐饮、民俗民族、历史文化、民居风格等特色挖掘做出详细规划。规划要经济、实用、操作性强,一经制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四)广泛开展各层级的乡村旅游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是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广泛开展各层级的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大幅提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才能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市、县(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制定乡村旅游培训计划,利用冬春农闲时节,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工作。适时组织重点乡镇、县区旅游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赴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取经,在地区差异性发展中寻求发展共性元素。

(五)将乡村旅游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的因素是乡

村绿色的田园风光、优美的自然景色、特色突出的农家饭菜、奇特的民俗文化以及整洁干净的旅游环境。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在提供给游客可观赏景观的同时,又丰富了农业产业类型,提高了土地的使用价值。这些绿色健康、颇具特色的农产品又可以通过合理的包装,就地转化为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

此外,我市乡村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各种特色鲜明的民间工艺。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内容由于没有有效开发其经济价值,有些已经几近失传。又因为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广泛普及,农村传统农耕方式和农耕器具也正趋于泯灭。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工艺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在乡村求新猎奇的需要,深受乡村旅游市场欢迎,是发展乡村旅游所需的特色文化元素。通过在乡村旅游区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俗节目演艺,通过农耕文化展示,通过将各种特色鲜明的民间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也就充分挖掘了其经济价值,为这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打造沟域经济带建设,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实力。结合沟域经济建设,以资源富集、交通区位条件优越、集中成片的沟域为重点,优先发展一批乡村旅游沟域经济带。真正形成一批特色突出、风格各异、产品结构类型丰富,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并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拉动沟域内农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将以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以无公害可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以及可以让游客赏景看花的观光农业作为沟域农业经济主要形式;将传统加工酿造业、手工编织业、农耕文化以及各种颇具地方特色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间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等内容纳入沟域特色产业发展范畴;因地制宜,将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美的山水田园派古诗词和古驿站概念引入乡村旅游业态标准;将沼气、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可循环再生能源作为沟域经济能源主体形式。在建筑形式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建设上的城市化。充分满足城市居民追求自然生态,返朴归真,求新猎奇的需求心理。在建筑材质上应多采用石头、土坯、茅草、灰砖、青瓦、原木以及拟木材质等。在建筑布局上要依山就势,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容,避免开山挖地、大兴土木。并以最具特色的旅游乡村评选活动为载体,以沟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代表性强的乡村旅游精品。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7:3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3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问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问卷.pdf

标签:旅游   乡村   发展   农业   休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