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不负昭华)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5分)
将中国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两种形态的是
A.
汉书艺文志
B.
文献通考
C.
四库全书总目(或四库馆臣)
D.
隋书经籍志
2
【单选题】(5分)
《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史分期是从__开始的
A.
汉代
B.
先秦
C.
孔子
D.
魏晋
3
【多选题】(5分)
今天讲中国儒学史为什么不能全盘照搬《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
A.
不全面
B.
无首尾
C.
太古老
D.
太厚重
4
【单选题】(5分)
皮锡瑞的经学史分期是推崇宋学。
A.
无所谓对错
B.
半对半错
C.
错
D.
对
5
【单选题】(5分)
皮锡瑞所指的“经学昌明时代”是指()。
A.
春秋
B.
东汉
C.
清代
D.
西汉
6
【单选题】(5分)
皮锡瑞所指的“经学变古时代”是指()。
A.
南学
B.
北学
C.
玄学
D.
宋代
7
【单选题】(5分)
皮锡瑞的分期包括了二十世纪。
A.
错
B.
对
C.
部分对
D.
部分错
8
【单选题】(5分)
龚道耕的经学史分期依据是经学风格的变化。
A.
错
B.
部分对
C.
对
D.
部分错
9
【多选题】(5分)
龚道耕将__和__二人作为独立的经学分期
A.
朱熹
B.
郑玄
C.
孔子
D.
孟子
10
【多选题】(5分)
金景芳的经学史分期综合考虑了文献类型和治学风格的演变。
A.
部分错
B.
错
C.
对
D.
部分对
11
【多选题】(5分)
金景芳将经学史划分为()。
A.
传记期
B.
革新期
C.
复古期
D.
义疏期
E.
笺注期
12
【单选题】(5分)
周予同将经学史分成汉学\宋学\史学三派。
A.
错
B.
部分错
C.
部分对
D.
对
13
【单选题】(5分)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汉学具有根柢,宋学具有精微”。
A.
部分错
B.
对
C.
部分对
D.
错
14
【多选题】(5分)
说儒学始于孔子,是因为他
A.
有弟子三千
B.
提倡仁政
C.
宣扬仁义
D.
删订六经
15
【多选题】(5分)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
A.
留意仁义
B.
宗师仲尼(孔子)
C.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D.
游文六经
16
【多选题】(5分)
孔子推行的四科教育是:
A.
忠
B.
文
C.
行
D.
信
17
【多选题】(5分)
孔门十哲分属的四科是:
A.
文学
B.
言语
C.
政事
D.
德行
18
【单选题】(5分)
战国时期提出性善,批评杨墨的大儒是:
A.
子思
B.
乐正子
C.
孟子
D.
荀子
19
【单选题】(5分)
战国时期提出性恶,“非十二子”的大儒是:
A.
庄子
B.
公羊子
C.
韩非
D.
荀子
20
【多选题】(5分)
经学以经典为依据,其治学特征是:
A.
据经言事
B.
分章析句
C.
解经释传
D.
依经立义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儒家十三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A.
蜀刻石经
B.
熹平石经
C.
开成石经
D.
五经正义
2
【多选题】(10分)
儒家文献几次大的结集是()。
A.
通志堂经解
B.
四库全书
C.
儒藏
D.
十三经注疏
E.
皇清经解
3
【多选题】(10分)
儒家经典的内容包括()。
A.
历史
B.
科学
C.
文学
D.
哲学
E.
语言学
4
【多选题】(10分)
儒家经典的总称有()。
A.
五经
B.
四书五经
C.
九经
D.
六经
E.
七经
F.
十三经
5
【单选题】(10分)
在儒家经典文献中,有经、传、说、记、注、疏等形式,其中最古老的元典文献是()。
A.
经
B.
传
C.
说
D.
疏
E.
记
F.
注
6
【单选题】(10分)
关于儒家经典的主体内容,《庄子》曾揭示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春秋》以道名分,《易》以道()。
A.
乾坤
B.
三才
C.
阴阳
D.
天地
7
【多选题】(10分)
在孔子之前有所谓“四经”,是指()。
A.
礼
B.
诗
C.
书
D.
乐
E.
春秋
8
【多选题】(10分)
孔子在原来“四经”基础上,形成“六经”,他加入了()。
A.
易
B.
国语
C.
逸周书
D.
春秋
9
【多选题】(10分)
汉代蜀学的“七经”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
A.
孝经
B.
乐经
C.
尔雅
D.
论语
10
【多选题】(10分)
唐代的“九经”是指《易》、《书》、《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再加上《春秋》“三传”,即()。
A.
谷梁传
B.
公羊传
C.
左传
D.
国语
第三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儒家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前代历史文化总结基础之上的,是即孔子归纳的()。
A.
三统
B.
三才
C.
三种历法
D.
三种服色
2
【多选题】(10分)
孔子提出的“三统”指()。
A.
周人重礼
B.
殷人尊神
C.
三皇贵道
D.
五帝贵德
E.
夏人尊命
3
【多选题】(10分)
“天命”观念形成的依据是()。
A.
天地的规律性
B.
天地与人的关系
C.
天地的神迷性
D.
天地的自然性
4
【多选题】(10分)
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论断,与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A.
君权至上
B.
民贵
C.
君轻
D.
社稷次之
5
【单选题】(5分)
尧舜时期的皋陶就已经提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有明显的()思想。
A.
民主
B.
君权
C.
集权
D.
民本
6
【单选题】(5分)
神灵崇拜,究其根源其实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和追求,或是对于祖先(以及其他超人力量)的崇拜和感恩。
A.
错
B.
部分对
C.
对
D.
部分错
7
【单选题】(5分)
中国人鬼神观念的哲学依据是()。
A.
阴阳
B.
新旧
C.
生死
D.
长幼
8
【单选题】(10分)
“鬼”者,归也;“神”者,伸也。人类之所以将故去亲人称“鬼”、称“神”,完全是出于对阴、阳二气消长的认知。
A.
部分对
B.
对
C.
部分错
D.
错
9
【单选题】(10分)
《系辞传下》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表明鬼神的实质是阴阳。
A.
错
B.
部分对
C.
部分错
D.
对
10
【单选题】(10分)
“礼”自周公正式制定以来,在历史上曾起到规范人们灵魂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人伦生活的制度保障。
A.
错
B.
部分对
C.
对
D.
部分错
11
【单选题】(5分)
如果说“天道”代表了终极关怀,“鬼神”代表了临终关怀的话,“礼乐”实际代表了对现世人生的现实关怀,同时也是使终极关怀和临终关怀落到实处、行得其宜的文字说明。
A.
错
B.
部分错
C.
部分对
D.
对
12
【单选题】(5分)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差),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表明礼的本质是()。
A.
仁
B.
乐
C.
文
D.
义
13
【单选题】(5分)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明君子很柔弱.
A.
对
B.
部分对
C.
错
D.
部分错
第四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儒家重“德”,也重“仁义礼乐”:“仁”者爱人,是德的真正本色;“义”者宜也,是行德之原则;“礼乐”者,是为修身立德设置立的规范仪节。
A.
错
B.
部分对
C.
部分错
D.
对
2
【单选题】(10分)
《说文解字》训“德”为得:“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强调完善自己的内在修养,天下之人才会归德、佩服于他。
A.
部分错
B.
对
C.
部分对
D.
错
3
【单选题】(10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还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升天地大德。
A.
部分对
B.
对
C.
部分错
D.
错
4
【多选题】(10分)
培养个人品德的传统途径是()。
A.
孝悌
B.
复仇
C.
勤俭
D.
忠恕
5
【多选题】(10分)
培育家庭美德的传统途径是()。
A.
温良
B.
恭俭
C.
男尊妇卑
D.
谦让
6
【多选题】(10分)
改善职业道德的传统路径是()。
A.
宽
B.
恭
C.
信
D.
惠
E.
敏
7
【多选题】(10分)
营造社会公德的传统路径是()。
A.
仁
B.
智
C.
义
D.
信
E.
礼
8
【多选题】(10分)
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天地大德是()。
A.
性
B.
命
C.
人定胜天
D.
天道
E.
情
9
【单选题】(10分)
“德”者上通天道,下济人事,正处于从本到末、从无形到有形、从普遍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形上到形下、从体到用的枢纽位置。
A.
部分对
B.
错
C.
对
D.
部分错
10
【单选题】(10分)
阐释和发挥好儒家关于“私德”、“公德”和“天德”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孝悌忠恕勤”提高个人品德,以“温良恭俭让”培养家庭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提升职业道德,以“仁义礼智信”改善社会公德,以“天道性命情”升华天地大德。
A.
对
B.
部分错
C.
部分对
D.
错
第五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理想人格建设,古希腊有“智者”,法国中世纪有“骑士”,英国有“绅士”,日本有“武士”,美国有“精英”.中国则是“君子”.
A.
部分对
B.
部分错
C.
错
D.
对
2
【单选题】(10分)
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是()。
A.
君子
B.
匹夫
C.
士
D.
成人
3
【多选题】(10分)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表明君子最基本的修养有()。
A.
仁
B.
智
C.
道
D.
勇
4
【多选题】(10分)
美国的哲学家威尔·杜兰说:“孔子心目中的完人是一个哲圣兼备的超人。孔子心目中的这个超人,是兼备苏格拉底的‘智’,尼采的‘勇’,以及耶酥的‘仁’,这三达德的完人。”说明君子人格具有()。
A.
排他性
B.
超越性
C.
包容性
D.
共同性
5
【单选题】(5分)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表明君子是有所敬畏的,有形上的终极关怀。
A.
部分错
B.
对
C.
错
D.
部分对
6
【单选题】(5分)
《周易·乾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君子”是指:
A.
统治者
B.
道貌岸然的人
C.
道德高尚者
D.
梦中情人
7
【单选题】(5分)
《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表明“仁”德是君子最根本的德行。
A.
部分对
B.
部分错
C.
对
D.
错
8
【单选题】(5分)
《论语》又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表明义是君子必须坚守的原则。
A.
错
B.
对
C.
部分对
D.
部分错
9
【单选题】(5分)
荀子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臣道》)说明儒家提倡的忠孝是:
A.
无原则的
B.
愚孝
C.
有原则的
D.
愚忠
10
【单选题】(5分)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追求的意思,君子不是唯利是图,而是以义为先。
A.
对
B.
错
C.
部分错
D.
部分对
11
【单选题】(5分)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出以公心,不成功也处之泰然;尽管条件差一点,也不会降低人格。小人反是,长怀私利,故有长忧。
A.
部分对
B.
对
C.
错
D.
部分错
12
【单选题】(5分)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同”也是一对重要概念,“和”意为和谐,是不同观点,不同味道,互相配合调剂,达到和谐的、美味的状态。“同而不和”,却是不说相反的话,不提相反的意见,但结果却是坏者更坏。
A.
部分错
B.
部分对
C.
错
D.
对
13
【单选题】(5分)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要()。
A.
对自己好一点
B.
对自己宽恕一点
C.
对自己严格点
D.
对他人刻薄点
14
【单选题】(5分)
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上”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下”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道是普遍规律,具有必然性;器是具体的规矩,具体的知识,具有技能性。
A.
部分对
B.
错
C.
部分错
D.
对
15
【多选题】(10分)
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是指()。
A.
友多金
B.
友谅
C.
友多闻
D.
友直
第六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女四书》体现的哲学是儒家的男女相互和谐、相互帮衬并且男女有别、分工合作的精神,其理论基础仍然是儒家所讲的天地、乾坤、阴阳之说。
A.
错
B.
部分对
C.
部分错
D.
对
2
【单选题】(10分)
1903年8月金一著《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A.
对
B.
部分对
C.
错
D.
部分错
3
【单选题】(10分)
中华文化是一个早熟的文明,先贤们很早就关注到女性的教育,提出“阴阳平衡、男女和谐”的女教观,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维系世道人心、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A.
对
B.
错
C.
部分对
D.
部分错
4
【多选题】(10分)
“女四书”指()。
A.
《内训》
B.
《女范捷录》
C.
《女论语》
D.
《女诫》
5
【判断题】(10分)
《女诫》是第一部完整讲述女性修养的著作。
A.
对
B.
错
6
【单选题】(10分)
有人说“女子被男子规定的礼教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所谓‘三从’。女子从生到死,都是男子的附属品。”“从”是服从。
A.
部分错
B.
对
C.
错
D.
部分对
7
【单选题】(10分)
“三从”见于《仪礼·丧服传》,是讲女子为死者服丧期,“从”是根据的意思,即以某人为坐标来计算她丧服的轻重、长短、哀戚程度,原意并不是要女性一味听从、服从、盲从男人!
A.
部分错
B.
对
C.
部分对
D.
错
8
【单选题】(10分)
“四德”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九嫔用“四德”对宫廷女子进行教化.
A.
错
B.
部分对
C.
部分错
D.
对
9
【单选题】(10分)
唐代侯莫陈妻郑氏的《女孝经》有专门章节《谏诤章》,提倡妻子对夫君有劝谏的权利。
A.
错
B.
部分错
C.
部分对
D.
对
10
【多选题】(10分)
班昭《女戒》说:“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也。”具体解释四德,即()。
A.
妇言
B.
妇功
C.
妇容
D.
妇德
第七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自孔子行教而后中国有专职教师。
A.
错
B.
对
2
【判断题】(10分)
自西汉文翁兴学而后中国有地方官学。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0分)
儒学一直是中国正宗学术。
A.
对
B.
错
4
【多选题】(10分)
儒家早期的四经指()。
A.
《诗》
B.
《书》
C.
《礼》
D.
《乐》
E.
《论语》
5
【多选题】(10分)
下列不属于孔子时期的六经的是()。
A.
《易》
B.
《礼》
C.
《春秋》
D.
《书》
E.
《论语》
F.
《孝经》
6
【判断题】(10分)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的基本特征是“仁智勇”。
A.
对
B.
错
7
【多选题】(10分)
学好儒学需要的意识有()。
A.
现代意识
B.
儒学的根本在经典的意识
C.
中华文化主体意识
D.
学科意识
8
【判断题】(10分)
儒家经典遍布经史子集。
A.
错
B.
对
9
【判断题】(10分)
树立儒学的主体意识,要解决的就是文化当中“干”和“支”的问题。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0分)
学习儒学可以培养辨别真假的能力、辨别善恶的能力,还有寻根溯源的能力。
A.
对
B.
错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6:4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48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儒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儒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